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以近代日本文坛兰派素有“短歌巨人”之称的斋藤茂吉的《爱国歌小观》等数篇短歌评释为例,分樱花赞、富岳赞、旭日赞、皇国赞、忠君赞等几部分,对其狭隘的爱国主义内涵、思想根源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予以论述。
关键词: 斋藤茂吉 短歌评释 “爱国主义”
一、引言
斋藤茂吉(1882—1953)是近代日本文坛兰派的代表人物,堪称近代短歌巨人。自1905年登上文坛,出版短歌集17册,共17907首,短歌中所刻画的世间百态是近代日本社会的缩影。知名作家北杜夫(2011年10月23日去世)称行医之余作诗的父亲茂吉“九成心思在诗歌和文学,一成在行医”。短歌是日本国粹的内核,也是“大和魂”的象征。因此,二战期间,军部为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蛊惑民众盲从战争,在以德富苏峰为会长的日本文学报国会等的赞助下,组织文人墨客模仿小仓百人一首,精选了百首“爱国”短歌。因“万叶集体现了上古皇国皇民的精神实质,从中选取23首。从蒙古来袭及吉野朝时期的和歌中选7首,从幕末志士和歌中选约20首。入选的歌人皆品格高尚,有文有武,都是尽忠皇国的爱国者”。1942年11月20日,通过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予以公布,在社会上广为传播。采用五七五七七形式,共31个音节,内容为赞美山河壮美、倡导家庭和睦、对皇室歌功颂德等。斋藤茂吉既是百首“爱国”短歌评委,又创作颂扬战争的短歌。本文标题之所以在爱国主义上加注引号是因为这是一种狭隘的爱国主义,是为天皇制法西斯统治服务的。国内学界斋藤研究仍然是空白。日本方面,出版了二十几部他的短歌集及其评论,也有论述其短歌中的山岳信仰、佛教思想、生死观的杂志论文,但尚无论及斋藤茂吉短歌中的“爱国主义”的。以下以从青空文库①下载下来的《爱国歌小观》、《爱国百人一首评释》、《万叶秀歌》等为资料,分樱花赞、富士山赞、天皇与皇国赞、忠君赞等几部分,结合其本人的释义,译为中文。在此基础上,对其狭隘的爱国主义的实质、思想根源,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进行论述,以期给学界相关研究增砖添瓦。
二、樱花、富士山和旭日中蕴含的“大和魂”
斋藤指出春天樱花绽放,满山遍野,千百年来一直是日本国民“忠于皇国”的象征。樱花赞歌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提及“大和魂”,较为含蓄,共3首。第一首是源赖政的“みやま木のその梢とも见えざりし桜は花にあらはれにけり”,意为“可怜樱花吐芬芳,藏在深山人不识”。第二首为藤原良经的“昔たれかかる桜の花を植ゑて吉野を春の山となしけむ”,可译为“昔日谁植樱花树,今春花香遍吉野”。吉野暗指与足利尊拥立的北朝分庭抗礼奠都于此的南朝(公元1336—1392年),《神皇正统记》视之为正闰。第三首是“うらうらとのどけき春の心よりにほひいでたる山ざくら花”,贺茂真渊意为“春光明媚人心动,山樱绽放沁心脾”②。第二类是大张旗鼓颂扬天皇或“大和魂”的。一首是本居宣长吟咏的“しきしまの大和心を人とはば日ににほふ山ざくら花”,意为“如问敷岛大和魂,请看朝日映山樱”。另一首是加纳诸平吟诵的“君がため花と散りにしますらをに见せばやと思ふ御代の春かな”③,歌意是“为君殒命似樱谢,御代之春慰武魂”。日语中的“お花见”专指赏樱花表明樱花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斋藤借评释赞颂国花的短歌来强调“大和魂”亦即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为当局的不义之战摇旗呐喊。
自古以来,富士山被日本人誉为“圣岳”,是日本国的象征之一。因此,1868年明治维新一成功,明治天皇即在“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置天下于富岳之安”国策里提到了富士山。爱国百人一首中有两首提及富岳。一是下河边长流所作“富士の岭に登りて见れば天地はまだいくほどもわかれざりけり”,意为“富岳之颠观云海,天地混沌尚未开”。意在赞美山河壮美,颂扬皇室的意图并不明晰。二是橘枝直吟诵的“天の原てる日にちかき富士の岭に今も神代の雪は残れり”,可译为“天原日照富士岭,今日犹存神代雪”。斋藤称此和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神国思想,“天照皇大神开基,历经神代,神武天皇传续大统,万世一系的皇室统治日本。日本是由神所创立和统治的国家,现在也是由神种天孙的天皇统治的国家”④。
