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况味(外一篇)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对于家的理念可谓源远流长,根深蒂固。还在蒙昧的幼年时代,孩子们最专注的游戏就是“过家家”。穷苦人家的孩子年龄稍长些就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谓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古时候的文人墨客虽颠沛流离,四处漂泊,但心中也总是有一个“家”维系着,单是李白就曾在诗中多次流露出对家的思念,如“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家是什么呢?远古时期仓颉造字为“家”字的设计是一个屋顶下放着一头猪,当时的念头,“家”或许是人住在房子里,且有猪肉吃。尽管仓颉对后代子孙福祉的构想煞费苦心,但当时“家”的水准与其它动物栖身的窝在本质上并无二致。几千年岁月流转,至今表述“家”的文字符号依旧没有丝毫的改变,但其内涵却与仓颉当年所谓的“家”有了天渊之别。人是有思想的动物,栖身之地除吃、住的功能外,还必得有诸多享受生命的设施。特别是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人与人之间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家与家的标准自然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封建帝王的家,可以是“凤阁龙楼连霄汉,琼枝玉树作烟萝,”而贫民百姓的家却寒酸到:“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家,无异是人的栖身之地,仅就这个意义而言,家是与房子相关连的,于是,众多的人便认为家是一处房子或一个院落,是有形的,是物质的。然而无数事实又证明,建筑并非是家的全部,当一个人和自己的家人从一处房子里搬走,即便产权所属依然,但失去了往日的温馨与快乐,谁还会认为那里是自己的家呢?对名人与贤达而言,那里或许可称作是故居,对平民百姓而言,只能是曾经住过的地方而已。这样看来,家,又是具有巨大精神含量的地方——充满着温馨、快乐、亲情的地方。每年春节之前,风雪严寒之中,众多外出打工的人們肩扛手提鼓鼓囊囊的大包小包,裹挟在茫茫人海之中买票上车,如同滔滔巨浪中随波逐流的小舟,就是因为有一种精神,一种信念在支撑着他们,即每个人内心深处那个“家”。这个家,无论是高屋华堂还是竹篱茅舍,与回家都并无关系,他们所要的是那里的温馨、亲情、快乐的味道。
  回想过往的几十年间,自己的家曾迁居多次。年近三十刚结婚时,机关还没有足够的家属住房,许多年轻的夫妻由机关行政科指定住在机关独身宿舍里,每家一间15平米的房舍,做饭、洗衣等家务全部在宿舍的过道里。那时谁家做了好吃的饭菜瞒不住人,这家到那家蹭顿饭,喝顿酒都习以为常,每日里早、午、晚三个时段全楼响彻锅碗瓢盆交响曲,造厨的烟气如云似雾,整个三层的独身宿舍楼被戏称为“冒烟楼”。随着工作岗位的变动,几次迁居生活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心情也轻松愉快了许多。然而每次迁居最初的一段时间,总有种找不到归宿的感觉,一家人似乎只是这座房子里的过客。于是便常常回忆起在“冒烟楼”里那种大家亲密无间,无拘无束的快乐温馨氛围。若再往前追溯,这样的体会就更是刻骨铭心。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到辽南山区“插队”,下乡翌年被抽调到公社作报道员。那时公社干部平时并无休息日,每月只放两天假,每逢假日,我也会迫不及待地步行十几里山路,回“青年点”那个心中的家与同学团聚。当落日的余晖弥漫在小山村的上空,从山岗上看到“青年点”屋顶的炊烟袅袅升腾时,一种恬淡、安然的感觉立刻涌上心头——我又回家了,这种感觉至今闭上眼睛仍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
  独自踏上人生旅途的几十年,我深切感受到有一个温馨、快乐、友爱的家,对于各式各样的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家是物质的,但更是精神的,曾经在电影、电视里见到过,也曾亲临某些真正意义上的“豪宅”参观过。所有的装饰都是欧式风格,盘旋而上的楼梯铺着腥红的地毯,餐厅洁净宽敞,纤尘不染,甚至屋外有着小花园、停车场……而“豪宅”的主人却俗不可耐,那位比男人更成功的太太一身的珠光宝气,颐指气使地指挥着无所适从的男人做这做那。这样的家并没有让我产生丝毫的羡慕。在这个完全物化了的空间里找不到一点自由的精神,长此以往,那男人会不会被女人逼得发疯?
