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qiang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形生产模式,以及以资源消耗型制造业为主的滞后产业结构,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作为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素质高低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成为了新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关键。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阐述了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国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以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工业生态化改造、三次产业间形成三产互动的良性体系、通过虚拟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实现区位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合作”等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1)04 0038-06
  
  引言
  
  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大规模的物质和资源投入,这种高消耗、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直接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形生产模式,以及以资源消耗型制造业为主的滞后产业结构,已经严重的影响和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国家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发展战略,“十一五”规划更是明确提出要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因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就成为了新时期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作为直接影响着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素质高低的区域产业结构,就成为了调整的重点和关键。
  天津滨海新区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其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之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绩,成为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然而,随着滨海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土地、水等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程度也在日益加剧。究其原因,与其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传统资源消耗型产业比重较大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本文将以天津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为例,阐述一种基于循环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新模式,以期对环渤海经济圈乃至全国其他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一定的借鉴和示范作用。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发展
  
  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波尔就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一种闭环物质流动型经济。它的含义是存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型增长经济模式,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模式。即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目标是达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刚和废弃物的低排放。循环经济有三大操作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减量化属于输入端方法,主要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资源(原料和能源等);冉利用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提高产品、物流装备(如包装容器)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再循环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后重新变成可利用或可再生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
  传统经济“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形生产模式,或者是近年来的“先污染,后治理”的环保理念,都带来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利用和污染物的超常规排放。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反思,也表明了人类希望能够做到经济的增长不以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为代价,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循环经济要求人类在生产和消费的所有领域都能做到物尽其用,不给环境造成危害,并且要在传统工业经济的线形技术范式基础上,增加反馈机制。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横向技术体系拓宽。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和无害处理:纵向延长价值链条,从生产产品延伸到废旧产品处理和再生。在宏观层面上,要求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整个社会体系实现网络化,综合对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发展现状
  自1994年建区以来,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的成就有目共睹。新区GDP从1994年的112.36亿元增长到2009年的3810.67亿元,年均递增约22.3%。2009印,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4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569.87亿元,增长24.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233.37亿元,增长20.8%,三次产业比重为0.2:67.4:32.4。在天津中心城区的支持下,经过十几年的建设,新区逐渐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石油开采及加工、机械制造、现代冶金、海洋化工、食品加丁和现代医药七大优势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布局。2009年,七大优势产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区工业产值的比重为87.2%。
  


  总体来说,在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中,制造业依然占绝对优势地位,而且门类较为齐全,支柱产业作用比较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及先进制造业发展迅猛,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第三产业尤其是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但相对于制造业的支柱地位以及滨海新区功能定位中对服务业的要求而言,发展仍然有些滞后,特别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研发、管理咨询、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还很不充分,其经济总量占新区经济总量的比值要远落后于制造业。
  
  (二) 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支柱产业中传统制造业比重较大,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短缺等现象严重。在滨海新区的七大优势产业中,除了电子信息和现代医药两大现代制造业外,其他产业仍然属于传统制造业,滨海新区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的建设依然面对较大的生态环境压力。这种压力主要表现在传统工业的三废(废水、废气、粉尘)排放对环境可能产生破坏和污染上。据统计,近两年来,三种废物总体排放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回落,但仍处于较高的基数水平,尤其是工业粉尘排放量,2007年比2006年有明显增加,约为18.4%同时,2007年滨海新区二氧化硫平均值再次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的浓度限制,达到0.065毫克/立方米,至2008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6年同比上涨3.2%,空气综合污染指数较2007年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达2.16。
  与此同时,滨海新区作为天津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其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大规模填海工程使天然滨海湿地面积大幅减少,导致许多重要的经济鱼、虾、蟹和贝类等海洋生物的产卵、育苗场所消失,海洋渔业资源遭受严重损害,长途迁徙的鸟类饵料数量减少,削弱了鸟类栖息地的功能,生物多样性迅速减少。滨海新区滨岸海域底栖生物群落 已处于亚健康状态,其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度值均较低。
  再有,资源、能源短缺对发展的约束日益突出。天津作为加工工业城市,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对外依赖性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物质资源的消耗程度增加,特别是重化工业、冶金等行业发展迅速,使能源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如果按照目前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到“十一五”末,天津水资源缺口将达到10亿立方米,电力缺口100万千瓦,天然气缺口11亿立方米,将会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2.其他产业比重相对较低,且其环境状况日益严峻。由于滨海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其主要功能定位,造成其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发展较弱,农业用地较少、生产规模偏小、机械化、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不高成为制约农业发展最主要的问题。另外,第三产业(主要指服务业)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其与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所占比重仍相去甚远,而且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偏高,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2008年批发零售贸易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和邮电通信业等传统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达53%,新兴服务业仅占47%。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信息、研发、产品设计、法律、广告、会计、管理咨询、会展、教育培训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充分,仅占服务业比重30%左右。
  与此同时,农业和服务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也不容乐观。农业是滨海新区发展的软肋,除居高不下的农业外源污染(31业污染和城市生活垃圾)和区域外来污染(如上游过境污染)外,滨海新区农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如耕地质量较差、水污染日趋严重以及城市发展引发的耕地资源减少等资源环境压力。而第三产业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方面,尤其是商业、餐饮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发展带来的传统污染,如餐饮行业的污水、油烟、燃煤锅炉的烟尘、娱乐业产生的噪声、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等传统污染,高危害、高敏感性的高科技污染等。这些问题也成为把滨海新区发展成为生态宜居型城区的极大阻力。
  
