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质地

来源 :星星·诗歌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_s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事物都以它们被感知的形式存在着,至少对于感知者是这样。”在《诗辩》中,雪莱认为,事物之所以存在于人世间,正因为它们是被我们所感知的那样。感知就意味着,心灵在发挥着作用。诗不是去“模仿”现实;诗有崇高的工作,去创造一个世界以便抵抗现实之混乱。因此,心灵在诗中占据一个核心位置。诗性即人性,拯救混乱而晦暗的人间。这种“诗为万物立法”的誓言似乎与现代性格格不入。作为一种前现代主义的诗学观念,它已被许多诗人所遗弃。但我们的问题是,对于诗歌而言,强调心灵重塑现实真的过时了吗?或者说,除却单纯的语言层面,有品质的心灵业已失去吸引力了吗?
  李元胜的诗歌写作某种程度上就回答了这个问题。在《汨罗江边的屈原》这首诗中,屈原不仅是一位历史人物,也被诗人赋予了强大的象征能量。诗中的屈原也是一位命运不济者,但他具备惊人的“抗摔打”能力;不论是楚国国运、雷鸣电流,还是星辰鬼怪,悉数都“经过他”。种种力量之流不可阻挡地冲向屈原,他变成一种能量介质,一块怪力乱神的操练场。结果,诸多击打非但不能使之消失陨灭,反而让屈原本身获得强力。换句话说,正是那些磨难使屈原加冕象征性的权威,让他超越一国臣子,山水万物归顺于他:
  汨罗江就是在那一刻变轻的
  它跃起,扑向他,成为他的一条支流
  ——《汨罗江边的屈原》
  该诗中,李元胜奉行一种能量累积效应的法则。对屈原而言,世间的重负不是凭空忍受。忍受也是历练,最终都被吸纳为他的本身的一部分。这相当于说,所有的苦难都催促你成熟,让你更有资格对人间判断、与万物对话——言说。所以,李元胜诗中的屈原也可看作他心目中诗人的理想形象:他具备历史意识和文化修养,能在与天地的交往之中领会万物。而写诗即修炼,是诗人的超能力,其境界是万物位移腾挪、重整秩序。诗人并非庸庸碌碌者,用雪莱的话来说,“诗独能战胜那迫使我们屈服于周围印象中的偶然事件的诅咒。”(《诗辩》)
  在诗中重塑秩序,重造一个世界并非容易之事。尽管在李元胜那里能看到对心灵能力的推崇,但本质上这种能力不是天赋。因为写诗也是一件工作,需要训练和技巧的工作。《圣莲岛之忆》具有“元诗”性质,可以看作诗人对写诗的心灵自白。李元胜把写诗与荷花穿破水面并置,构成品质上的呼应,认为两者的共同点是“各自提炼着毕生的淤泥”。显而易见,这是他对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的隐微化用。也就是说,写诗是一个“提纯”过程,消化掉那些混杂之物。而诗人必定要像屈原那样,经历一番痛苦才能成熟,才能掌握“提炼的技巧/忍耐的技巧/从破旧的身体进入晨光的技巧”。诗人如同荷花,是“茫然不知自己出处的物种”,两者都并非天生如此。他们原本都是平凡的存在,只因心存清洁的神往,几经游历和曲折才抵达澄明之境:
  上苍啊,在如此卑微的生命里
  继续着千万年来的沙里淘金
  ——《圣莲岛之忆》
  写诗是在语言的浪里淘沙,但诗人本质上是“卑微的生命”。成为一个诗人意味着从平凡中觉醒,成长,修行。当然,从李元胜援引屈原、《爱莲说》等典故来看,他心目中的修行应该主要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修行。它要求诗人的阅历、学识和成熟的道德感,更接近于中国古典文人所心仪的诗学路径——在心为志,在言为诗。在这里,诗人拉开了与西方浪漫主义观念的距离;后者认为,诗人仰赖天赋,只要灵感吹皱心灵的湖面,诗就荡漾起来。但《圣莲之忆》娓娓道来,它表明一种心迹:想要改变你的诗歌,先修炼你的心灵。尽管世间事物纷繁混杂,令人痛苦不堪,但诗人心灵若具备穿透性的力量就能为喧闹消音:
  有好几次,它们因我突然变得安静
