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对老夫少妻

来源 :特别健康·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c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十多年前,在俺老家,男人死了媳妇,45岁以下的可以再找一个,说是孩子小,给孩子找个做饭的。五十多岁的,就不给孩子找后娘了,要是娶个后老婆,人家笑话,多数人都要这个脸面。
  徐庄的后庄叫正行,有个男人59岁死了媳妇。他仨儿子俩闺女都结婚了,孙媳妇也娶进门,他领着这个十多口人的家,日子过得很富有。
  有人说:“大哥,你再办一个呗。”
  老头说:“俺孙男娣女一大群,再娶媳妇,人家大牙都得笑掉了。”
  67岁那年,老头看上一个要饭的17岁的小闺女。他找到媒人说:“把这媒说成,俺多给你媒礼钱。你说不成媒,俺也给你钱。”
  媒人问:“哪有说不成媒给钱的?”
  老头说:“你给俺说这个媒,你知,俺知,多一个人也不行。说不成,也给你钱,你能记住不?”
  媒人说:“记住了。”
  小闺女的娘认识媒人,娘儿俩踩百家门,要百家饭,四邻八乡都认识。媒人跟她娘说,她要说的男人就是大点儿,到他家就是享福。
  她娘问:“多大了?”
  媒人瞒了八岁,说:“59。人家岁数小的,也不能找咱闺女呀。人家给你五布袋粮食,十块大洋。有了五六百斤粮食,你先不挨饿了。有这十块大洋,给她爹把病看好。”
  她娘说:“俺得商量商量。成或不成,你再来一趟,十天以后给你个准信儿。”
  十天以后,媒人来了。她娘说:“俺跟她爹商量了,俺们不嫌男人大,叫俺闺女逃个活命吧。”
  媒人高高兴兴去跟老头说,老头可高兴了,说:“看个好日子,送粮送银元。”
  挑了个日子,老头撑着口袋,跟长工装了五布袋粮食———一布袋麦子、一布袋黄豆、三布袋高粱,都装到车上。全家都不知道老头要干啥,老头把银元给长工,一句话也不多说。
  媒婆在村外等着上车,两个人到了小闺女家,小闺女的娘哭了。媒人说:“闺女找了好人家,你应该高兴才对。”当娘的光是流泪,啥都没说。
  媒人到了村头下车,走到老头家要媒礼,老头给她一块银元。媒人说:“好,不少,你真大方。还有你不叫俺说的那份钱呢?”
  老头说:“这钱没有了,你想咋说就咋说吧。”一块金砖落地,他啥也不怕了。
  吃晚饭的时候,老头跟儿子说:“你们都在这儿,跟你们说说,农历四月十六,俺给你们娶后娘。”
  大儿子问:“老太太是哪庄的?”
  老头说:“上月到咱家要饭的闺女。”
  儿子问:“是她娘啊?”
  老头说:“是那个闺女。”
  儿子媳妇都傻了,半天没人说话。大儿子压了压火气问:“爹,你娶她,叫俺咋叫呀?”
