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目前医学院校采用的新型教学方法,对传统讲授式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提出传统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评价体系;新型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2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对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视已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教育部先后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最重要的工作。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对课堂教学的客观、科学和准确的评价是监控和督导教学质量的前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活动和效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是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改进教学、提供决策服务的过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管理和教师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高等医学教育有别于其他高等教育,医学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难以追上其专业学科快速发展的步伐,需要医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在医学教育领域内,人们意识到当今医学教育的重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具备自我获取、更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近年来,围绕国际国内医学教育标准和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国内各大医学院校对医学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一些有别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新型教学方法出现在国内医学院校的课堂上,例如广州医科大学在多个本科专业的多门课程中推进了W-PBL、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改革。然而,在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完全满足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的质量监控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传统医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剖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解决方法。
一、存在问题
1.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不完善。近年来,国内各大医学院校的课堂上出现了PBL、小组讨论、CPC等新型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评价的特征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有明显不同,其教学评价中除了对知识的评价,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显然,传统的以终结性为主体的评价体系未充分考虑到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多样性和发展性,不能完全适用于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2.教学质量评价对象单一。传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以“评教为主”,偏重对教师“教”的评价,缺乏对学生“学”的评价,评价工作局限于以教师作为评价对象,缺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评价模式。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造成了评价目的和评价效果之间的脱节,评价的效度也难以实施。以学生为对象的评价能够帮助老师掌握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等;而教师自评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认定和自我提升。只有评价模式多样化,才可以促进整个评价系统更加全面和科学。新型医学教育方法强调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其评价的中心环节应注重衡量学生自我发展学习能力、推理技巧、团队合作精神。单一的评价对象模式使得教师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评促教”的有效性难以实现,教师也不能实现自我认定和自我提升。
3.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固化。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各类课程课堂授课情况、要求的不同,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理论课评价指标、实验课评价指标、见习课评价指标等。目前很多医学院校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固定化、指标计算模式简单化,这样不仅无法检验现有教育改革成果,而且陈旧的指标会严重阻碍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将直接影响对PBL等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二、对策分析
1.完善评价方法,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它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发展,因而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比较准确和客观的。形成性评价能发现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的评价,给学生提供反馈。医学院校应根据新型医学教学模式的特点,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总成绩。应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如PBL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原则上每门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根据平时测验、期中考试、课堂讨论、作业、病例分析、实践考核成绩、出勤情况等,客观评定平时成绩、综合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新型教学模式下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2.构建多元评价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课堂教学过程应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对自己的教学意图、教学方法最为了解。教师通过自评可以更具针对性地反思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在传统以评教为主的评价模式上,增加以学生为对象和教师自评的评价模式,全面实现学生评价教师、专家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教师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多样化的评价模式能够扩展评价范围,获取更多评价数据,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给教师提供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提升教学评价有效性。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发生了变革,要求教学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PBL等新型教学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对这类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习者,评价学习者的学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在此指导思想下,新型教学评价指标构建的出发点从教师“教”改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目前已有学者研究利用目前先进、可行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数据挖掘法等,构建较为客观、科学的适用于PBL等新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使得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信度和效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必要修正传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总之,教学质量评价是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众多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关键环节。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对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医学教育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医学院校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我校将不断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学评价理念,充分考虑教学改革的多样性和发展性,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颖.论医学教育中的7种教学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12,(2):48.
[2]欧少闽.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构建新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技术,2010,(8):37.
