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杯来袭,人类已经自动被划分为两个阵营——真球迷和伪球迷。等真正进入观战阶段,能否真的熬夜看球而不是第二天看重播,就变成真伪球迷鉴定的最基本。如果都熬夜呢?那么再进一步说,真球迷是为了攒足体力给自己热爱的球队加油呐喊而吃宵夜,伪球迷是为了理直气壮吃夜宵而假装喜欢看球……
熬夜的球迷不论真伪,都有一个共同点:吃得欢。谁叫熬夜从来都和宵夜形影不离呢。瞅了一眼网友们列出的世界杯宵夜排行榜,小龙虾首当其冲,紧随其后的便是酱排骨、鸭脖子、鸡爪子、烤串等等。一眼看过去全是肉。也是,都熬夜了若还吃香菇青菜,想着就矫情且寡淡,不如洗洗睡算了。论素的话,毛豆想来是熬夜人士少有的钟情对象了,不过毛豆那胖乎乎、圆滚滚的样子,长得可一点也不禁欲,在夏夜大排档也从来都稳占头牌呢。
人在熬夜时喜欢吃肉不是没有理由的。除了肉比素好吃这个重要原因,人普遍喜欢吃肉也是人体进化的自我保护机制使然。熬夜违反自然规律,对脑力对身体自然有所伤损,而肉已经被研究者证明是脑力消耗提供营养的必备物质。人的大脑“仅仅占据全身重量的2%,但却消耗了身体20%的能量”,即在人类大脑进化史上,那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肉们、成吨被我们吞下去小龙虾们功不可没,它们支撑了我们大脑的运转。
古生物学家们认为,食肉行为是我们进化为当代人类的关键的一步。没有数百万年前那一小撮一心想吃肉的吃货猿人,就没有现在的人类。据学者研究,那时候的猿人还没学会使用工具,赤手空拳,想吃肉,又打不过那些浑身都是肉的大家伙,只好跟随在大型动物身后,因为“它们吃饱之后会离开原地,晃荡一会儿再回来”,就在它们晃荡时,我们的祖先偷偷靠近猎物,洗劫一番。正是想吃肉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促进了人类脑容量的增长,进化出了语言。《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的作者彼得·沃森甚至认为,人类智力生活的开启乃至整个文明的发展都建立在吃肉的基础上……
不过对于咱普通人来说,思想史离得较远,肉离得却很近。世界杯期间,长胖的威胁也很近。但一想到友谊万岁,大家一起为自己热爱的球队加油,一起长胖,就算了。这样,也不失为真正的酒肉朋友。
最快乐逍遥的时光
闫晗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西夏的银川公主招驸马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让婢女问诸位青年才俊。其中一个问题是:你一生中在什么地方最快乐逍遥?
包不同生平最痛快的事是,把瓷器店中的碗碟茶壶、花瓶人像打得粉碎,报复欺侮虐待他的老板。情种段誉说,是在一口枯井的泥泞里,那里有他跟王语嫣的定情时刻。吐蕃的宗赞王子的回答很老到:“我一生之中,最快乐逍遥的地方,乃是日后做了驸马,与公主结为夫妻的洞房之中。”这一句让众人极为赞赏,只恨他抢先说出了最佳答案,旁人再重复就没有了新意。
乔峰为了逃避回答问题,害怕暴露隐私,提前躲了出去,他不说大家也知道,最快乐的是跟阿朱相伴的时光。慕容复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他英俊潇洒,武功高强,可内心从来没感到真正快乐过。他诚恳地说:“要我觉得真正快乐,那是将来,不是过去。”纵观全书,对慕容复而言,或许是疯掉之后以为自己当了皇帝时最快乐。
然而无论身份的尊贵、套路的夸奖还是诚恳的剖白都没有啥用,这场招亲其实已经内定了人选。当虚竹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在一个黑暗的冰窖里,公主便激动地尖叫并打翻了茶杯,有了肌肤之亲的两人凭借着“梦姑”“梦郎”的称呼相认,梦中交欢,倒似一出《牡丹亭》。想必银川公主人生最陜乐的时刻也是在冰窖里,否则不会设置这样的问题。