  老头说:“那还用问?叫娘呗。”
  三个儿子都没吃饭,各回各家屋了。
  老头哥仨,还有一个妹妹,他在家族里说了算。结婚这天,因为女方是黄花闺女,婚事办得很热闹。亲戚朋友来了很多,他弟弟和妹妹都没来,嫌丢人。
  俺这儿有个风俗,小辈儿的得跟新结婚的长辈见面,认识认识,磕个头。老头的儿子、媳妇、闺女都不想去,新娶的后娘比这家的孙媳妇还小一岁哩。老头的三儿媳妇心眼儿最多,出了个主意,大伙儿都赞成。
  大知事的又来催:“快过去吧。”
  大儿媳妇说:“去。”
  三儿媳妇用托盘端来三样头饰。有一个网子皮上有五个银叉针,针上都有花,中间还有一个网花,这是年轻人戴的。还有个亮壳子,用黑色大缎子做的,戴的时候先把头发装到壳子里,再用银簪子从中间插上,这是中年人戴的。还有纱手帕壳子,也是黑色的,戴的时候得把头发扎到后边,缠个鬏儿,把头发装到壳子里,再用疙瘩针从上边一插,这是七八十岁老人戴的。
  三儿媳妇说:“这三样看她戴哪样,她要戴这网子皮儿,咱不叫娘,也不磕头。咱有理说,她到咱家当年轻人哩。她要戴这个纱手帕,咱就得磕头叫娘。”
  新媳妇看到端到眼前的头饰,把自己头上的网子皮、银叉针都拽下来,把头发缠巴缠巴装到纱手帕壳子里,用疙瘩针插上了。
  儿子媳妇都磕头叫娘,孙子辈儿的叫奶奶。
  有很多来看新媳妇的,想看看新媳妇哭成啥样,嫁给比她大50岁的老头,谁能愿意呢?新媳妇不喜也不恼,大伙儿都说,怪不得老头喜欢她,小模样真俊,像个小金盆儿,一看就带个聪明样。你说小金盆儿,他说小金盆儿,这个外号就叫起来了。
  老头对媳妇可好了。老头说:“那些年轻人穿得花花绿绿,俺给你买,你也穿。”
  小金盆儿说:“你别买,买来俺也不穿。俺和人家不一样,要是穿得花花绿绿,孩子们瞧不起俺。”
  从17岁,小金盆儿就穿黑,穿蓝,穿白,打扮得像个奶奶样。
  老头心疼媳妇,说:“你啥都别干,磨面做饭,有三个儿媳妇、一个孙媳妇,你陪俺就行了。”
  外人都以为,老头年纪大了,小金盆儿不能生孩子了。谁也没想到,小金盆儿生了一个闺女、一个儿子。
  俺嫁到徐庄的时候,小金盆儿奶奶五十多岁了,还很有精神,对人亲热,见人先说话。她爱说话,也会说话。俺家大门外有棵大柳树,夏天到树下拉呱的人很多,小金盆儿奶奶也来这里坐坐。她说:“现在时兴自由恋爱,还兴离婚哩。俺比你大爷爷小50岁,俺也过一辈子。”她就把以前的事说给大伙儿听。
  听说,那个老头活到八十多岁,这样算起来,小金盆儿奶奶三十多岁就守寡了。
其他文献
老婆晚上不吃饭,理由是减肥,这让我欣喜若狂,因为这让我免于牵绊,有空间、有时间、有心情侍弄我的几个下酒菜。  第一个是炒花生米。我自创了一个完美的炒花生米法,名曰250法。怎么个250法呢?那就是炒时在心里数数。分三步走,先数100下,这个阶段我称之为催香阶段,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花生米开始有了那种隐约的、干燥的、芬芳的气息,这是初步胜利;在数第101下时,花生米开始烦躁起来,发出骇人的爆响,这时候
一日,阿凤气鼓鼓地走来,把什么物事塞到四眼手中,又气鼓鼓地走了。杰仔眼尖,瞥见是一张折成菱形的纸条,就大嚷是什么是什么。四眼苦笑,说阿凤把我写的情书给退回来了。什么?这年头居然有人写情书!这四眼也太色胆包天了。大伙儿发一声喊,就要按倒他从裤袋往外掏纸条。四眼扶了扶眼镜,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我这情书完全可以公开的。  众人就眼睛直直地展开了那纸条看。怪不得四眼如此镇静,那上头哪有什么绵绵情话,硬是
“收拾”一词是整顿、修理的意思,但在关中,却有另一种含义:“收”者,收留也;“拾”者,把地上没人要的东西捡起来。具体到人,就是娶寡妇或“活人妻”(离婚的妇女),总之,就是娶一个身价不高的女人。河南的水灾,四川的镇反,甘肃的饥荒,流落到关中大量的妇女,正好填补上关中大旱时流落到山西去的妇女缺失。“收拾”这词,大概就是这样被创造出来的。  “收拾”老婆儿的波折  “兆庆要收拾老婆儿了!”在我去官村相亲
