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新看 经典启示录

来源 :综艺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n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被称为年轻人集聚地的B站,今年加快了购买老片的步伐,继年初上线《警察故事》《卧虎藏龙》《赌神》《功夫》《贝奥武夫》《碟中谍》等大批经典中外电影后,前段时间又集体上线了老版的央视四大名著电视剧,引发年轻网友弹幕狂欢。
  “老剧翻红”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最近一两年,不仅“年轻人追老剧、看老片”成为新风潮,一些经典影视作品的台词和情节也被做成表情包在网上疯传。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思考:何谓经典?作为影视工作者,如何引导年轻受众观看经典?经典影视是如何跨越时代鸿沟,恒久散发魅力的?这些经验能否为当下创作者所用,进而打造新经典?
  年轻观众“沉迷”老片
  去年年底,优酷官微发布了一份名為“6000万90后沉迷看老片”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自2019年6月优酷高清经典专区上线以来,上亿用户人均每日看剧1小时,90后观看时长占比超过40%,其中男性占比59.8%,女性占比38.5%。报告显示,电视剧作品观看时长排名前两位的“电视人”分别是胡歌、金庸。胡歌主演的《神话》《仙剑奇侠传》与金庸小说改编的《鹿鼎记》(陈小春版)、《天龙八部》(黄日华版)等作品,成为网友追捧的对象。电影方面,周星驰以383万小时的作品总观看时长轻松夺魁,其中《赌侠》《千王之王2000》《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最受90后观众青睐。
  《综艺报》曾经做过一期《豆瓣评分人数TOP100国产剧》的调查(豆瓣受众构成主要为25—35岁的沿海省份城市青年)。在豆瓣评分人数TOP100国产剧中,评分最高的作品是2007年的《大明王朝1566》,豆瓣10.41万人平均评分9.7。《西游记》(1986版)、《红楼梦》(1987版)、《武林外传》《父母爱情》《大宅门》《亮剑》《士兵突击》《潜伏》《琅琊榜》等,也是口碑和热度至今居高不下的作品。网络公开数据显示,《西游记》(1986版)腾讯视频专辑播放量9.6亿次,B站播放量2031.2万;《红楼梦》(1987版)腾讯视频专辑播放量2.7亿次,B站播放量1375.9万;《士兵突击》腾讯视频专辑播放量5.9亿次,B站播放量1424.1万;《父母爱情》腾讯视频专辑播放量15.1亿次;《琅琊榜》腾讯视频专辑播放量58.9亿次(编者注:由于优酷、爱奇艺等视频平台关闭了前台播放量显示,所以一些经典作品的全网点击量要远超当前数字)。TOP100中首播时间最早的作品是评分9.6、导演杨洁的作品——1986版《西游记》。这部作品时至今日仍然熠熠发光。早年间,四大名著改编剧是不计时间成本,精细打磨出的经典。
  沉迷老片的90后甚至00后,几乎遍布各个平台,除了率先打出“老剧新看”概念的B站,一些长视频平台及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网站和短视频平台,也成为老剧复兴阵地。甚至在高清版本老剧推出前,很多UP主就通过恶搞、鬼畜等多种形式,将那些老剧展现在网友面前。
  当然,不是所有的老剧都能谓之经典。作家、文化评论人韩浩月曾对一些老剧受追捧的现象专门做过调查。在他看来,年龄偏大的观众爱看老剧、老片,总有情怀加持。“在特定年代,一些老剧对观众而言是一种陪伴。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娱乐方式比较匮乏,看电视剧成为主流娱乐消费形式,因此在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些作品,就有了成为经典的可能。”韩浩月认为,所谓经典的塑造过程,是由剧作和观众的互动形成的,一方面源于作品内容本身具有可看性、有价值,另一方面源于观众对作品投入很多情感。他们通过看老剧、老片去怀旧、追忆青春,因此即使回看也依然能找到新角度,发现闪光点。
  然而,当下追看老剧、老片的主力人群,主要集中在20岁上下,又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愿意观看一些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影视作品?韩浩月表示,这些严格遵守传统思维所制作的“老剧”,散发着完全不同的时代气质,令年轻观众感到好奇,观看“老剧”,成为他们体会“父辈时代”的契机;他们从这些“老剧”身上,隐约发现一种情感上的亲近与文化上的共鸣。
