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复仇现象及法律规定之浅析

来源 :学问·科教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代社会是一个有着复仇文化的维度,复仇理念、复仇法制、和荣辱观念共同合成了这样一个历史现实。
  【关键词】复仇理念;复仇法制;复仇现象;荣辱观念
  
  一中国古代有关复仇问题的理念
  
  初民社会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氏族公社为基本单元结构。强烈的血缘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在氏族成员受侵害时据主导,复仇成为整个氏族的责任。因而初民社会的复仇也称血亲、血族复仇。在复仇方式上采取同态复仇。初民社会复仇是与蛮荒社会现实是一致的,"在未开化的民族,复仇永不止息。"[1]而且成为 "不法行为" [2]的前身,也形成复仇的原始荣辱观念。
  先秦是一个以血缘为基础的等级差序的家国社会的形态。夏商两代带有氏族复仇的遗风。时至周朝,礼的要求成为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溯源,以亲亲和尊尊为礼的核心要素与家国要求,共同交织了系统规范,这为复仇提供了文化背景和理论前提,导致春秋战国则为复仇多发时期。可见在先秦复仇是被支持和要求的。此时的法心理是"仇必复"这样在家国双重要求下形成了先秦的复仇荣辱观念 。
  有秦一代以来,对法律极端的笃信和崇拜,尽显"秦法繁于秋荼,网密于密凝脂"[3]复仇从被支持到被限制 。汉承秦制,但是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反复。唐朝为本的"德礼"与为用的"刑罚 "于政教处和谐化一。于此国家公权力已成熟,可据法实现国家主义的复仇,虽然"复仇中最可原谅的一种,就是为了报没有法律纠正的那一种仇的。"[4],但是《唐律疏议》中也有的规定对复仇进行规治,"官方法律并不完全禁止复仇,而是对复仇的条件施加了一些限制。"[5]复仇也具有客观危害,"复仇的本质是对法律的否定,是对国家公权力--刑罚权的挑战"。[6] ,复仇荣辱观念有了法律上巡回余度。
  总体唐后朝代承前制,趋势是呈现从宽到严趋势的。但是由于民族文化和时势原因有一定的反復。东汉与北周也曾允许复仇,元代确立了"烧埋银"制度,复仇荣辱观念此时是边缘风俗化着的。
  
  二 传统法关于复仇问题的法律规范
  
  在传统社会的法制环境中对于复仇问题有着一条相对清晰的历史线索,这为理解复仇法律观念,提供了一条认识复仇荣辱观的途径。
  先秦时盛行复仇之风,存在大量的复仇故事。经书是起到了法律作用,许可复仇。《礼记》云:"父之仇,弗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 居父母之仇,须要 "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戴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居昆弟之仇",须"仕弗与共国" "居从父兄弟之仇",须"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大戴礼记》云:"父母之雠不与共生,兄弟之雠不与聚国,朋友之雠不与聚乡,族人之雠不与聚邻。"《公羊传》云:"君弑,臣不讨贼,非臣也;子不复仇,非子也。", "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
  《法经》规定"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严禁私人复仇。秦朝对于复仇问题《法经》恪守规定,"以轻重被刑大小"。秦末刘邦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7] 三国时曹操明令禁止私人复仇,于东汉献帝建安十年令:"不得复私仇" ,后魏文帝时诏曰:"今海内初定,敢有私复仇者,皆族之。"《魏律》规定:贼斗杀人,以劾而亡,许依古义,听子弟追杀之。会赦及过误相杀,不得报雠,所以止杀害也。"。晋成帝诏定:"自今以往,有犯复仇者必诛。"[8]北周《大律》规定 "除复仇之法,犯者以杀论",元亦纵。
  时至隋唐,虽然在《唐律》中对于复仇问题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存在变通的机制,而且在复仇的有细致考虑。《唐律•贼盗》规定:"诸夜无故入人家者,笞四十。主人登时杀者,勿论。" 《唐律疏议》解释为"外人来奸,主人旧已知委,夜入而杀,亦得勿论以否"为"律开听杀之文,本防侵犯之辈。设令旧知奸秽,终是法所不容,但夜入人家,理或难辩,纵令知犯,亦为罪人。若其杀即加罪,便恐长其侵暴,登时许杀,理用无疑。"同时 "若知非侵犯而杀伤者,减斗杀伤二等。"唐律在复仇当场即时性有明确规定"登时杀者勿论"。《唐律疏议》解"登时"为 "登于入时"既是当场即时。同时特殊情况"本罪虽重,不合杀伤。主人若有杀伤,各依斗法科罪,至死者加役流。"《唐律疏议》同时对于相"诸邻里"、 "诸追捕罪人" [9]等也定要求。
  宋承唐制,《宋刑统•斗讼律》设有"复仇"条目,附"如有复祖父母、父母之仇者,请令今后具案奏取敕裁"一句。明清承唐宋法在人情和国法间作细致权衡。《大明律•刑律》父祖被殴"条仿《唐律》"祖父母为人殴击",增加规定:祖父凡父母为人所杀子孙擅自杀死行凶者,杖六十其即时杀死者,勿论。"《大清律例》亦相仿。允许"即时"复仇外,对非"即时"复仇情况也有相应规定,明清律在复仇问题上是充分考虑情理法关系。纵观历史上的法律规定,在整体上是逐步控制复仇,最终禁止复仇。
  
  余论:
  
