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集权官僚制时期,中国在国家层面上存在着两种文化:一是官文化,二是民文化。民文化就是指小农意识,而与小农意识相对应的经济就是小农经济。中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明,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至今,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面前,认真分析、全面认识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显得十分必要,这也正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小康社会;民文化;小农意识;小农经济
刘永佶教授在《官文化批判》一书中指出:“小农意识,就是在集权官僚制统治下所形成的小农经济中的个体农民的意识。”小农意识作为个体农民的意识,它的形成、存在、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古代中国长期处于集权官僚制的统治之下,官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文化,再加上土地分散且地少人多,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成为农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作为被统治阶级的民文化即小农意识盛行。而作为与小农意识相配套的经济形式即小农经济,它的生产单位是“家”,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个人体力劳动,虽然它与大机器生产相比,有着生产效率低,产品生产周期长等缺点。但是,它在历史中也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使中国经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1840年之后,由于中国的集权官僚制衰落并灭亡,直接造成了近代中国的百年落后史,人们普遍认为落后的原因是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跟不上工业时代的工业经济的步伐。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有其自身的缺陷,但其仍有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服务的优势。我们不应因噎废食、以偏概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具有两面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而且,物质决定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所以,我们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清晰、全面地认识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引导其局限的一面转化为优势的一面,让正确的意识促进物质的发展,让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一、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局限
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作为农耕文化中农民阶级的主要生存要义及生产经营方式。在集权官僚制的社会中,重农抑商是统治者极为推崇的一项政策,使农民务农的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在历史中创造出了瞩目的“中国奇迹”,使中国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在农业文明方面遥遥领先,这也导致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农耕生产都是一种促进。然而,在近代面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时展现出落后性,并在新中国的社会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暴露出诸多缺陷。笔者主要从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自私自利,导致农业现代产业化规模小。由于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很小,再加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产品附加值低、产品质量差,农业生产规模小。小农意识的主要表现就是“各扫门前雪”,由于以“家”为生产单位,再加上古代农业产值低,农民的生产都是“靠天吃饭”,形成了小农意识的自私自利的文化,导致农民不会轻易出让自己的土地,把自己的“饭碗”交给他人,这也使小农经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市场经济中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合作的意识。因此,我国农产发展的出路在于走一条农业现代产业化道路,在保证18亿亩耕地不变的国策下,加快土地有序流转,探索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加大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解决小农经济的低产与市场经济的高效之间的矛盾,加速我国农业现代产业化的发展。
其次,因循守旧,抵触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让科学技术引领农业持续、健康、合理的发展。然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形式、应用范围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在小农意识的影响下,农民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愿意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普遍认为新的农业生产技术风险高,认为传统的生产技术最值得信赖。这也直接导致小农经济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直线下降,小农经济的发展“走入死胡同”。我们必须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农民和农业重要性的宣传,使农民乐于接受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转变传统的小农意识,转变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抵触。
最后,目光短浅,延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倡导的改革开放的升级版本。改革就意味着调整,而这种改革是一种全方面、全方位、不留死角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中国农业持久、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小农意识思想保守,目光短浅,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和小农意识中安于现状的限制,使农民只顾眼前利益,只关心自家土地;再加上小农经济的自然属性,使农民的生产行为是保护自我,反对任何风险,导致农民不愿意响应国家农业产业调整的政策。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扩宽农民的目光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大转变传统落后的农业增长方式的决心和力度,不断向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要素的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前进,坚持不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二、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优势
