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为本,多管齐下诵经典

来源 :教育·综合视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3815989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得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逸夫小学自2009年开始,从学校实际出发,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方面进行了相关探索,同时也有了“以校为本,多管齐下诵经典”的进一步思考。
  定内容:以校为本
  南康区逸夫小学由香港爱心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资,于1998年秋季创办,由立校之初的学生700余人,发展到目前5600多人。由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造成学生、家长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喜欢消遣类阅读,如漫画、连环画等休闲或快餐文学作品的人数较多;然而,此类书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中华诗歌文献浩如烟海,博大精深,这深厚而辉煌的民族文化是炎黄子孙成长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因此,学校将学生的启蒙阅读定位于中华经典诗文,拟定以“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为主的校本课程建设方案,开发学生可以朗读、喜欢朗读、共同朗读的课程教材;之后,围绕这一课程,持续开展“诵经典”系列校本课程建设活动。
  定措施:多管齐下
  健全一个机构 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实施工作能高效有序的进行,学校成立了校本课程建设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导处成员、备课组长、科任教师5个层面组成,负责制订开发与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与评估方案,各层面各负其责。不同层次、不同岗位都有明确责任,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管理系统,这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必要保障。
  营造一种氛圍 在确定《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为校本课程必修课之后,学校开展了“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启动仪式,通过聚会、班队会宣读倡议书、发放《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设立班级图书角、书法园等多种途径,努力营造诵读氛围。
  编好一本教材 十几位骨干教师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搜集、整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年级确定课程结构与内容。编写了一套适合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各年龄阶段朗读背诵的校本教材《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上、下册)。
  采取一套方法 第一,坚持“三个保证”。保证教材:对于学校要求必修的《中华经典诗文》一书,学校印了4800多份,免费发给学生,做到上课时人手一册,保证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保证师资:对于各地举行的相关培训活动,学校总是尽量多派出教师外出学习,开拓眼界,不断提升学校教师的素质。保证时间:为了保证诵读时间,学校设置了“晨间诵读”“课中赏读”“课外悦读”三个时间段阅读。
  第二,注重多样评价。评价主要围绕着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这一校本课程,开展诵读系列评优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展示诵读成果,活动一:“读书小博士”的评选。一要坚持诵读,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深厚的阅读兴趣;能在班级或学校起发挥“课外阅读”的模范带头作用;坚持诵读《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及其他经典诵读内容,完成学期背诵任务。二要读书量大,认真阅读学校推荐的阅读书目,低年级一学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万字,中年级一学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高年级一学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5万字。中、高年级能做读书笔记,能写较为具体、真实、生动的读后感。三要积极参加学校、市区组织的读书活动(讲故事、诗歌朗诵征文等)且成绩优良,并至少有1篇文章能在校级以上作文比赛中获奖或在校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活动二:“阅读手记”作业本《一品书香》展评。设计的首页要有读书寄语、学生个人档案、我的座右铭、好书推荐、读书格言;每天阅读记录的栏目有阅读书名、篇名、作者、读书时间、精彩词句、片段欣赏、感想收获等。把学生读书的痕迹留下来,也不失为学生的一本读书成长史。活动三:书香班级的评选。要保证阅读时间,班级读书氛围浓厚,主要是查看“晨间诵读”“课中赏读”“课外悦读”三个时间段学生表现;《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材完成学期背诵要求,优秀率达95%以上。活动四:中华经典诵读展。一种是讲经典故事比赛:每逢重要节日,学校都将组织各年级开展讲故事比赛;学校开展过的就有“小故事 大道理”“经典故事我来讲、感恩故事大家读”等比赛。另一种是师生同台朗诵比赛:每学期,学校都要在全体师生中举行师生朗诵比赛,要求全班师生共同参与,师生共同朗读经典诗文。
  第三,注重常规管理。校本课程的常规管理由教导处负责,主要负责排课、教师教案的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检查、协调均衡学生选择选修科目、监督学生上课情况。学期初,各班主任负责统计本班学生选修课参加情况,名单报到教务处,由教导处统筹安排学生上课情况。同时,学校还建立健全了校本课程建设评价体系,制订了相应的评价方案,力求用新的评价理念来促进学校、学生、教师的发展。
  第四,加强课题研究。结合校本课程建设,学校积极倡导加强课题研究:省级课题《用“阅读手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传统“八德故事”教育融入当今学校德育的实践研究》,均于2014年11月立项,2017年10月结题。
  结束语