  对复仇观念与复仇法制的历史回顾,是一个情理法旅程。但是作为犯罪的诱因的复仇因子依然深藏于人人之中,成为当代社会存在法制发展与荣辱观念不可回避的问题,这需要法律与其他因素共同进行管理与规范,进而达到所期待结果。
  
  【参考文献】
  [1]〈德〉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M]商务印书馆1996 。
  [2]杨鸿烈著范忠信 何鹏勘校《中国法律思想史》[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2004。
  [3]《盐铁论-刑德》[M] 中华书局1981年版。
  [4]〈英〉 培根 著水天同译《培根论说文集》 [M] 商务印书馆 1983。
  [5]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6]霍存福 《复仇 报复刑 报应说--中国人法律观念的文化解说》[M]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5。
  [7]《史记•高祖本纪》[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8]《唐律疏议》[M] 中华书局1983年版。
  [9]《晋书•宗室》[M] 中华书局1973年版。
  
  责任编辑:王明楠
其他文献
【摘要】在学习有声语言艺术的历程中,学习者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素养。我们从声音技巧的训练当中所体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入手,来思考在播音艺术"动听的声音"的背后所应该具有的种种心理品质。学习者不仅有科学的观念、优良的意志,还需要较高的审美修养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领悟。  【关键词】声音观念;意志;情感    近年来高考中艺术类专业的报考者日益增多,招生报名呈现出火爆的场景。许多考生和家长抱着一种"试试看"
期刊
【摘要】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艺术课,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美术教育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而且对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  【关键词】美术;兴趣;创新    在新课改的今天,美育更不能忽视,如何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因此,结合自身在实际课堂中的
期刊
【摘要】增值业务是运营商提供给消费者的更高层次的信息需求,增值业务用户规模庞大,业务种类多需要及时监测核心业务的发展动态,有效支撑到数据业务精确营销:能按条件提取用户号码集的目标营销能力、及时检验数据业务的营销效果。实现数据业务客户分群管理、支撑数据业务的门户管理与优化。所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要求发现众多数据中存在的关系和规则,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高准确辨识、获取、保持和增加数据
期刊
【摘要】当代运动正沿着主体空间和高难度技战术方向发展,比赛双方进行高水平的全面对抗,比赛过程复杂多变,特别是势均力敌的比赛,控制篮板球成为极重要的环节.话说。技术是抢篮板球能力的核心;配合是抢篮板球能力的保障;基本功训练是篮板球能力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篮板球;技术方法;基本功训练    一、拼抢篮板球的基本要求    现代篮球运动水平全面对抗,表现在争夺篮板球凶猛,身体接触频繁而激烈。怕顶撞
期刊
【摘要】在构成城市特征的各个因素中,色彩凭借其"第一视觉"的特征无疑成为建立个性化城市的基本条件。因此,成功的城市色彩规划与建设往往能够极大地提升一个城市的总体形象及魅力,并使其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价值。  【关键词】色彩;城市规划;绿化;铺装景观;城市色彩;色彩组合    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城市,特别是历史文化名城所关注的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在超高速发展及扩容过程中
期刊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现有税收制度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改革已经势在必行。通过分析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现有比较完善的税收制度,我们可以找到一些改革的突破点。本文主要比较中美两国的税收征管体制、税收政策、税收法律、税收文化等,归结出了造成上述差异性的各类原因。最后提出若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税收制度;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一、中美两国税收制度的现状比较    (一)税收
期刊
【摘要】现代市场经济和现代教育制度确实在很多方面凸显其优越性的一面,市场经济促进了社会的繁荣,现代教育培养了具有专门技能的人才,但是它们却又在不同程度上单面化了人的价值观念和对生命意义的真实诉求。人是超越性的存在,是以自己的生命意义来真正地指导生活的存在。我们必须通过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来敬畏生命、享受生命和创造生命。  【关键词】终极价值观;生命价值    我们的生命来自于偶然,失去却是必然
期刊
【摘要】陈嘉庚是我国著名的爱国华侨,他事业有成之后致力于中国的慈善教育事业,并且倾其一身所有来进行慈善教育事业,其慈善教育思想引导的慈善教育活动在为当时政府减轻负担的同时为培养了一批人才,推动了中国教育的发展,并且他的表率精神也激励和鼓舞的更多的华侨和民间实业家热心于慈善教育事业。研究其慈善教育精神缘由对于我们今天的科教兴国和构建和谐社会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陈嘉庚;形成原因    1绪
期刊
【摘要】商代是我国青铜工艺的一个高峰,作为它的造型装饰,种类繁多,本文主要介绍的是作为变形的动物图形,如饕餮纹、龙纹、夔纹、凤纹等,从这些纹样中探索在商代人们意识中流行的社会思潮。  【关键词】商代青铜器;饕餮纹    商代青铜器的装饰纹样有动物纹、几何纹和少量的植物纹,植物纹仅见四瓣花纹和变体花瓣纹(或称圆涡纹),本文主要对商代青铜器中变形动物纹进行分析。商代青铜器上变形的动物纹样主要如下: 
期刊
【摘要】"语文学法研究"是语文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对抽象的经验方法的研究,是对自我学习本体的研究,通过研究,使学生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为何进行学法研究,如何进行学法研究,学法研究要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学法研究    研究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不仅在于改造我们的教法,更在于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改变学习的习惯、方法、态度和精神,"语文研究性学习"应时而生。"学生自我的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