  同时,年轻人有着解构经典、解构权威的本能和冲动,他们用玩梗、二次元、社交媒体等新式解读,让老剧、老片呈现出全新活力。“有些经典不是让年轻观众去崇拜、去怀旧的,这些作品能和他们的消费观建立起一种联系。”“看影视作品,关掉弹幕会失去一半乐趣!”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共识。如《三国演义》中张飞的“俺也一样”,《红楼梦》中宝玉的“这个妹妹,我见过的”,都成了观剧打卡名场面。37年前上映的电影《牧马人》,更是凭借一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被网友送上热门,甚至连主演朱时茂都亲自做出回应。韩浩月表示,在以娱乐化的方式去解构、调侃经典之余,有些年轻人也会本能地寻找一些能打动他们的东西,“那部分可能不会被表达出来,因为那是一种很隐秘的文化联系、情感联系。”
  好内容是刚需
  在知乎“有哪些你看了三遍以上的影视剧”问题下,2万多条回答里,10年前播出的老剧占六成,包括《亮剑》《还珠格格》《新白娘子传奇》等。当然,并非所有老剧、老片都能走红网络,走红网络的老剧、老片也未必都能称之为经典。从此次影视从业者向《综艺报》提供的“推荐给后辈的经典片单”也可看出,除小部分作品与网上热播老剧、老片重合,大部分他们眼中的经典依旧没能大范围走进年轻观众视野。
  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经典并非“快餐”,通俗小说、流行音乐的拥趸也远超过经典名著与古典音乐的受众。编剧王小枪认为,年龄差异、人生阅历和感悟的不同,是不同年代观众出现审美差异的主要原因。
  完美世界影视副总裁刘宁表示,两代人的喜好产生偏差或者不同是必然结果,“社会发展迅速,年轻人接触的信息面越来越广,选择越来越多,喜好也逐渐多元化。”
  制片人邓细斌则认为,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多数人观看影视剧的主要目的是解压、消磨时间,因此太过深沉压抑且内容一般的影视作品,不太容易引起当下年轻观众共鸣。
  也正是因为存在代际差异,有些影视从业者很少主动向后辈推荐影视作品。韩浩月表示,比起“推荐”,他更倾向于自我喜好的表达,“比如我个人爱看什么样的剧集、电影,我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但并非推荐。因为审美口味差别太大,你觉得好的片子在别人看来可能会觉得很无聊。”导演郑大圣也表示,从不向后辈推荐自己喜欢的影视作品,在他看来,“一代一世界”,“‘经典’不是能自我期许、自我命名的,也不是时代能够辨别的,得交托给时间。”   不过,每代人对“好内容”的追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韩浩月认为,不同年代的观众喜欢的作品形式可能发生变化,但根本需求其实一直没有太大改变,“他们要从作品中得到娱乐,这种娱乐包括视觉享受、精彩的故事、优秀的表演,他们还希望通过作品去体验一段人生。” 前文提到的《西游记》《红楼梦》《大明王朝1566》《父母爱情》《亮剑》《士兵突击》等影视作品,就是老少通吃的经典。
  邓细斌认为,一些经典的年代影视作品可以记录一个时代的缩影,让观众在进行艺术性观赏的同时,引发回忆和情怀,“文以载道,好的影视作品可以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导向,寓教于人。”
  提供推荐片单的制片人、导演、编劇等业界人士也纷纷表示,会考虑采取年轻观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创作一些作品,但不会一味迎合。毕竟,大多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也不是因为迎合、追随,作为专业人士应该有操守、有追求、有自信。作为引领者,应该为广大观众创作能代代相传的经典影视作品。
  这就又回到那个问题,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之为“经典”?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编剧、制片人梁振华认为,经典是可以反复琢磨和回味的作品,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并将长久流传于后世,“但经典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或者说,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适合自身的经典。”柠萌影业合伙人、副总裁杨晓培也认为,经典具有引起各地区、各时代观众共鸣的普适性,情感是共通的,共通于时间和空间。经得住市场和观众的考验,当下的“流行”也能成为“经典”。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专题中,影视专业人士的推荐片单,不代表全体影视工作者的“趣向”。毕竟影视作品浩如烟海,无人能一览无余,有大量“遗珠”只能说那是自然、必然。片单中除了《放牛班的春天》《天堂的孩子》《阿甘正传》等推荐频次较高的作品,《肖申克的救赎》《教父》《狮子王》《小城之春》《美国往事》《茶馆》《老友记》《大宅门》《亮剑》《士兵突击》等,也无一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中外影视经典。以《放牛班的春天》为例,腾讯视频专辑播放量1801.9万次,B站播放量154.8万,豆瓣98万余人平均评分9.3。另外一些专业人士推荐的近几年的优秀作品,相信也会有很多在未来成为世所公认的经典。
