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书慎用

来源 :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次我在某公司网站的投诉页面上,看到客户在进行投诉时所打出来的字——包括客户姓名、投诉内容等,都被网站管理员设置成了红色,而且客户无法更改颜色。
  我想,原本客户在投诉时就很生气,这些生气的客户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看到自己打出来的投诉书——包括自己的名字——都是“红色”时会更生气。中国自古丹书不祥啊!
  那么,为什么“丹书不祥”呢?因为:
  1.古代衙门多用朱笔记录犯人的名籍,这种做法由来已久,在《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就提到:斐豹,隶也,著于丹书。当时的罪犯通常被罚作官奴,并在丹书上作记录。
  2.民间还传说阎王爷勾画生死簿时也是用红笔,被红笔填写名字的人迟早要到阎王那里去报到,相当于被判了死刑。
  3.直到现在,处以极刑的罪犯名字上都用红笔打一个“”或“√”。
  4.古代统治者托言天命,宣称所谓“天书”是用丹笔所写,故称“丹书”,为百姓所忌用。
  5.帝王发给功臣的优待证往往用“丹书”,免罪证件也是用红笔写的。
  6.古时候,犯人被砍头的时候,血会溅到背后插的名字牌上,把名字染成红色。有时背后插的名字牌,是用鸡血写的红字。
  因此,人们忌讳用红色墨水(注:现代意义上已不局限于墨水,下同)来书写文字,尤其忌讳用红色墨水书写人的名字。特意用红色墨水书写文字时:
  1.用红色墨水写信,表示绝交。
  2.用红色墨水写文章,表示此为绝笔。
  3.用红色墨水写别人的名字,别人会理解为书写者希望这个人死。
  中国习俗礼仪中,可以用红色墨水的情况:
  1.古人校勘文字时用丹铅(丹砂和铅粉)书写。编辑在校对勘误时可用红色书写。
  2.会计可用红色墨水记录亏账、批改更正。
  3.老师可用红色墨水批改作业、阅卷评分。
  4.自己可用红色墨水在自己的笔记中画出重点、修改错误等,但此笔记通常不为交他人阅读用。
  5.医生的医嘱因故不再执行时,在原医嘱上以红笔写“未用”两字,并由决定者在该处以红笔签名。
  ……
  总之,写给别人看的文字,通常不用红色。强调局部重点时,可使用红色。
  回到开头的那个例子上,网站投诉栏上所设置的红色文字,还让我想起西班牙的牛。牛看到红色的东西会生气,人看到红色的文字也会感觉热血沸腾呢,无论怎样,都很不利于平息投诉客户的愤怒情绪啊!因此,丹书慎用。
  (2010年4月7日下载于《礼仪培训师徐克茹的新浪博客》)
其他文献
她两岁的时候我去接她,她正趴在院子里的地上和一只蚂蚁较劲。蚂蚁往前爬几步,她就用一片树叶子把它撩到后面去,就这样反反复复,她玩得十分高兴。  我轻轻叫一声,宝宝,她抬起头来看我,狐疑且警惕。她的脸很脏,额头上有一疤痕,我一阵心酸。  一小时后,她跟着我坐上了回城的班车,她不肯要我抱,固执地一个人坐在一张椅子上,小脸始终看着窗外。  当年为了达到与有了婚外情的丈夫离婚的目的,我硬是忍痛放弃了对她的抚
期刊
人在旅途,难免会遇到难处。一筹莫展之时,一位素不相识之人向你伸出援手。须臾,相互又擦肩而过,各奔东西。在茫茫人海,今生或不再相遇,但他却在你的心海留下美丽的漪涟。  那次,陪母亲去医院输液,她要上卫生间,遂把输液瓶高高举起,搀其前往。走到女卫生间门口,想把输液瓶交母亲提着,让她独自进去。孰料因虚弱,那输液瓶母亲怎么也举不起。正焦急、无奈之时,一中年女子从里面出来,见此窘况,对我道:“不要着急,我来
期刊
有一位名叫寿州道树的禅师,建了一座寺院,院址恰与道士的道观为邻。道士们看到寺院建在道观旁边,心里很不高兴,想逼道树禅师把寺院迁走。于是,他们每天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以法术将佛寺中的年轻沙弥们全都吓走了。  可是道树禅师不为所动,在这座寺院里一住就是10多年。到了最后,道士们的法术神通都用尽了,再无伎俩可施,可是仍然看不惯佛寺就位于自己的道观旁,只得忍痛放弃道观,远走他处。  后来有信徒问道树禅师:
