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应对策略探讨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tim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应对策略。必须建立在现代工业建筑的总体发展趋势之上,丛须综合我国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理论基础等基本国情。这些应对策略在我国的应用是非常必要,而且是相当适宜的,应当引起工业建筑设计者重视。
  关键词:现代工业建筑;发展趋势;应对策略
  Abstract: our modern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design strategy. Must be based on the modern industrial building in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trend on, plexus in our country economic base, must be integrated technical level, theoretical basis and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These strategies appli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very necessary, and is quite appropriate, shall cause industrial building designers attention.
  Keywords: modern industrial architec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strategies
  
  
  中图分类号:TU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工业建筑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是为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的建筑类型。工业建筑作为工业革命的产物,它是一种直接服务于工业生产的建筑类型,曾为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自工业建筑产生之初,就一直与工业革命的新技术成果、新型建筑材料、先进的空间结构体系和工业化施工方法等密切相连,成为反映时代发展和体现科技精神的先声。我国目前在城市规划布局中,工业建筑用地一般占总用地面积的20~35%t而在一些拥有大型企业的工业型城市,甚至高达50%以上,像鞍山、大庆等城市则完全是从工业企业发展而成。工业建筑的区位布局、风向位置、环保处理措施等,对城市交通、环境质量和城市的总体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工业建筑外部景观质量影响着一个城市的总体风貌,全国超过1/3强的建筑师们在从事着工业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工作,因此,工业建筑设计是目前我国建筑设计的重要类型。
  1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工艺技术的发展,引进了不少国外现代工艺,工业建筑中大量采用了高新技术,新工艺使得工业建筑形式不断发展,日趋完善,实现了标准化、定型化、多样化。例如:多高层厂房、现代交通能源建筑等一批新型丁业建筑的出现不仅满足灵活性、通用性的要求,还节约了土地。
   纵向与我们自己的过去比,成绩斐然;横向与发达国家比,在观念上、体制上、技术上和教育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工业建筑的设计水平,是一个急待研究的问题。研究现代工业建筑的发展趋势,结合对这些趋势的理解和国内工业建筑发展状况的分析,提出对今后我国工业建筑设计起指导作用的应对策略。
  
  
  2必须重视现代工业建筑的形象设计
   工业建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工业建筑的发展体现了社会经济的变革。近些年建设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基本上是由生产性建筑为主体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工业建筑不只是它本身的生产性质对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 而且由于它用地之广,建筑体量之大,对城市面貌与环境景观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学习苏联之后,工业建筑形成固定模式。生产区、厂前区、围墙的形象大体一样。由于独家经营,别无竞争,套来套去,以至僵化。各专业工业设计院在“以工艺为主”思想指导下,基本都轻视建筑创
  作。建筑师们基本没有创作空间,以至不创作,仅仅在工艺流程之外,依附结构“穿上衣服”而已。由于工业建筑形象不受重视,厂区环境给人的不快视觉感受,影响到人们对工业建筑缺乏美学意识。长期以来工业建筑设计思想领域一直处于比较低沉的局面。改革开放后,由于工业建设的飞速发展,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建设,城市建设的改造更新,现代新产业、新技术的出现,信息、生态、人文各方面的发展交融,促进了工业建筑的综合进步,已经出现了大量创新形象的工业建筑。因此,现代工业建筑的形象设计已经成为建筑领域的重要课题。
  
  
