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影响

来源 :世界家苑·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oudwindb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集权官僚制时期,中国在国家层面上存在着两种文化:一是官文化,二是民文化。民文化就是指小农意识,而与小农意识相对应的经济就是小农经济。中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至今,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面前,认真分析、全面认识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小康社会;民文化;小农意识;小农经济
  刘永佶教授在《官文化批判》一书中指出:“小农意识,就是在集权官僚制统治下所形成的小农经济中的个体农民的意识。”小农意识作为个体农民的意识,它的形成、存在、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古代中国长期处于集权官僚制的统治之下,官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文化,再加上土地分散且地少人多,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成为农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作为被统治阶级的民文化即小农意识盛行。而作为与小农意识相配套的经济形式即小农经济,它的生产单位是“家”,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个人体力劳动,虽然它与大机器生产相比,有着生产效率低,产品生产周期长等缺点。但是,它在历史中也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使中国经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1840年之后,由于中国的集权官僚制衰落并灭亡,直接造成了近代中国的百年落后史,人们普遍认为落后的原因是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跟不上工业时代的工业经济的步伐。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有其自身的缺陷,但其仍有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服务的优势。我们不应因噎废食、以偏概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具有两面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而且,物质决定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所以,我们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清晰、全面地认识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引导其局限的一面转化为优势的一面,让正确的意识促进物质的发展,让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一、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局限
  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作为农耕文化中农民阶级的主要生存要义及生产经营方式。在集权官僚制的社会中,重农抑商是统治者极为推崇的一项政策,使农民务农的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在历史中创造出了瞩目的“中国奇迹”,使中国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在农业文明方面遥遥领先,这也导致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农耕生产都是一种促进。然而,在近代面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时展现出落后性,并在新中国的社会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暴露出诸多缺陷。笔者主要从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自私自利,导致农业现代产业化规模小。由于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很小,再加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产品附加值低、产品质量差,农业生产规模小。小农意识的主要表现就是“各扫门前雪”,由于以“家”为生产单位,再加上古代农业产值低,农民的生产都是“靠天吃饭”,形成了小农意识的自私自利的文化,导致农民不会轻易出让自己的土地,把自己的“饭碗”交给他人,这也使小农经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市场经济中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合作的意识。因此,我国农产发展的出路在于走一条农业现代产业化道路,在保证18亿亩耕地不变的国策下,加快土地有序流转,探索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加大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解决小农经济的低产与市场经济的高效之间的矛盾,加速我国农业现代产业化的发展。
  其次,因循守旧,抵触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让科学技术引领农业持续、健康、合理的发展。然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形式、应用范围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在小农意识的影响下,农民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愿意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普遍认为新的农业生产技术风险高,认为传统的生产技术最值得信赖。这也直接导致小农经济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直线下降,小农经济的发展“走入死胡同”。我们必须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农民和农业重要性的宣传,使农民乐于接受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转变传统的小农意识,转变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抵触。
  最后,目光短浅,延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倡导的改革开放的升级版本。改革就意味着调整,而这种改革是一种全方面、全方位、不留死角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中国农业持久、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小农意识思想保守,目光短浅,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和小农意识中安于现状的限制,使农民只顾眼前利益,只关心自家土地;再加上小农经济的自然属性,使农民的生产行为是保护自我,反对任何风险,导致农民不愿意响应国家农业产业调整的政策。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扩宽农民的目光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大转变传统落后的农业增长方式的决心和力度,不断向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要素的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前进,坚持不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二、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优势
  十八大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态环境、农业安全发展等问题,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主席曾讲道:“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量农民涌进城市之后,农村缺乏劳动力、留守儿童等问题十分突出,而这也正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我们始终相信农村大有可为,农民大有可得,农业大有发展。目前,农村中外出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农村需要农民的问题突出。笔者认为,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中的一些方面恰好可以实现守得住“绿水青山”和留得住“乡愁”。笔者主要从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对人民、社会、国家的物质、道德、精神层面上的影响展开论述。   首先,勤俭持家,有利于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尚书·大禹谟》中写道:“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中强调了节俭对于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性,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许多专家学者批评小农意识中的勤俭持家,认为其不利于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农民不断将生产生活资料用于家庭和土地之中,而不是用于商业或工业上面,这也使小农经济的规模小、生产力低,到后期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起到阻碍作用。笔者认为,专家学者是在农业生产层面认为小农意识中的勤俭持家是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在传统美德和精神层面笔者认为,勤俭持家是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在生产生活资料上节俭,不仅减少了浪费,而且节约了开支;农民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勤劳,既有利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家庭生活水平的提升。总的来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方面,勤俭持家是值得鼓励和宣传的。
