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神经外科疾病领域,面对起病急、病情重、诊疗技术复杂等壁垒,互联网移动医疗的优势正在一点点发挥出来。
不久前,基于救护车车载移动CT的脑卒中救治单元,在河北省廊坊市爱德堡医院启动。该项目利用救护车车载小型移动CT,并结合小型颅脑手术机器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脑卒中的分诊检查、诊断、治疗、监测和转运过程融为一体,把溶栓治疗前移到脑卒中发生现场,目的就是为脑卒中患者救治赢得更多时间。
而在更早些的2017年10月,华南地区移动CT救护车在全国第三届脑血管病论坛上亮相。车上除了一般的急救和快速检测设备,还搭载了美国的8层移动式CT单元,配备网络设备实时传输检测结果,为脑卒中患者救治“抢时间”。
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传统的医学模式。生活中,人们开始使用手机、平板电脑通过网络就医看病,应用智能手环时刻监测心率,携带无线跌倒监测仪监测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医学专家通过实时远程语音视频会诊,指导千里之外的医生进行疾病诊治。互联网移动医疗似乎无孔不入,而在脑卒中等神经外科疾病领域,面对起病急、病情重、诊疗技术复杂等壁垒,互联网移动医疗的优势正在一点点发挥出来。
一项发表于JAMA神经科学杂志的新研究显示,在移动单元内,使用远程医疗联系神经放射学专家及卒中专家,对怀疑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是可行的,并且引入院前卒中治疗可能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研究结果显示,100名使用移动单元进行评估的患者中,有99名患者获得成功的评估,移动医疗评估的中位数时间为20分钟。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院长徐如祥介绍说,神经外科疾病包括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功能性疾病等。目前患者的就医方式有常规门诊和急诊两类,诊疗流程是分类救治,阶梯式逐级转诊后送到医院,其实质是以医院知名专家为品牌,以大型诊疗仪器为牵引力。而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移动医疗,为脑卒中等神经外科疾病救治创造了新的可能:以小型移动CT数字化影像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化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以专家团队为“智脑库”,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移动医疗服务模式,将为神经外科疾病诊疗带来巨大变革。
连接患者、院前和院内的纽带
一般来说,移动CT救护车的辐射范围在1个小时车程内。脑卒中患者拨打急救电话后,移动CT救护车最短可以在10分钟内出发至急救点。在现场即可进行血液化验和头颅CT检查,在数分钟内即可得出诊断结果。明确是脑血管梗塞后,可立即进行静脉输注溶栓药物疏通血管,及时拯救正在缺血死亡的脑细胞。遇到疑难情况,救护车上的网络设备随时回传检测结果,与卒中专家及时联络进行远程会诊指导救治,使得脑卒中的救治前伸到卒中发生的现场。患者在转送过程中给予持续监测,到达医院后,随即通过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接受进一步救治处理,如果确定静脉溶栓未能疏通血管,可进行动脉介入溶栓、取栓、拉栓或支架植入等处理。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塞,占到所有脑卒中的80%。人的大脑有100亿多个脑细胞,这些细胞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只要缺血时间超过5分钟,就会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成批死亡,且不可再生,其结果是导致长期昏迷、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因此,脑卒中发生后,每抢先救治一分钟,就可能挽救数百万计的神经细胞。
溶栓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脑梗塞的最有效手段。静脉溶栓的时间窗是3小时~4小时,动脉介入溶栓的时间窗是6小时~8小时。溶栓使血管再通,超过30%的患者可以获得完全恢复。一旦超过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患者只能进行对症保守治疗,疗效极差,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
从1996年rt-Pa静脉溶栓到2015年革命性的机械取栓,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如果患者、院前急救、院内卒中中心,这三者在有效的“时间窗”内不能及时对接,卒中的救治可能就会错失黄金时机,再好的技术也是徒劳。而移动医疗的出现,或许是这三者有效对接的纽带,是建立高效的卒中救治体系的润滑剂。
硬件和软件建设都必须跟上
