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日报刊登罗怀臻的文章说,以往,我们总是强调地方戏曲的“家乡意识”、“乡土风情”,因而格外重视表面所体现出来的家乡风土、家乡人情、家乡俚俗趣味,藉以满足对于曾经感知的家乡的记忆和联想。可是如果经历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以后呢?经历了缺少或完全没有家乡亲历经验的后来的延续者呢?那么有关家乡表面风情的表达,是否就会减弱,甚至完全没有了一种心灵与情感的照应?我想这就是“原乡”与“家乡”意识的不同。
“原乡意识”也许并不包含太多的感知和经验,而只是一种籍贯或来源的确定,只是一组被代代告知的有关家乡生活的画面或声音。即使迁徙后经历了无数代的延传,但仍知道自己的源头在哪里,根在哪里。知道自己是中原人、山西人、苏北人。这时的“家乡”也许就是一个梦境、一种幻想,哪怕是落实在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上,可它照样深入骨髓,照样沉淀在潜意识中,等待着被“一朝唤醒”。比如好几百年前就远徙到北欧的蒙古裔人,他们的后代也许根本没去过老家,也没有对家乡的具体感知,可是他却有可能知道那里有草原,有马群,有帐篷,还有一种音乐叫“长调”,他蓦然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幅绘画或照片,冷不丁听见了长调演奏的旋律,就可能有一种惊心动魄、灵魂被牵引的感受。千里万里,百年千年,有一种东西埋藏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中,生生不灭。
人的意识里有一种比“家乡情感”更为深刻的“原乡情结”,它也许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是它比具体的记忆更开阔、更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原乡”的情结甚至是超越一般疆界的,它甚至是人类对于自身血缘、族群和文明来路的普遍关怀。尤其是现代人,越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越是会关注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什么地方深埋着自己的“根”?
为什么移民到上海的苏北人在经历了几代人以后,還要去剧场倾听淮剧?为什么一出好的地方戏曲能够超越地域限制,照样感动感染方言区域以外的人群?为什么何训田和朱哲琴的《阿姐鼓》能够感动全中国,感染全世界?被感动感染的心灵并不一定到过西藏,甚至作曲和演唱者也不是西藏人,可是大家都在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家乡”会合了,共同感受着那一处“家乡”的同时,也回到了各自的“家乡”。这就是人类的“原乡情结”或“原乡情感”——自己的原乡,他者的原乡、共同的原乡。
这几年一些戏剧作品中的故土,已经不再是表面的文化符号,而是进入了更深层的地域精神和文化性格的发掘与呈现。它们的出现就是原乡意识的唤醒。每个地域都有传统风神,我们以前过多地停留于表面,而对精神风骨层面的东西缺少自觉把握。上海不能老是小资,老是在自我抚摸、自我玩味,上海需要有一种雄阔的气场与气概,这种气质正和楚文明接通。比如都市新淮剧的艺术理念,就是试图在一个新的国际化的、开放的上海城市格局中,找回属于淮剧也属于上海的源自于楚文明的原始精神和原生气质,这是对上海其他剧种的一种气质补充,因而它也就自然而然属于今日之上海,成为不可替代的新的上海淮剧。
在自觉向“原乡”回归的过程中,我们有着一份共同的期待,期待有一天,我们各地不同的剧种和不同的剧团,都能从自己的源头上重新起步,在重新找回曾经遗落的原始精神的同时,向中国现代文化和中国当代戏曲提供新的彼此不可替代、但是可供共享的艺术资源,进而把这作为我们创新的、民族的、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假如,更多的地方剧种和剧团都能够持久地追求一种超越一般“家乡情感”而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那么就有可能在超越自身生存局限的同时,超越了地方戏曲乃至戏曲文化存在的局限。如此,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地方戏曲的时代再兴,绝非是不可期的。
“原乡意识”也许并不包含太多的感知和经验,而只是一种籍贯或来源的确定,只是一组被代代告知的有关家乡生活的画面或声音。即使迁徙后经历了无数代的延传,但仍知道自己的源头在哪里,根在哪里。知道自己是中原人、山西人、苏北人。这时的“家乡”也许就是一个梦境、一种幻想,哪怕是落实在几句方言口语、几幅残缺抽象的图画上,可它照样深入骨髓,照样沉淀在潜意识中,等待着被“一朝唤醒”。比如好几百年前就远徙到北欧的蒙古裔人,他们的后代也许根本没去过老家,也没有对家乡的具体感知,可是他却有可能知道那里有草原,有马群,有帐篷,还有一种音乐叫“长调”,他蓦然在世界的某一个角落里看到了一幅绘画或照片,冷不丁听见了长调演奏的旋律,就可能有一种惊心动魄、灵魂被牵引的感受。千里万里,百年千年,有一种东西埋藏在基因里,流淌在血液中,生生不灭。
人的意识里有一种比“家乡情感”更为深刻的“原乡情结”,它也许不如“家乡”的记忆具体,但是它比具体的记忆更开阔、更深远、更具有悲剧意味的美。“原乡”的情结甚至是超越一般疆界的,它甚至是人类对于自身血缘、族群和文明来路的普遍关怀。尤其是现代人,越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越是会关注自己是从哪里来的,什么地方深埋着自己的“根”?
为什么移民到上海的苏北人在经历了几代人以后,還要去剧场倾听淮剧?为什么一出好的地方戏曲能够超越地域限制,照样感动感染方言区域以外的人群?为什么何训田和朱哲琴的《阿姐鼓》能够感动全中国,感染全世界?被感动感染的心灵并不一定到过西藏,甚至作曲和演唱者也不是西藏人,可是大家都在一个遥远的、神秘的“家乡”会合了,共同感受着那一处“家乡”的同时,也回到了各自的“家乡”。这就是人类的“原乡情结”或“原乡情感”——自己的原乡,他者的原乡、共同的原乡。
这几年一些戏剧作品中的故土,已经不再是表面的文化符号,而是进入了更深层的地域精神和文化性格的发掘与呈现。它们的出现就是原乡意识的唤醒。每个地域都有传统风神,我们以前过多地停留于表面,而对精神风骨层面的东西缺少自觉把握。上海不能老是小资,老是在自我抚摸、自我玩味,上海需要有一种雄阔的气场与气概,这种气质正和楚文明接通。比如都市新淮剧的艺术理念,就是试图在一个新的国际化的、开放的上海城市格局中,找回属于淮剧也属于上海的源自于楚文明的原始精神和原生气质,这是对上海其他剧种的一种气质补充,因而它也就自然而然属于今日之上海,成为不可替代的新的上海淮剧。
在自觉向“原乡”回归的过程中,我们有着一份共同的期待,期待有一天,我们各地不同的剧种和不同的剧团,都能从自己的源头上重新起步,在重新找回曾经遗落的原始精神的同时,向中国现代文化和中国当代戏曲提供新的彼此不可替代、但是可供共享的艺术资源,进而把这作为我们创新的、民族的、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假如,更多的地方剧种和剧团都能够持久地追求一种超越一般“家乡情感”而升华为“原乡意识”的创作境界,那么就有可能在超越自身生存局限的同时,超越了地方戏曲乃至戏曲文化存在的局限。如此,中国传统戏曲包括地方戏曲的时代再兴,绝非是不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