  3工业建筑设计思想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转变,对工业建筑功能的要求不再是单纯地满足生产工艺要求和改善劳动条件,同时还要求建筑师在设计理念上要转变,要考虑工业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解决好自然能源的作用,新型建筑材料的利用,采光、通风、内部建筑空间、建筑造型及建筑节能,优化等设计。
  4工业建筑设计应遵循城市设计原理
   面对进入2l世纪以来我国乃至整个世界混乱的城市化现象,用传统的建筑概念或设计方法来考虑建筑群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已经不合时宜。我们要用群体的观念、城市的观念看建筑:从单个建筑到建筑群的规划建设。都应当成为建筑学考虑的基本点,在成长中随时追求建筑环境的相对整体性及其与自然结合。在现代城市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存在于城市中心的工厂或工业生产项目的影响最大,而且范围最广。
   城市中的工厂不仅带来直接的环境污染,还存在着影响城市机能、影响城市交通,损害城市文化品质等问题。因此,工业建筑设计中应结合城市设计理论,合理解决工业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厂址的选择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和科学的论证。对于城市中原有工业厂房,生产规模大、污染干扰大的重型企业,要逐步外迁。对于影响较小的小型企业,应限制其发展,敦促其技术改进,将其对城市的影响减到最小。此外,还应运用城市设计原理处理工业园区与城市的关系,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将城市规划原理贯穿整个规划设计过程,最终“走向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的融和”。
  5工业建筑设计中贯彻可持续性思想
   在工业建筑设计中贯彻可持续性思想,首先必须加强工业建筑的熱工性能,发展被动式能源利用技术。作为生产空阗的工韭建筑,因其投资大,容量大,使用周期长,对企业的节能增效起着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我国新建工厂因产品精度要求和工艺水平提高、大都采用人工空调来调节室内瀑湿度,这样使碍能源的耗费大大增加。因此建筑师在进行现代工业建筑设计时,扶平蟊设计、空闻设计到细部装饰处理,都应尽量从节能考虑。
   其次,在指导工监建筑设计的思想上,应将工业建筑与人类、环境、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工业建筑既能适应生产工艺的需要,又为劳动者创造符合现代文明的生产生淫环境,还不会使自然环境遭受侵害。即使是已建成的工业企业也要通过合理改造减少生产爱造成的污染。妇在厂房中增加吸声材料,以降低噪声;对粉尘类燃料和原料加盖以消除扬尘;增加厂区绿化面积调节环境的空气品质等。
   最后,必须重视对落后、|髓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建筑并不是一次性的易耗晶,一些因工艺落后而废弃的工业建筑其建造质量还能满足其他用途,这些工业建筑应当得到再利用,使其真正达到实际使用周麓。因此,以可持续发展静态度,对待因时代变迁丽出现的众多旧工业建筑,重视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已成为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6强调工业建筑造型的个性特征
   工业建筑虽然不能完全等同于民用建筑,但其基本原理是一致的。它们在满足不同
  使用要求的同时,也应刨造宜人、优美、时尚、有文化内涵的建筑空间及环境。因此,工业建筑同样具有艺术性,也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其次,从工业建筑的形象意义看,工业建筑尽管以生产为基本特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总是以粗、笨、重、脏的建筑形象出现。在工业建筑创作中引入人文的因素。重视对场所性、地域性的理解,延续地域文化脉络。有助于开拓建筑师的视野,有助于传统建筑的保护与改造,也有助于加强工业企业与公众的沟通、树
  立企业形象及得到公众的认同。
  
  7增强工业建筑的社会文化职能
   作为人类文明组成的工业及工业建筑,同样也承担着文明继承和发扬的责任。现代社会的工业建筑不再仅仅是生产活动的场所,也应作为传播文化的场所。现代工业建筑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文化性功能的引入。具体表现在工业建筑中加入面向公众的历史展览、爱国教育、技能培训等社会功能。
  
  8、工业建筑设计的创作误区
   从事工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们为了在最短时间里改变人们心目中工业建筑“傻、大、笨、粗”的印象,从改变工业建筑的外部形象。建筑师为了能使厂房的外部形象得到改善,直接向民用建筑借鉴,不顾工业建筑内部使用要求如何,将许多民用建筑的常见立面處理手法搬用到工业建筑的设计中。认为这样就是对建筑造型的重视,工业建筑也就会相应地有了新时代的面貌,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忽视了工业建筑与民用建筑不同的功能使用、材料使用和构造处理,片面地追求奇形怪状,一味地迎合建设单位,这可能是一条“快速建筑设计”和得到设计任务的“捷径”,但其后果却是不容忽视的。这种过于追求表面的光鲜效果而忽略使用所导致的结果是:
   首先,这类方案在投标时,由于建设单位的不懂行,可能容易赢得标的。但是,一旦深入到技术设计阶段,工业建筑的一些特殊技术要求使得其从民用建筑中借鉴来的设计手法很容易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给下一步从事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的建筑师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变成了为形式而形式的“创作”,与现代建筑所倡导的“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背道而驰。
   其次,在施工图的设计和制作中,工艺制造流程的特殊要求与建筑外部造型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其“打架”现象时有发生。建筑师若“屈从于”外部造型的特殊要求,就可能造成在生产使用中的出现无法解决的问题。若满足工艺使用的要求,则因其最终造型与方案设计差别太大而对建设单位无法交待,这样做最终也会失去市场。
   最后,由于造价等条件豹限制,在实际工程中,这种表面的光鲜的效果往往坚持不到最后就被掉了包,因为当建设单位发现要满足立面效果需要付出大量的成本时,他们往往会降低装修造价而满足基本的生产要求,因为无论怎样,工业建筑的最终要求都是它必须能进行工业生产,这是其修建和存在的理由。因此,关于工业建筑设计的方法,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它与民用建筑的交叉点决不应该在外表的光鲜和新奇上,关注建筑基地与总平面、地形的关系,重视使用功能,关心自身的建造逻辑与使用材料的搭接,进行构造节点的精美设计,这应是所有建筑的“内核”,也应该是我们进行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也是建筑师走出工业建筑设计“误区”的出路所在。
  应对策略
   策略:第一,建筑师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美学修养,更要对材料的性能和特性有精深的了解。建筑师在设计中必须从工业建筑的整体设计来考虑选择合适的材料,因为不同材料不同的施工工艺一定会有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效果,只有熟悉其特点和做法,才能创造出符合建筑师要求的效果,而整个建筑物其实就是由无数的“小效果”所组成的。在很多工业建筑设计方案招投标中,建筑透视图都非常漂亮,但建成后则被改的面目全非。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建筑师对建造材料不够熟悉,对材料的构造做法不够了解,对当地惯用的建筑材料知之甚少,这样的建筑建成后肯定与透视图相去甚远。不熟悉材料特性、不尊重材料的建筑比比皆是,这样的建筑师和建筑设计注定不会有市场支持,也就更谈不上什么经久不息的感染力。
   其次,在满足工业生产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关注工业建筑的结构选型至关重要。在某种意义讲,工业建筑物采用的结构形式对建筑物最后的造型、体量、空间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和节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大家普遍认识到建筑结构的本身是一个客观存在,以其真实的面目示人,符合建造逻辑也体现了当代社会的美学追求,这种观念的日益深入无疑也给我们提升工业建筑的建构美学提供了舞台。
   最后,应该充分关注工业建筑的构造细部,使工业建筑经得起细看和推敲。长期以来,建筑师在国内大学所受到的大都是学院派的教育,注重建筑美学,忽视建筑技术。我国的建材行业的相对落后和施工队伍的技术素质不高,造成了建筑质量低下,但这绝不能成为建筑师忽视构造节点的借口。建筑师在设计支撑构件和材料构造做法不仅是为了满足支撑和保护建筑物的需要,同时也须体现出在美学上的追求,要在满足结构和设备专业要求的前提下,设计“耐看”和经得住推敲的节点。“我深信所有建筑作品的真正本质存在与构造活动之中。就在具体的材料被装配和建构的同时,我们的建筑成为真实世界的一部分。”目前国内各个地区由于气候和地质、环境等的不同,各种构造做法差异很大,但是建筑师在设计时对其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往往简单地套用本地区的“习惯”做法来做“标准化设计”。
  
  9展望
   目前,我国的丁业建筑设计领域中仍有许多尚待填补的空白,特别是当代新兴的工业城市、乡镇以及工业区、开发区。在工业建筑设计时,应贯彻可持续发展原则。全面实现清洁生产。提高工业建筑的灵活性、通用性、预见性,以满足现代工艺、科学技术飞快发展的需要。具体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1)在满足生产工艺要求的条件下,要着重研究生产与管理者的行为规律和心理要求.要发挥人的劳动与工作效能。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应重视人类工程学在工业建筑中的运用。2)要改善工业建筑建筑配件和结构构件的标准化、定型化和多样化,提高构配件的质量及配套程度。
  3)对于工业建筑、城市环境设计、节能、节地、环境保护、防污染等问题必须给予极大重视。
  4)既有工业建筑的技术改造和合理利用,改建设计,是今后从事工业建筑建筑师的重要课题。
  10结语
   我国现代工业建筑设计的应对策略,必须建立在现代工业建筑的总体发展趋势之上,必须综合我国经济基破、技术水平、理论基磁等基本豳情。这些应对策略在我国的应用是非常必要,而且是相当适宜的,应当引起工业建筑设计者重视。
  参考文献:
  【1】吴丽丹.现代工业建筑设计【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4):80一81.
