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决定脑袋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tao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错,屁股决定脑袋。一般情况下,一个人坐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在思想、言行上打上所处位置的标签。
  已经去世多年的姥爺,曾有两句话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第一句话大约是在1995年的夏天,在院里的树阴下陪姥爷闲聊听收音机。主持人当时正说假药,姥爷说:“假种子比假药坑人啊,假药最多是不管用,假种子是夺人的口粮啊。”
  另一句话是2006年春天,姥爷来市里小住。晚上我带着姥爷、父母去艺术中心看京剧。打车回家的路上,姥爷感慨:“都11点多了,大街上还亮这么多的路灯做什么啊?这些电在村子里得浇多少地啊......”
  没办法,姥爷是农民,只能想到有关种地的利弊,考虑不到离他很远的那些受假药危害的人,姥爷更想不到什么是“亮化美化”“政绩工程”。
  “这房价真要人命,涨个没头儿!”——买房子之前的我。
  “房价怎么一直不动弹啊,地段虽然偏了些,也该随行就市涨价啊……”——买了房以后的我。
  每每想起诗圣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诗句,总是觉得羞愧,二十几年的圣贤书真的读进了狗肚子啊!
  可是惭愧之余,又不免给姥爷和自己辩护,我辈升斗小民,无力兼济天下,无能闻达诸侯,只求衣食无忧,只求风调雨顺,只求有个安稳的小窝。王安石《读蜀志》诗云:“千载纷争共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如此说来,“求田问舍”,何惭之有?只不过是小人物的“屁股决定脑袋”罢了。
  后来又发现,世间某些诸如官长、学者之类的“大人先生们”也是“屁股决定脑袋”——屁股方面有些动静,就开始拍脑袋,然后抬嘴就胡说八道。比如:个别代表的雷人提案、官长老爷的唬人政策、不负责任媒体的虛假新闻、专家学者的指鹿为马论调、愤青网友的快嘴吸睛帖子……
  屁股决定脑袋。那么。什么决定屁股呢?
  翻史册,阅世情,数千年文明,四个大字说明缘由——既得利益。
  当然了,世间也有更多不受屁股左右的高贵脑袋。
  比如,同样是一个“求田问舍”的典故,在太平时期宰相王安石的诗中,我们看到的是他对经济繁荣的企盼,并非追求私利、漠视民生。而南宋辛弃疾则在词里写道,“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则表达了渴望恢复失地、收拾山河的慷慨悲壮,跟当年刘备以“求田问舍”来鄙视许汜的本意(《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基本一致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要使人成为真正有教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情操。知识不多,就是愚昧;不习惯思维,就是粗鲁和蠢笨;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屁股决定脑袋。
  但是。屁股决定不了高贵的脑袋。
  刘子波/图
其他文献
一说“文艺青年”,扑面而来的是网上的痛贬,那统统是“比较装,不接地气”的,在网络小说界“文青”更是个贬义词,喜欢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一些“思想”“哲理”之类的东西,总是表现出强烈的反商业性,故意不讨好读者……   总而言之,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似乎成了“文青”脱不掉的标签。   “文青”就这么不遭人待见,甚至很反感?我们“50后”“60后”作为“文青”,曾经很是自豪——记忆中的“文青”,曾经与文明、文
期刊
见必有反应,反应产生念想,念想成为行为,行为产生结果,结果决定人生。因此,一个名不经传的人的一次经见易举,很可能成为他的定身之举。见义勇为的英雄,或见死不救的狗熊,这种身份或身价的定位,是非常时期的缘分现象,是可遇不可求的。也就是说一个有义举基因英雄情结的人,瞬间完成反应到行为的转变,成就英雄之举,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一个胆小如鼠自私唯我的人,在瞅见危险的瞬间,逃躲成为他的第一选择,自然在众人心
