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战略盲目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Y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美国前情报承包商斯诺登的大揭秘掀起的对美国间谍行为的控诉,目前进入了白热化。外界感到疑问重重——美国总统奥巴马知道了什么、何时知道的;窃听友邦领导人对话的合法性怎样界定;跨大西洋关系的未来如何;甚至对“盟友”这个词如何来定义。
  但最近的这场风波与其他和美国相关的当前外交危机一样,反映了一个更加根本的问题:美国外交政策缺少战略眼光。在美国能够建立起包罗万象、以目的导向为框架的政策来与世界发生关系之前,难免要采取被动方式,一如斯诺登引发的美国的尴尬处境,我们在近期所看到的这场轩然大波将继续成为美国的常态。
  在四十多年的时间里,遏制苏联影响力的冷战政策一直是美国的战略框架。尽管在策略上一直存在争论,并且随着政府在不同政治派别间的变换而改变着,但总体方针一直没有变化,因为这样的战略框架是受到了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广泛支持的。
  当然,总体国家安全战略并不能保证解决问题,甚至没有能够避免美国在越南和尼加拉瓜遭遇的灾难。尽管如此,事后看来,遏制给美国外交政策带来了如今所缺乏的秩序和组织。
  柏林墙倒塌以后,促成遏制战略的必要性已不复存在。自满于胜利的美国认为瓦解苏联集团是其“例外主义”的又一明证,他们并且陷入了一个幻觉:其冷战的成功本身即是一种战略。
  随后的十年是外交政策漫无目的的十年,美国不作为和不参考更广泛的看法而一意孤行的例子比比皆是。在单极时代,美国没有对手,可以奢侈地无需考虑战略目标。
  9·11袭击令美国震惊,于是美国强行推出了新的框架,这种框架仍建立在其通往自由的历史洪流的思维上。不幸的是,随后出现的是有严重缺陷的方针,因为宣布“反恐战争”的美国把自己放在了一套战术的对立面,而不是一个实体或一种意识形态。
  在奥巴马治下,美国开始远离这一方针。但是问题在于美国仍没有找到有意义的方向。与20世纪90年代一样,美国没有需要长期应对的当务之急,而结果也是一样的:不作为和不协调的行动的结合。此外,在美国国内出现政治两极分化的情况下,全球战略的缺位让美国失去了一个能统一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聚焦点。
  20年前,地缘政治的条件限制了对美国外交政策真空的反向作用。如今,美国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强国,但不再是唯一的强国。美国不再能够单枪匹马解决直接影响自身的问题,尽管美国的领导地位仍是不可或缺。
  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美国也无法逃避气候变化、流行病和恐怖主义——这些挑战需要全球合作解决。但对美国来说,多边主义的功效完全是权宜性的。说到底,多边主义永远不会比“好的”双边方案更好——这一观点削弱(而不是增强)了有效的国际行动的能力。
  事实上,美国永远准备为各种条约而进行谈判,但却很少愿意签署条约,而在美国国会批准条约的情况就更少了。这使得美国仍游离于《京都议定书》《禁止地雷公约》和《联合国海洋法宣言等全球协定》之外。美国在建立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正式机构上所表现出来的灵光一现的创造力和支持让位给了对孱弱的、非正式和临时性组织的偏好,比如各种“G-某”集团和“意愿联盟”。
  建立有效的多边主义需要重视有利于协调的规则和机构。美国最近决定签署武器贸易条约,这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只要国会能取得批准这一条约所需要的跨党派支持。
  但朝着正确方向努力的零星动作是不够的。真正需要的是目光和心态上的变化——不再将多边主义视为一种策略,而是视为一种战略,对于美国,这是当务之急。
  最近的间谍丑闻是美国外交政策缺少大方向、不能集中于大局的狭隘的策略性目标的最终结果。此案的结果危害了跨大西洋的关系,一些欧洲人甚至要求暂停计划中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資伙伴关系(TTIP)谈判。当然,中止贸易谈判是愚蠢的,不仅从地区角度看是如此,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甚至能影响全球的规则制定。
  而另一方面,当前的外交危机也是一次机会,可以利用它来保证关于隐私和监控的跨大西洋讨论在多边基础上进行。抓住这一机会将是一个小的进步,但这一小步对于过去25年所极度缺少的战略眼光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贡献。
其他文献
