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桥模式”可以看到什么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有一个“中国第一局”——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局,2011年10月成立,整合了教育体育局的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职能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就业培训、劳动保障管理服务、劳务及涉外劳动服务职能,编制36人。在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局的统整规划下,平桥区不仅联合区内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和企业等21家单位成立了该省第一家县区级职业教育集团,还建成了可容纳20000名学员学习实训、就业创业的集团公共实训基地。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一管理、集约培训”的原则,平桥区统筹安排培训资源:人社部门的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部门的“两后”培训、农业部门的阳光工程、扶贫部门的雨露计划、民政部门的退役士兵技能培训、残联的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以及工、青、妇等部门的培训,全部集中到职教集团和公共实训基地。经费则是条线优先、区财政兜底,资源共享,效益提升。
  平桥区还向全区所有退伍复员军人、零就业家庭人员、返乡初高中毕业生发放价值1000元的“职业技能培训券”,可在职业集团的任何一家培训机构使用,培训机构凭收取的“培训券”到区财政统一报销。加上实施的中职免费入学政策,区财政累计投入资金1500万元,实现了区委书记王继军的承诺:“把全区所有上不起学、上不到学的孩子,一个不少、一个不落地免费培训一遍,让他们学一门技术,谋一个出路。”
  同时,“你建厂,我送工;你发展,我获益”,平桥区打出了“职业教育”招商的招牌,以技能人才培养、“企业入驻即投产”的策略吸引了不少企业落户当地产业集聚区。这个有着2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人数达到17万人的中部地区,凭着全员、免费的职业教育,用小财政撬动大民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劳动力本地就业。2014年,平桥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幅分居信阳全市第一和第三,呈现了蒸蒸日上的发展势头。
  (根据《中国青年报》相关报道改编)
  讨论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创新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成立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局,江苏省无锡市对职业学校实行“管办”分离等改革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以往职业教育管理创新通常采取自上而下的路径,即政府主导型的改革,但这种改革容易演变为“内部人”改革,所以在推进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同时,要加强改革中社会参与的力度,实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路径,地方政府和基层学校创新经验可成为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的生长点,本案例就是一个明证。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出发点是满足发展型社会的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为近年来教育界的主题,尤其是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将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向一轮新的高潮。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由满足量的要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更紧密结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扎实推进系统教育,大力培养高技能创新人才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职业教育要发展,管理体制就需要创新,满足发展型社会的需求就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出发点。
  职业教育管理创新的着力点在于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改革,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基本上沿着三个方向展开:一是从高重心向低重心转移,即中央政府和中央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通过权限下放,给予地方政府和学校更多的管理权和自主权,这种走向调动了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发展职业教育与办学的积极性,扩大和增强了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投入,使职业教育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二是从体制内向体制外转移,即逐步建立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这种走向调动了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和支持办学。三是职业教育供给与需求由基本重合向相对分离的转变,这种走向使各个地区和部门作为相对独立的主体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教育需求,以及个人在利益驱动下的不同选择,都较大程度地提高了社会在量、质、类等方面对职业教育的需求,并逐渐成为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上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在解决“条块分割、部门办学”问题方面取得进展,但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没有根本改变,未来的创新就是要使职业教育自身发展,有效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管理创新的落脚点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职业教育的质量究竟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笔者认为行业、企业对学生的满意率,学生对学校的满意率就是职业教育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就是要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行业企业、社会各司其职,推动职业教育全面改革,有效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我们要正视问题,找出差距,把握着力点,找准落脚点,有力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这样才能使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江苏省泰州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马永祥)
  平桥模式:职业教育分权
  与集权的有效治理方式
  在职业教育与就业的管理上,国家一直在集权与分权之间不断寻求平衡。多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的管理一直存在着“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现象,表现为:一是很多部门都是职业教育的举办主体。除教育部门外,很多其他部门也在举办各类职业教育,只不过由单一部门管理转变为与“教育部门”共同管理。二是行业性特征比较强的职业学校,教育主管部门“无力”管理,仍然必须依靠行业部门。诸如人社部门举办的各类技工学校、卫生部门举办的各类卫生院校等等。三是对人才培养实行分段管理。从人才培养的链条看,不同部门的管理权限各有分工。教育部门侧重负责新增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学历教育;职工的就业前培训、对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培训、返乡农民工的再就业主要由社保部门负责;退役士兵的学历及技能培训等由民政部门牵头;城乡妇女的各种职业培训则由妇联负责,等等。实践证明,“主管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参与”的分权模式,有利于明确主管部门的责任,发挥主管部门的行政驱动作用,但问题的关键是其他相关部门参与积极性难以调动。