斋藤之所以选择歌咏旭日的短歌作为评论对象,是因为它是日本国和日本皇室的象征。他指出早在飞鸟朝时期,圣德太子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之国之天皇敬白日没西国之皇帝。”日本国由此得名,后世日本国旗采用朝日标识也是这个原因。此外,文学报国会会长德富苏峰炮制的皇室祖先是天照大神亦即太阳女神,天皇是现人神的观点⑤对他影响很大。因此,斋藤通过评释讴歌旭日的短歌来拥护皇权,维系民族凝聚力,为军部的战争政策服务。第一首是橘守部的“朝日さすすめら御国のかたをこそ天のはじめといふべかりけれ”,意为“混沌天地谁开辟,旭日皇国肩重任”。这是宣扬皇室祖先对日本有肇国之功。第二首是成寻阿闍梨母的“もろこしも天の下にぞ有りと闻く照る日の本を忘れざらなむ”,意为“身居汉土东夷客,不忘旭日扶桑国”。第三首是三条西实隆吟诵的“あふぎ来てもろこし人も住みつくやげに日の本の光なるらむ”,意为“旭日照耀瑞穗国,万国仰慕皆宾服”。这首短歌的主旨恰好与军部的所谓的“构筑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吻合。
由上述可知,上述和歌都吟咏樱花、富士山和朝日等自然景物,但细品字里行间不难发现都是对皇室歌功颂德,宣扬日本是所谓的美轮美奂的神国,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旨在鼓吹所谓的“大东亚共荣”。这些短歌入选是因为符合天皇、军部及御用文人的口味。斋藤进而对“大和”一词进行了阐释。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国”,日本人意识到其含贬义,改称“大倭国”,但仍感缺憾,遂寻觅与“倭”同音的“和”字,称“大和”。在读法上把音读“だいわ”改为训读“やまと”,这样才彻底消除“矮小”的负面意味。因此,从“大和”一词中可看出日本民族由自卑到自大的过程。
三、颂扬天皇、皇国与忠君思想
斋藤对赞颂皇室、皇国的短歌进行了评释。他认为天皇是皇室的家长,日本国是皇室的扩充,家国同构,颂扬天皇和日本国无二致。颂扬“皇国”的短歌有宏觉禅师歌咏的“末の世の末の末まで我が国はよろづの国にすぐれたる国”,可译为“扶桑之邦秀万国,绵绵万世无绝期”。这一短歌入选是因为其内容利于宣扬日本民族优秀论,企图证明日本国家具有“亚洲盟主”的资格,为日本军部的野心膨胀服务。斋藤指出:“之所以日本民族优秀,是因为日本国是神创造的国家,日本国是神的后裔统治的国家,日本国是神国。”
他还阐释说:“我日本国称为神国是因为万世一系的皇统。从当今天皇上溯到神武天皇,从神武天皇上溯到神代,其源头就是日本国诞生的神代创始。”他挑选了两首有代表性的宣扬皇统万世一系的短歌,一是源经信的“君が代はつきじとぞ思ふ神かぜやみもすそ川のすまん限は”,意为“天孙皇统延万代,神风天佑我扶桑”。1280年8月,元军第二次征讨日本时遇到台风,所有兵船沉入海底,全军覆没。日本称使其免遭灭顶之灾的台风为“皇族皇宗刮来的神风”。二是源俊頼吟咏的“君が代は松の上叶におく露のつもりて四方の海となるまで”,意思是“皇统绵绵传万世,松叶露珠汇大海”。在日本人看来,松竹梅都是长寿的象征,形容皇权永续最恰当不过。“君が代”是现代日本的国歌,在这两首短歌里指所谓的万世一系的皇统。
还有一类是褒扬忠君思想的。斋藤认为,之所以“日本是神国,皇统稳如磐石”,是因为肇国以来,下至庶民、武士,上至公卿、皇族,都受忠君思想熏陶。日本是神国不仅意味着神在上古建国,还意味着其后裔今天仍然统治着日本,因此,历代天皇都是现人神,而其臣民也是神祖、神孙忠良的臣民。其言下之意是说现在的人日本人都是上述庶民、武士、公卿贵族的后裔,也应当一如既往地忠君爱国。其中歌颂君民一体的有长奥麻吕的“大宮の内まできこゆ网引すと网子ととのふる海人の呼び声”,意为“渔夫拉网声震天,回荡八宝金殿中”。鼓吹忠孝无二致的有丈部人麻吕的“大君の命かしこみ矶に触り海原わたる父母をおきて”,意思是“为尊王命渡大海,父母双亲留故乡”。