  家,是充满诱惑力的地方。它首先是一所房子,但更重要的是有种特殊的况味。这种况味不是有多少财产,不是有什么样奢华的摆设,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的守望。只有在充满温馨爱意的居家日子里,才会让人有充沛的精力和激情,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世界。
  盘锦白米饭
  中国的汉语表述内容和表述方式,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妙趣横生,但仔细琢磨起来,却也时有言不及义之处。仅就国人常挂在嘴上的“吃饭”这一动宾词组而言,原本讲的是“吃”与“饭”之间的关系。按许慎《说文》解释:饭,食也,又说:食,米也。但是日常生活之中,大小宴会之上,吃的却往往不是饭,餐桌上摆放的尽是些美酒佳肴。酒可暂且不去论,那菜可以说是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主菜及围碟数不胜数,鸡鸭鱼肉,南北大菜直至满汉全席。其间主人频频举箸,嘴上也是说着:“吃菜,吃菜”,而“饭”却几乎无人问津,似乎成了陪衬或是蛇足。
  然而事情往往还有另外的一面。在我居住的北方小城盘锦,不管是家庭里的日常小吃,还是高级酒店的大小宴会,摆到台面上的“饭”是绝对不可小觑的——即用地道的盘锦大米做成的白米粥或是白米饭。盘锦人请客,酒菜未上来之前,主人往往先请客人每人吃上一小碗白米粥或是白米饭,讲究的是“别让酒菜搅和了白米饭的原味”。在座的宾客也心领神会,立刻端起碗来,不就任何菜品,几口就把一小碗白米饭吃光。多年离家在外的游子,与家人联系的口头禅是“常捎来些家乡的大米吧,多日吃不到家乡的米,心里总是空落落的”——盘锦大米那特殊的口味,成了家乡游子心中绵绵的乡愁。来此做客的外乡人,只要吃上了盘锦的白米饭,就再也不想吃别的主食,临行前还会想方设法尽力在行囊中多带些盘锦大米回去。自有快递以来,每到新米上市的季节,盘锦大米的输出量,几乎要占快递总量的三分之一。
  盘锦地处辽河和大辽河下游,境内地势平坦,有大小河流21条。充足的水源优势,加之在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的河流冲积、洪积、海积和风积,土壤沉积厚度大,且盐碱成分高,非常适合水稻栽培。盘锦的水稻栽培已有百余年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始大规模垦荒造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尤其是以国营农场为单位进行农田开发建设,为盘锦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改革开放为这方土地注入了极大的能量和活力,就农业生产而言,这里的水利灌溉设施配套完善,抗洪排涝能力不断增强,水稻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已经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160万亩水田,每年产优质大米近百万吨。得天独厚的水源和土壤质地结构等优势,加之选用优良粳稻品种,严格按照生产有机食品的农业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农事作业,使盘锦大米直链淀粉含量低,韧性强,口感好。从外观看去,籽粒饱满,长宽适中,色泽晶莹青白。
其他文献
鲤鱼渡口的黄昏  山以水为镜,水和草一起展示柔美  在鲤鱼渡,安祥是天赐予人间的韵味  远处悠然美丽的村落与近处芳草茵茵的田园  把一座纪念碑静静地托起  我抵达时,时光已经走失多年  捧一束姜花,捧回送别的日子  那年马蹄声远去,一江的涟漪缓缓落下  那年波浪轻拍过的堤岸,已稻花飘香  几只白鹭在山崖边踱步  挥锄的农人还在收获里沉醉  吸一口草木之气  我只想坐下来,把秋天望尽  2016.1
期刊
原来以为是一个女孩的名字  我老早就在嘴里念叨  这个名字被我咀嚼了上万遍  我以为念叨多了  她就会毫不犹豫的来到我的身边  后来 我看见我错了  小雪是日历上的一个节气  每年都有一个  很整齐的走过来  小雪的时候也许没雪  也许下着雪  这一天我会很高興  虔诚的站在空旷的田野里  等着和小雪的约会  我无怨无悔的站着  麻雀、树叶沸沸扬扬  它们的窃窃私语惊动了我的灵魂  铺向大地  直
