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已经无法适应当代学生的教育需求。“生本化”理念的提出为学生的课堂教学增添了更多的主动性和趣味性,“生本化”理念要求以学生为本,即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与核心地位。
关键词:生本化;小学语文;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1-0084-01
长时间以来,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教师的讲解为主,过分的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生本化”理念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建立生本意识,并将生本理念应用于教学设计中,通过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独立、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设置前置预习,启发学生思维
在“生本化”理念的影响下,发挥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地位要从课前准备就开始。在正式开始新课程的学习之前,教师通过设备前置预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收集有关本节课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在开课前,学生将收集整理的资料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分享,是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同时与师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好机会。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完全独立的完成前置预习,教师需要给予他们鼓励,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清自己学习过程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发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一系列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各项思维能力,还能充分吸引课堂注意力,在本节课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预习任务,首先,学生要在生活中找到不同形状的叶子,并将这些叶子用胶带塑封好,认真观察这些叶子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教师设置的这些问题能够基本涵盖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设置的任务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能够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不仅激发了他们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更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养成在生活中思考的好习惯。因此,设置前置预习能够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进而拉近同学间的距离。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落实了“生本化”理念。例如:在学习《小动物过冬》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与知识点产生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要求学生对文章描写的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进行总结,同时尽可能多的写出文中没有提到的动物过冬的方式,让小组成员间以比赛的形式展开讨论和探究,要求学生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讨论出正确答案,若正确率相同,则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以这样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实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小组讨论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了愉快的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3.开展辩论活动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仍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存在着明显的认知差异,导致了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水平存在不同,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观点态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认知发展特点,开展辩论式的教学活动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合作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大禹治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正反双方分别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行为方式持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在辩论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双方对于大禹行为观点的不同之处进行思考,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促进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发展。辩论活动完全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展开的,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了辩论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生能够自由、平等、民主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充分展示自己,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营造更加活跃和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要确保生本化课堂建构的质量,就需要教师时刻将“生本化”的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际活动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组织学生通过课堂的讨论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进而激发内在的潜能,促进自身多方面能力的提高,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仕艳.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36
[2]谷志平.关于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2):49-51
关键词:生本化;小学语文;课堂建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1-0084-01
长时间以来,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教师的讲解为主,过分的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生本化”理念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因此,需要教师不断建立生本意识,并将生本理念应用于教学设计中,通过构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民主、独立、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身的主体地位,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1.设置前置预习,启发学生思维
在“生本化”理念的影响下,发挥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性地位要从课前准备就开始。在正式开始新课程的学习之前,教师通过设备前置预习,要求学生通过自主的方式进行课前预习,可以通过利用互联网或相关书籍收集有关本节课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在开课前,学生将收集整理的资料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分享,是一个充分展示自己,同时与师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好机会。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完全独立的完成前置预习,教师需要给予他们鼓励,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理清自己学习过程的思路,积极主动地发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这一系列过程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锻炼他们的各项思维能力,还能充分吸引课堂注意力,在本节课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也能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例如:在学习《做一片美的叶子》一课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预习任务,首先,学生要在生活中找到不同形状的叶子,并将这些叶子用胶带塑封好,认真观察这些叶子具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教师设置的这些问题能够基本涵盖本节课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设置的任务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能够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不断的探索发现,不仅激发了他们对本节课学习的兴趣,更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养成在生活中思考的好习惯。因此,设置前置预习能够通过课前的充分准备,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创设了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
2.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要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必不可少的。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进而拉近同学间的距离。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落实了“生本化”理念。例如:在学习《小动物过冬》一课中,为了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与知识点产生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要求学生对文章描写的不同动物过冬的方式进行总结,同时尽可能多的写出文中没有提到的动物过冬的方式,让小组成员间以比赛的形式展开讨论和探究,要求学生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讨论出正确答案,若正确率相同,则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以这样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充分实现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小组讨论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了愉快的教学氛围,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3.开展辩论活动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仍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思维存在着明显的认知差异,导致了他们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水平存在不同,也因此形成了不同的观点态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这一认知发展特点,开展辩论式的教学活动进行师生间的交流合作学习,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例如:在学习《大禹治水》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正反双方分别对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的行为方式持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在辩论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双方对于大禹行为观点的不同之处进行思考,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文章中心思想的理解与掌握,促进逻辑思维、创新思维与发散思维的发展。辩论活动完全是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展开的,教师只是为他们提供了辩论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生能够自由、平等、民主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充分展示自己,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营造更加活跃和生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欢快的环境中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综上所述,要确保生本化课堂建构的质量,就需要教师时刻将“生本化”的理念贯彻到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际活动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组织学生通过课堂的讨论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和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充分感受到自主学习的快乐,进而激发内在的潜能,促进自身多方面能力的提高,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唐仕艳.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36
[2]谷志平.关于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几点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8(02):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