爱国百人一首编委会负责人文学报国会会长德富苏峰曾说:“有了皇室才有大和民族。皇室受到敬爱是因为皇室是大和民族根干。我们之所以忠于皇室不仅是因为我祖先忠于皇祖,而且因为皇室本身是大和民族的祖先。因而尽忠就是尽孝,忠孝无二致。”⑥显然,斋藤茂吉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响的。赞颂武士效忠天皇的有平贺元义的“武夫のたけき镜と天の原あふぎ尊め丈夫のとも”,可译为“仰望楠公神灵处,忠君武夫一楷模”。在《神皇正统记》里,楠木正成被刻画为忠君殉国的典范,二战期间延续了这一价值观。镰仓幕府的第三代将军源实朝也用短歌对天皇表示忠心。“山は裂け海はあせなむ世なりとも君にふた心わがあらめやも”,“山崩海枯无宁日,忠君爱国无二心”。斋藤认为尽管幕府将军掌握日本朝廷权柄,还对天皇忠心不二,其他人等更应如此。
四、斋藤茂吉的“爱国主义”的实质、思想根源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在斋藤茂吉看来,国家这一概念里具体包括壮丽的山河、日本国民和万世一系的皇统等内容。通过评释自古以来的短歌来赞美自己的国家,宣扬爱国主义本无可厚非,然而,“爱国主义”一词用在二战期间的日本是否恰切值得商榷,因为其实质是狭隘的爱国主义或者说是极端的民族主义,其是为日本法西斯军部的侵略战争服务的。诚然,蒙古来袭时,美国舰队司令佩里率舰队逼迫日本开放港口时,为抵抗入侵,挽救民族危亡,日本各阶层歌人宣传爱国主义有其合理性,尽管把爱国和忠君合二为一,封建色彩浓厚,但还勉强属于健康的民族主义范畴。1894年至1942年评选爱国百人一首期间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都是侵略战争,期间所进行的爱国主义宣传都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1912年,日本废除了被迫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有正义的民族独立运动的一面,但是为达此目的所发动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则具有帝国主义性质,应当受到批判。尤其是偷袭珍珠港以后,日本在世界上陷入孤立,反动御用文人们故意将大国沙文主义、极端的民族主义与健康的爱国主义概念混淆,而且把忠君和爱国、尽忠和尽孝混为一谈⑦,煽动庶民的民族情绪,为天皇等一小撮统治阶级充当炮灰。
从思想史角度看,斋藤茂吉的“爱国主义”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着很深的思想渊源的。短歌属于国学研究的范畴。元禄公元(1688—1704年)时期,僧人契冲批判以往和歌受汉学影响过甚,国学开始萌芽,认为儒学、佛教等谬误的外来思想吞噬了日本固有文化。荷田春满、贺茂真渊等主张只有在万叶集、古事记、源氏物语等古典作品中才存留着日本精神,古典研究遂蔚然成风。18世纪末,本居宣长出版《古事记传》,使得国学研究达到顶峰。平田笃胤继承其衣钵,将其进而发展为复古性的神道,和尊王思想联系起来,传播到地方,对幕末倒幕运动产生很大影响。明治20年代兴起的国粹主义思潮与之一脉相承。斋藤茂吉涉足短歌及文艺评论之际,自由体诗在日本文坛业已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他却对代表日本传统的短歌情有独钟。短歌是和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歌本意是与汉诗相对的概念,意为日本固有的诗歌。这说明他在思想上倾向于国粹主义。政教社国粹保存派主张“并非彻头彻尾保存日本旧分子、旧元素,而是输入泰西之开化,用日本人之胃官咀嚼消化,同化到日本身体”,“向西欧学习科学,不放弃亚洲文明,不屈服于列强压力,伸张日本独自的审美意识”。高山樗牛、木村鹰太郎将其进一步阐释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亦即日本主义,后来和犹存社、行地社、大日本国粹会等合流,九一八事变后,为青年军官所推崇,成为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德富苏峰曾说:“明治维新前,政治、思想、文化、文字、衣食住行甚至连人的一部分都是从中国传来的,明治维新后一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来自西洋,只有皇室、武士道精神、富士山、樱花等是日本固有的国粹。”⑧
