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描述过的梦境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ming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描述者坐在路边的棚子里,替过路的人写下各式各样的梦境。好多年过去了,那些千奇百怪的意境无不在他的描述之中。通常的情况是这样的:路人们——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只是在走进棚子的一瞬间表情有些迷惘——走进来,席地而坐,他们的口述或娓娓动听,或呆板机械,或沉迷,或晦涩,全都因人而异。描述者坐在对面不动声色,一一书写下来,收入一个黑壳笔记本,路人便怏怏离去了。慢慢地做梦的人渐渐稀少了,描述者一天比一天感到寂寞,然而他还是倔强地伸着脖子,朝着马路尽头不停地张望。他在期待一种从未描述过的意境,那里面凝聚了大量的热和能刺瞎人眼的光。他不能肯定那种意境清清楚楚地在他脑海里出现过,他只是确信有那样一种意境。他自己也无法直接将那种意境写进黑皮本。他必得要等待一个人出现,这个人可以将这种意境在他自己的梦中展现,然后在路边上将他的夢口述给描述者,描述者再为他记录下来。由于中间有了这样多的曲里拐弯的环节,描述者惟一能做的事便只能是等待了。
  一天又一天,等来的人总是不能直接讲出描述者心里的意境,那意境也就总是无法变为文字,其不确定性也就总是无法改善。描述者是一天比一天颓唐了,然而他还是倔强地伸着脖子。冬天的寒风将他的手脚吹得满是裂口,春天的湿气又使他的关节肿得像小馒头,路边这个简陋的棚子也开始漏雨了。大部分行人不再停留下来向他叙说梦境,只是冷漠地看他一眼,便匆匆赶路了。描述者一个不漏地仔细打量他们,他的心潮在希望与失望之间有规律地涨落。有时一天过去,只有一两个人走进他的棚子里来,并且他们的梦境也十分平常,虽然里面有在茫茫太空里遨游的狂喜,也有在地壳深处的岩洞里死守的自负;有被猛兽捕捉的恐怖,也有垂死者的阴森等等,但他们从未梦到过描述者心中的那种意境。
  也许这只是一种折磨,一种苦肉计?描述者无数次扪心自问,又无数次找不到答案。在做梦的路人离去之际,那不曾描述过的意境的光芒使他全身战栗不已,这战栗——仅仅只是这战栗本身,又使他确信了那种意境的存在。于是他将那不曾描述过,也不曾清晰地在脑海中出现过的意境称之为“风”。“风”每次都在叙梦者离去之际出现。现在他伸长脖子等待的,并不仅仅是做梦者了,他知道在他们离去后,便会有那种光芒,他越来越看出了这一点。
  在雨季里来了一名老妇人,撑着巨大的雨伞,满头如雪的白发被风吹得乱蓬蓬的,细长的眼眶里的眼珠竟没有目光,可她又并不是盲人。她走进棚子,让描述者触了触她冰冷的指头,又继续赶路了。就是这一天,描述者停止了对路人梦境的描述,也不伸长脖子张望了。然而他还在等,他似乎知道他在等什么。他的那个意境渐渐随时光的流逝变得更不可确定,听觉也一天天迟钝。经常,有路人走进了棚子他还在遐想中。只有一件事是清楚的,那就是在某个时候,他的心必然会在那种有看不见的光芒的、空虚的意境里猛跳,血液如奔马般沸腾。
  还是有人偶尔到他的棚子里来,他们叙说的梦境越来越离奇,每个人都曾抱怨他们看见的东西无法言传,又因为无法言传,有时他们说一半就懊丧地离去了。描述者,明白这一切,手持黑壳笔记本和钢笔,做出认真聆听的样子,实际上什么也没记下。做梦者离去之际,他的脑海里似乎仍然一如既往地出现那曾使他战栗过的意境,只是那里面成了一片空白,一些影子似的东西在晃来晃去。他不能确定,然而他满意了,合上笔记本,坐在地上作短暂的休息,休息的瞬间是甜蜜的。
  下面便是他与一位做梦者的对话:
  做梦者:“我都说了些什么啊,我说出来的还不及我看见的十分之一。那种感觉不会再有了。为什么说不出来呢?真是窝心啊!这里风太大了。”
  描述者:“唔。”
  做梦者:“你在这里记下的,都是些废话,但我们还是找你记录,大家都知道,只有你一个人在这里记录。我真想说出来啊,你说说看,是不是我的口才不好?”