期刊
作家史铁生在他的小说《伞若琴弦》中,描写了一对以弹三弦为业的师徒盲人。盲人师傅对盲人徒弟说:“琴盒里有一张能让眼睛复明的药方,但要等你耐心地弹断了1200根琴弦后取出。按方抓药才会有效。”其实,盲人师傅的师傅告诉盲人师傅的是弹断1000根琴弦就够了,但盲人师傅弹断1000根琴弦之后取出药方时,才发现所谓药方不过是一张白纸。为了让自己的徒弟不要因为发现药方是白纸而失望,盲人师傅有意将弹断琴弦的底数加
期刊
民间有种说法,说一个人最幸福的是三大件事:家里没人在牢房,没人在病房,不欠他人债。可见不欠人债,已与自由和健康相提并论。而作为一个搞文字的人,若欠下“文字债”,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南宋豪放派诗人刘克庄在《壬戌首春十九日锁宿玉堂四绝》中曰:“秀师罪我当犁舌,贺母嗔儿欲吐心。老去未償文字债,始知前世业缘深。”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卷五亦云:“镇日丹铅笑未遑,书生习气总荒唐。文魔字债轮番应,客到
期刊
当今时代,离婚已成平常事,据民政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离婚率已经连续十五年上升,有多达近十个省市的离婚率到了百分之五十左右,最高的超过了百分之六十。  离婚本是两个大人的事情,如果两个人确实无法再生活在一起,自愿地选择分开,别人无权指责和否定。但如果离婚双方已经有了孩子,那么离婚就不再那么简单,也就不再单纯是两个人的事情。  这个不简单、不单纯指的就是孩子。  当然,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我们不
期刊
如今,在我国的音乐界,已届耄耋之年的著名歌唱家李光羲,是舞台上最年长的,被誉为“歌坛上的常青树”。当问起他的“保养秘诀”时,李光羲说,除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外,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心态。他还说:“我一直提醒自己,‘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李光羲关于养生秘诀之“高”见,言简意赅,耐人寻味。  “高薪不如高寿”,体现的是“淡视名利如浮云,健康颐寿即是神”的超然境界。常言道:“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
期刊
一  如今,不少人感叹:“时间过得真快,一晃一天,一晃一年!”  地球转快了?显然不是,而是人的感觉使然。  缺吃少穿的年代,愁苦交迫,自然觉得度日如年;生活富裕了,留恋良辰美景,时间却不等人。  快节奏社会,尤其是,人们为实现中国梦,每日每时,忙忙碌碌,惊回首,时间已飞远。  二  科学家、匠人、画家、学者、作家等等,在为生存而劳作之外,大都想着为这个世界添点新东西。这新东西,就是创造。  创造
期刊
手机的出現,让人与人的交流、沟通变得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加大了人际交往的频率、交往的半径,有事没事就拨通一下,认识不认识的也常常打进来,烦不胜烦,“手机”真的快成了“手雷”。  看世间万物真得一分为二,乃至一分为三,譬如手机,给人带来方便,也不断给人制造尴尬。某女士给女儿新谈的男友发短信,邀请他到家里吃饭,女儿的男友有些激动,手一哆嗦,将“好的”回成了“妈的”,估计是用的手写板,这事最后成
期刊
微信夸夸群从高校走向全国,现有中国夸夸群1群、中国夸夸群2群等,只要有人拉你进群,便有众多“夸夸师”开启一轮长达数分钟的吹捧,各种溢美之词源源不断地袭来,连你呼出的二氧化碳都带着花香,就算你只发送了一个标点符号,也能夸出花来。  这让我兴奋不已,跃跃欲试。退休后,我特别希望有人夸。因为,退休前虽是个芝麻官,但也有点小权,经常有人找我签字,来“求签”者大都会趁机夸一下,“你好有才”“你是大帅锅”,让
期刊
苏州南门仓米巷,有一处建于清代的古代园林。以“半园”名之。建成之初,园主史伟堂请大名鼎鼎的俞樾为其书写匾额“半园草堂”。俞樾问:这园子已经够大了。为何以“半”名之?史伟堂说:园子周边尚有空地,有人劝我将其利用起来,这样园子就更大了。我不喜欢贪大求全、自陷苦境,没听别人扩建的劝告,所以就叫“半园”。对此,俞樾感叹:能全却不求其全,甘守其半。是明知足之理;园本已无愧一方,却以半视之,是明知不足之理。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