受江户时期到二战期间的上述国学家和国粹主义思想家们的影响,斋藤茂吉的狭隘的爱国主义思想渐次成形。其《爱国百人一首评释》、《爱国歌小观》、《万叶秀歌》等通过广播、报刊、讲演等多种渠道在社会上广为流布,流毒甚广。日语中有“花吹雪”一词,讲的是樱花在枝头不枯萎就凋谢,象征着日本武士为了名誉和忠君爱国壮烈赴死,虽死犹荣,短命何足惜哉。斋藤把神风特攻队员驾机和美舰相撞,血光迸溅的惨烈的一幕形容为落英缤纷、美不胜收的樱花。相反,贪生怕死、苟延残喘令人不齿。在这种思想煽动下,众多日本庶民子弟自诩为“冠绝宇内的神国子民”,为使皇室、皇国“稳如富岳之安”,奔赴“大东亚圣战战场”,屠杀弱小国家军民,而自己也做了孤魂野鬼,害人害己。
五、结语
由上述对斋藤茂吉的短歌评释的论述可知,其狭隘的爱国主义内涵包括民族优秀论、神国思想、忠君爱国论和忠孝一致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恶劣影响。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江户时期的国学、明治时期的国粹主义思潮。他初登文坛之时,欧化风潮衰微,国粹主义日盛。短歌及其诗评堪称日本国粹,他有国粹主义倾向也不足为怪。但其初期短歌及其述评内容上都是客观描述人生百态,属纯文学性作品,不掺杂任何政治色彩。这也正是文学家所持的正确态度,他这一时期的短歌及其文艺评论也是其一生中最为闪光之处。二战期间,军部为蛊惑国民支持战争,大肆宣传大和民族优秀论、皇国思想,内容千篇一律,机械说教,日本国民掩耳而遁。而斋藤茂吉所评述的爱国百人一首措辞含蓄,诗意隽永,朗朗上口,堪称日本文学史的绝唱,妇孺皆愿背诵,其作用不亚于100个师团。斋藤本人行医之余,从事创作,衣食无忧,犯不上为五斗米折腰。然而,其国粹主义思想和当局的政见吻合,再者他抵制不住评选委员这一名誉的诱惑,遂沦落为御用文人,为虎作伥。这从侧面反映出文学的功利性,正是文学的不幸。斋藤茂吉因为恶用文学而失节,二战后初期为日本国民所诟病。本文认为对斋藤的这一批判还是公允的。但是随着日本新国家主义思潮的抬头,对二战期间斋藤茂吉的文学活动的持褒奖态度的势力有所抬头。我们应对这一倾向保持警惕。
注 释:
①青空文库将作者去世50年后版权自动失效的日文图书制作成电子版,发布在网络上,供所有人免费阅读和下载,以促进资源共享和文化交流。
②《大辞泉》对“にほふ”释义道:“鲜やかに色づく。色が美しく辉く”「朝日に―?う山桜」斋藤指出字面上可解为“从春心里开放的山樱”,亦可理解为迎春者的心思,是故不妨理解为“あるにおいがあたりにただよう”。
③斎藤茂吉.爱国歌小観.斋藤茂吉全集第十四卷.岩波书店,1975.7.18.
④斋藤引自北畠亲房.神皇正统记.
⑤米彦军.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抗日战争研究,2007,1:178-196.
⑥米彦军.驳德富苏峰的近代中国观[J].山西大学学报,2010,1:123-126.
⑦李卓.日本传统社会人伦关系中的“非儒”因素[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5.20.
⑧米彦军.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抗日战争研究,2007,1:178-196.
参考文献:
[1]斎藤茂吉.爱国百人一首评釈.「斋藤茂吉全集第十四卷」.岩波书店,1975-7-18.
[2]斎藤茂吉.爱国百人一首に関连して.「斋藤茂吉全集第十四卷」.岩波书店,1975-7-18.
[3]斎藤茂吉.爱国歌小観.「斋藤茂吉全集第十四卷」.岩波书店,1975-7-18.
[4]米彦军.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J].抗日战争研究,2007,1:178-196.
[5]斎藤茂吉.万叶秀歌.岩波新书,2002.8.26.
[6]李卓.日本传统社会人伦关系中的“非儒”因素[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5-20.
[7]米彦军.驳德富苏峰的近代中国观[J].山西大学学报,2010,1:123-126.