[3]王玉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评价体系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11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州医学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进及实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慧(1980-),女,硕士学位,研究实习员,目前从事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
关键词:评价体系;新型教学方法;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9-012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国家对本科教育质量的重视已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教育部先后下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也提到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稳定和提高教学质量已经成为高校最重要的工作。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高校的教学质量,高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教育评价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对课堂教学的客观、科学和准确的评价是监控和督导教学质量的前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根据教育目的和教学评价标准,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活动和效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是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改进教学、提供决策服务的过程。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对教学管理和教师成长、培养高素质人才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高等医学教育有别于其他高等教育,医学教材内容的更新速度总难以追上其专业学科快速发展的步伐,需要医学生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在医学教育领域内,人们意识到当今医学教育的重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具备自我获取、更新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近年来,围绕国际国内医学教育标准和医学教育发展趋势,国内各大医学院校对医学教育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一些有别于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新型教学方法出现在国内医学院校的课堂上,例如广州医科大学在多个本科专业的多门课程中推进了W-PBL、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改革。然而,在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传统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能完全满足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的质量监控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传统医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剖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解决方法。
一、存在问题
1.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不完善。近年来,国内各大医学院校的课堂上出现了PBL、小组讨论、CPC等新型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传统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评价的特征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有明显不同,其教学评价中除了对知识的评价,更应该强调对学生学习态度和能力发展的评价。显然,传统的以终结性为主体的评价体系未充分考虑到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多样性和发展性,不能完全适用于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评价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
2.教学质量评价对象单一。传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系统以“评教为主”,偏重对教师“教”的评价,缺乏对学生“学”的评价,评价工作局限于以教师作为评价对象,缺乏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自我评价等评价模式。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造成了评价目的和评价效果之间的脱节,评价的效度也难以实施。以学生为对象的评价能够帮助老师掌握学生是否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等;而教师自评模式能够帮助教师实现自我认定和自我提升。只有评价模式多样化,才可以促进整个评价系统更加全面和科学。新型医学教育方法强调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性,其评价的中心环节应注重衡量学生自我发展学习能力、推理技巧、团队合作精神。单一的评价对象模式使得教师无法及时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以评促教”的有效性难以实现,教师也不能实现自我认定和自我提升。
3.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固化。传统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各类课程课堂授课情况、要求的不同,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如理论课评价指标、实验课评价指标、见习课评价指标等。目前很多医学院校仍采用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固定化、指标计算模式简单化,这样不仅无法检验现有教育改革成果,而且陈旧的指标会严重阻碍新型教学模式改革的顺利进行,将直接影响对PBL等新型教学方法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和公正性。
二、对策分析
1.完善评价方法,建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它注重过程,注重学生的发展,因而对学生的评价也是比较准确和客观的。形成性评价能发现学生学习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的评价,给学生提供反馈。医学院校应根据新型医学教学模式的特点,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总成绩。应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运用如PBL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原则上每门课程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根据平时测验、期中考试、课堂讨论、作业、病例分析、实践考核成绩、出勤情况等,客观评定平时成绩、综合成绩。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使新型教学模式下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
2.构建多元评价主体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课堂教学过程应贯穿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评价,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是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对自己的教学意图、教学方法最为了解。教师通过自评可以更具针对性地反思不足,提出改进方案。在传统以评教为主的评价模式上,增加以学生为对象和教师自评的评价模式,全面实现学生评价教师、专家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教师自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多样化的评价模式能够扩展评价范围,获取更多评价数据,能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策略,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给教师提供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随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提升教学评价有效性。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发生了变革,要求教学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PBL等新型教学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对这类新型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习者,评价学习者的学习,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在此指导思想下,新型教学评价指标构建的出发点从教师“教”改变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及是否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等。目前已有学者研究利用目前先进、可行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数据挖掘法等,构建较为客观、科学的适用于PBL等新型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为使得新型教学模式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信度和效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有必要修正传统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总之,教学质量评价是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众多教学环节中,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关键环节。对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对教育教学改革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代医学教育教学手段多样化、教学方法日新月异的情况下,医学院校课堂教学评价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我校将不断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教学评价理念,充分考虑教学改革的多样性和发展性,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张颖.论医学教育中的7种教学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12,(2):48.
[2]欧少闽.围绕国际医学教育标准构建新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技术,2010,(8):37.
[3]王玉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评价体系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114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广州医学院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改进及实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慧(1980-),女,硕士学位,研究实习员,目前从事教学质量管理工作,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