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近59年日照特征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CandleCalmFi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甘肃省临洮县气象局1960—2018年逐月、逐年日照时数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及累计距平分析方法,对临洮县近59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9年日照时数的变化分2个阶段,90年代前日照时数减少,大多年份小于平均值;之后日照时数偏多,大多年份高于平均值。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较大,整体呈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28.87h/10n,差异显著。峰值出现在2004年,为2719.6h;谷值出现在1989年,为2146.6h;差值573.1h。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春、秋波动较大,夏季由“两高一低”转为“小幅波动型”,冬季变化相对缓慢。
  关键字:临洮县;日照时数;气候倾向率;趋势变化
  中图分类号 P2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0-0143-02
  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地面的时数与当地白昼长度、云量和地形等条件有关。日照时数是指在无任何遮蔽条件下,太阳中心从某地东方地平线到西方地平线,其光线(太阳辐射强度>120w/m2)照射到地面所经历的时间长度,以小时(h)为单位,是表征太阳辐射强弱的气象要素之一,也是气候变化的主要气象要素之一,与人类生产活动和动植物生長发育密切相关。因此,日照时数对农业生产布局和区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影响[1-2]。之前有不少学者对太阳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的变化等进行了研究[3-6],大多研究截止为2000年或2010年之前,研究结果显示日照趋势均呈减少趋势。近年来,随着时间序列的增加、气候的变暖,日照时数变化趋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研究甘肃省临洮县日照时数变化,对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合理进行农业生产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选用甘肃省临洮县气象局1960—2018年逐日日照时数;四季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次年2月);作物生长季(4—9月)。采用线性倾向趋势估计分析及累积距平分析[7-8]。
  2 日照时数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1 年、年代际变化 图1为1960—2018年临洮县各年日照时数变化曲线。由图1可知,临洮县历年日照时数的变化可分为2个阶段,以20世纪90年代为分界线,90年代之前,日照时数在剧烈的波动中维持偏少状态,各年代日照时数的变化都存在明显的峰值和谷值,且60年代峰谷差值最大,相差442.1h;之后各年代谷峰值逐渐缩小,70年代相差395.8h,80年代相差360.5h。90年代开始,日照时数持续增多,到21世纪初达到峰值,之后出现小幅震荡后持续波动回落,但各年代平均日照时数仍高于平均水平。总体来说,90年代之前各年代日照时数偏少,之后偏多,前30年平均日照时数(2363.9h)较后29年平均日照时数(2552.1h)偏少158.2h。
  从年际变化来看,近59年临洮县平均年日照时数2441.7h,日照时数的年际变化差异较大,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其气候倾向率28.87h/10n,差异显著。这与之前学者的研究并不矛盾,主要因时间序列的选取不同而存在差异。日照时数偏多时段为1994—2008年,持续偏多15年,平均偏多141.4h;偏少时段为1968—1981年,偏少6年,持续偏少143.7h;其余年份为多少相间出现。以1989年发生突变,1989年之后日照时数又从偏少转为偏多。日照时数峰值均出现于21世纪初,极峰值出现在2004年,为2719.6h,偏多277.9h;次峰值出现在2000年,为2711.9h,偏多270.2h;最小值出现在1989年,为2146.6h,偏少295.1h;次小值出现在1984年,为2146.8h,偏少294.91h;最大与最小值相差573.0h,相当于多年平均值的23%。
  2.2 四季日照时数变化 临洮县近59年春、夏、秋、冬季平均日照时数分别为651.3、677.9、526.2和583.7h,气候倾向率14.1、3.60、6.86、5.50h/10n。春季日照时数变化比较明显,同年变化趋势一致;夏季日照时数的变化可分4个阶段:1960—1973年呈缓慢上升阶段,其值高于多年平均值;1973—1993年呈剧烈波动下降阶段,其值均低于多年平均值;1993年—2011年在平均线之上波动上升,2011年后在平均线上下波动;秋季日照时数的波动较大,整体呈微弱的上升趋势,冬季变化最缓。表1为四季及农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
  从表1可知:春季日照时数最多年份是2000年,为780.6h;最少年份是1988年,为526.6h;差值254.0h,相当于平均值的39%,春季日照时数变化对年变化的贡献较大。春季日照时数持续偏多时段为2004—2009年,持续6年,平均偏多63.4h;偏少时段为1982—1993年,持续12年,平均偏少44.0h;其余年份间变化差异较大。
  夏季日照时数最多年份是2000年,为826.8h;最少年份是1983年,为536.3h;差值290.5h,相当于平均值的43%。日照时数持续偏多时段为1994—2002年,持续9年,平均偏多55.8h;偏少时段为1983—1989年,持续7年,平均偏少77.1h。
  秋季日照时数最多年份是1998年,为671.0h;最少年份是1975年,为374.8h;差值296.2h,相当于平均值的56%;秋季变化较为剧烈,振幅较大。日照时数持续偏多时段为1990—1999年,持续10年,平均偏多60.3h;偏少时段为2013—2018年,持续6年,平均偏少49.2h。
  冬季日照时数最多年份是1998年,为694.5h;最少年份是2007年,为468.4h,差值225.8h,相当于平均值的39%;日照时数持续偏多时段为1993—2004年,持续12年,平均偏多34.5h;偏少时段为1968—1976年,持续9年,平均偏少51.1h。   2.3 农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变化 图2为1960—2018年临洮县农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距平变化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农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距平变化趋势与年变化的趋势基本一致。1960—1975年日照时数波动比较剧烈,1975—1991年为偏少期,偏少最多年份为1983年,偏少188.1h;1992—2011年为偏多期,偏多最多年份为2000年,偏多231.3h,差值419.4h;变化幅度较大。
  3 结论
  近59年临洮县年日照时数、各季日照时数总体呈上升趋势。90年代之前日照时数的波动较剧烈,之后相对平缓。年际变化中,1989年为突变点,1989以后多数年日照时数高于平均值。季变化中,日照时数存在明显的差异,夏季最多,秋季最少。春季上升趋势与年变化基本一致;夏季由“两高一低”转为“上下波动性”;秋季为剧烈波动性;冬季变化最缓。农作物生长季,日照时数的走向与年变化的走向一致,呈现由“剧烈波动期—偏少期—偏多期—缓慢波动”的变化过程。
  参考文献
  [1]王得瑾,赵精珍,赵文渊,等.甘肃靖远2017年度气候影响评价[J].安徽农学通报,2018(13):129-130.