  像两部轰鸣的汽车,用上了同一个消音器
  ——《东湖》
  李元胜的诗淳朴而清晰,不刻意追求晦涩,也对戏剧性夸张不感兴趣。这让人觉得,为了使主题清楚他已准备好耐心。他的主题往往不是一个要抵达的终点;启程之际,一首诗与主题就是同行的;诗的主题就内蕴于它的徐徐展开之中。比如,《兰州,又见黄河》这首诗就像带着我们去走一趟黄河,沿着黄河曲折蜿蜒,时而急促,时而缓慢。黄河从那条西北名河,渐渐分身变形,它出现在玛曲,显身于彩陶上,黃河变成一种浑然的意识。而黄河的流动也与生命的时间感联系在一起:“整整三年,一圈又一圈/黄河不过是在一颗百合里盘旋”。本质上,它是一首时间之诗。关于流水与时间,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有“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孔子)“春风任花落,流水放杯行”(晏殊)“六朝旧事随流水”(王安石)等等;这些诗叹息时间之无情,人在时间面前的无能为力。李元胜在这里更重视时间的循环之感,他利用重复和重复中的变化,模拟出时间的具象感。正如布罗茨基所言,一首诗就是对时间的重构。诗人通过叙述黄河流动,实际上重构了他的生命感觉。比如这些诗句,以一定频率出现于诗中:“黄河急急向西”“在玛曲走得急急的/在彩陶上走得缓缓的黄河啊”“整整三年,一圈又一圈/黄河不过是在一颗百合里盘旋”“在彩陶上生锈/在百合里转圈的黄河啊”。由于“黄河”重复性地出现,它变成了一种时间的声音,好像时间也在重复出现。正是在循环不已的时间面前,人才能意识到自身的有限性。而且,诗人以一种相当坦率的心态接受自身之有限;因为,尽管人是有限的但世界却会继续运行而延续意义:
  足够了,我们的开花够了
  哭泣也够了
  不如让水车去继续
  周而复始
  替我们打永远打不完的水
  又把一生又一生倾倒而出
  ——《兰州,又见黄河》
  尽管人是有限的,但其精神和意义在其他事物那里继续延伸演绎,这就是为何诗人会写出水车“替我们打永远打不完的水”。水车与“我们”之间,联系着亘古的时间。李元胜的许多诗中都能看到这种作诗法,即人与物的连结。诗人常常将事物与人并置,巧妙地暗示出两者的命运的相通性,以达到呼应之目的。实际上,这种并置法中背后有一种宽广而坦荡的世界观。在诗人眼里,人的喜怒哀乐是世间万物的一部分。换句话说,世界不是隔离的,而是整体性的。这点在锱铢必较的当代尤为重要,即一诗人是否有能力去发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对李元胜来说,这些联系是必然的;而诗人的工作之一就是寻找甚至创造这些联系。
  马贵,1991年生于定西,作品散见于各类刊物。现于中国人民大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其他文献
鱼 网  [美国]罗伯特·洛威尔  任何明净的东西使我们惊讶得目眩,  你的静默的远航和明亮的捕捞。  海豚放开了,去捉一闪而过的鱼……  说得太少,后来又太多。  诗人们青春死去,但韵律护住了他们的躯体;  原型的嗓子唱得走了调;  老演员念不出朋友们的作品,  只大声念着他自己,  天才低哼着,直到礼堂死寂。  这一行必须终结。  然而我的心高扬,我知道我欢快地过了一生,  把一张上了焦油的鱼
期刊
心中那把银锄,一刻也没有停下。  因为,你不能承受那一颗颗丰盈的种子,在手心或心头,流失或噬咬。  那些相望不相闻的悠悠苍狗,那些回首暮云平的皑皑白雪。  那些年,策腾过的骏马、放飞的风筝、追过的蝴蝶……  日夜憔悴的河流,渐渐隐退的村庄,淡出眼帘的炊烟,消失的熟悉脸孔。  那些走过的路,不能回首。那些说不离不弃的人,不再遇见。  那些年,膜拜过的人物、临摹的美人、戴过的面具……  他们日夜萦怀,
期刊