长期以来,法院审判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同案不同判”现象,最高法院通过案例指导旨在约束法官裁量的随意性,保障司法公正  “上周我们就接到《通知》,现在正组织全院学习呢!”贵州省高级法院副院长李汉字在电话中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指导性案例统一了裁判尺度,约束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  2012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第一批4个指导性案例,其中民事和刑事案例各2个。同时,最高法院也下发了《关于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PM2.5季,办公室团购口罩。我才第一次知道,现在口罩也是有尺码的,从XS到L不等,不禁让人怀疑其恼人的潜台词:小V脸、普通脸、大饼脸……  服装尺码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那之前都是量体裁衣,用今天的说法,就是“高端定制”。据《瑞丽》杂志的一项分析,从那时起,大约每十年,同样大小的服装就会少一个码数。最初的24码,和今天的14码差不多。改变身材不容易,改变尺码数字却很容易。  
广州地铁翻新事件,使公众真正明白了自己的定位,那就是:没有任何公共事务,应该置身于公众视野之外    地铁公司最初对市民质疑的回应颇有些冷淡,言谈之间透露出这样的信息:翻新是用我自己的钱,不用向公众作交代。  果真如此?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围观中,讨论的焦点已转移到更深层次的话题——对于广州地铁总公司这样的主营公共服务的国有企业,其日常经营维护的费用,是否该接受公众的监督?    由政府转向企业的公共
2012 年 12 月 3 日,在美国华盛顿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前中)使用推特与公众在网络上交流。供图 / 美国白宫  “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又错了,个人(医疗保险)的委托时间最后期限并没有变,是3月31日。”这条推文,由美国总统委员会成员查尔斯·欧恩斯坦发于10月24日。  很快,这条推文就由奥巴马两位副新闻发言人乔什·欧内斯特和埃里克·舒尔茨在内的200多个推特用户转发,阅读量则有近2
琳琳清楚地记得那一天,当她的脸被氧气面罩整个扣上时,她立刻进入了一个孤独而恐怖的世界。在那之前,她反复发作的胸闷、胸痛、气短症状,被诊断为“气胸”,大夫说,这病通过外科手术就可以治愈。可是从那时起她才知道,一种从未听说过的疾病将长期与她纠缠,甚至危及生命——淋巴管肌瘤病( LAM)的发病率为四十万分之一,却被她“摊上了”。到琳琳被确诊的2006年,这种病在中国的累计报告病例也不过100例。  北京
提名理由★为了心中的希望和梦想,一群来自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的商界精英们走到一起,直面自己的环境和社会责任,建立起阿拉善生态协会,以内生式社区发展项目为核心,尊重当地人的文化和权利,发掘当地人自身的潜力,致力于改善和恢复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地区的生态环境。机构旗下的基金会,资助了中国超过半数的环保组织,推动了行业发展,堪称中国环保力量的孵化器。简介:阿拉善SEE公益机构,中国最大的民间环保组
西方自己都在全世界各地做着践踏人权的事情,又怎么可能关心人权呢?人权问题是西方用来掩盖其对任何致力于与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对抗的组织提供支持的借口。  “支持人权”,往往是西方干涉别国内政甚至将某个国家引入内战的同义词。这已经在尼加拉瓜、古巴和智利等国家“实行”过,现在又被用来制造中国的不稳定。  “支持人权”,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曾破坏了拉美所有的革命或群众运动(古巴除外),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幕前两天,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到北京法院系统调研。他不止一次提到一句话:“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这句话,周强在就任最高法院院长后,在公开场合还说了不少于5次。它主导了这位法院系统掌门人在过去7个多月的工作思路。回归“终结者”  2013年3月15日,周强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这是继肖扬之后,第二位科班出身的院长。基于其专业出身和在湖南的法治实践
病理医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可是,这个靠一台显微镜和医生的知识与经验支撑、被誉为“医学的灵魂”的学科,在中国单纯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医院里,正面临严重的危机  2月20日上午,武警总医院乳腺外科正在进行一台肿瘤切除手术。患者27岁,来自山东,在当地医院经B超诊断已被定为“乳癌”。按照惯例,主刀大夫还是先取出一粒黄豆大小的病变组织,送病理科做诊断。  冷冻、切片……经
11月11日航拍的菲律宾中部东萨马省吉万镇。“海燕”横扫过后,当地全成废墟。图 /IC  菲律宾莱特省首府塔克罗班市中心,一名妇女从被台风“海燕”摧毁的家中往外看,佝偻着,一脸绝望。身后的“家”,其实只剩废墟……11月10日下午,《华尔街日报》记者拍下这个情景。  莱特省和萨马尔省是“海燕”肆虐的重灾区。菲律宾国家减灾委员会11日晚宣布,“海燕”已造成该国至少1774人死亡,另有82人失踪和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