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的“主心骨”

来源 :共产党员·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ying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只要父老乡亲信任我,我愿意为我的家乡当好家、领好路。”这是高启上任时说的话。1991年,村里的十多名老党员带着全村父老乡亲的重托,给他出了一道人生“难题”,邀请他回村挑起改变负债超百万元、人均收入不足1000元、已经无法运转的“破烂村”面貌的担子。面临即将转为正式乡政府机关干部的紧要关头,面对着家乡父老渴望的眼神,高启不顾家人的阻拦,毅然选择了他热爱的家乡。
  “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刚回到村里,高启看到村里的干部都只忙自家事,群众办事找不到人,就算找到了村干部也互相推诿扯皮,群众满意度不高。面对这种情况,高启为班子立了规矩:今天的事今天办、重要的事优先办、复杂的事梳理办、困难的事合力办、所有的事认真办,年终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评议村干部,群众对谁不满意,谁就回家去。
  “手中没米,叫鸡不理。”村里没钱,老百姓的事就办不了,100多万元的外债像是压在他心口上的一块大石头。为了壮大集体经济,高启从亲属开始做工作,把个别群众占用沟坡林地搞的小开荒、强占沟塘建的小鱼池,一户一户收归村集体统一规划,投标发包,发展养殖业和开发造林。他拒绝了朋友占用闲置小学和村部的请求,引进了两家大型肉鸡养殖场,为全村发展养殖业起了带动作用。利用村里的100亩耕地,建起了集体苗木花卉培育基地,成苗后分植到村屯道路两侧,等到苗木达标、价格合适时再销售出去,既解决了村屯绿化问题,又增加了集体收入,基地变成了村里的“绿色银行”。经过几次苗木更新,村集体不但还清了债务,还有了存款。
  高启常说:“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很难做成什么大事。”农闲时,他总是不定期地把党员召集在一起,一起学习政策、研究发展、开展义务劳动。每年年终,组织党员和群众代表评选出“优秀党员”“孝道模范”“致富带头人”,张贴光荣榜,让荣誉激励引导党员群众弘扬正气,营造了心齐、气顺、劲足的浓厚氛围。
  高启认为,当干部就得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几年来,全村完成6.5公里村内主要街道硬覆盖和水泥边沟衬砌,安装路灯41盏,方便了群众出行;新建636平方米集党员活动、教育培训、便民服务、文体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夯实了组织阵地;建设了160平方米的标准化诊所,方便了村民就医;新建了村养老院,对村里五保老人集中供养,使其安度晚年;建成了3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购置了音响设备,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业余文化生活;全村60周岁以上老人参加合作医疗费用由村集体承担支付,多年来全村民生和公益事业建设从未向群众
其他文献
技校毕业进厂时,他手里的设备是全厂最破最旧的车床,两年后,车床变成了镗床,又过了两年,镗床变成了全厂最好最新的进口数控加工设备。而今,他“掌管”着拥有17台大型精密设备的加工车间。他的操作技能超过了老外培训师,他带出的徒弟数以百计,他创造的加工法成倍地提高工效,在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减速机厂,他的称呼是——  那是一个夏日的傍晚,梁伟正在检查设备,准备上夜班,手机响了,一看来电显示——“厂
期刊
办公室里4个科员,就大明是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聘考过来的,其他3人都是靠关系进来的。  主任在分配工作时,总是偏向那3个有关系的,给大明派的活最多。大明整天像陀螺一样忙碌着,时间长了,心里就有了怨气。  大明也想怠慢,但是主任明着说、暗着提示:“这年头,没有关系的人,就得多干活,不然没好果子吃。”  大明知道主任是在说他,没有吭声,心想:“你们都认为我是一个农村娃出身,没有关系,没有门路,那我就找找关
期刊
有人说,他在工作上是最不“安分守己”的人,喜欢“折腾”;有人说,他是一个发明家,因为他研发的专利技术让更多人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人说,他是一位乐于“传帮带”的好师傅,在单位掀起了创新钻研的热潮。而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变电检修室电气试验一班班长陈润晶这样总结自己——  2015年隆冬的一天上午,丹东地区气温骤降到零下20℃,在国网丹东供电公司66千伏东坎子变电站,十吨的吊车轰鸣着将主变压器的铁芯吊起。这
