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微结构薄层红外探测器的研究进展(特邀)

来源 :红外与激光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yinglan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薄层的红外探测材料虽然能够保持很好的均匀性,减少了红外探测时的噪音,但由于薄层红外探测材料体积偏小,限制了红外探测器的吸收.针对不同红外探测材料的特点,利用人工微结构能够有效地改善红外探测器的性能.文中介绍了增强薄层红外探测材料吸收的策略,分别是使用金属背板、金属光栅结构和非对称F-P型金属腔体结构,它们在各自适应的场景下都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同时也简略地介绍了人工微结构调控吸收峰高和峰宽的机理.并且展示了人工微结构在几种红外探测器件上的应用.最后,提出了一种人工微结构碲镉汞红外探测器的设计,实现了在3.5~5.5 μm大气窗口内的宽频吸收,其中吸收峰的高度为91.8%,吸收峰的相对宽度为41.8%,在大气窗口内的大部分频率,增强系数均大于6.人工微结构的发展开拓了传统红外器件的设计思路,为新型的红外器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其他文献
在航天、机电、化工、土木等工科专业的教育领域CDIO工程教育模式已被证明是一种先进的工程教学模式.但在建筑学等一些偏重艺术的工科领域还乏人实践.宁波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
会议
在房改末班车开走后,大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上海市以现实为依据,出台房改综合配套方案,放宽公房公售对象,免征销售空置房营业税,加大购房入户力度,使楼市
金属-二维材料-金属是最常见的二维材料光探测器件的结构.由于结构简单、易于集成,该类器件受到最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其自驱动光探测的模式具有很低的暗电流,有望成为高性能红
长波红外偏振探测器能够大幅提升对热成像目标的识别能力.受制于衍射极限的物理限制,目前的微线栅偏振片型长波红外偏振探测器的偏振消光比基本上只能做到最高10 ∶1左右.文
作为应用型学科,建筑学专业教育应制定培养卓越工程师计划.本文通过对哈尔滨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总结,进行卓越建筑师培养模式的探索,指出该校通过突出卓越建筑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具体实施的‘2003/第一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第一次策划委员会议于9月18日在中国美协举行,到会的有(按姓氏笔画排列)王仲、王镛、王春立、冯远、孙克、李中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学专业教育改革不但要围绕强化基础知识与提高创新能力这两个培养主题,还应该从培养卓越工程师入手,重新确立阶段教学目标和课程配置,构建更加多元化、
会议
本文以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从技术与艺术、理性与情感、创造与个性三个角度解析了建筑学专业的教育特征,进而探讨了人才培养的三个要素,文章指出人才培养
会议
人类在进步,艺术在发展,新陈代谢是客观的自然规律。本刊《艺术家档案》将为读者陆续奉上全国各地的已经享誉艺坛或正在崭露头角的中青年金石书画艺术家的有关资料。我们将竭
近年来,红外探测器由于其在军民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实现室温宽谱段、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以及低功耗的红外探测器,低维半导体作为极具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