十八大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态环境、农业安全发展等问题,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主席曾讲道:“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量农民涌进城市之后,农村缺乏劳动力、留守儿童等问题十分突出,而这也正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我们始终相信农村大有可为,农民大有可得,农业大有发展。目前,农村中外出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农村需要农民的问题突出。笔者认为,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中的一些方面恰好可以实现守得住“绿水青山”和留得住“乡愁”。笔者主要从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对人民、社会、国家的物质、道德、精神层面上的影响展开论述。 首先,勤俭持家,有利于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尚书·大禹谟》中写道:“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中强调了节俭对于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性,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许多专家学者批评小农意识中的勤俭持家,认为其不利于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农民不断将生产生活资料用于家庭和土地之中,而不是用于商业或工业上面,这也使小农经济的规模小、生产力低,到后期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起到阻碍作用。笔者认为,专家学者是在农业生产层面认为小农意识中的勤俭持家是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在传统美德和精神层面笔者认为,勤俭持家是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在生产生活资料上节俭,不仅减少了浪费,而且节约了开支;农民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勤劳,既有利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家庭生活水平的提升。总的来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方面,勤俭持家是值得鼓励和宣传的。
其次,安分守己,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在物质方面达到小康水平,也要在社会秩序方面达到和谐安稳。诸多专家学者批判小农意识中的安分守己,认为其实官文化下被统治阶级为求得生存而选择的“忍”,这样的说法的确是有道理的,这是在政治层面上对于自由、民主的向往而发出的呼声。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下,从文化精神和道德层面上看,笔者认为安分守己是十分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设的。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行政村落数量巨大,维护治安的警力严重不足,而且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因此,道德的作用十分重要。中国社会自古就重视道德的力量,安分守己在农村社会秩序建设的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以“家”为生产单位的小农意识和小农经济既要自己家庭内部安分和睦,又要与街坊四邻互帮互助,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最后,知足常乐,有利于提升社会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在物质层面上由温饱达到小康水平,更关键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由满足达到对生活充满幸福感。小农意识中的小富即安其实正是知足常乐的一种表现,对此专家学者在生产层面上对小农意识中的小富即安和小农经济中生产方式改革缓慢上始终是否定的。但是,在当今高速发达的社会中物质上的小康水平容易实现,而精神上的幸福感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在广大农村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足常乐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尤其是对于农村中的年轻人,通过上学、外出打工,接触城市中的生活之后对于农村的生活产生对比,对生活的幸福感容易急速下降。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让知足常乐成为农民精神层面的主旋律,让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对生活、对社会充满幸福感。
三、结语
笔者认为,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虽然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其自身在生产方式方面与市场经济是不符的,是不利于农业现代产业化发展的。但是,在道德精神层面是有积极的一面的。因此,我们对其不能简单的否定,更不能全面的抛弃,而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对它,对它进行引领、指导并不断创新,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作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指导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两面性,事物是普遍联系、发展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将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正确部分,值得利用的部分发掘出来,加大对其的引导,使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使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关键词:小康社会;民文化;小农意识;小农经济
刘永佶教授在《官文化批判》一书中指出:“小农意识,就是在集权官僚制统治下所形成的小农经济中的个体农民的意识。”小农意识作为个体农民的意识,它的形成、存在、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古代中国长期处于集权官僚制的统治之下,官文化是统治阶级的文化,再加上土地分散且地少人多,一家一户的耕作方式成为农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因此,作为被统治阶级的民文化即小农意识盛行。而作为与小农意识相配套的经济形式即小农经济,它的生产单位是“家”,生产方式的基础是个人体力劳动,虽然它与大机器生产相比,有着生产效率低,产品生产周期长等缺点。但是,它在历史中也发挥了其自身的优势,使中国经济曾长期领先于世界。
1840年之后,由于中国的集权官僚制衰落并灭亡,直接造成了近代中国的百年落后史,人们普遍认为落后的原因是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跟不上工业时代的工业经济的步伐。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有其自身的缺陷,但其仍有可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服务的优势。我们不应因噎废食、以偏概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矛盾具有两面性,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互相转化;而且,物质决定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所以,我们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起点上应当清晰、全面地认识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引导其局限的一面转化为优势的一面,让正确的意识促进物质的发展,让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服务。
一、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局限
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作为农耕文化中农民阶级的主要生存要义及生产经营方式。在集权官僚制的社会中,重农抑商是统治者极为推崇的一项政策,使农民务农的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在历史中创造出了瞩目的“中国奇迹”,使中国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在农业文明方面遥遥领先,这也导致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成为“主流”;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对周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农耕生产都是一种促进。然而,在近代面对先进工业文明的冲击时展现出落后性,并在新中国的社会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中暴露出诸多缺陷。笔者主要从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对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经济发展的影响方面加以论述。