  描述者:“你的话真是有意思啊。”
  离去的做梦者们从来不向外人透露他们向描述者叙说过的意境,这好像是他们之间的默契。而他们,将梦境叙说给描述者之后,就觉得自己将一份财富存在他的破棚子里了。实际上,他们对自己叙说过的东西很少去回味,但他们记得叙说时的情景,因为那才是他们的财富。他们并不注重描述者是否向他的笔记本上记了什么,他们注重的是到棚子里来叙说这个举动本身。虽然他们在叙说时不停地抱怨,发牢骚,就好像不耐烦,就好像充满了厌倦,实际上在心底里,他们对自己还是相当满意的。一旦离开那棚子,他们就感觉自己成了普通人,他们愿意将他们与描述者之间的那种特殊的交流看作最高的秘密,他们也愿意看见那个黑皮本,那笔记本让他们感到亲切,感到心有所属。
  谁也没有料到描述者会抛弃他的黑皮笔记本,因为那上面记录了大量稀奇古怪的梦境,并且被人们认作是众多的做梦者的财富。现在笔记本被他扔掉了,他却淡淡地解释为“不翼而飞”,不愿意再提起这件事。
   (本刊有删节)
其他文献
巴金先生曾经说:“文学的最高境界就是无技巧。”这一思想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但在创作实践中则应给予辩证认识,须知无技巧的境界是从对技巧的反复锤炼中产生出来的,而绝不会凭空从天上掉下来。因而作为中学生,适当地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是写作入门的捷径,也是建立写作兴趣的好途径。  可我们在写作实践中会发现一个问题,我们购买了许多讲写作技巧的书籍,并且认真阅读,也在写作实践中予以模仿,但是最
期刊
渺小并不妨碍心中的高大。我的小外甥上大一,看过他写的一首诗,非常有意思,原样照抄过来与大家分享。诗的名字是《蜗牛也是牛》。  蜗牛也是牛,  扛着房子走路的牛。  不必在乎风吹雨打,  不必担心石子砖渣。  光着一行小脚丫,  走过去,身后就是一排银白色的光华。  蜗牛也是牛,  无忧无虑的牛。  不必汗流浃背在耕田里,  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成功,  更不要为了月供愁煞脑瓜。  走到哪里,哪里就是
期刊
什么人得以成功?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多年。不想它的答案在《论语》里:“克己”功夫到家者最成功。  品读圣贤的历史,本质上是一出“克己”的历史。  “圣雄”甘地是一个最为突出的典范。就衣食住行而言,他坚持穿自己织的土布衣衫,每天只吃一顿饭,而且是素食,从来没有桃色新闻,35岁就彻底禁欲。对他来说,蹲监狱像作客。今天,英国人说,甘地你被捕了。他什么话都不说,高兴得像个孩子似的,没有一点怨尤,颠颠地跟了去;
期刊
遇见你的纯真岁月,那么温暖,那么美好。    他是第一个分配到我们乡下学校来的大学生。   他着格子衬衫,穿尖头皮鞋,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这令我们着迷。更让我们着迷的是,他有一双小鹿似的眼睛,清澈、温暖。   两排平房,青砖红瓦,那是我们的教室。他跟着校长,绕着两排平房走,边走边跳着去够路旁柳树上的树枝。附近人家养的鸡,跑到校园来觅食了,他看到鸡,竟兴奋得张开双臂,扑过去,边扑嘴里边惊喜地叫:“啊
期刊
男人非常伤心。他心爱的猫没有几天活头了。  男人把猫放在腿上,叹了口气。猫呼噜呼噜地回应着,也抬眼看了看男人。一滴眼泪从男人的面颊滑落,滴在猫的额头上。  “你哭什么啊,伙计。”猫问道,“你无法承受我的离去吗?难道没有另外的猫代替我吗?”  “是啊。”男人点头道。  “闭上眼睛吧,伙计。”猫说。尽管男人不知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照做了。  “我的眼睛和毛发是什么颜色的?”猫问。  “你的眼睛是金
期刊
“嗨,房子,早安!”  每天清晨醒来,向你的房子问好了吗?你一定忽略了房子。房子也需要问候,一座旧房子,有人住,多少年都不会倒;没人住,十年八年,甚至三五年就灰飞烟灭了。缺少了人气,房子心灰意冷。  你向房子问好,房子很开心呢。抬头看看灯管,那是房子咧开笑的嘴。  拖鞋也需要问好。拖鞋在你最放松、最私密的时间陪伴着你。当你回到家来,在沙发上坐定,拖鞋就向你问好了。你也该向它问好吧?如果有一天,拖鞋
期刊
《新世纪周刊》2009年度人物:选韩寒当市长;《亚洲周刊》也将韩寒评为“2009风云人物”……在读者眼里,韩寒是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在车友眼里,韩寒是中国第一流的车手。但在媒体和公众眼里,韩寒的头衔太多了,他是“最好的杂文家”,是“最有争议的80后知识分子”,是“中国最有文化的司机”,是 “中国文学的坏小子”,是“‘市长’韩寒”,是博客上的明星,是话题炒作的高手……    从《三重门》的发迹,韩寒就
期刊
老家老了。  老得只剩下老人,拖着寂寞的影子拉扯着孙儿孙女,在寂寥的村巷里,走来走去,抑或,一老一少,在广袤的田野踯躅。  一位年轻的内地女大学生来小村支教,教孩子画颇具时尚元素的四格漫画。  孩子们没有绘画基础,除了语文数学和唱歌,他们从来不知道还有别的课程。  清明节,回到老家,翻开一个应该叫我爷爷的小朋友做的四格画图作业,凌乱的线条,毫无规则和美感的色彩,让我有些迷糊。  孩子说:“爷爷,你
期刊
它有着150多年的历史,有着传承了150多年的严格校规,许多著名的军官在这严格的校规中诞生,并走上战场,取得了卓越的战功。这个军事学院不是西点军校,而是堡垒军事学院。  堡垒军事学院是一个男子军事学院。而在1993年,随着美国女权主义的兴盛,这个充满男人味的学院被女权主义者盯上了。  一个名叫“香侬”的19岁女孩在女权组织的支持下,报考了堡垒军事学院,在填写入学申请表格时,她故意漏填了性别。而堡垒
期刊
2009年,原本有两个盛会,一个是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另一个是迈克尔·杰克逊的伦敦演唱会。前者如期举行了,但各方争执不断而未达成预期效果。后者因迈克尔的突然逝去而流产,成了人们永久的缅怀。  表面上这两场盛会并不相干。但很多人不知道,假如演唱会如期举行,迈克尔有一首作品,其内容以及令人震撼的现场效果也许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哥本哈根大会。它的名字叫《地球之歌》(Earth Song):  日出呢/雨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