  着眼“当下”   打造“未来”之经典
  无论是借助台词、玩梗“破圈”的翻红老剧、老片,还是靠品质长久流传于后世的经典,其实都能给今天的影视创作者带来启示。
  韩浩月表示,一些翻红老剧可能存在各种瑕疵,比如演员表演方式保守、画面塑料感十足,以及剧情中传达的带有农耕时代气息的价值观等,都可能会让年轻观众难以接受。但大多数作品的结构、人物和戏剧冲突设计工整且完整,“过去很多作品在叙事上是有节奏的,人物和情节的设计都是有目的的,没有废掉的情节和画面,年轻观众会感受到这种作品的完整性所带来的艺术感染力。”韩浩月认为,影视作品要做到既好看又工整,其实对创作者要求极高,“现在很多剧集可能就某一集很好看,或者开篇很抓眼球,但拍着拍着中间就垮了,或者烂尾。从整体来看,你会发现,现在很多作品缺乏过去作品的那种整体感。”
  除了老剧、老片翻红,这几年影视市场还掀起了翻拍经典IP的风潮。翻拍经典IP虽然有完整的故事框架、独特的表现风格和成熟的叙事模式可供借鉴承袭,亦能引发集体怀旧,从而轻松获取较高的认知度、关注度和影响力,但在实际创作中,翻拍却并非站在巨人肩膀上攀登的省力活儿。韩浩月认为,任何性质的单纯翻拍都很难获得成功,只有做到真正创新才能打动观众,“很多题材基本都拍过了,那么新鲜感只能从现实生活中去提炼。像之前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和故事中,提炼出来时代新意。”韩浩月还提供了一种思路,“可以翻拍国外的版权,像之前电影《误杀》翻拍成功,不在于呈现了原故事的精彩桥段,而是因为成功本土化,这样的翻拍会让你忘记原版,是有价值的。”
  在韩浩月看来,老剧、老片翻红,以及翻拍盛行,其实都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影视创作原创力缺乏的问题。“顺应潮流的人太多,真正能在潮流中站住脚、坚持自己的人太少。如果高质量的新作品让观众应接不暇的话,观众就没那么多时间去回看老的经典。”韩浩月认为,与其反复回首开掘经典,不如将其中的灵韵和精髓内化于心,与时俱进,打造更多能够成为经典IP的原创作品。但要想创作出新经典,创作者需要用作品去引领观众,而不是被观众和市场左右。
  王小枪认为,创作者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创作者是什么样的人,笔尖或镜头之下就是什么样的文字和画面。只有不计时间与投入,表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作品,才可能成为经典。”刘宁则表示,经典是时代下的产物,要想创作出新经典,在创作前需要了解这个时代的喜好和市场的需要,因为经典也需要与时俱进。
  影视人眼中的经典
  邓细斌:一些经典的年代影视作品可以记录一个时代的缩影,让观众在进行艺术性观赏的同时,引发回忆和情怀。文以载道,好的影视作品可以向社会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精神导向,寓教于人。
  梁振华:经典是可以反复琢磨和回味的作品,是同类作品中的典范,并将长久流传于后世。但经典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或者说,每个人、每个阶段都有适合自身的经典。
  刘宁:经典是一个时代下的产物,在创作之前需要了解这个时代的喜好和市场的需要,经典也需要与时俱进。
  王小枪:创作者是什么样的人,笔尖或镜头之下就是什么样的文字和画面。只有不计时间与投入,表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作品,才可能成为经典。
  杨晓培:经典具有引起各地区、各时代观众共鸣的普适性,情感是共通的,共通于时间和空间。经得住市场和观众的考验,当下的“流行”也能成为“经典”。
  俞胜利:古今中外,经典文学艺术作品里,大多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观众和读者面很广的作品,也有不少小众的经典作品流传于世。对于电视剧来说,我偏爱雅俗共赏的作品,它们能最大程度惠及民众,在让观众喜爱的同时,使观众获得人生启迪,提高个人文化艺术修养。
  郑大圣:经典不是能自我期许、自我命名的,也不是时代能够辨别的,得交托给时间。
其他文献
由惠楷栋执导,黄晓明、尹正等主演的《鬓边不是海棠红》分别于8月7日和8月10日在北京卫视和安徽卫视晚间黄金档播出。该剧此前在网络平台播出时受到多方关注。  剧集讲述20世纪30年代的北平,京剧名伶商细蕊与爱国热血商人程凤台因戏结缘,在战火动乱中并肩前行,攜手与残酷命运抗争的故事。
期刊