CT是脑损伤、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脑部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设备。现在,大型多层螺旋CT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体积和质量庞大,只能在放射科CT室内固定使用。CT扫描是脑卒中诊断的“金标准”,常规的救治流程长,有120——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腦病专科等多个学科参与,如同“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一过程至少需要3小时~4小时,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此失去了救治的最佳时机。小型移动CT的发明,将头颅的断层成像技术带到了床旁、救护车上、救援直升飞机上、医院船上,为小型CT数字化成像技术的远程移动医疗运用提供了关键技术装备。
车载移动CT脑卒中救治单元采用了一系列移动医疗创新技术,主要包括16层移动CT扫描仪、小型智能化颅脑手术机器人、4G无线路由服务网络、远程会诊中心、脑卒中救治中心等移动医疗技术与专用设备。CT扫描可以早期鉴别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16层移动CT扫描仪是国内首创,与国外8层移动CT相比较,具有小型化、性能稳定、成像质量好、辐射质量低、能耗低、减振性能好等优点,可以在卒中发生的现场进行头部CT扫描。
2017年3月19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6层小型移动CT正式应用于临床,之后为1000余例患者在急诊室、ICU和手术室进行了床旁头部扫描检查诊断。2017年5月19日,救护车车载小型16层移动CT在北京市顺义区杨宋镇为35名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头部CT扫描检查,累计耗时141分钟,例均仅4分钟,开创了单次连续车载CT头部扫描的最高纪录。
而互联网信息平台与数字化影像技术相结合,加快了数字化图像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在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管理与支持下,不再需要患者或家属提着CT片子奔波于各大医院找专家会诊,直接通过互联网将CT数字图像及疾病相关信息传输到专家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就可以进行双向语音视频会诊或确定治疗方案。
有了以上硬件,软件建设也必须跟上。那就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后台管理平台,基于自愿和公益性的原则,组织神经内、外科专家,构建全国性及不同地区的专家团队“智脑库”,充分发挥专家的“智脑”作用,为基层医院医生或患者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医疗技术服务,解决或缓解病人到大医院就医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现状,显著地缩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应急处置和实时监测显优势
无论是脑卒中还是颅脑创伤,有效救治的“时间窗”都只有几十分钟至几个小时。跟传统的分类救治比起来,移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不言而喻。在神经外科疾病诊疗方面,建立移动脑卒中单元、移动脑创伤单元和移动互联网生命功能监测,已经可以帮助患者赢得救命的“黄金”时间。
移动脑卒中单元 中国现有脑卒中患者1100多万人,每年新发生急性脑卒中300多万例,死亡110万例,生存者中70%遗留永久性瘫、失语、认知障碍等严重神经功能损害。脑卒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溶栓治疗疏通血管,是减少死亡和残疾的关键。移动救治单元能将溶栓治疗前移至发病现场。
移动脑创伤单元 中国每年发生颅脑创伤约130万例,死亡率大于20%,50%伤员遗留永久性昏迷、运动和认知功能损害。颅脑创伤是严重伤,伤情重、变化快,一旦发生脑疝,若不能即刻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在30分钟内即可导致患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常规的颅脑损伤急救模式参与学科多、涉及环节多,患者到放射科CT检查后才能明确诊断,时间至少需要3个小时以上。而利用车载小型CT现场进行头颅扫描,当时即可明确诊断并进行紧急处理。
移动互联网生命功能监测 老年人大多独居生活,如何及时发现脑出血、脑梗塞等,已经成为互联网移动医疗的重要任务。国内已有机构研制出微型移动健康监测仪和可穿戴的报警装置,通过智能手机收集、存储、分析和上传生命体征、位置等数据,为移动医疗开辟了新思路。如“云端健康检测仪”可同时自动检测血压、血氧、血糖、体温、心率、心电等6项指标;“可穿戴式医疗报警装置”可以对老年人及老年性痴呆病人进行GPS定位跟踪监护,为医生、健康管理者或家属提供实时健康监测和应急处置机会。
通过对人体器官或系统的功能进行远程、实时、长期的监测,同时将监测数据和结果传输到云医疗服务中心进行存储、处理、传送等操作,由专业医疗人员对功能监测结果实施功能分析、疾病诊断、疗效评定、预警通知、下达医嘱和进一步诊治方案等工作,不受場所限制,还可减轻大型医院或医疗中心日益加重的诊疗负担。
脑卒中注定与移动医疗关系密切