这是发生在1940年的事情。新郎姓王,名永安,是新四军的一位兵站站长。  这年的暮春时节,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派出了一位科长,前往兵站检查工作。使这位科长大惑不解的是,兵站站长竟然在贴有大红喜字的新房里接待他并向他汇报工作;尤其使这位科长惊讶的是,兵站站长的“工作汇报”中,居然有一条堂而皇之的内容———说自己结婚了。要知道,在当时抗战的大背景下,部队干部、战士结婚都有严格规定,并必须得到组织的批准。 
游走各地的美食节目主持人品尝美食之后,要展开一番评价,我总在为他们担心词穷这件事。台湾的主持人很喜欢形容这个吃食“很Q、弹牙”,或者很多汁,先是酸的,回味甘甜之类;内地的主持人早就用完了这些词,开门见山讲做法,你只能从他的表情判断东西是否好吃。但他们从不会流露出不好吃的表情,如果他们说“很特别”,相信我,这东西一定有怪味,很大的怪味。就像《交换空间》被装修完房子的主人摘下眼罩看到晴天霹雳的装修效果
蔡澜说,美食总是从牺牲一点健康开始的。我同意这话。那些打着养生旗号的饭馆,我基本不去,经验告诉我,那些东西必定特别难吃,养什么生呢?养生前能不能先把它做好吃了!  我的理念是,横竖都要生病,不如带着好心情生病。那种装神弄鬼的饭馆我也绝对不去,一听到“独门秘籍”就不愿意去了。饭店的味道是不是独一无二,结论是食客得出的。正常的饭馆应该什么样呢?就是以做饭为生,没有这些过度的修饰。  最好吃的食物,是能
港澳地区第一本《米其林餐饮指南》于2008年12月正式推出。书一上市,怨声四起,本地美食家们斥为“鬼佬评中菜,毫无代表性”。造成这种不满,很大的原因是人们对米其林的标准有太多误解。  文化差异的确存在。西方评审员若对中式菜系不熟悉,评鉴菜式时难免欠缺衡量的标准(例如:这个狮子头比一般的狮子头好/差很多),对于一种菜色究竟是经典还是创意也较难判断。另外,中式菜系里有许多对软韧弹牙口感(也就是台湾人所
我爷爷很像电影《林家铺子》里的那个掌柜。爷爷是扬州邗江人,十几岁时一个人挑着担子进城当学徒,慢慢积累了本钱,后来开始自己做买卖。再后来,生意做大了,他和两个朋友合伙开了个钱庄。在那个时候能开钱庄应该算比较发达了。听我的叔叔、伯伯们回忆,大概在1949年,爷爷还上过国民党的金融年鉴。当然,我有些怀疑那种年鉴跟现在一样,是给点儿钱就能上的那种。但不管怎么说,我爷爷都应该算小资本家了。  1949年4月
“鞋匠的儿子考上大学了!”从街上传来小镇邮递员熟悉的叫喊声。那是1964年8月,天气非常闷热。我爸在前屋光着膀子做鞋,阿妈摇着扇子,陪我在里屋吃饭。我闻声,像触了电似的跳起来,顾不上穿衣服就冲了出去。  蒙上北大  邮递员正朝着我家门口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我迎上去用双手接过一封沉甸甸的信件,封皮下方“北京大学”几个红字首先扑入眼帘。我不慌不忙地把通知书从头到尾念了一遍,心里美滋滋的。我妈听了很高兴,
1953年年初,我们医疗队在伊克昭盟准格尔旗工作。这里是丘陵地带,沟壑纵横,牧民居住分散,我们外出巡诊免不了遇上狼。  刘世诚是我们医疗队的司药,那年他二十二三岁,中等个头,鼻梁高高,皮肤偏白带红,是队里有名的大力士,掰手腕从没遇到过对手。他长得并不算虎背熊腰,但肩膀宽阔,很结实。  这地方除了有狼,家家还都养着不止一条恶犬,人人外出都要备一根近两米长的结实棍子防身。老乡一再告诫我们:无论遇着狼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