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儿童的权利

来源 :孩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yyyf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期的“主编手记”留下了一个“请听下回分解”:“具体应该怎样尊重儿童,请看下期的‘主编手记’和《孩子》杂志。”这期,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尊重儿童,是爱孩子的前提,是教育的起点。”这是我们在上期谈论的主要观点。既然只是前提,既然只是起点,也就意味着仅仅懂得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了解尊重儿童的内涵,以及怎样才算是对儿童的尊重。
  有的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百依百顺,以为这是对儿童的尊重;有的家长放任自流、不管不顾,也以为这是对孩子的尊重;还有的家长见孩子有错也不指出,深怕伤了孩子,还以为是对儿童的尊重;……其实,这种种做法,都误解了尊重儿童的内涵。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基本精神,尊重儿童的核心内容就是尊重儿童的权利。这一核心的前提当然是承认儿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像成人一样,是一个权利主体,享有他应有的权利。对我们大多数家长来说,尊重儿童如下这些权利是比较重要的:
  儿童游戏的权利。游戏,是儿童的主要生活方式;就像从事不同的职业是我们成人的工作一样,儿童的工作就是游戏。儿童是在游戏中学会各种知识,习得生活能力,锻造健康身心,模拟社会生活的。不少家长不懂得这一点,以为只有在课堂上才是学习,游戏就只是玩。于是总是剥夺孩子游戏的机会,却不知道由于它违背了儿童的天性,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孩子》的小刊《素质开发完全图册》就是根据上述理念来设计和制作的。
  儿童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权利。一些家长总以为孩子小,不懂事,让他参与,不是添乱么?孩子能有什么好意见?做爸妈的不都是为孩子好,爸妈的意见就是孩子的意见。确实,三五岁、七八岁的孩子是不大,他们的参与有时反会造成一些麻烦,他们所表达的往往也不那么理想。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了与人相处,学习了沟通,培养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自我价值感。这些品质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会过分。(《美国:孩子与大人平等》)
  儿童选择的权利。生活中有很多现象我们已司空见惯:孩子的吃、穿、玩、行,大人决定;孩子的兴趣学习,爸妈拍板。他们从没想过孩子愿不愿意,孩子是否喜欢,只知道我是为他好,他懂什么,现在不愿意、不喜欢,长大就知道父母的良苦用心了。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轻则滋长了孩子的依赖思想,培养了一个生活能力弱的“低能儿”;重则扼杀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造就了一个胆小怕事、毫无主见的庸才。其实,孩子的能力并不是我们想像得那么低,要相信孩子的本事,给他提供充分的选择机会,让他逐步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给孩子创造个性发展和自我发展的空间。(《那只灰灰的小鸭,它是天鹅》、《不要和孩子“较劲”》)
  尊重儿童的话题很大,内容很多,小小篇幅,只能略说一二。归结是一句话:真要为孩子好,就给他足够的尊重!
其他文献
美术,作为一个学习科目,它在学龄前儿童面前所扮演的角色是什么?仅仅是增加兴趣和爱好?或者是培养一技之长?  让我们来看看以下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情景:  情景一   3岁半的明明在用粘土捏马。他把粘土搓成两条长条,把一条细条的粘土弯成半圆形,做成马身子,把另一条粘土做成两条马腿,粘在马身上。但他很快发现,这匹小马站不稳。于是,他把这匹马平放在桌面上,用力把它压扁。压扁后的马终于站了起来。明明高兴
期刊
绘画灵气,来自大自然的给予    李理幼年时,和父母一起住在姥姥家—北京丰台中顶村的一个小院里。李理三四岁的时候,家里生活拮据,父母只能给他买几件小玩具。好在他们很快就发现,李理的兴趣并不在玩具上,他那透着灵气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远看有山,近看有水;再看庭院里,上边有柿子、大枣,下边有葫芦、葡萄,墙上还有牵牛花……  起初,妈妈李国琴像其他家长一样,为了孩子不打扰自己做事,常给他纸和笔,任其“涂鸦
期刊
  
期刊
期刊
云楚是个文静的小姑娘,从小就喜欢看书。一岁时,妈妈给她讲童话故事,她非要看着书上的画和字才行。有时,妈妈忙家务,就给她一本书,她就静静地坐在那里,一页一页地翻,认认真真地看,像个大孩子似的。  再大一点,云楚看书的内容更广泛了:爷爷的地图册,奶奶的菜谱,爸爸的汽车驾驶手册,妈妈的美容杂志……只要是书,她都要拿过来翻看一番。幼儿园发的育儿手册,妈妈爸爸没来得及看,她先睹为快;妈妈拿回来的一份合同书,
期刊
儿子鑫鑫今年5岁,长得壮壮实实,人也聪明,惟独惯于做集体中的小尾巴,令我头疼。比如儿童节,老师要求布置教室,小朋友们忙着贴壁画、拉花帘,鑫鑫却无所事事,还“振振有词”地说:“老师没安排我”;手工课上,老师让小朋友随意剪彩纸,有的孩子三两下就剪出恐龙来,鑫鑫只会摹仿别人……  老师暗示我,鑫鑫不积极参与活动、不自信、不敢探索,这些行为说明他性格中缺少“领头羊”的意识,长久下去,他会养成没有主见、随波
期刊
一、否定孩子的人格  烦   笨蛋   没用的孩子     二、影响孩子对父母的信赖   我不需要你   把你送给别人   你可以不用再回来了   跟你爸爸一样,不像样     三、吓唬孩子,导致他的不安   叫医生给你打针   要跟学校的老师说   不让你到幼儿园(学校)去   叫警察伯伯来把你带走   让爸爸来骂你(打你)     四、不顾孩子的能力,做无理的要求   快一点   再做好一点
期刊
离开北京一个礼拜了,假期就快过完,6岁的儿子依然恋恋不舍,不肯离开老家长沙。直到最后,当他意识到耍赖的把戏已毫无用处的时候,才嘟着嘴巴,不情愿地跟我踏上了归途。这孩子特调皮,好在这次同行的还有弟弟和弟媳。我正为一路上有人帮忙照看这个“小麻烦”暗自庆幸,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火车站人山人海,人们肩扛笨重的行李挤来挤去。 186次列车刚进站,等车的人便蜂涌着挤到每个车门……  结果就是:弟弟和弟媳
期刊
秦重从挪威的奥斯陆市回国探亲,特意来找我聊天,聊来聊去,聊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了。  秦重的女儿也是今年才进的幼儿园。  幼儿园每天早晨7时30分开门,下午5时才关门,恰好与上班族的上下班时间错开,秦重觉得挺好。可没几天,他就发现了问题。  一天,从幼儿园接回女儿,秦重问她:“今天在幼儿园,老师都教了些什么呀?”“嗯……”女儿歪着头想了一会儿,奶声奶气地说,“玩秋千,认识了好多小朋友,有黄头发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