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交流新路 促进自主学习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shgu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案·六环节”强调要“交流展示”,“交流”是数学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古人云:“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感悟的传达,体验的分享,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只是注意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而忽略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造成课堂效率不高、知识点掌握不扎实,甚至有些时候在浪费宝贵的时间。以下是教师在课堂上常常会出现的几种情况:
  1、在一些公开课、展示课上我们会看到:老师说小组内交流一下,于是一个小组的同学就围在一起,七嘴八舌,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过一会儿,老师说停,学生就都安静下来,这不能说是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
  2、我曾经听过这样几节课:老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得出了算式,然后老师问:你是怎么算的?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然后老师就分别让学生说自己的算法。一个说完老师就给一颗五角星,另一个接着说,然后再给一颗五角星,整節课热热闹闹,老师说这样设计是为了突出算法的多样化。可是。我们仔细想想,每一名学生在这节课上是否都掌握了别人的计算方法。还是仅仅复习了一遍自己已经会的计算方法?学生之间有没有真正的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3、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每个小组中总有那么一两个学生只是充当听众,别的同学说什么他就听什么,不经过自己的思考。缺少思维的批判性,容易人云亦云。特别是那些自信心不强,学习被动的学生,不管自己理解还是不理解,当别人都肯定某种情况时。他也会不自觉地认可,完全忽略自己的疑惑。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数学课程标准》,我认为:要提高课堂交流的有效性,让学生的交流有“质量”,就离不开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充分体验。体验是学生发挥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参与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获得丰富的直接经验。以达到理解问题的目的。这样,才能使课堂交流不流于形式。不停留在表面现象。
  通过对课堂的观察和思考,结合对《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分析,我认为要解决以上问题,让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的体验活动是课堂有效交流的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也让学生在体验后的交流中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例如,二年级上册教学“时、分、秒”这个单元的内容。时间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的概念,要想让孩子理解这些时间概念,在课堂上进行有效交流,我设计了“看一看”钟面上的三根针谁走得最快,“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声音,模仿“说一说”秒针走的速度,“做一做”拍手游戏来描述一秒的长短等方式的体验活动。随着不断的体验。在课堂的交流中,孩子们说出了“我眨一下眼睛就是一秒”“我写自己的名字用的时间会超过一秒”“一秒很短”等等自己通过体验对一秒有多长的认识。
  
  2、恰当的评价能够促进课堂上的有效交流
  在交流活动中,应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通过评价增强学生参与交流的乐趣。在组织评价交流时。可以是自我评价,让每个人谈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可以是同伴评价,谈同伴的成绩和长处,要引导学生不仅要学会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同伴的方法,更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同伴,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取人之长,补已之短;还可以是教师评价。在自评、互评的基础上,用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全面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也要委婉地指出不足。使学生能够树立信心,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从而使交流活动不仅是一个交流思想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培养学生交流意识和兴趣的过程。
  
  3、激发学生的交流欲望能够提高交流的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进一步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让交流变“被动”为“主动”;其次要让学生体验到交流的必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当思考遇到困难时就会与同学交流的习惯。在我的班里,现在很多复杂的问题不是由我讲解,而是由学生与学生之间讨论完成,还有很多学生更是主动地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我认为这样就起到了交流的作用。
  
  4、培养学生掌握有效数学交流的方法
  只有正确的交流方法和必备的交流能力。才能保证交流活动的成效,确保每名学生真正地参与到交流活动当中。在相互交流中有效地完善认知,调整自我。在交流活动中:
  (1)引导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是了解和学习数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一种基本策略。
  (2)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只有倾听,才有交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倾听。听的时候要抓住几点:一听表达的大致过程,从总体上把握别人发言的要点;二是听别人解答问题的思维策略、采用的思考方法;三是听别人表达的思想有没有不严密的地方,自己准备随时进行质疑或补充。
  (3)引导学生学会对话
  在倾听别人发言时,经过自己的思考后,还要学会对话,通过对话,把交流引向深入。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进行对话提问:一是质疑型提问,二是反驳型提问。三是补充型提问。
  (4)引导学生学会“写数学”
  课堂交流大多数是以语言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写数学”。就是引导学生把他们学习数学的观察发现、心得体会、反思和研究结果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交流,可以是学习数学的一些感受、对某些解题方法的总结,等等,也可让学生写解题反思,或学生在作业中的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让学生写下来。不但可以加深印象,而且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从中看出教学中应注意改进的方面,其他同学也可以受到启发。
  如果将数学课堂看作是一个生命体,那么交流便是生命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有效地交流就如血液不断地给生命体的各个部位输送新鲜的养分,使它能够维持新陈代谢。焕发生命的活动,从而真正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其他文献
实践与综合应用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是以不同的形态呈现的.标准要求: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第三学段以“课题学习”为主题. 初中“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以“课题学习”方式来进行的,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活动.数学课题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数学模型——模型求解——解释应用”的基本过程;体验数学知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初步形成对数学学科的整体认识,从而获得一些研究
学困生即学习困难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都比较低,但学习却非常勤奋,可是学习成绩却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如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每位教师面前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而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学困生,对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已成为制约班级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结合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就如何转化学困生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学困
期刊
为了选择适宜贵州发展的优质树莓资源,于2011年在贵州省贵阳市引种了6个贵州省悬钩子属野生种和7个来自黑龙江省和河南省的树莓栽培品种开展栽培适应性试验。通过3年的生物学
让学生轻松地感受数学之美,让课堂成为我和学生共同成长、分享成果的乐土,是实施新课标以来我努力追求的目标我常常这样在脑海里描绘:学生能在课堂上积极地操作,缜密地思考,深入地
为了明确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耐密性的遗传改良效果,选用黑龙江省不同年代育成的5个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密度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
采用酸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PAGE)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河南省主推小麦品种进行了醇溶蛋白位点特异性检测和高分子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分析。结果
摘要:数学差生是指智力正常且处于正常的教学环境中,但数学学习水平低,达不到国家相应的教学大纲要求的学生。数学差生的成因主要包括心理障礙、学习方法的不得当和外界条件的制约等三个方面。本文主要从心理障碍成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数学教学中相应的转化措施。  关键词:数学差生;心理障碍成因分析;转化措施    数学差生是指智力正常且处于正常的教学环境中,但数学学习水平低,达不到国家相应的教学大纲要求
以贝斯利斯克伏生臂形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在南亚热带进行种子生产的种子产量构成因子及风干脱粒、烘干脱粒、堆捂脱粒及晾晒脱粒等不同脱粒方法对贝斯利斯克伏生臂形草种
在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抽查中,正确运用容许误差,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种子批的真实情况。通过实例分析,分情况介绍了4种容许误差在净度分析和发芽试验中的应用。
今天教学的内容是“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画线段图让学生加以理解。线段图,一、二年级时曾经引用过,但这堂课还是第一次将线段图、正式地介绍给学生。教学目标明确指出:让学生初步学会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也就是说本堂课要让学生理解同一道题的两种不同的解答方法。  应用题,一直是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对于三年级同学来说,语文上才学会最基础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