数字化互联网移动医疗作为一个新兴的医疗健康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尽管还有许多设备、技术、方法尚待深度开发和完善。徐如祥表示,基于移动CT数字化成像和小型颅脑手术机器人以及4G互联网实时语音视频远程会诊技术的现代移动诊疗新技术,将在国家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就像JAMA神经科学杂志刊登的述评指出的那样:“卒中注定是一个移动医疗发挥作用的疾病,因为其症状可以通过视听设备传送,CT图像也可以很方便地传输。显然,使用移动医疗来代替个人评估有一定局限性。然而,在类似卒中这种’时间就是生命’的疾病中,快速决定对患者进行溶栓还是血栓切除的可能利大于弊。绝大多数卒中患者都面临这两个选项,没有专家或专家远程医疗会诊时显然会选择后者。”
不久前,基于救护车车载移动CT的脑卒中救治单元,在河北省廊坊市爱德堡医院启动。该项目利用救护车车载小型移动CT,并结合小型颅脑手术机器人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将脑卒中的分诊检查、诊断、治疗、监测和转运过程融为一体,把溶栓治疗前移到脑卒中发生现场,目的就是为脑卒中患者救治赢得更多时间。
而在更早些的2017年10月,华南地区移动CT救护车在全国第三届脑血管病论坛上亮相。车上除了一般的急救和快速检测设备,还搭载了美国的8层移动式CT单元,配备网络设备实时传输检测结果,为脑卒中患者救治“抢时间”。
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医学的各个领域,正在改变传统的医学模式。生活中,人们开始使用手机、平板电脑通过网络就医看病,应用智能手环时刻监测心率,携带无线跌倒监测仪监测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医学专家通过实时远程语音视频会诊,指导千里之外的医生进行疾病诊治。互联网移动医疗似乎无孔不入,而在脑卒中等神经外科疾病领域,面对起病急、病情重、诊疗技术复杂等壁垒,互联网移动医疗的优势正在一点点发挥出来。
一项发表于JAMA神经科学杂志的新研究显示,在移动单元内,使用远程医疗联系神经放射学专家及卒中专家,对怀疑患有急性脑卒中的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是可行的,并且引入院前卒中治疗可能具有良好的成本效益。研究结果显示,100名使用移动单元进行评估的患者中,有99名患者获得成功的评估,移动医疗评估的中位数时间为20分钟。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院长徐如祥介绍说,神经外科疾病包括颅脑损伤、脑血管病、脑肿瘤、脑功能性疾病等。目前患者的就医方式有常规门诊和急诊两类,诊疗流程是分类救治,阶梯式逐级转诊后送到医院,其实质是以医院知名专家为品牌,以大型诊疗仪器为牵引力。而近年来兴起的互联网移动医疗,为脑卒中等神经外科疾病救治创造了新的可能:以小型移动CT数字化影像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化和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以专家团队为“智脑库”,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移动医疗服务模式,将为神经外科疾病诊疗带来巨大变革。
连接患者、院前和院内的纽带
一般来说,移动CT救护车的辐射范围在1个小时车程内。脑卒中患者拨打急救电话后,移动CT救护车最短可以在10分钟内出发至急救点。在现场即可进行血液化验和头颅CT检查,在数分钟内即可得出诊断结果。明确是脑血管梗塞后,可立即进行静脉输注溶栓药物疏通血管,及时拯救正在缺血死亡的脑细胞。遇到疑难情况,救护车上的网络设备随时回传检测结果,与卒中专家及时联络进行远程会诊指导救治,使得脑卒中的救治前伸到卒中发生的现场。患者在转送过程中给予持续监测,到达医院后,随即通过卒中救治绿色通道接受进一步救治处理,如果确定静脉溶栓未能疏通血管,可进行动脉介入溶栓、取栓、拉栓或支架植入等处理。
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俗称脑梗塞,占到所有脑卒中的80%。人的大脑有100亿多个脑细胞,这些细胞对缺血、缺氧非常敏感,只要缺血时间超过5分钟,就会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成批死亡,且不可再生,其结果是导致长期昏迷、偏瘫、失语等后遗症。因此,脑卒中发生后,每抢先救治一分钟,就可能挽救数百万计的神经细胞。
溶栓治疗包括静脉溶栓和动脉溶栓,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脑梗塞的最有效手段。静脉溶栓的时间窗是3小时~4小时,动脉介入溶栓的时间窗是6小时~8小时。溶栓使血管再通,超过30%的患者可以获得完全恢复。一旦超过溶栓治疗的时间窗,患者只能进行对症保守治疗,疗效极差,死亡率和致残率极高。
从1996年rt-Pa静脉溶栓到2015年革命性的机械取栓,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是,如果患者、院前急救、院内卒中中心,这三者在有效的“时间窗”内不能及时对接,卒中的救治可能就会错失黄金时机,再好的技术也是徒劳。而移动医疗的出现,或许是这三者有效对接的纽带,是建立高效的卒中救治体系的润滑剂。
硬件和软件建设都必须跟上