关键词: 斋藤茂吉 短歌评释 “爱国主义”
一、引言
斋藤茂吉(1882—1953)是近代日本文坛兰派的代表人物,堪称近代短歌巨人。自1905年登上文坛,出版短歌集17册,共17907首,短歌中所刻画的世间百态是近代日本社会的缩影。知名作家北杜夫(2011年10月23日去世)称行医之余作诗的父亲茂吉“九成心思在诗歌和文学,一成在行医”。短歌是日本国粹的内核,也是“大和魂”的象征。因此,二战期间,军部为煽动狭隘的民族主义,蛊惑民众盲从战争,在以德富苏峰为会长的日本文学报国会等的赞助下,组织文人墨客模仿小仓百人一首,精选了百首“爱国”短歌。因“万叶集体现了上古皇国皇民的精神实质,从中选取23首。从蒙古来袭及吉野朝时期的和歌中选7首,从幕末志士和歌中选约20首。入选的歌人皆品格高尚,有文有武,都是尽忠皇国的爱国者”。1942年11月20日,通过广播、报纸、杂志等媒体予以公布,在社会上广为传播。采用五七五七七形式,共31个音节,内容为赞美山河壮美、倡导家庭和睦、对皇室歌功颂德等。斋藤茂吉既是百首“爱国”短歌评委,又创作颂扬战争的短歌。本文标题之所以在爱国主义上加注引号是因为这是一种狭隘的爱国主义,是为天皇制法西斯统治服务的。国内学界斋藤研究仍然是空白。日本方面,出版了二十几部他的短歌集及其评论,也有论述其短歌中的山岳信仰、佛教思想、生死观的杂志论文,但尚无论及斋藤茂吉短歌中的“爱国主义”的。以下以从青空文库①下载下来的《爱国歌小观》、《爱国百人一首评释》、《万叶秀歌》等为资料,分樱花赞、富士山赞、天皇与皇国赞、忠君赞等几部分,结合其本人的释义,译为中文。在此基础上,对其狭隘的爱国主义的实质、思想根源,以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进行论述,以期给学界相关研究增砖添瓦。
二、樱花、富士山和旭日中蕴含的“大和魂”
斋藤指出春天樱花绽放,满山遍野,千百年来一直是日本国民“忠于皇国”的象征。樱花赞歌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提及“大和魂”,较为含蓄,共3首。第一首是源赖政的“みやま木のその梢とも见えざりし桜は花にあらはれにけり”,意为“可怜樱花吐芬芳,藏在深山人不识”。第二首为藤原良经的“昔たれかかる桜の花を植ゑて吉野を春の山となしけむ”,可译为“昔日谁植樱花树,今春花香遍吉野”。吉野暗指与足利尊拥立的北朝分庭抗礼奠都于此的南朝(公元1336—1392年),《神皇正统记》视之为正闰。第三首是“うらうらとのどけき春の心よりにほひいでたる山ざくら花”,贺茂真渊意为“春光明媚人心动,山樱绽放沁心脾”②。第二类是大张旗鼓颂扬天皇或“大和魂”的。一首是本居宣长吟咏的“しきしまの大和心を人とはば日ににほふ山ざくら花”,意为“如问敷岛大和魂,请看朝日映山樱”。另一首是加纳诸平吟诵的“君がため花と散りにしますらをに见せばやと思ふ御代の春かな”③,歌意是“为君殒命似樱谢,御代之春慰武魂”。日语中的“お花见”专指赏樱花表明樱花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分量之重。斋藤借评释赞颂国花的短歌来强调“大和魂”亦即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为当局的不义之战摇旗呐喊。
自古以来,富士山被日本人誉为“圣岳”,是日本国的象征之一。因此,1868年明治维新一成功,明治天皇即在“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置天下于富岳之安”国策里提到了富士山。爱国百人一首中有两首提及富岳。一是下河边长流所作“富士の岭に登りて见れば天地はまだいくほどもわかれざりけり”,意为“富岳之颠观云海,天地混沌尚未开”。意在赞美山河壮美,颂扬皇室的意图并不明晰。二是橘枝直吟诵的“天の原てる日にちかき富士の岭に今も神代の雪は残れり”,可译为“天原日照富士岭,今日犹存神代雪”。斋藤称此和歌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神国思想,“天照皇大神开基,历经神代,神武天皇传续大统,万世一系的皇室统治日本。日本是由神所创立和统治的国家,现在也是由神种天孙的天皇统治的国家”④。