你幸福吗?你快乐吗?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无限玄机,会暴露自己的心态和价值观。黄圣依的儿子安迪跟妈妈一起参加亲子综艺类节目,被老师问:你觉得最开心的事情是什么?安迪想了很久,也没有给出答案。虽然小小年纪就有自己的滑雪场和游乐场,可他还是摇头。这让人想起慕容复,拥有很多并不一定快乐。
要说金庸小说中人生最快乐的时刻,还有两段更要刻骨铭心得多。泥泞枯井和黑暗冰窖中发生的故事,相比之下竟觉得有些寡淡。其一是黄药师在牛家村发现女儿黄蓉还活着,牵着爱女的手,听她又说又笑地讲述传奇经历,比练成什么绝顶武功都快乐。之前听灵智上人说她的“尸体”漂在海上时,黄药师顿时觉得天昏地暗。如今失而复得,便不忘初心。妻子死去了,只有独生女儿相伴,退回一万步去想,女儿活着就好,至于听不听话,找什么样的老公,女婿智商能否达到标准,婚后跟不跟自己生活在一起,就都不那么重要了。
其二是段延庆听刀白凤说了“天龙寺外,观音长发,花子邋遢”这个只有他俩懂得的暗语,又看了段誉的出生证明之后,意外的狂喜向他袭来,小宇宙都燃烧起来。他的一生可谓不幸,被夺去皇位,又遭迫害至残疾,靠强大的意志力练成绝世武功,居四大恶人之首,活得艰辛又励志。他将重新得到皇位作为人生目标,不过因为除此之外他在世上并没有值得留恋和爱的事物。然而他居然有个亲生儿子活在世上,还是个“四有新人”。“段正淳没有儿子,我有”。他被这从天而降的巨大的幸福感包裹着,仿佛有了软肋,又有了铠甲,此后的人生获得了内心的平静。
虽然小说中没有再提,但我相信,段延庆之后一定变成了一个内心富足的好人。
不爱说话
东篱
王先生的奶奶是目不识丁的庄稼人,平日里沉默寡言,偶尔有人逗她开口,她多半淡淡地回一句:我不爱说话。
在体制内工作的王先生,深觉奶奶的话蕴含某种古老的智慧。根据老中医的养生理论,日出千言,不病自伤。说话太多容易伤元气,话痨模式原本无益。更何况,这世上哪来那么多非说不可的话?人过中年的他,已经渐渐懒得开口。
《奇葩说》主持人马东说,被误会是表达者的宿命。在王先生看来,体制内的生存之道,少说话多办事才是正经,放飞自我酣畅表达,看上去总非稳重之举。既然一说就错,何不做个安静的小透明?酒逢知己干杯少,话不投机呵呵呵。跟同事们混得久了,互相都有点接受疲劳,除了远远望见的礼节性微笑,狭路相逢故作亲热的几句寒暄,拒绝透露隐私黑料的扯闲篇,真没更多沟通的动力。
日本男人下了班不爱回家,先跟同事去居酒屋喝上一阵儿,既放松身心又增进感情。王先生却没有日本人对工作永远在线的热情,也不愿跟同事培养多么深厚的情谊。三十大几的他,还是觉得一个人舒服。对象不爱找,下了班也不加入同事聚餐,每次从食堂里打包俩菜,回到出租屋就着小酒和电脑里的老片,最是惬意自在。
有同事拉了个闲聊群,王先生亲眼见证群中的李小姐和宋先生,由起先线上水漫金山、线下日常约饭,到互动过密终于言多语失、玩笑欠妥,在群里宣布互相拉黑,路遇时假装没看见。同事关系僵到这田地,都怪没话找话,一不小心就说秃噜了嘴。这时候王先生就会有种世外仙人的超然,还是少说为妙啊。
名人饭局被录音录像、微信好友聊天被截图,这种事听多了,王先生更难免有种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惶然。据说有人甚至会在不记名的民主测评单上做记号,或在接受评议回避离场时留下录音笔,以此识别胆敢给自己差评的同事。以此度之,人心难料,王先生越发觉得沉默是金。
王先生是编辑出身,多年养成职业习惯,错别字检测雷达时刻开启。以前在给朋友发信息时,如果有了错别字,他还要多发一条更正一下,现在却懒了,想着反正对方也能明白,用不着太认真。有些提了一嘴的信息,说事后考证下发给对方,即便自己没忘这茬儿,现在也不大乐意补发了。可以预见,更多的时候对方颇感意外,继而哈哈一乐,说王先生真是条认真的汉子。听者丝毫不上心,倒显得自己没趣。
在王先生的老母亲看来,儿子正向“废宅”的方向加速坠落,如此消极处世,既是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更放弃了对自己智商和情商的挽救,对众人都爱搭不理,也不是可供高攀的人物,长此以往社会性堪忧,出门办事将一筹莫展。
面对老母亲的耳提面命,王先生多半摆摆手:不说了,不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