期刊
在朋友当中,让我最佩服、最尊敬的就是娜娜。她是我的球友,也是我最好的姐妹,更是我的贴心知己。她毕业于黑龙江大学,被分到新建的采油厂规划研究所從事财务管理工作。  记得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她带着大口罩。炎热的夏季,大口罩引起了我的注意。此后,无论春夏秋冬,我都会看到她戴着大口罩,骑着自行车的身影。  北方的冬天特别冷,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子刮一样很疼,人们为了防止脸部冻伤,才会戴口罩加以保护,除了风沙
期刊
他们相爱,缘于大学里的第一次文友会。  文友会上,他腼腆地说:“我——我叫胡飞,在大二园林系2班,笔名山楂果。”  他的话音刚落,便响起一个好听的声音:“太好了,我喜欢吃山楂果!”说这话的,是个女生,她的话让原本因拘谨而显得有点压抑的场面,立即活跃起来,一阵哄笑之后,大家都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她,只见她身材修颀,身着黑色丝质中长裙,肉红色滚边长袖衬衫外面,罩着钩织的白色背心,背心那不大不小的针眼,恰
期刊
我在空气中慢慢流动  不小心碰撞到冰冷的玻璃窗  冷凝在一瞬间迸发  来不及闪躲  过度冷却雾化成水滴  透过玻璃窗  我看到一群被叫做人的人  他们坐在庞大的飞机上  等待飞离地面  从一个城市逃离到另一个城市  我是那样的渺小  小到他们不曾发现我的窥视  他們或望着蔚蓝的天空沉思  或激烈地讨论着  或彼此诉说或已进入梦乡……  我跟随他们飞离地面  上升到天空穿行于云海间  平行而过的飞机
期刊
在外平平安安,回家欢聚一堂;  心情快快乐乐,身体健健康康。  要问幸福啥模样,  微笑是最美的容妆。  亲人一团和气,朋友常来常往;  爱心传递八方,情谊地久天长。  要问幸福啥模樣,  善良是最美的衣裳。  幸福是生活的交响,  幸福是心灵的碰撞;  幸福的模样在你的眼睛里,  幸福的模样在我的心坎上。  一次花开,一次离别  作词:孙媛  你眼中是美丽憧憬,  我手里有温暖亲情,  花开时收
期刊
1  手机响起,祁卫红正专心致志地给右眼画眼线。  手机里的男音,热情而陌生,称是自己高中班上的某某,周末有同学从北京来汉,大家一起吃饭,老同学务必赏光云云。  挂断电话,祁卫红恨不得把脑袋倒个底儿朝天,想破头也想不出男同学是谁。这些年,和他联系的同学寥寥无几,男生更少。眼线擦了又补,补了又擦,每天一分钟的事儿,今天怎么也画不好。祁卫红知道自己的心乱了。从前班上有聚会,也接过类似的电话,她都是当机
期刊
这个名字是口口相传的,估计没有人想过要写出来。我猜正确叫法应该是“八级疯儿”而不是“八级风”,堡子里大小孩儿伢叫起来都是带着儿化音的。这“八级疯儿”不是风,而是我家前街一个疯婆娘的外号。  印象里,她与我家住前后街,是个蓬头垢面的女疯子,我从来没敢仔细瞧过她的模样,连打个照面的勇气也没有。从她家孩子大小推测,她年龄应该在三十多岁。这个“八极疯儿”疯得可是极有特点,就是专门与卖豆腐的过不去。从她攻击
期刊
我喜欢坐火车出差。  人在旅途,静坐一隅,安心读书,凝神思考。于是,在这字里行间,我看到了别样的乾坤世界,咀嚼了多彩的百态人生;于是,我在火车上的时间变得充盈而丰富,甜蜜而满足。  这是我的另一种读书方式。  阅读茨威格其实也是偶然。有一次出差,我只是随手从书架上拿起一本书,就匆匆登上了去沈阳的高铁。当车轮在铁轨上坚定地前行中,我已被茨威格的书深深吸引着。说来惭愧,我的书架上摆放了很多外国文学书,
期刊
那年,在人生的低谷,我又一次当了生活的逃兵。我像一只受伤的小鹿惶惶不可终日,在家休养了数日,最终还是选择去远方独自疗伤。  母亲不知道一向乖巧的女儿为何在她人生最悲惨的时候,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去独自远行 ,但是始终相信她的女儿一如既往地坚强。所以,母亲没有过多的阻拦,只是一遍遍地询问朋友给我找的工作怎么样,住房有没有暖气等。末了还一再嘱咐我到了省城记得给家里打电话,上班时间照顾好自己,如果工作不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