1  先去黟县,还是先去歙县,并不要紧。  要紧的是,把一个武者的粗犷交给山的粗犷;把一个诗者的柔情交给水的柔情。  要紧的是,采茶,担水,放牛……  为自己的皱纹或白发,找一个甘愿的借口。   2  竹海总会将山峦叠得更高,寒冬总会对这里心怀恻隐。  宏村,西递,唐模……  多年前,我在这里,向当年对一个日思夜想的女人悄悄种下一份情。  我想,如果山没了云的环绕,爱没了浪漫的刻意,你还会不会如此
期刊
夜的指针,停靠在凌晨的钟摆,挂在顶楼的失眠掺合着叹息,随着雨声摇摇欲坠。那满城的雨声,像是一层层波浪,极有韵味地走来。又下雨了;千年之后,你是否还会记得:那个梳着长辫子的村姑,撑着一把破伞出现在街头,彼时的你在那一瞬间笑得如同一个少不更事的孩子,眼角仿佛弯弯的新月。  虚盈有数的岁月,我拒绝把我的忧伤滴落纸上,跌落尘埃,四散飘零。我把它小心地收藏在我憔悴的身躯里,让它随着时光一起衰老。岁月的年轮在
期刊
我迄今走过的66年生命旅途,大部分是在队伍上度过的,扛枪N年,当新闻干事N年,理论宣传兼诗歌研习N年,1985年调到部队总部专门从事文学期刊诗歌编辑NN年。上过战场却毫发无损,遇到过挫折但完好如初。或者说,我这一生基本波澜不兴,没有多么风光,也没有多少失意。与我的同代人,与我的同学、同事、同伴、同一个战壕的战友,好像没有多大区别。回顾自己在风风雨雨中匆匆走来的几十年,最大的感觉,是背着一条满是窟窿
期刊
为幸福而歌  张 枣  在别人的房间,在我们  生活的地下室,时钟沉醉  鸟儿金子一样吟唱  阳光织着,织着  一番锦绣绸面  在别人的房间,我们  深深凝望,哦,深深祝福  那不知属于谁的  哪个青春俊儿的  肖像,它在美妙的年龄  烛泪一样清亮  都同样被锁在这里  锁在我们欲吐的心里  像宁静被闲置在  我们生活的地下室  那遮盖我们上下身的丝绸  正为幸福而忘情歌唱  《为幸福而歌》是张枣
期刊
谈当代汉诗,不得不追溯其起源,就像人类精神的还乡,总是想确认并回到某个出生地。从现象的角度来判断,中国当代汉诗的缘起开始于胡适的《尝试集》,也有说成熟于郭沫若的《女神》,或者如张枣所分析的其真正的有效性发端于鲁迅的《野草》。  但还乡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从与当代汉诗的紧密关联角度而言,几乎不再会有当下的写作者会以民国时期的诗歌文本直接作为自己的写作参照坐标,其实这也就意味着起源的失效。臧
期刊
30多年前,徐丽萍就在《星星》上发表诗歌作品,那时她还是一个中学生,足见她的才气和灵性,说明她有写诗的天赋。早慧的徐丽萍从中学时期开始热爱诗歌至今,这一路走来,诗龄也不短了,写诗成了她一生的精神追求和心灵陪伴。很多时候,她都是活在诗的奇幻多彩世界里,那样的诗歌意境能够使她短暂地忘记现实中的痛苦、悲凉、失落、孤单和无助,心理获得少许的宁静。  只有心灵加手巧的人,才能把荆棘编织成花冠。倾其一生,她用
期刊
如何理解、走近和阐释诗人穆旦,透过其诗歌文本可能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途径。由于种种客观的或主观的条件制约,认真盘点,若与前辈或同时代的诗人相比,穆旦作品的数量并非是最多的,他生前只出版过三本诗集:《探险队》《穆旦诗集(1939-1945)》和《旗》;从他去世之后陆续面世的个人选集和全集来看亦然。从发生学的角度考察,20世纪30年代西南联大期间,应属于穆旦的写作青春期,或称浪漫期。这一时期的穆旦被英国
期刊
柏桦借居陈家湾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  他自南京辞教职回渝,到朋友开在主城的公司里挂一个闲职,却在近郊的陈家湾找一间没有厨房、没有厕所的房住下了。那时我正好也在陈家湾,在位于陈家湾的重庆师范学院授课,住在由学生寝室改制而来的青年教师宿舍。宿舍是四层的青砖筒子楼。筒子楼的格局是过道居中,两边对称排列十数间房,两头分别是公厕和水房。本来住八个学生的寝室,现在住一个教师,房间显得宽敞,但有了家室的住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