日前,由郑晓龙任总导演、李小明任总编辑,反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事迹的现实题材电视剧《功勋》发布概念海报。  该剧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推进的重大现实题材电视剧,通过“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叙述方式,将于敏、申纪兰、孙家栋、李延年、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人生华彩篇章串联起来,礼赞其“忠诚、执着、朴实”的崇高精神品格。  全剧共8个单元,每单元
期刊
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北京卫视推出的文旅探访体验节目《我的桃花源》8月18日开播,北京卫视多位主持人将和嘉宾将共同开发推介近郊旅行路线,探訪北京“最美十大桃花源”,感受别样都市生活。  该节目已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爱国主义题材纪录片、动画片推荐片目。
期刊
8月9日,由工信部、陕西省委宣传部联合指导,陕文投集团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尚世等联合出品的航空工业题材剧《中国制造》举行开机仪式。  该剧取材于新中国航空工业70年历史中的典型人物和英雄事迹,揭秘歼击机、运输机、轰炸机、国产客机等众多飞机的研制历程,讲述三代航空英雄前赴后继、同心协力让“中国制造”的飛机翱翔蓝天的奋斗故事。剧集反映了中国航空工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艰辛与不易,体现了中国航空人“忠诚
期刊
强化主流新闻媒体传播力的三点建议  徐滔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广播电视台副总编辑  今年处在国家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规划收官的重要历史节点,我们又正在经历一场全球化的疫情考验,这些都为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经济增速的具体目标,这是最大的务实,也是对老百姓最大的负责。我们确定的是什么?是我们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时间表、路线图没有变;是我
期刊
近日,青少年足球赛事真人秀《超球少年》举行开机新闻发布会。  节目以84名足球少年的热血足球梦为主线,展现教练团队带领孩子们在训练中努力拼搏的故事。《超球少年》计划拍摄10期,每期60分钟,拍摄时长两个月,将登陆国内一线卫视播出。此前,节目曾在上海举办战略发布会,总解说韩乔生以及执教团的4位教練杨晨、李玮锋、曲波、肖山现身。
期刊
最近几天,“5G基站建设进度超预期”“董明珠回应雷军认输”“张文宏谈部分国家疫苗紧急接种”等话题屡上热搜,名人效应+话题热度,让网友评论持续刷屏。  8月6日至8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新媒体中心《相对论》栏目,推出《部长共话:下半年,这么干!》(以下简称《部长共话》)十期系列直播节目。除了特别邀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十位部委负责人接受独家专访,马云、董明珠、李佳琦、曹德旺等社会知名人士和网
期刊
江浙美景,钟灵毓秀,吸引历代文人墨客留下无数不朽诗作。纵观中国文学史,江浙更是名人辈出,甚至被历代文人骚客视为精神故里。8月9日,治愈系文旅实践节目《还有诗和远方·诗画浙江篇》(以下简称《还有诗和远方》)在浙江卫视播出。  节目制片人高雅介绍,主创团队通过对浙江当地人文内容的发掘,将充满“烟火气”的旅行元素和传统文化内容相结合,希望观众发现传统文化之美,体会中国历史的文化传承。  基调:行在画中
期刊
2020年7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49部1640集。  按题材划分,当代题材33部1082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67.35%和65.98%。其中,当代军旅题材1部40集,当代都市题材22部720集,当代农村题材5部160集,当代青少题材1部26集,当代涉案题材2部76集,当代其他题材2部60集。  现代题材3部104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6.12%和6.34%。其中,现代军旅题材1部2
期刊
近日,国漫电影《姜子牙》宣布定檔10月1日国庆档全国上映,成为首批回归院线的原“春节档”大片之一。电影同步释出“太公归来”版定档预告,发布白发太公回归“众神之长”的片段。此前,影片曾因新冠肺炎疫情撤档。在历经206天等待后,影片官宣定档获得影迷热情响应。在猫眼等票务平台,《姜子牙》成首部“想看”破百万的动画电影。  作为光线彩条屋影业“中国神话系列”第二部,电影《姜子牙》历经四年制作。影片在中国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