  应该说,案例中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对职业教育与就业管理职能进行整合的管理模式,是未来职业教育与就业管理在基层有效治理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不难发现,平桥模式其本质就是在保证职业教育分权的同时统筹发展管理。“分权”有利于调动职业教育各类举办主体与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因此,虽然平桥模式构建了统筹管理的独立机构——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局,但仍然按照“性质不变、渠道不乱、统一管理、集约培训”的原则注意协调好“分与合”的平衡。“分权”有助于理顺与上级“条线部门”的组织架构关系,但是在部门运行时,则突出“集权”的特点,即“统筹规划”,将各类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以及各类培训机构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推进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从而实现了“统筹规划”治理下的集团化、集约化办学模式的运行机制。由此可见,职业教育在分权基础上的集权管理充分体现了“大职教”理念。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规模与效益基础上,强调职业教育管理与社会各界的沟通,践行“大职教”思想,共同构筑职业教育分权与集权的有效治理方式,必将推动现代职业教育的“大发展”。
  (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 徐 健)
  地方政府应承担起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责
  首先,地方政府承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责是法规之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发展职业教育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完善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地方政府要切实承担主要责任,结合本地实际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索解决职业教育发展的难点问题。”由此可见,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早就明确了地方政府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义务,也赋予其相应的权力。在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实践中,地方政府应该而且必须承担起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体职能和责任。
  其次,地方政府承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责是国情之所需。长期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兴办的职业高中、高职高专与劳动部门的技工学校、技师学院以及其他部门的职业中专、成人中专分办分治,矛盾重重;所涉及的招生、教学、升学、就业、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环节以及院校、行业、企业、科研与培训机构等社会组织的职业教育职能受政府多个部门的交叉管理,难以协调;就连地方政府领导和教育系统内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鄙视职业教育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国情和不同地方的省情、市情、县情,也只有地方政府才能更好地结合实际,出台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实施细则。
  第三,地方政府承担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责是改革之关键。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了深水区和关键点,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激发职业教育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发展保障水平等关键举措,都需要地方政府的引领。从“平桥模式”的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如果地方政府能充分认识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就一定能打破部门设置壁垒和职能定位思维,扫清障碍,引领发展。当然,地方政府在统筹协调的同时,不应把兴办职业教育的责任都揽到自己头上,而应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同时,也应防止出现职业教育管理部门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的现象,应通过授权委托、购买服务等市场导向方式,把适宜行业企业和社会组织承担的培养培训、测试评估、绩效考核、审计监督等职责交给第三方机构,形成相互制约的良性机制。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章亦华)
  平桥模式:破而后立,勇往前行
  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步伐中,我国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进入发展攻坚期,各界在寻求体制机制创新的探索中不断尝试,但困扰职教行政管理、产教融合、混合所有制办学等深层次职教体制问题的顽疾痼症依旧没有根除。一个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区级基层单位河南平桥却觅得一剂良方,首创“中国第一局”,日臻完善的“平桥模式”为谋求职教体制改革的出路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案例,其成功的奥妙离不开一个“破”字。
  一破僵化思想的拘泥禁锢,立革故鼎新之识。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在引领地方职教发展中如何大有作为受到传统思想的严重束缚。平桥区审时度势,创新体制激发活力,首创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局,通过整合不同行政部门的培训职能、发放职业技能培训券、以职教招商引资等一系列创新举措,使得就业结构紧密贴合产业结构,实现了经济发展与民生建设的双赢。平桥区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就是抓民生。
  二破行政管理的条块分割,立统筹规划之局。职业教育与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多头管理的行政隔阂难免产生部门间推诿扯皮现象。但平桥区领导树立大职教理念,以改革思维跳出已有体制框架,创造性地将教育部门的育人机制与劳动部门的用工机制有机融合起来,并组建多方协同的职教集团,建立公共实训基地,为分属不同部门的培训任务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公约化。这不是在做组织功能的简单加法,而是谋求1 1﹥2的聚合效能。
  三破基层政府的玩故习常,立深化改革之范。当前基层干部惰政懒政现象依然存在,阻碍了职教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作为区级行政单位的平桥却在现代职教体系体制改革创新的大潮中敢破敢立,开拓性地创立“中国第一局”,创造性地发挥行政在职教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使职业教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小政府也有大作为,这是基层智慧的结晶。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加快发展现代职教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我们呼吁基层政府将工作落到实处,在探索职教管办评分离、招生考试、经费投入、校企合作的现代职校治理等机制问题上攻坚克难。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时强调,必须拿出勇气和魄力,自觉运用改革思维谋划和推动工作,不断提高领导、谋划、推动、落实改革的能力和水平。体制弊端,不破不立,我们既期待“平桥模式”引领辐射更多地区,也期盼着更多结合区域实际、符合职教规律的发展模式遍地开花。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夏光祥)