  回首学校《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校本课程建设之路,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积极组织和引导全校师生亲近经典诗文、亲近经典文化中,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神,在全校师生中兴起了读书学习热潮,真正让学生“有书读 有时间读 有方法读 有兴趣读”,在诵读经典中受益、成材。虽然校本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我们任重而道远,但是有上级领导的支持和指导,有全体同仁坚持不懈的努力,相信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工作在不久的将来,定能如“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逸夫小学)
其他文献
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等10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初步建立起覆盖省、市、县、乡、村5级的儿童工作者队伍,推动儿童福利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据介紹,这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的职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明确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的未成年人实施救助,协助民政部门推进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
摘要: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发展人,有效教育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基于学校办学主张的文化背景,提出“健康快乐”样态的儿童素养发展的文化建构。旨在挖掘校园环境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评价体系,寻找到儿童生命生长的本真状态和实质需要,身体健康的同时达到“完善人格”,赋予儿童非凡的色泽与光晕,丰厚儿童的生命质感。  关键词:健康快乐;生命生长;素养发展;文化建构  传统教育过于偏重智育,而忽视了儿童作
近日,河北省张家口市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结合学生的兴趣与本校老师资源,开设传统手工剪纸、陶泥手工艺制作等特色课,传承民间技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图为学校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陶泥手工。  “英语配音”表演  摄影报道/杨世尧  近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国际中学“魅力英语”系列活动“英语配音show”,通过英文原声电影及配音大赛,参赛选手表演《疯狂动物城》《飞屋环球记》《狮子王》中的精彩场面,让广大师生和家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他引导着学校的办学方向,贯彻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引导着全校师生的成长,组织着学校高效运转,可以说,校长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整个学校的精神面貌和发展态势,一个校长的气质和品位就是一所学校的气质和品位。而作为一个刚从一线教师空降到新的学校担任校长的“初任校长”,所说、所想、所行就更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将不仅决定这个初任校长能否快速完成角色转换,能否快速让全校师生接受认可;同时
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生本课堂”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所谓生本课堂,指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在生本课堂下,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我,获得能力的提高。  分层教学,深度探索  每个学生都是独具个性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现代音乐教学,应通过练习法、演示法、欣赏法与复习法等教学,达到艺术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要求,并通过直观性、积极性、循序渐进,最终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音乐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识谱感受音乐的能力,使他们能更好地理解音樂和表现音乐。视唱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学习观,培养学生对节拍、节奏、速度、音色、音程等音乐表现手段的听辨能力,激发学生积极音乐思维,从而使学生深刻地理
缘分延续,幸福教育在水乡启航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地处苏中平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民风淳朴,物产丰饶,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建筑之乡、教育之乡的盛誉。走出了“清代棋圣”黄龙士、京剧大师梅兰芳、“泰州学派”创始人王栋、“当代草圣”高二适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溱湖湿地、溱潼古镇、北大街文化街区等风景秀丽,文脉绵长,令人流连忘返。  教育更是姜堰的“金字招牌”,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一直处于泰州
6月8日,備受社会关注的2019年高考落下帷幕,紧张的高考阅卷工作相继进行。据统计,今年河北全省高考试卷语文、数学、外语各43.82万份,文科综合近13万份,理科综合近25万份。为减少误差,实现公平公正阅卷要求,河北省非选择题实行“三评加仲裁”的阅卷流程。据介绍,一份答卷,按照题目被“切割”成若干图片。其中,考生的非选择性答题图片将被阅卷系统随机分发给两名阅卷教师,每名教师在不知道对方给分情况的前
近年来,河北省景县在中小学开发机器人课程,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制作,激发学生探寻科学奥秘的兴趣。图为1月3日,景縣安陵镇前村小学学生在操作自己组装的智能巡线小车。  摄影报道/李晓果
陈泽宁,广东台山市人,台山市任远中学副校长;1983年8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台山市首届学科带头人,江门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南粤优秀教师;曾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获一等奖。  从教30多年,陈泽宁与同事一起解决过很多学生成长的经历问题。这些故事,触动他不断思考,不断刷新其职业生涯的感悟。  聚 会  2019年春节期间,陈泽宁被邀请参加毕业已10年的同学聚会。席间,一位男同学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