期刊
1996年,只有24岁的孙爱丽刚刚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环境卫生管理处得胜清扫所当环卫工。尽管孙爱丽内心十分抵触,但是却无奈地接受了这份工作,没想到这一“忍”就是20年。  提起自己迈入环卫这个行当时,孙爱丽毫不掩饰地表示,当初是真的不愿意干这个工作——一个大学毕业生刚毕业就去当环卫工,怕被邻居、同学看笑话,心里很纠结。但是后来没有办法,为了一份工作,只好硬着头皮上班了。  孙爱丽还记得,第一次扫街
期刊
救死扶伤,是乃仁术,必为良医!胡伟从医30多年,一直工作在临床、教学和管理工作第一线,她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在急危重患者多、瘫痪病人多、疑难病患者多的繁忙工作中,三十多年如一日,对患者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爱心,为他们解除疾病的痛苦。  带着对医生救死扶伤职业的敬仰,胡伟大学一毕业就成为鞍山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神经系统疾病疑难病患多,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关键。胡伟深知,必须有深厚的
期刊
1995年,王峥嵘经人介绍与刘振生结婚,走进了老刘家这个“大”家庭。说这个家“大”,是因为老刘家有4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包括80多岁的聋哑人大爷公、年迈体弱的公公婆婆、患有癫痫病的大伯哥。后来,她和丈夫又有了两个儿子,从此八口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  为了生活,丈夫刘振生外出打工,每年只能回家待20多天,王峥嵘就一直和公婆、大爷公、大伯哥以及自己的两个儿子生活在一起,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王峥嵘肩上。白
期刊
1991年,王立荣刚到居委会上班,有一天突降大雨,居委会辖区里一个胡同下水道堵塞了,居民找到她,她和卫生员冒着大雨,用一天时间把下水道修好了。第二天,群众给她送来了感谢信。这份不起眼的工作让王立荣觉得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了,心里无比欣慰,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2年。2003年,王立荣走上了党支部书记的岗位。琐碎事没少,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却更重了。  2005年7月,正当王立荣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时
期刊
2008年8月,身为汤神庙镇中心小学调研员的孙占华被调到刚刚完成合并的汤神庙镇寄宿制初级中学任校长。摆在他面前的,是8栋低矮破旧的瓦房和杂草丛生、尘土飞扬的操场;学校教学管理粗放,学生学习氛围不浓,有的学生因教学质量差而转学,有的因家庭贫困而辍学,还有的因跟不上课程而厌学。  怎样才能让孩子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经过深入思考、广泛讨论,孙占华和同事们确定了奋斗目标:从教师队伍和班子建设抓起,用
期刊
17年前,20岁的丁琳从部队复员被安置到抚顺市公共汽车总公司工作。当领导看到他的履历表上填写着“中共党员”时,热情地鼓励丁琳:“你可是我们单位最年轻的共产党员呀,我们期待你能把部队的好作风带到工作岗位上,无愧于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丁琳记住了这句话,一直用它鞭策自己,十几年来未曾有丝毫懈怠。  2002年,丁琳服从工作安排到28路车做驾驶员。28路车终点站“阿金沟”地处城市边缘,线路比较长,很多
期刊
王绍永平常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1992年,他领着几个村民在南大洋点起第一把炉火,创办前杜村轧钢厂,打起“工业强村”的大旗。1998年,按照国家政策,王绍永用140万元将村办小厂转制,并承诺每年向村里捐赠20万元用于发展公益事业;同时为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发放60元生活补贴。商海弄潮,锤炼了他的胆魄,从此开始探索“村企共建”之路。  2010年,他满票当选前杜村党委书记,同年当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