  【2】黄铭铭.浅谈现代工业建筑设计【J】.广州建筑,2007,(12):194一195.
  【3】刘焰.工业建筑中综合楼的建筑设计探讨【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3,(05).
  【4】李贻传.工业园区、工业建筑的规划与建筑设计体会【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07).
  【2】周铁军,王雪松.工业建筑的技术运用与表达叨.工业建筑,2003,33(12):19—30.
  【3】周铁军,袁渊,王雪松.工业建筑中的可持续性设计初探明.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5,27(1):8-1
其他文献
摘要: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涉及多个主体、多个要素,同时又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过程,因此,我国现代科技型企业如何实施技术创新也就成为关键问题。  关键词:技术创新;策略;体系;实施;风险  Abstract: technology innovation process is a multiple subject, multiple factors, but it is also a full of
期刊
[Content summary]To constructs the new world history system, should function as the system to understand to intension and epitaxy of the world history, and also define the standard of establishing the
期刊
摘要:通过京杭运河洛社段景观带设计,充分展现地域文化,恢复人文古韵,还原运河情怀,以充分的文化内涵赋予鲜活的生命,力求亲切、安闲、古朴、自然,使洛社因为洛社新景而被净化,添加人文雅趣,满足人们的休闲文化需求。  关键词:生态 休闲 人文 古韵  Abstract: through the hangzhou luck HeLuo club landscape zone for design, ful
期刊
摘要:以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为例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的研究,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人工凹地形和自然凹地形植物种植的观察,从生长状况和景观效果方面给出初步评价,为改造工作提供依据。通过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收集样地相关参数指标,以及北京历年降雨情况,得出理论坡度、坡长相关函数曲线,并与实际测量坡度、坡长散点进行比对,对地形的改造和设计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微地形雨水收集 土壤流失 植物配置  Abstr
期刊
摘要: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及控制从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与发包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等造价控制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价值性,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控制  Abstract: this paper building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and control from the investment decision-m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对企业政工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分析了企业政工干部自身素质方面的主要差距及提高政工干部自身素质的几点思考,指出企业政工干部不仅应有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善于把这些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科学的运用,提高自己驾驭本职工作和生产经营工作的双重能力,以做好企业各项工作。  关键词:企业政工干部素质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new situat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行业施工作业人员中农民工占总从业人数的%以上,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脱贫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的文化知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水平较低,劳务输出地的劳动技能培训落后,农民工进城基本上处于刚放下锄头即拿砖刀、刚洗掉泥脚即戴巾(安全帽)的粗放劳动型。虽然各级主管部门和各建筑施工企业相继出台一些政策、办法和措施,但由于违章作业等农民工自身问题引起的安全生产责
期刊
摘要:郊野公园作为城郊的开敞空间和便利的市民活动区,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绿色缓冲带,为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赏景游玩的好去处。本文以渭河郊野公园为例浅谈城市郊野公园的规划中对自然景观肌理的保护以及对景观主体——人的人文关怀。在现状调研、规划分析的基础上,通过6个片区的设计来营造优美的乡土田园景观从而唤醒人们对传统乡土田园肌理的记忆。  关键词:肌理、郊野公园、记忆  Abstract: country
期刊
摘要: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实时动态(RTK)测量技术也日益成熟,RTK测量技术逐步在测绘中得到应用,RTK测量可采用单基站RTK和网络RTK两种方法。RTK测量技术因其精度高、实时性和高效性,使得其在城市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本文就单基站RTK技术在土地整治中的应用情况做一介绍,以供与大家交流学习。  关键词:GPS RTK,地籍测量,应用  Abstract: with t
期刊
摘要: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的要求就是低于预算成本,创造必要的经济效益。这就进一步促进施工项目成本必须以其科学、经济的管理达到预期的目的, 本文分析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的有关概念和原则,论述了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具体实施,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带动整个项目管理水平乃至整个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