  其次,安分守己,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在物质方面达到小康水平,也要在社会秩序方面达到和谐安稳。诸多专家学者批判小农意识中的安分守己,认为其实官文化下被统治阶级为求得生存而选择的“忍”,这样的说法的确是有道理的,这是在政治层面上对于自由、民主的向往而发出的呼声。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下,从文化精神和道德层面上看,笔者认为安分守己是十分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设的。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行政村落数量巨大,维护治安的警力严重不足,而且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因此,道德的作用十分重要。中国社会自古就重视道德的力量,安分守己在农村社会秩序建设的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以“家”为生产单位的小农意识和小农经济既要自己家庭内部安分和睦,又要与街坊四邻互帮互助,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最后,知足常乐,有利于提升社会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在物质层面上由温饱达到小康水平,更关键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由满足达到对生活充满幸福感。小农意识中的小富即安其实正是知足常乐的一种表现,对此专家学者在生产层面上对小农意识中的小富即安和小农经济中生产方式改革缓慢上始终是否定的。但是,在当今高速发达的社会中物质上的小康水平容易实现,而精神上的幸福感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在广大农村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足常乐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尤其是对于农村中的年轻人,通过上学、外出打工,接触城市中的生活之后对于农村的生活产生对比,对生活的幸福感容易急速下降。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让知足常乐成为农民精神层面的主旋律,让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对生活、对社会充满幸福感。
  三、结语
  笔者认为,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虽然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其自身在生产方式方面与市场经济是不符的,是不利于农业现代产业化发展的。但是,在道德精神层面是有积极的一面的。因此,我们对其不能简单的否定,更不能全面的抛弃,而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对它,对它进行引领、指导并不断创新,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作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指导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两面性,事物是普遍联系、发展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将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正确部分,值得利用的部分发掘出来,加大对其的引导,使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使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北京发展金融业面临国际国内双重新形势,国内金融业的纵深改革深化,为北京夯实金融业基础提供了条件;而亚投行的落户北京,则成为助推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机遇。在此发展背景下,笔者结合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经验借鉴和北京市当前金融业发展现状,对比当前上海在我国金融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思路,提出下一步北京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和几点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北京;国
期刊
摘要:企业的人力资源体系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的内涵以及如何建立人力资源体系进行研究探讨,为企业建立人力资源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体系;管理制度  人力资源体系的构建对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设有人力资源部门,但是却并没有统一的体系,仍然停留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业务上。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建立系统
期刊
摘要: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的重要基础,主要是指会计工作人员通过对会计主体所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分析处理之后提取出来的具有应用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是企业发展、决策的重要依据,对企业决策科学性具有积极作用。另外,会计信息也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基础,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结构,而且也影响企业利益的实现。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程度不高,无法对企业财务发展实际情况如实反映,制约了企业良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基于社交网络时代下网络游戏产品市场营销的相关策略,通过对近几年来网游产品经济效益分析,给出未来网游产品市场营销的方向。  关键词:社交网络时代;网络游戏产品;市场营销  近几年,我国网游发展迅猛,特别在引进国外大型网络游戏后,网游的市场规模和经济效益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很多网游公司仍存在产品不温不火,甚至无人问津的情况,市场经济持续下降。因此,我们要针对产品的特征进行适当的市场
期刊
摘要:合理的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绩效。本文主要针对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风险分担;工程项目;管理绩效  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进行合理的风险分担,不仅可以相应地降低交易成本,而且能够提高工程效率,节省大量时间。一直以来,它都作为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绩效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与此相违背的现象
期刊
摘要:自世界贸易组织接纳我国后,我国与世界的接轨面积逐渐扩展。政府作为经济经营活动的主要引导者,亟需在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变通。项目审计对国家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当前政投资项目的招标控制价的审计中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管理层对此进行创新管理。文章将主要从现代理念的发展模式出发,探讨新时期下,政府投资项目招标控制价的审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企业创建之初,企业内部职员比较少,部门配置也较为简陋,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的职能通常由综合管理部代为负责,最多只设一个人力资源主管岗位。本文主要针对企业创立初期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文化背景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能否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健康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企业创建初期,人力资源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企业
期刊
摘要:企业的发展战略、管理思想、管理目标最终要落实到班组,企业的执行力要在班组中体现,企业的效益要通过班组实现,企业的安全要由班组来保证,企业文化要靠班组来建设……所以,我们说班组是企业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如何通过一定的激励措施,激发班组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成长,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班组员工;成长成才;激励  一、现状分析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从事安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风险控制在医药新产品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机理,通过对医药新产品项目管理风险规划与评估,提出医药新产品项目管理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风险控制;医药新产品;研发  前言: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推动医药行业的迅速发展。医药行业迅速发展的最重要标志为:医药新产品的研发。医药新产品研发需要重重的审核和检验,医药项目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投入大、周期长、技术含量高。这些特点不仅加大投入资金
期刊
摘要: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在我国不断发展,民营企业因为它自身的灵活性,在市场中占据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的民营企业不断发展,但是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民营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在当今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最普遍运用的就是胜任力模型。这种具体的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人力资源中得到应用,可以弥补传统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不足和缺陷,打破传统的民营人事管理模型,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本文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