  三、循环经济模式下的滨海新区产业结构优化方案
  
  (一) 依据资源共享和生态共生效应实现工业产业集群。并最终构建生态工业网
  如前所述,工业始终是支撑和拉动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力量,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化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也是滨海新区重要的战略功能定位。由于新区本身所具备的工业生态多样性以及优势产业众多的特点,因此无法确认某一产业为核心产业,这就需要建立产业集聚型的生态工业体系或者叫生态工业网络,而生态工业网络又由众多的生态工业产业链和补链以及辅助型企业所构成。因此,依据资源共享理论形成资源高效利用的产业链,同时依据产业生态共生效应实现产业集群,再适当引入补链和辅助型企业,就能最终构建起生态工业网络,从而奠定起滨海新区经济与生态和谐发展的基础。例如,针对汽车制造产业,可以重点引进和培育若干家规模大、技术力量强的零部件生产企业,推行清洁生产,并扩大废旧汽车回收,形成汽车分解与汽车废物回收利用的代谢链。这样就从零部件供应到汽车生产到废弃物回收利用形成了资源的闭环流动和循环利用。
  除了产业链上的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外,各产业链间也能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与交换。近年来,滨海新区已经构建了生态工业与循环经济信息平台,极大的方便了企业间进行固废弃资源的交换与再利用。有了这些基础条件,各产业链间的企业就可以依据工业生态共生效应进行产业集群,从而实现更加广泛的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所谓工业生态共生效应,是指不同企业间通过合作,共同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获利能力,同时通过这种共生实现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为了更好的实现产业集群,除了产业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之外,建立生态工业园区也是一种促进产业集群的有效方式。某一企业的废弃物或者副产品经过加工处理可能转换成为另一家或多家企业的原材料,如此循环,使不同产业的企业间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生态共生。同时,通过虚拟产业链的延伸,使许多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而无法进入工业园区的外部企业同内部企业建立起工业共生关系,实现资源更广泛的循环利用。以滨海新區汉沽循环经济示范区为例,该示范区以北疆电厂为龙头,用发电的余热淡化海水;海水淡化后排除的高浓度盐水晒盐,每年新增原盐70万吨;利用制盐母液,生产出溴素等9万吨化工产品;同时直接采用浓盐水制盐,盐场不再需要蓄水池等工序节省了盐田,节约了土地;对北疆电厂发电产生的灰渣等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制造地砖等新型环保建材,这种废物利用大量节约了土地。
  
  (二)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三产互动体系
  农业方面,首先应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代表的沿海都市观光型现代农业,提升设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水平。比如汉沽茶淀充分利用“葡萄文化旅游节”等特色农业节庆活动,大力扶持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农户近6000户和葡萄种植15000亩。同时,应加强科技力量投入,建立生态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直接食品供给链,实现绿色生产功能。如塘沽正在兴建的滨海生态农业科技园区,集科技示范功能、生态观光功能、加工物流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为一体,让城市人群了解农业、参与农业生产、学习农业科学知识等。最后,针对滨海新区现有面积较少的耕地,发展前景广阔的农业循环经济。比如,麦收后的秸秆经过简单加工既可以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同时又能够用来养殖奶牛;牲畜粪便可以作为农田肥料,发酵肥料时的沼气又能作为燃料等。
  服务业方面,要继续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在服务业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快速提高。从滨海新区十几年的发展来看,制造业无论是其经济总量还是其增长速度都要远远超过服务业,这一方面说明新区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另一方面也说明其发展空间比较大。新区应充分发挥政策优势,以建造区域性金融中心为主轴,发展各种与金融行业相关的服务业,如银行、保险、证券等,为各大跨国公司落户滨海新区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以制造业为依托,提升质量控制、人力资源、会计、研发、设计、广告等服务业质量,弥补制造业产业链高端和低端发展后劲不足的弊端;最后,以文化、旅游、餐饮、创意等生活性服务业为依托,不断丰富和美化人们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除此之外,在生产、物流和消费等服务业领域,要实现服务业的生态化转型,倡导绿色生产、绿色物流、绿色营销等,减少中间环节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与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相辅相成,协调发展。
  