斋藤之所以选择歌咏旭日的短歌作为评论对象,是因为它是日本国和日本皇室的象征。他指出早在飞鸟朝时期,圣德太子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日出之国之天皇敬白日没西国之皇帝。”日本国由此得名,后世日本国旗采用朝日标识也是这个原因。此外,文学报国会会长德富苏峰炮制的皇室祖先是天照大神亦即太阳女神,天皇是现人神的观点⑤对他影响很大。因此,斋藤通过评释讴歌旭日的短歌来拥护皇权,维系民族凝聚力,为军部的战争政策服务。第一首是橘守部的“朝日さすすめら御国のかたをこそ天のはじめといふべかりけれ”,意为“混沌天地谁开辟,旭日皇国肩重任”。这是宣扬皇室祖先对日本有肇国之功。第二首是成寻阿闍梨母的“もろこしも天の下にぞ有りと闻く照る日の本を忘れざらなむ”,意为“身居汉土东夷客,不忘旭日扶桑国”。第三首是三条西实隆吟诵的“あふぎ来てもろこし人も住みつくやげに日の本の光なるらむ”,意为“旭日照耀瑞穗国,万国仰慕皆宾服”。这首短歌的主旨恰好与军部的所谓的“构筑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吻合。
由上述可知,上述和歌都吟咏樱花、富士山和朝日等自然景物,但细品字里行间不难发现都是对皇室歌功颂德,宣扬日本是所谓的美轮美奂的神国,率土之滨莫非王土,旨在鼓吹所谓的“大东亚共荣”。这些短歌入选是因为符合天皇、军部及御用文人的口味。斋藤进而对“大和”一词进行了阐释。古代中国称日本为“倭国”,日本人意识到其含贬义,改称“大倭国”,但仍感缺憾,遂寻觅与“倭”同音的“和”字,称“大和”。在读法上把音读“だいわ”改为训读“やまと”,这样才彻底消除“矮小”的负面意味。因此,从“大和”一词中可看出日本民族由自卑到自大的过程。
三、颂扬天皇、皇国与忠君思想
斋藤对赞颂皇室、皇国的短歌进行了评释。他认为天皇是皇室的家长,日本国是皇室的扩充,家国同构,颂扬天皇和日本国无二致。颂扬“皇国”的短歌有宏觉禅师歌咏的“末の世の末の末まで我が国はよろづの国にすぐれたる国”,可译为“扶桑之邦秀万国,绵绵万世无绝期”。这一短歌入选是因为其内容利于宣扬日本民族优秀论,企图证明日本国家具有“亚洲盟主”的资格,为日本军部的野心膨胀服务。斋藤指出:“之所以日本民族优秀,是因为日本国是神创造的国家,日本国是神的后裔统治的国家,日本国是神国。”
他还阐释说:“我日本国称为神国是因为万世一系的皇统。从当今天皇上溯到神武天皇,从神武天皇上溯到神代,其源头就是日本国诞生的神代创始。”他挑选了两首有代表性的宣扬皇统万世一系的短歌,一是源经信的“君が代はつきじとぞ思ふ神かぜやみもすそ川のすまん限は”,意为“天孙皇统延万代,神风天佑我扶桑”。1280年8月,元军第二次征讨日本时遇到台风,所有兵船沉入海底,全军覆没。日本称使其免遭灭顶之灾的台风为“皇族皇宗刮来的神风”。二是源俊頼吟咏的“君が代は松の上叶におく露のつもりて四方の海となるまで”,意思是“皇统绵绵传万世,松叶露珠汇大海”。在日本人看来,松竹梅都是长寿的象征,形容皇权永续最恰当不过。“君が代”是现代日本的国歌,在这两首短歌里指所谓的万世一系的皇统。
还有一类是褒扬忠君思想的。斋藤认为,之所以“日本是神国,皇统稳如磐石”,是因为肇国以来,下至庶民、武士,上至公卿、皇族,都受忠君思想熏陶。日本是神国不仅意味着神在上古建国,还意味着其后裔今天仍然统治着日本,因此,历代天皇都是现人神,而其臣民也是神祖、神孙忠良的臣民。其言下之意是说现在的人日本人都是上述庶民、武士、公卿贵族的后裔,也应当一如既往地忠君爱国。其中歌颂君民一体的有长奥麻吕的“大宮の内まできこゆ网引すと网子ととのふる海人の呼び声”,意为“渔夫拉网声震天,回荡八宝金殿中”。鼓吹忠孝无二致的有丈部人麻吕的“大君の命かしこみ矶に触り海原わたる父母をおきて”,意思是“为尊王命渡大海,父母双亲留故乡”。爱国百人一首编委会负责人文学报国会会长德富苏峰曾说:“有了皇室才有大和民族。皇室受到敬爱是因为皇室是大和民族根干。