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土化语境中的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民俗化教学研究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jie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文章针对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存在的不足,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从缺失本土化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亟待挖掘的中国传统民俗化瑰宝艺术等角度阐述了在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缺失的不是外来文化的补给,而是本土化与民俗化的融合,要在寻求本土化和民俗化的结合中不断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教学。
  【关键词】 语境;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本土化;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化传承的历史长河中,本土化的艺术氛围为现代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可是令人悲哀的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现代艺术设计形式,有一些人竟然对中华民族5000年古老文明发出了质疑的声音,他们对西方的一系列所谓的“文明”顶礼膜拜,西方的价值观垄断了他们的话语权。这种“拿来”的西方艺术设计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我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生存空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独特的;越是民族的,就越是艺术的”,这种艺术传承的精髓值得我们静心反思。从本土化的角度来说,在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我们缺失的不是外来文化的补给,而是本土化和民俗化的灌输。
  一、缺失本土化内涵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
  众所周知,当下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中有一些人对本土化的概念非常模糊。更有甚者,在一定程度上曲解了“本土化”,将“本土化”和西方艺术设计思想划上了等号,缺失本土化的艺术设计造成的危害由此可见一斑。在现代艺术设计领域,“本土化”指的是在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作为一个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的本土文化、多民族特色和风格迥异的独特民俗等构成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独有个性。但是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西方的价值观垄断了现代艺术设计的思想,西方的“文化侵略”制约了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发展的步伐。展开历史的长卷,中国现代设计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上半叶,这一阶段是现代设计思想启蒙和现代设计意识扩散的一个重要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30年,中国的现代设计进入了一个自觉的、建设性的阶段。纵观这30年的发展,艺术设计学科的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培养了一支专业队伍和一批设计人员。对于当时的中国现代设计来说,这一阶段面临着外来设计文化的撞击,是中国传统工艺逐渐被现代设计所取代的阶段,当时的设计已经开始面向大机器工业和现代社会生活,其中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专业教育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至今,这一时期,国际设计主流已进入后现代阶段,随后20年中教育界派出留学人员学习西方世界的各种思潮、流派和方法等,由此便有了1987年的中国工业美术协会(后改为中国工业设计协会)。1998年由教育部主持更改学科和教学专业目录,以“艺术设计”取代用了近50年的“工艺美术”专业名称。
  以管窥豹,中国的现代设计教学在发展的历程中逐渐切断了文化的根脉,在发展中怠慢甚至忘却了民俗化等源远流长的本土化精髓。具体来说,缺失本土化内涵的现代艺术教学有以下突出的特点:第一,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从事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和实践创作的业内人士重实践、轻理论的歪风一直存在,其深层原因在于对现代艺术设计理论的轻视和不了解;第二,漠视本土文化的精品,对民俗文化、历史渊源等一知半解,这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悲哀,也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悲哀;第三,缺失有特色的本土教材,使现代艺术教学脱离了自我的独有视角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多少年来,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领域,真正能体现民族色彩和现代设计理念的专著很少,我们在理论上缺乏传承和创新,这是教学中的一个“盲区”。不难想象,没有高水平的本土专著为引领,很难在教学中形成一个浓厚的研讨氛围,教学实践会因此束缚手脚,这样就无法探究现代艺术设计中的规律性的问题;第四,文化精神的失落——我们在对外来文化赞不绝口的同时,恰恰是失落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失落了民俗化的精华成分,惨痛的教训给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敲响了一个警钟:不能漠视传统的民俗化这个瑰宝;第五,缺失和谐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教学环境,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团队、精品课程、课题建设等方面还没有形成强势的框架体系。尽管现在一些专业院校已经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打造和创建,但仍然存在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文化品位不高、缺乏特色等问题。总之,上述特点决定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文化、多民族特色以及风格迥异的独特民俗等方面或多或少地缺失了本土化的内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艺术设计长足发展的内力。