  点评
  用好政府的“手”
  臧志军
  平桥的“天下第一局”很有看点,本期参与问题讨论的观点更有看点,既指出了“平桥模式”的意义,更指出其不足。在几位老师的基础之上提出以下一些看法。
  李克强总理讲过政府有三只手: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和乱指挥的手。进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就是要用好前两只“手”,按住第三只“手”。
  先说“乱指挥的手”。怎样才能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有人认为靠精细的教学管理,有人认为靠教学创新,政府的基本观点是“靠投入”,所以才会有对建筑面积、实训条件、师资配备等不断升级的要求,所以才会不断推出品牌专业、精品课程等支持项目。但教育不是工业生产,投入与产出并非线性关系,所以政府在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方面的很多做法都是在挥舞第三只手。不过把这只手按下,政府岂非无须作为?国际通行的做法是变供给驱动型职教为需求驱动型职教,具体策略是按照就业市场的需求制定职业教育的质量标准,至于如何达到质量标准则是教育培训机构的事,政府不介入培养过程。除了质量管理,目前政府“乱指挥的手”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影响,导致《教育法》《职业教育法》等规定的办学自主权无法落实。李克强总理管理“第三只手”的主要办法是开列权力清单,把政府的手限制在笼子内,所以管住“乱指挥的手”与用好“看得见的手”是一回事。
  职业教育面向人、面向未来,不同于一般的公共服务,像规模经济、投资拉动等其他领域屡试不爽的理念与策略并不适用于职业教育领域,或者用的话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基于这一前提,很多国家对职业教育进行了专业化管理,英国将相当一部分职业教育管理职能赋予了行会、专业协会等社会机构,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则成立了具有官方性质的专业管理机构开展职业教育管理。在对专业机构进行赋权的同时,这些国家仍然保留了教育部、劳动部等政府部门,也就是说这些国家将行政权力与专业权力进行了区分。国际经验表明,用好“看得见的手”(即规范政府行政权力)只是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的第一步,更重要的工作是把专业的事务交由专业的机构进行管理。在“平桥模式”中,“职业教育与就业服务局”在整合行政权力方面迈出了一大步,但众所周知,政府部门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一个人数有限的政府机构能够对海量的专业任务诸如学校开设哪些专业、举办哪类培训、如何确保教育与培训质量等做出专业判断与决策吗?徐健老师认为“平桥模式”是一种重新集权与重新分权的尝试,但就目前的职业教育实际来说,改革的焦点不应该停留在现有政府部门间的权力重新分配,而在于对权力进行正确分类并将权力分配到不同的社会部门。
  权力分散会不会造成权力的碎片化甚至虚化?这是很多人所担心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人们对于职业院校专业的重复建设感到很痛心,都在问政府为什么不能对辖区内的学校专业进行统筹?这就说明人们担心专业设置的权力下放会造成专业宏观管理权力的弱化。实际上,亚当·斯密等大师已经雄辩地论证了市场的力量,之所以会出现专业的重复建设,不是因为校长们缺少理性,而是由于今天的中国职教界还没有健全的市场机制。可以说,政府的职责其实并不在于提供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而在于建设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有了这些环境,优质的职业教育服务就有可能产生。所以政府真正该做的不是开发什么职业教育培训项目,不是管理学校具体的办学行为,而是建立校企能够共享的信息平台、确立职业教育与培训应该达到的标准、建设社会力量成为平等职业教育主体的机制等。这样政府可以成为外在于职业教育的管理与监督机构,不再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让“看不见的手”真正发挥作用。
  平桥的改革是不是教育管理上的进步还有待观察,比如将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合一的改革,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曾经在20世纪末实施过,但这两年又不约而同地把教育与劳动部门拆分开来。但平桥的改革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它至少告诉人们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只是我们希望平桥或其他地方的政府部门能拥有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科学的态度、更加专业的精神,重新构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使中国职教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装璜兴起,环境污染增加,许多生物、理化等有害因素的影响使婴幼儿哮喘发病率逐渐增高.我们于2000年9月-2000年11月期间,在室内输入高浓度负离子
目的探讨爱维心口服液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40只体质量200~250 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目的采用组织芯片技术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在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inia,uw)和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
【摘 要】运用教育云平台技术,引入微课程教学理念,创新知识载体,创建开放环境,变革教学模式,切实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微课助学,导学一体,可以有效促进学习者自主学习、自由学习、高效学习。  【关键词】微课程;云平台;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8-0070-03  【作者简介】严景芳,江苏省南通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试点的中职、本科“3+4”分段培养作用日渐显现,为中职学生的成人成才提供了广阔空间。一些学校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关系的处理困惑及课程衔接不适当
“茆院长”也许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虚拟存在。或是一个团队。但这又有什么要紧呢?问题是他抓住了关键、解决了问题!当手机已经变成“外挂器官”、当网络已经成为生活必须、当
1980年以来,陕西经济社会总用水量呈螺旋式缓慢增长,用水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用水水平处全国中等偏上。“十二五”末,陕西GDP将达2万亿元,定额法测算总需水123.35亿m3。根据陕西“十
导读:2012年,江苏省在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进程中,率先试点中高职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分别设计和试验了中职与高职“3 3”衔接、高职与本科“3 2”或“5 2”衔接、中职与本科“3 4”衔接等分段衔接贯通培养项目,在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到目前为止,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项目(以下简称“贯通项目”)的试验已经逐步进入到“转段衔接”的实践操作阶段。由于贯通项
【目的】本研究汇总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田间试验数据,分析中国马铃薯产区施用氮、磷和钾肥的马铃薯产量(可获得产量、产量反应和相对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特征,以期为
秋冬季节,气候干燥,嘴唇常常因缺水而出现干裂、脱皮、流血等状况,让人苦恼不已,因此一支小小的唇膏便成为必不可少的护肤用品。挑选一支适合自己的唇膏,不仅能滋润娇嫩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