我们之所以忠于皇室不仅是因为我祖先忠于皇祖,而且因为皇室本身是大和民族的祖先。因而尽忠就是尽孝,忠孝无二致。”⑥显然,斋藤茂吉是受这一思想的影响的。赞颂武士效忠天皇的有平贺元义的“武夫のたけき镜と天の原あふぎ尊め丈夫のとも”,可译为“仰望楠公神灵处,忠君武夫一楷模”。在《神皇正统记》里,楠木正成被刻画为忠君殉国的典范,二战期间延续了这一价值观。镰仓幕府的第三代将军源实朝也用短歌对天皇表示忠心。“山は裂け海はあせなむ世なりとも君にふた心わがあらめやも”,“山崩海枯无宁日,忠君爱国无二心”。斋藤认为尽管幕府将军掌握日本朝廷权柄,还对天皇忠心不二,其他人等更应如此。
四、斋藤茂吉的“爱国主义”的实质、思想根源及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在斋藤茂吉看来,国家这一概念里具体包括壮丽的山河、日本国民和万世一系的皇统等内容。通过评释自古以来的短歌来赞美自己的国家,宣扬爱国主义本无可厚非,然而,“爱国主义”一词用在二战期间的日本是否恰切值得商榷,因为其实质是狭隘的爱国主义或者说是极端的民族主义,其是为日本法西斯军部的侵略战争服务的。诚然,蒙古来袭时,美国舰队司令佩里率舰队逼迫日本开放港口时,为抵抗入侵,挽救民族危亡,日本各阶层歌人宣传爱国主义有其合理性,尽管把爱国和忠君合二为一,封建色彩浓厚,但还勉强属于健康的民族主义范畴。1894年至1942年评选爱国百人一首期间所进行的一系列战争都是侵略战争,期间所进行的爱国主义宣传都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1912年,日本废除了被迫和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这有正义的民族独立运动的一面,但是为达此目的所发动的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则具有帝国主义性质,应当受到批判。尤其是偷袭珍珠港以后,日本在世界上陷入孤立,反动御用文人们故意将大国沙文主义、极端的民族主义与健康的爱国主义概念混淆,而且把忠君和爱国、尽忠和尽孝混为一谈⑦,煽动庶民的民族情绪,为天皇等一小撮统治阶级充当炮灰。
从思想史角度看,斋藤茂吉的“爱国主义”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有着很深的思想渊源的。短歌属于国学研究的范畴。元禄公元(1688—1704年)时期,僧人契冲批判以往和歌受汉学影响过甚,国学开始萌芽,认为儒学、佛教等谬误的外来思想吞噬了日本固有文化。荷田春满、贺茂真渊等主张只有在万叶集、古事记、源氏物语等古典作品中才存留着日本精神,古典研究遂蔚然成风。18世纪末,本居宣长出版《古事记传》,使得国学研究达到顶峰。平田笃胤继承其衣钵,将其进而发展为复古性的神道,和尊王思想联系起来,传播到地方,对幕末倒幕运动产生很大影响。明治20年代兴起的国粹主义思潮与之一脉相承。斋藤茂吉涉足短歌及文艺评论之际,自由体诗在日本文坛业已占有一席之地。然而,他却对代表日本传统的短歌情有独钟。短歌是和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歌本意是与汉诗相对的概念,意为日本固有的诗歌。这说明他在思想上倾向于国粹主义。政教社国粹保存派主张“并非彻头彻尾保存日本旧分子、旧元素,而是输入泰西之开化,用日本人之胃官咀嚼消化,同化到日本身体”,“向西欧学习科学,不放弃亚洲文明,不屈服于列强压力,伸张日本独自的审美意识”。高山樗牛、木村鹰太郎将其进一步阐释为狭隘的民族主义亦即日本主义,后来和犹存社、行地社、大日本国粹会等合流,九一八事变后,为青年军官所推崇,成为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德富苏峰曾说:“明治维新前,政治、思想、文化、文字、衣食住行甚至连人的一部分都是从中国传来的,明治维新后一切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来自西洋,只有皇室、武士道精神、富士山、樱花等是日本固有的国粹。”⑧