  二、民俗化艺术是丰富我国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的重要内容
  (一)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源泉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源远流长的5000年的文化积淀夯实了民俗化的深厚底蕴。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56个民族风格迥异的民俗传统和民俗习惯、民俗工艺等为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提供了翔实的素材。可是令人遗憾的是,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对传统的民俗文化瑰宝浅尝辄止,在教学和创作中忽视了对民俗化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探究。面对现代艺术设计新的浪潮,探究如何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民俗化的丰厚营养,进一步发展、创新和提升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综合实力才是根本。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一些高等院校的知名学者非常重视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包括对民俗美术作品的总结与学习、研究、挖掘和积累,有的院校相继开办了民间美术系。譬如研究敦煌石窟艺术的段文杰先生堪称研究民俗化的集大成者。段先生对敦煌石窟艺术的挖掘与执著追求应该成为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人员学习的典范,在他的研究与教学的影响下,甘肃省敦煌研究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的敦煌艺术学院相继成立,这说明具有特色的传统民俗艺术是有生命力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光有题材还不行,目前最为关键的是我们要善于开辟、发现与拓展民俗化的形式,结合时代来丰富民俗的深远内涵。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我们当下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不是缺乏民俗化的题材,而是缺乏发现的眼光和探究的勇气。   (二)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模式
  既然民俗化是中国现代设计教学的重要元素之一,那么就应探究风格迥异的民俗艺术形式,从中汲取营养以寻求发展的新路子,这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最终目的。目前,有的高等院校选取某一地方的特有民俗进行教学和科研攻关,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中走出了一条路子,其方法是可取的。譬如新疆大学的艺术设计专业选取著名的龟兹壁画艺术为切入点进行教学研究,将传统的龟兹菱格画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的平面设计中,形成了感人至深的、强烈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因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俗形式进行研究,是厚实民俗化底蕴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独特模式之一。另外,我们要加大独特的民俗化教材编纂的力度,在教学中业内人士深深感到现代设计教学目前最缺乏的是系统的、权威的民俗化设计的专业教材。专业教材的匮乏是制约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研究的瓶颈,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应该专门组织一部分专家、学者来撰写专业教材,这对现代艺术设计的民俗化教学研究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再者,还要规划现代艺术设计的本土化与民俗化教学研究的和谐教学环境,制定发展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研究的总体框架,组建专业群体和学者构建独具特色的民俗化教学平台。
  (三)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的个案研究
  纵观我国的特色民俗,其代表形式有贵州民间刺绣、西藏的民间唐卡、黑龙江的鱼皮服饰、徽州的民间图案和客家的民间图案艺术等。譬如黑龙江的鱼皮服饰研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主要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下游的三江平原上和同江、抚远、饶河等沿江地带,主要从事捕鱼和狩猎,是北方少数民族中唯一以捕鱼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民族。这种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方式,决定了赫哲族的生活习俗和文化取向,食鱼肉、穿鱼皮并用鱼皮加工制作各种生产和生活用品成为他们亘古不变的风俗习惯,这些也为人们留下了研究赫哲族民俗文化的广阔空间。如剪纸艺术家傅清泉把娴熟的剪纸技艺和鱼皮工艺结合起来,通过对赫哲族图案及鱼皮衣服、鱼皮制品、鱼皮装饰物等生活用品的研究和创作,为保留赫哲族民族图案、吸收汉民族艺术精华、发展北方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开拓了思路。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么好的民俗题材,还没有系统化地纳入现代艺术设计教学民族化的范畴,这个领域的空白必须要填补。还有,如客家民间图案和徽州民间图案艺术也有着丰富的历史渊源,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区域特征。但是我们的艺术设计教学还没有将系统的民间图形艺术研究纳入了课程计划,相关教学还没有跟上。从上述不胜枚举的传统民俗化形式中我们不难看出:目前中国在现代艺术设计民俗化教学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理论化的氛围尚未形成,民族化的色彩还不够浓厚等。另外,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民俗的研究还不够重视。有资料可以为证:在亚洲日本的民俗研究最早,韩国其次,而中国的民俗研究起步最迟。从总量上分析,日本民俗研究已达总量的百分之七十,而中国的民俗研究仅占百分之三十。鉴于以上因素,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需要加大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化形式的力度,在更大范围、更多层面上进行专题化、民族化、理论化的实例研究,这样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本土化与民俗化的教学研究就会走出一片新天地。