  (三) 依托辐射周边地区建立更加广泛的循环经济体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完善
  滨海新区的地理位置处于环渤海经济区的中心地带,紧密依托京津冀,因此其自身的发展必然影响着周边地区的发展,同时也受这些地区发展的影响。 如前文所述,滨海新区的现代化工业是其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则相对落后。而其周边地区,如北京,以其政治文化中心的集聚效应,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如国际交流中心和金融服务中心,这就能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资金来源。同时,天津的周边省市如河北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市场和能源供应市场,这可以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源后盾,而滨海新区又能同时带动和辐射其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
  另外,要重视与周边地区的产业链对接,构建虚拟型的区域产业循环体系。许多因为地理位置的限制而无法规划到新区生态工业园区中的企业,可以通过虚拟产业链的延伸和工业共生效应而进行协作。如海河下游钢材加工企业与河北曹妃甸首钢集团的跨地区合作以促进建设关联紧密、技术一流、带动性强的虚拟生态产业链;北京中关村的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相对成熟,可以使新区的电子信息企业与其进行合作,提高京津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体研发能力,并有效解决北京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减少环境污染;天津港与河北黄骅港加强港口战略合作和物流服务合作,形成合理分工、互利共赢格局,共同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大港、塘沽的石化产业与唐山、沧州化工产业带的协作,形成配套和共同发展的区域企业共同体等。
  以上所述循环经济模式下的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优化方案可以用图1表示。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阐述了一种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全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阐述的模式是在充分考察了天津滨海新区自身产业结构特点、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基础之上提出的。天津特殊的地理位置、城市定位和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的现有产业结构,决定了工业在滨海新区的经济发展中将依然占有着支柱性的地位。因此其调整的重点是在承认和强调工业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生态化改造。服务业方面,则针对新区目前传统型服务业比重过大的现状,强调了向生产型服务业和高端服务业转变的发展思路,并与生态农业结合,最终与新区的工业形成三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性体系。最后,通过资源优势互补以及虚拟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体现滨海新区对其周边地区的依托和辐射,完善了更加广泛的循环经济体系。
  在国家提倡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背景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不仅是滨海新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国各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本文通过列举天津滨海新区的例子,得出以下对策与建议,以期对全国各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示范意义。
  第一,对于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重点存于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其进行生态化改造,而改造的过程大体分为三步。首先,应重视每条产业链上的资源共享和循环利用。产业链在进行资源向产品转化的过程中,不但会消耗资源,同时还会产生废物和垃圾。通过引入补链企业,实现对生产各个环节废物的回收、加工和再利用,就能实现产业链上资源的共享和循环利用,同时实现产业链上物质、能量和信息的闭环流动。其次,通过工业生态共生效应实现产业链的集群,构建生态工业网络。位于不同产业链上的企业可以因为共生效应而进行集聚,使多个企业乃至产业链间实现废弃物到原材料的转化和利用。这样,通过产业链上资源的闭环流动以及产业链间的生态共生,就能够建立起生态工业网络,文现资源的更有效利用。最后,通过虚拟产业链的延伸和对接,实现更加广泛的循环经济体系,完善本区域的工业产业结构。
  第二、三次产业间要形成三产互动的体系,以核心产业带动弱势产业,弱势产业在发展中强化核心产业。由于地理位置、发展定位、以及历史和文化等原因,每个区域的产业发展状况都不尽相同,因此其产业结构也就不完全相同。如本文所列举的天津滨海新区,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是带动整个天津市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这种情况下,服务业和农业要紧密依托制造业的发展,接受制造业的辐射和带动。比如,服务业方面可以重点发展现代金融业,为进驻滨海新区的各大国内外企业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金融服務,而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服务又能够进一步促进工业的发展。当然,对于其他区域而言,应该立足于自身区位优势,围绕核心产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间的互补与互动。
  第三,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区位优势的互补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与对接,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相对也就有其劣势,产业结构的调整不能在一个单一的封闭区域中完成,而是应该更广泛的利用周边乃至全国各区域优势完善自己,同时提升他人。例如文中列举的天津滨海新区周边的河北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能源供给市场,而近邻北京市有着完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等,这些都能为滨海新区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而滨海新区的发展又能带动两地经济的良性和快速增长。另外,不同区域间的相同或相关产业可能其发展水平不同,通过产业链的外延和对接,能够实现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合作与交流,完善和优化本区域的产业结构。例如文中列举的天津滨海新区某些产业与周边地区优势产