期刊
潇吾儿:  你在H城还好吧?我在网上查了查H城的天气情况,比我们这要冷几摄氏度,你要多穿点衣,免得冻着。  现在我们切入正题,谈谈你花钱的事。首先我要告诉你,我每个月为什么给你这么多生活费,这是我广泛咨询而确定的,我咨询的人有企业老板,有包工头,有公务员,有下岗工人,有清洁工……我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然后取了个中间值。我认为这个数字绝对能够保障你体面地生活与学习,你自己也认可了这个数字
期刊
他叫马修,一个年轻的美国大兵,2008年,他被派往动荡不安的伊拉克。和所有人一样,他怀着报效祖国、保卫和平的梦想前往伊拉克。可就在他被派往伊拉克不久,就接到家里的电话,他的妻子苏迪怀孕了,他即将成为一个父亲。这个消息令他欣喜若狂,他开始分外地思念家人,他期望战争最好马上结束,自己早点回家。  从那天起,只要一有机会他就给家里打电话,和妻子分享一个小生命成长的快乐。  他在伊拉克的日子并不顺利,他们
期刊
一  莫言听过这样一句话:妻子总是最晚一个得知丈夫婚外情的人。她相信,这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一是两人相爱,二则罗程不是那种人。  但那个发错的电子邮件颠覆了一切。邮件是罗程发来的,却不是写给她的,是发给另一个女人的,字里行间弥漫着暧昧的气息。莫言拼尽全力终于看完了那封信,她感到窒息,起身去倒水,腿一软跌倒在地。  莫言略略梳理了一下情绪,她最想知道的是那个女人真的存在吗?潜意识里她希望那只是罗程
期刊
1  我一直不喜欢他,他是我的父亲,可他从没有爱过我,甚至,我的母亲。  年轻的时候,他是一家器械厂的骨干,总是很忙,难得从郊区回家来看看。偶尔他不打招呼回来,我和母亲,竟是会有稍稍的不适应。觉得他站在家里哪个位置,都是多余的。他并没有像别人家的父亲一样,因为我是他的儿子,而格外地与我亲近。我们彼此,是互不相干的个体,血缘上的相连,并没能让我们在后来的岁月里,息息相通。  只有一次温情的记忆,是我
期刊
师范毕业后,我到一所小学教书。业余时间,我喜欢和同龄人一起打打篮球。一次比赛前,我把一杯热茶放在篮球场旁边。一阵激烈的拼抢后,口干舌燥的我来到场边喝茶,却看到好友张志一屁股坐在我的茶杯上,摇来晃去,侧着头与别人谈笑风生。我顿时怒火中烧。心想:好你个张志,竟然做出这等腌臜的事,真是太不像话了。我愤怒地看着他,张志意识到了什么事,连忙站起来向我道歉:“真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年轻气盛的我还是丢下了
期刊
诗人李夏普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他小时侯跟父亲到一位老人的铁匠铺修理耙子和锄头,他父亲付给老人报酬时,老人说:“不用了,这一类小活我从不收费的。”但他父亲执意要付给老人维修费。“年轻人,”老铁匠对他父亲说,“难道你就不能让一位老人,时不时舒展一下他的灵魂?”  在被那老铁匠触动人心的话语感动之余,我想起了我的亲身经历——  那时,我租住的院子里搬来一位卖水果的中年妇女,每天推着三轮车在街道上摆摊。同在
期刊
初春,记忆泛滥如牛毛。  而我总是轻易就能想起那些细枝末节。  当年的南平巷,有散发着潮湿气味的风,有大朵大朵的海芋花,有汤味浓郁的大骨面。我们三个就在这样潮湿的风里跑,张奶奶的声音被风割裂,拼凑在一起,她喊,你们这些小鬼头,大人没好好地教育!那个时候我们也就七八岁的样子吧,狗都嫌的年纪,我们快乐地腻在一起。  那时你们的脸如晴朗的天空一样明净。而似乎每个人都喜欢好看的小孩,所以即便我们闯了许多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