  [2]赵精珍,赵文渊.2016年靖远县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7,5:197-198.
  [3]陈少勇,张康林,邢晓彬,等.中国西部地区近47a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0,25(7):1142-1152.
  [4]郭艳岭,邱新法,张素云.1965—2005年河北日照时数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J].干旱气象,2010,28(3):297-303.
  [5]彭云峰,王琼.近50年福建省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农业气象,2011,32(3):350-355.
  [6]丁丽佳,郑有飞,王春林,等.粤东地区近52年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175-181.
  [7]魏鳳英.现代气候诊断与预测技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
  [8]杨红素,陈序东.寿宁县近50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分析[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37(120):142-145.
  (责编:王慧晴)
其他文献
摘 要:通过对榆林市榆阳区金海南土地整治项目的实地勘测研究,以项目区耕层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盐渍化程度、障碍层次、水源、灌溉保证率、排水、土壤pH值、剖面构型、生态退化可能性等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区域土地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项目区可实现新增耕地率92.6%,评价单元适宜性分值为75.1,处于土地利用等级划分标准中的可用耕地适宜区范围,说明該土地适宜合理开发利用。经过实证分析评价,评价模型体系具
期刊
摘 要:为了解青岛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该文利用成本替代、影子工程等方法,定量分析青岛市环境净化、就业价值、进出口贸易、绿地涵养水源、医疗、固态释氧等6项生态系统服务。结果表明:(1)进出口贸易服务功能创造了4534.9亿元的价值,所占比重最大;就业服务功能次之,创造了2444.12亿元的价值;绿地涵养水源服务功能创造的价值最少,仅为2.54亿元。(2)生态系统社会服务功能创造的价值远大于生态系统自
期刊
摘 要:为探索适于树木营养学课程的教学途径,培养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针对树木营养学教学中存在的教材与林业联系不紧密、实践基地教学薄弱、学科交叉性课程实践教学设计不足等问题,从提高师生互动式理论教学改革、创新型树木营养试验设计、参与式林业生产实践和优化实践教学考核体系等4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体系的改革建议。  关键词:树木营养学;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
期刊
摘 要:该文探讨了新时期城市园林绿化科学养护的概念与意义、养护原则、养护内容与方法,总结了城市绿地养护的特点、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园林绿化科学养护的内容与方法,为城市园林养护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城市园林;养护;意义;方法  中图分类号 S7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0-0062-04  Abstract: Discuss the concept
期刊
摘 要:生物技术专业(食用菌方向)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新成立的专业方向,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该文从合理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实验内容及改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论述了食用菌实验教学改革措施,为生物技术专业(食用菌方向)本科生培养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生物技术;食用菌;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0-0118-03 
期刊
摘 要:稻田综合种养相对于传统的水稻种植,既可拓展稻田功能,增加农户种植效益,也可降低水稻种植季农业化学品的投入,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农业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该文介绍了庐江县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发展前景,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科学高效的实施稻田综合种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稻田综合种养;效益;发展现状;前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期刊
摘 要:该文介绍了寿县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效以及可借鉴的成功模式,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淮河流域绿色化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家园;绿色发展;淮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F12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09-0001-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
期刊
摘 要:该文分析了目前水产动物育种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结合高校教改的最新精神,提出从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能力、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知识拓展和实践教学、变革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建议,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为水产养殖专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通识教育;水产动物育种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
期刊
摘 要:秸秆还田是我国一项重要的粮田有机培肥措施,可以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文介绍了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当前秸秆还田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以及秸秆还田中存在的问题,为推动秸秆还田技术应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秸秆还田;生态效益;温室气体排放;土壤固碳  中图分类号 S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
期刊
摘 要:近年来,随着嘉定森林面积的显著增加和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市民倡导回归自然、享受自然,到森林中健身、赏景、游憩。但是在目前嘉定区现有森林资源中,部分林地在景观结构、层次结构、配套设施等方面仍难以满足市民走进森林的需要。如何提升林地功能和效益,使林业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结合安亭生态林改造,探索和总结了林地综合利用的经验和做法,对后续林地的有效利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