其他文献
摘要:建构合理的契合中国现实状况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良性互动”关系模式的提出让中国公民社会论者看到了希望。但如何实现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成为了理论和实践当中的难题。借鉴西方以“公民权”的概念来打通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把公民社会组织作为沟通中介,以公共治理为路径,将成为寻求国家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现实选择。依据这一思路,国家与社会关系模式的建构问题即可
期刊
摘 要: “文学自觉说”自问世以来,就一直是一个极为模糊的概念。由于铃木虎雄在表述上的过于简略和自身矛盾,导致学界长期以来对其内涵以及判断依据存在着理解上的差异。从铃木虎雄在《中国诗论史》中的整体思路来判断,他的所谓“文学自觉”是指汉末魏初以来对于文学价值的发现与承认,是文学价值观念的自觉;其判断依据则为汉末魏初诗文论的重心由道德教化向文学自身的转移。当代学界对于“文学自觉说”的重新审视,必须摆脱
期刊
摘要:明末清初女诗人商景兰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除了与祁彪佳才子佳人式的幸福婚姻之外,其一生中最为人所称道的即是创立了以她为中心的女性诗歌创作群。她通过诗歌吟咏人生,抒写情志,在家族男女之间相互唱和。商景兰的文学追求无疑更增强了她的人生价值感,在一定程度上唤起了她的女性自我意识,提升了她的人生境界,其传奇般的人生经历及文学追求,使她能够在才女如林的明清女诗人中占得重要一席,亦可为我们研究明末清初女性
期刊
CEO薪酬业绩敏感性问题是有关经理人员薪酬的委托代理模型所研究的基本命题。我国学者对于CEO薪酬业绩敏感性的研究相对较晚,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薪酬契约制定的市場化程度不高,薪酬与业绩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定所导致的。随
期刊
摘 要: 本文针对以往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不足,提出了基于MAPGIS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编制方法。以陕西省渭南市安里乡为例,探讨应用MAPGIS进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的工作流程,详细论述了项目区规划图的制作方法以及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图的编辑与整饰方法、技巧,并对项目中的关键性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利用数据库; MAPGIS;拓扑关系  中图分类号:F301.2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法律关系与其他群体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多重性。大学生兼职的权益损害现象比较普遍,现今相关法律对其的保护还相当薄弱,只有修订和完善现有的劳动法律法规;加强教育主管单位和学校对兼职学生维权的意识以及强调相关单位的社会责任等,其状况才能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兼职;权益损害;法律保障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
期刊
摘要: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与高龄化阶段,家庭照顾功能的弱化使老年人的生活照顾困境日益凸显。老年社会学研究显示,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老年人逐年增加。目前高校老年人的照顾模式尚不完善,并未针对他们的需求结构特征,满足其差异化和多样化的需求,因此给我国老年人照顾模式,甚至养老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对Y大学社区离退休教师的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高校老年人的需求结构特征,剖析高校老年人社区照顾体
期刊
摘 要:在以城市化与工业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进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个时常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很多“大城”周边的“小村”出现“二元”环境—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的衰败。这是现代化对乡村治理提出挑战的一个典型,在现代化的视阈下解决这个问题,应当从促进农民适应现代化入手,且在具体操作上必须以提高农民现代性意识以组织起集体行动为突破点。本文以长春市郊的A村为例,概括了该村人文环境与生态环境衰败的主要表现,分析了导
期刊
摘要:以陕西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村官(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调查数据为基础,对现阶段村官素质以及对其培训后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并提出培育新型村官的有效措施:更新观念,提高认识,促进农村工作健康有序发展;调整和优化村级干部结构,促进农村干部队伍年轻化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增强培训效果;实行村官任期制,适时调整和交流,增强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  关键词:新农村;新型农民;新型村官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 伦理的生命力来自于对时代精神的表达。在爱欲物化已司空见惯的社会里,传统伦理失却了存在的现实依据,一种新的交往情境、新的生活内容及其存在方式正在生成,因而更合宜的规范探寻就成为必要。性产业与性文学的繁荣使得对性道德规范的反思变成必然。受传统道德规范影响,性文学被认为伤风败俗,长期不被接受,而且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和六十年代经历了两次法律审判高峰。而性文学出版者在六十年代的胜诉,使性文学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