首先,自私自利,导致农业现代产业化规模小。由于农产品的价格弹性很小,再加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使我国农产品附加值低、产品质量差,农业生产规模小。小农意识的主要表现就是“各扫门前雪”,由于以“家”为生产单位,再加上古代农业产值低,农民的生产都是“靠天吃饭”,形成了小农意识的自私自利的文化,导致农民不会轻易出让自己的土地,把自己的“饭碗”交给他人,这也使小农经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在市场经济中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合作的意识。因此,我国农产发展的出路在于走一条农业现代产业化道路,在保证18亿亩耕地不变的国策下,加快土地有序流转,探索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经营方式,加大对农业合作社的支持力度,以更好地解决小农经济的低产与市场经济的高效之间的矛盾,加速我国农业现代产业化的发展。
其次,因循守旧,抵触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邓小平指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应该高度关注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让科学技术引领农业持续、健康、合理的发展。然而,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在农村的推广形式、应用范围不容乐观。这主要是由于在小农意识的影响下,农民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愿意接受新的农业生产技术,普遍认为新的农业生产技术风险高,认为传统的生产技术最值得信赖。这也直接导致小农经济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直线下降,小农经济的发展“走入死胡同”。我们必须加大农业科研的投入力度,加快农业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对农村、农民和农业重要性的宣传,使农民乐于接受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转变传统的小农意识,转变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方式,而不是一味地抵触。
最后,目光短浅,延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国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倡导的改革开放的升级版本。改革就意味着调整,而这种改革是一种全方面、全方位、不留死角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中国农业持久、创新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由于小农意识思想保守,目光短浅,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和小农意识中安于现状的限制,使农民只顾眼前利益,只关心自家土地;再加上小农经济的自然属性,使农民的生产行为是保护自我,反对任何风险,导致农民不愿意响应国家农业产业调整的政策。我们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扩宽农民的目光格局,另一方面要加大转变传统落后的农业增长方式的决心和力度,不断向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要素的新型农业产业发展方式前进,坚持不懈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二、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优势
十八大之后,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生活质量,农村生态环境、农业安全发展等问题,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指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习主席曾讲道:“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大量农民涌进城市之后,农村缺乏劳动力、留守儿童等问题十分突出,而这也正是制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我们始终相信农村大有可为,农民大有可得,农业大有发展。目前,农村中外出务工的农民日益增多,农村需要农民的问题突出。笔者认为,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中的一些方面恰好可以实现守得住“绿水青山”和留得住“乡愁”。笔者主要从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对人民、社会、国家的物质、道德、精神层面上的影响展开论述。 首先,勤俭持家,有利于提高家庭收入水平。《尚书·大禹谟》中写道:“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书中强调了节俭对于国家和家庭的重要性,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许多专家学者批评小农意识中的勤俭持家,认为其不利于农业的扩大再生产,农民不断将生产生活资料用于家庭和土地之中,而不是用于商业或工业上面,这也使小农经济的规模小、生产力低,到后期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反而起到阻碍作用。笔者认为,专家学者是在农业生产层面认为小农意识中的勤俭持家是不利于农业发展的。在传统美德和精神层面笔者认为,勤俭持家是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在生产生活资料上节俭,不仅减少了浪费,而且节约了开支;农民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勤劳,既有利于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家庭生活水平的提升。总的来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建设方面,勤俭持家是值得鼓励和宣传的。
其次,安分守己,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在物质方面达到小康水平,也要在社会秩序方面达到和谐安稳。诸多专家学者批判小农意识中的安分守己,认为其实官文化下被统治阶级为求得生存而选择的“忍”,这样的说法的确是有道理的,这是在政治层面上对于自由、民主的向往而发出的呼声。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下,从文化精神和道德层面上看,笔者认为安分守己是十分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建设的。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我国行政村落数量巨大,维护治安的警力严重不足,而且农民法律意识淡薄。因此,道德的作用十分重要。中国社会自古就重视道德的力量,安分守己在农村社会秩序建设的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以“家”为生产单位的小农意识和小农经济既要自己家庭内部安分和睦,又要与街坊四邻互帮互助,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最后,知足常乐,有利于提升社会幸福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仅在物质层面上由温饱达到小康水平,更关键的是在精神层面上由满足达到对生活充满幸福感。小农意识中的小富即安其实正是知足常乐的一种表现,对此专家学者在生产层面上对小农意识中的小富即安和小农经济中生产方式改革缓慢上始终是否定的。但是,在当今高速发达的社会中物质上的小康水平容易实现,而精神上的幸福感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在广大农村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知足常乐是可以发挥作用的。尤其是对于农村中的年轻人,通过上学、外出打工,接触城市中的生活之后对于农村的生活产生对比,对生活的幸福感容易急速下降。因此,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让知足常乐成为农民精神层面的主旋律,让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对生活、对社会充满幸福感。
三、结语
笔者认为,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存在是历史的必然,虽然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其自身在生产方式方面与市场经济是不符的,是不利于农业现代产业化发展的。但是,在道德精神层面是有积极的一面的。因此,我们对其不能简单的否定,更不能全面的抛弃,而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面对它,对它进行引领、指导并不断创新,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作用。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指导我们,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两面性,事物是普遍联系、发展的;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将小农意识及小农经济的正确部分,值得利用的部分发掘出来,加大对其的引导,使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使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