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主体地位 强化问题意识 激活想象能力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huidian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者围绕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这一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一、凸显主体地位,加强阅读实践;二、强化问题意识,培养质疑能力;三、激活想象能力,发展创造潜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主体地位;问题意识;想象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应以培养语文阅读能力为中心,进而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要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阅读实践;要强化问题意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要激活学生想象能力,发展学生创造潜能。
  一、凸显主体地位,加强阅读实践
  关于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番阐述为我们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指明了正确方向。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充分地运用阅读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学生思维,陶冶学生情操。
  学生天生是喜欢阅读的,每当新学期开学学生拿到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课本时,他们总是津津有味地阅读着其中的美文和故事。这说明语文对于学生来说是具有较大魅力的,学生对语文是情有独钟的。但为什么上起语文课来,有的学生却哑口无言、无精打采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将本来充满趣味的语文课上得味同嚼蜡,失去了应有的情趣。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被确立,学生还没有将课文读通顺、读熟练,教师就将字、词、句、段的含义硬性地灌输给学生,优美而完整的课文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俨然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于是渐渐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泯灭了阅读课文的热情。因此,专家呼吁阅读课应当“读占鳌头”,学生要读得绘声绘色、有滋有味。笔者认为有感情地朗读应该成为衡量一节阅读课优劣的重要标志,阅读课应该“以读代讲”、“以读促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语文教育专家朱作仁教授指出:“讲读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船长》一文,就可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船长和奥克勒大副那段简短而有力的对话,通过朗读让学生想象当时情况的危急。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在创设情境、指导朗读方面树立了一个精彩至极的典范。教师扮演小稻秧,上台表演的学生扮演杂草,于是师生创造性地运用课本中的语言,演绎出了一幕精彩的话剧。
  二、强化问题意识,培养质疑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源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只有喜欢提问、善于提问,才能引发自己的深入思考,才能学有所获。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是一脉相承的。然而,综观一些家常课或公开课活动,笔者发现在这些课堂上很少有教师敢于让学生质疑,原因是担心驾驭不好课堂,恐怕处理不好会被学生的问题牵着走,偏离了教学目标,打乱了教学环节。个别老师面对学生的质疑不置可否,最终使质疑成了课堂的点缀。
  事实上,教学不是“叫学生被动地学”,不是将知识硬性地灌输到学生的头脑中,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远比知识重要得多。因此,《标准》提出了“过程与方法”这一层面的教学目标,而自主质疑、释疑的教学方法,就是阅读活动中需要竭力培养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质疑、释疑能力的培养,切实贯彻落实“以生为本”的理念。教师要以教材为凭借,以阅读活动为依托,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锻炼阅读能力、习得阅读方法,最终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促进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促进情感的丰盈与发展。所以,笔者认为教师要敢于将“问”的权利交还给学生,以疑促思,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促使学生的提问为教学目标服务。
  三、激活想象能力,发展创造潜能
  语文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不能不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想象力则是衡量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创造的源泉,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知识的理解。因此,《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提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尤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阅读教学中合理运用想象,可以丰富文本内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在学习第4自然段时,笔者向学生出示了下面的句子:“普罗米修斯小心翼翼地把火种带到了人间,人们一片欢腾。瞧,他们围着火堆……”,要求學生想象人们得到火种后欣喜若狂、载歌载舞的情景。学生的想象能力顿时被激活,他们沉浸在想象之中,尔后,笔者指定几名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将自己想象到的情景描述给大家听。总之,想象可以让学生产生画面感,是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激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2]张娟.感情朗读:热现象与冷思考[J].江苏教育研究,2012(21).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要】 “婉约”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心雕龙》中。刘勰以“睿旨幽隐,经文婉约,丘明同时,实得微言”评价《春秋》,这里的“婉约”有“幽隐”之意。与刘勰同时的王筠也用“属辞婉约,缘情绮靡”来评价萧统的作品。最早将“婉约”概念从诗文批评中借来评词的,则是明人张 ,他在《诗馀图谱·凡例》中说:词体大略有二:一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苏轼的婉约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很多都是流传
【摘要】本文提出学校在教育教学全面健康发展的同时,注重师生文化水平的提高,学校文化底蕴的发展。通过“创设氛围,用校园文化润泽师生心灵、沐浴国学经典,打造书香校园”的特色办学思路,丰富学校内涵,提升了学校品位。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书香校园;活动促进  【中图分类号】 G635
【摘要】 强扭的瓜不甜,这个古训早被世人认可,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便是一例。宝黛之深情由来已久,所以宝钗在大喜之日所受的痛苦早就料定。文中的五个画面都证明,宝黛这两位有情人应该成为眷属,宝钗能干仅适合做管家;如果挑选管家做妻子,那么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自找苦吃。闹剧得出来的启示是,为了各行各业的事业顺顺利利、蓬蓬勃勃地发展,就需要在社会上大力倡导民主之风,加强监督之力度,让执政者手中的权力在阳光下正确地
改革开放以来,青田县农村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逐步发展和壮大,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农民人
丢弃了民族的精神,那这个民族将失去尊严;遗失了民族的文化,那这个民族是没落的;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但是历史的沉淀、智慧的积累,它还承载着民族的魂魄。本文分析了为何要学习文言文
【摘要】迟子建的中篇小说《鸭如花》是其人性书写的典范之作,让我们看到了善恶、美丑等人性中对立面的转化与交织,看到了人性的救赎与自救,看到了人性的皈依与完善。《鸭如花》通过底层小人物人性的救赎与自救,谱写了一曲温情的乐章,体现了迟子建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人道主义关怀,她让人性中善与美的光辉照亮了灵魂中黑暗的角落,给读者以精神的抚慰。  【关键词】《鸭如花》;人性;救赎  书写人性的善与恶,这是迟子建小
【摘要】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中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中重要一环。而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写作创新作文必然要求他具有创新思维,没有创新思维是不可能写出有新意的作文的。通过作文训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
本文采用k-ε双方程对时均流三维控制方程组沿深度积分,建立了深度平均紊流数学模型,用以模拟分汉河段紊流流场.对模型的数值求解采用有限容积法和SIMPLE程式.对分汊河段不规则边界的处理
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在阅读面、阅读量以及阅读深度上,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一些问题,令人堪忧。如何根据当下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面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
本文论述了水跃段内水流的特征,对充分扩散段,采用类似射流的分析方法,在相似性的假设下,进行了理论探讨,其分析结果能较好地吻合于Rajaratnam等人的实验资料,从而使理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