受江户时期到二战期间的上述国学家和国粹主义思想家们的影响,斋藤茂吉的狭隘的爱国主义思想渐次成形。其《爱国百人一首评释》、《爱国歌小观》、《万叶秀歌》等通过广播、报刊、讲演等多种渠道在社会上广为流布,流毒甚广。日语中有“花吹雪”一词,讲的是樱花在枝头不枯萎就凋谢,象征着日本武士为了名誉和忠君爱国壮烈赴死,虽死犹荣,短命何足惜哉。斋藤把神风特攻队员驾机和美舰相撞,血光迸溅的惨烈的一幕形容为落英缤纷、美不胜收的樱花。相反,贪生怕死、苟延残喘令人不齿。在这种思想煽动下,众多日本庶民子弟自诩为“冠绝宇内的神国子民”,为使皇室、皇国“稳如富岳之安”,奔赴“大东亚圣战战场”,屠杀弱小国家军民,而自己也做了孤魂野鬼,害人害己。
五、结语
由上述对斋藤茂吉的短歌评释的论述可知,其狭隘的爱国主义内涵包括民族优秀论、神国思想、忠君爱国论和忠孝一致论,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恶劣影响。其思想根源可以上溯到江户时期的国学、明治时期的国粹主义思潮。他初登文坛之时,欧化风潮衰微,国粹主义日盛。短歌及其诗评堪称日本国粹,他有国粹主义倾向也不足为怪。但其初期短歌及其述评内容上都是客观描述人生百态,属纯文学性作品,不掺杂任何政治色彩。这也正是文学家所持的正确态度,他这一时期的短歌及其文艺评论也是其一生中最为闪光之处。二战期间,军部为蛊惑国民支持战争,大肆宣传大和民族优秀论、皇国思想,内容千篇一律,机械说教,日本国民掩耳而遁。而斋藤茂吉所评述的爱国百人一首措辞含蓄,诗意隽永,朗朗上口,堪称日本文学史的绝唱,妇孺皆愿背诵,其作用不亚于100个师团。斋藤本人行医之余,从事创作,衣食无忧,犯不上为五斗米折腰。然而,其国粹主义思想和当局的政见吻合,再者他抵制不住评选委员这一名誉的诱惑,遂沦落为御用文人,为虎作伥。这从侧面反映出文学的功利性,正是文学的不幸。斋藤茂吉因为恶用文学而失节,二战后初期为日本国民所诟病。本文认为对斋藤的这一批判还是公允的。但是随着日本新国家主义思潮的抬头,对二战期间斋藤茂吉的文学活动的持褒奖态度的势力有所抬头。我们应对这一倾向保持警惕。
注 释:
①青空文库将作者去世50年后版权自动失效的日文图书制作成电子版,发布在网络上,供所有人免费阅读和下载,以促进资源共享和文化交流。
②《大辞泉》对“にほふ”释义道:“鲜やかに色づく。色が美しく辉く”「朝日に―?う山桜」斋藤指出字面上可解为“从春心里开放的山樱”,亦可理解为迎春者的心思,是故不妨理解为“あるにおいがあたりにただよう”。
③斎藤茂吉.爱国歌小観.斋藤茂吉全集第十四卷.岩波书店,1975.7.18.
④斋藤引自北畠亲房.神皇正统记.
⑤米彦军.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抗日战争研究,2007,1:178-196.
⑥米彦军.驳德富苏峰的近代中国观[J].山西大学学报,2010,1:123-126.
⑦李卓.日本传统社会人伦关系中的“非儒”因素[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5.20.
⑧米彦军.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抗日战争研究,2007,1:178-196.
参考文献:
[1]斎藤茂吉.爱国百人一首评釈.「斋藤茂吉全集第十四卷」.岩波书店,1975-7-18.
[2]斎藤茂吉.爱国百人一首に関连して.「斋藤茂吉全集第十四卷」.岩波书店,1975-7-18.
[3]斎藤茂吉.爱国歌小観.「斋藤茂吉全集第十四卷」.岩波书店,1975-7-18.
[4]米彦军.论德富苏峰的皇室中心主义思想[J].抗日战争研究,2007,1:178-196.
[5]斎藤茂吉.万叶秀歌.岩波新书,2002.8.26.
[6]李卓.日本传统社会人伦关系中的“非儒”因素[J].南开学报(哲社版),2006-5-20.
[7]米彦军.驳德富苏峰的近代中国观[J].山西大学学报,2010,1: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