  (四)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合二为一
  2007年,一场由张艺谋导演的世界音乐盛宴在天安门城楼下拉开帷幕:世界四大男高音歌王与京剧名家同台演唱,其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让全世界叹为观止,这就是国粹文化与西方先进文化艺术完美融合后产生的效果。这种完美结合给予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启示是:把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俗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两者互补有无,其结果必定是双赢的——民俗化和本土化会重新勃发异彩,而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也会真正实现本土化、民俗化。
  1.民俗化、本土化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相融合,这要求在教学中要探究民俗化、本土化的深刻内涵,探寻民俗形式背后的“意”。从一定程度上把颇具民俗内涵的“意”延伸出一种精神、一种氛围、一种意境,这是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比较得力的方法。大家都知道,联通公司过去采用的是蓝色的“中国结”标志设计,但是蓝色的设计不容易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主旨。后来联通公司决定重新设计公司标识。相关设计专业人士根据中国过年的传统风俗,在查阅了大量史料和经过大量的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红色最能凸显吉祥、沟通、团聚的氛围,于是将标识改用红色。这样就使联通公司的标识更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意味,充满着吉祥而现代的气息。
  2.保持和追求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使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在本土化、民族化和国际化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教学中灌输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深厚的民族化与本土化内涵,同时也可以规避学生对西方现代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如此坚持下去,才能将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与本土化、民族化合二为一,真正实现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的本土化和民俗化。
  三、结语
  现在看来,喜忧参半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让我们充满了期待:因为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沃土,因为中国有56个民族的丰富的民俗形式,因为中国有还有百分之七十的民俗文化成分还未开发,这些都是中国现代艺术教学可以努力赶超西方的优势。同时,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作为文化传承的一种形式,应该扎根于本土化与民俗化的土壤里,否则就会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而成为无本之末。倡导民俗化与本土化,就是要在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倡导传统文化的积极运用。总之,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教学应该在夯实和深究本土化与民俗化的基础上,让独具特色的文化气韵和民族文化大国的风范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要在教学与创作中不断拓展民俗化、本土化的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设计互通、互融的艺术空间。
其他文献
2010年微博由兴起到红火,2011年电影微博风起云涌。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今年4月发布《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报告指出,微博作为媒体平台在2011年崛起,并上升为社会的第
智能大厦起源于美国,早在1984年,美国康涅狄格(Coanectcut)州将一座旧金融大厦改建成的“城市广场大厦”,实现了大楼的自动化综合管理及广泛信息通讯服务,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
为解决初中英语教师不足,满足“九年义务教育”的急需,许多电大都举办了普通师范专科班。1995年,龙岩电大也招收了普通师范大专英语专业,学制二年。学生通过两年的专业学习及
新建高校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实验室建设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设备、组织、管理、规模等。新建高校实验室建设,应抓住起步的机遇,利用后发优势,努力开拓创新,力争实现跨越式发
感应电动势有三种表达式: (1)ε<sub>动生</sub>=? 导体运动时适用; (2)ε<sub>感生</sub>=?B随时间而变化时适用; J&。<sub>、</sub>。、。<sub><</sub>sub><</sub>sub><</sub>su
本文阐明语言实验室是提高外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校教育事业的有机组成部份。面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注意引用复杂性科学即研究复杂系统的行为和现象模式
由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名誉院长范迪安先生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北京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
期刊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崭新的发展观,它着眼于未来实践,通过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在未来和现实之间建立起虚拟和预警式的反馈调节机制,充分预测和想象行动的必然结果,从而提出警醒
期刊
数学是成人学习中最难的学科之一。用学员的话说,中数还没学好,想学高数,简直难于上青天。的确,在普遍存在数学程度差、水平低,而学习时间又受本职工作制约的状况下,要让学员
小学数学课堂要注重以“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促进有效教学,必须重视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