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进行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提问,教师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使教与学达到一种和谐的交流状态。本文谈谈历史课堂提问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很生硬,很钻牛角尖。所以学生回答不出来,因而他们也就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提问。
(一)枯燥中找出兴趣,多进行小组讨论
在教学中,有些历史事件若仅就事论事,讲起来就显得枯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在平淡无奇处质疑,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如:在讲“新航路开辟”这课时,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经过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的学生认为是一种世界性的灾难,有的则认为它推动了整个世界的进程。这样把看似枯燥的内容放到一个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研究,使原来平淡的内容变得生动,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求同的定式,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层层加深式提问
1 层层剖析法。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历史的本质。如:“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的过程?长征的结果?长征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这样经过几步设问,加上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步步深入,他们就会得出有关结论,因而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 逆向思维法
从问题的反面发问,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如:讲完“戊戌变法”后,可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光绪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戊戌变法能不能成功?”这一问题能引起学生的不同看法,通过设问激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教师总结时,不应要求唯一答案,只要有理有据就行。
3 对比区别法
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例如“西安事变与皖南事变有何异同?”“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有何异同?”这种提问多用于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或事物。要确定好对比项,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如:在对“甲午中日战争”一章进行讲解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大家:“《马关条约》的内容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有何不同?”学生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同?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这就将“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与本节内容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了。
(三)设疑讨论,启发思维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基本方法是一种归纳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一位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位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设疑讨论,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设疑讨论。设疑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都可以问题化。如: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节,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 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
2 “冷战”政策能够实行的原因是什么?
3 “冷战”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
4 美国政府如何推行“冷战”政策?
5 “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6 联系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暴力事件,谈谈对美国霸权政策的认识。
通过这一组问题,教师能帮助学生抓住要害,进行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师学会提问的意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动机、启迪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所以,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要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
三、课堂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一)要有总体设计
课前,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弄清问题实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着重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这些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二)要选准突破口
提问最忌“大而空”和“细而浅”,因为两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应把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上。
(三)要有应变能力
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有错误是正常的事,教师应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从而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新问题,这是教师应变能力的反映,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
一、历史教师如何设计课堂提问
有些教师提出的问题很生硬,很钻牛角尖。所以学生回答不出来,因而他们也就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所以问题的设计不仅要从教材实际出发,更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也要从现实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例子出发进行提问。
(一)枯燥中找出兴趣,多进行小组讨论
在教学中,有些历史事件若仅就事论事,讲起来就显得枯燥。这就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在平淡无奇处质疑,激发兴趣,活跃思维。
如:在讲“新航路开辟”这课时,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经过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有的学生认为是一种世界性的灾难,有的则认为它推动了整个世界的进程。这样把看似枯燥的内容放到一个新的情境中让学生进行研究,使原来平淡的内容变得生动,突破了传统思维的求同的定式,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二)层层加深式提问
1 层层剖析法。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步步深入,层层发问,以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揭示历史的本质。如:“红军为什么要长征?长征的过程?长征的结果?长征的影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你从中得到了哪些启示?这样经过几步设问,加上教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随着问题步步深入,他们就会得出有关结论,因而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2 逆向思维法
从问题的反面发问,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的本质规律。如:讲完“戊戌变法”后,可设计问题让学生讨论:“假如光绪帝是一个有才能的皇帝,戊戌变法能不能成功?”这一问题能引起学生的不同看法,通过设问激起了学生的积极讨论。教师总结时,不应要求唯一答案,只要有理有据就行。
3 对比区别法
将相类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以加深对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理解。例如“西安事变与皖南事变有何异同?”“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有何异同?”这种提问多用于理清易混淆的概念或事物。要确定好对比项,才能理清脉络、去伪存真,达到解疑析难的目的。
如:在对“甲午中日战争”一章进行讲解时,笔者提出了一个问题问大家:“《马关条约》的内容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有何不同?”学生答:“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我追问:“为什么会有这个不同?它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这就将“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与本节内容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了。
(三)设疑讨论,启发思维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基本方法是一种归纳或诱导的、分析的、回归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一位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位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就是说,教师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重视设疑讨论,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设疑讨论。设疑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学重点、难点、内容都可以问题化。如:讲“美国的霸权政策”一节,可以设计这样几个问题:
1 什么是美国的“冷战”政策?
2 “冷战”政策能够实行的原因是什么?
3 “冷战”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
4 美国政府如何推行“冷战”政策?
5 “冷战”政策的实质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
6 联系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的暴力事件,谈谈对美国霸权政策的认识。
通过这一组问题,教师能帮助学生抓住要害,进行分析,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二、教师学会提问的意义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教育学的角度说,提问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说,提问可以激发学生动机、启迪思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个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所以,以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为宗旨的课堂教学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而是强调教师要完成从“知识的传授者”到“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的角色转换。
三、课堂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一)要有总体设计
课前,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弄清问题实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着重设计几个关键性的提问,这些提问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二)要选准突破口
提问最忌“大而空”和“细而浅”,因为两者都不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应把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上。
(三)要有应变能力
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有错误是正常的事,教师应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从而提出针对性很强的新问题,这是教师应变能力的反映,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