CT是脑损伤、脑出血、脑梗塞、脑肿瘤等脑部疾病诊断的首选检查设备。现在,大型多层螺旋CT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体积和质量庞大,只能在放射科CT室内固定使用。CT扫描是脑卒中诊断的“金标准”,常规的救治流程长,有120——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腦病专科等多个学科参与,如同“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这一过程至少需要3小时~4小时,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此失去了救治的最佳时机。小型移动CT的发明,将头颅的断层成像技术带到了床旁、救护车上、救援直升飞机上、医院船上,为小型CT数字化成像技术的远程移动医疗运用提供了关键技术装备。
车载移动CT脑卒中救治单元采用了一系列移动医疗创新技术,主要包括16层移动CT扫描仪、小型智能化颅脑手术机器人、4G无线路由服务网络、远程会诊中心、脑卒中救治中心等移动医疗技术与专用设备。CT扫描可以早期鉴别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16层移动CT扫描仪是国内首创,与国外8层移动CT相比较,具有小型化、性能稳定、成像质量好、辐射质量低、能耗低、减振性能好等优点,可以在卒中发生的现场进行头部CT扫描。
2017年3月19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6层小型移动CT正式应用于临床,之后为1000余例患者在急诊室、ICU和手术室进行了床旁头部扫描检查诊断。2017年5月19日,救护车车载小型16层移动CT在北京市顺义区杨宋镇为35名脑卒中患者进行了头部CT扫描检查,累计耗时141分钟,例均仅4分钟,开创了单次连续车载CT头部扫描的最高纪录。
而互联网信息平台与数字化影像技术相结合,加快了数字化图像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在互联网信息平台的管理与支持下,不再需要患者或家属提着CT片子奔波于各大医院找专家会诊,直接通过互联网将CT数字图像及疾病相关信息传输到专家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就可以进行双向语音视频会诊或确定治疗方案。
有了以上硬件,软件建设也必须跟上。那就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后台管理平台,基于自愿和公益性的原则,组织神经内、外科专家,构建全国性及不同地区的专家团队“智脑库”,充分发挥专家的“智脑”作用,为基层医院医生或患者提供基于互联网的移动医疗技术服务,解决或缓解病人到大医院就医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现状,显著地缩短医生与患者之间的距离。
应急处置和实时监测显优势
无论是脑卒中还是颅脑创伤,有效救治的“时间窗”都只有几十分钟至几个小时。跟传统的分类救治比起来,移动互联网医疗的优势不言而喻。在神经外科疾病诊疗方面,建立移动脑卒中单元、移动脑创伤单元和移动互联网生命功能监测,已经可以帮助患者赢得救命的“黄金”时间。
移动脑卒中单元 中国现有脑卒中患者1100多万人,每年新发生急性脑卒中300多万例,死亡110万例,生存者中70%遗留永久性瘫、失语、认知障碍等严重神经功能损害。脑卒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疾病负担,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溶栓治疗疏通血管,是减少死亡和残疾的关键。移动救治单元能将溶栓治疗前移至发病现场。
移动脑创伤单元 中国每年发生颅脑创伤约130万例,死亡率大于20%,50%伤员遗留永久性昏迷、运动和认知功能损害。颅脑创伤是严重伤,伤情重、变化快,一旦发生脑疝,若不能即刻有效地降低颅内压,在30分钟内即可导致患者昏迷,甚至危及生命。常规的颅脑损伤急救模式参与学科多、涉及环节多,患者到放射科CT检查后才能明确诊断,时间至少需要3个小时以上。而利用车载小型CT现场进行头颅扫描,当时即可明确诊断并进行紧急处理。
移动互联网生命功能监测 老年人大多独居生活,如何及时发现脑出血、脑梗塞等,已经成为互联网移动医疗的重要任务。国内已有机构研制出微型移动健康监测仪和可穿戴的报警装置,通过智能手机收集、存储、分析和上传生命体征、位置等数据,为移动医疗开辟了新思路。如“云端健康检测仪”可同时自动检测血压、血氧、血糖、体温、心率、心电等6项指标;“可穿戴式医疗报警装置”可以对老年人及老年性痴呆病人进行GPS定位跟踪监护,为医生、健康管理者或家属提供实时健康监测和应急处置机会。
通过对人体器官或系统的功能进行远程、实时、长期的监测,同时将监测数据和结果传输到云医疗服务中心进行存储、处理、传送等操作,由专业医疗人员对功能监测结果实施功能分析、疾病诊断、疗效评定、预警通知、下达医嘱和进一步诊治方案等工作,不受場所限制,还可减轻大型医院或医疗中心日益加重的诊疗负担。
脑卒中注定与移动医疗关系密切
数字化互联网移动医疗作为一个新兴的医疗健康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尽管还有许多设备、技术、方法尚待深度开发和完善。徐如祥表示,基于移动CT数字化成像和小型颅脑手术机器人以及4G互联网实时语音视频远程会诊技术的现代移动诊疗新技术,将在国家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就像JAMA神经科学杂志刊登的述评指出的那样:“卒中注定是一个移动医疗发挥作用的疾病,因为其症状可以通过视听设备传送,CT图像也可以很方便地传输。显然,使用移动医疗来代替个人评估有一定局限性。然而,在类似卒中这种’时间就是生命’的疾病中,快速决定对患者进行溶栓还是血栓切除的可能利大于弊。绝大多数卒中患者都面临这两个选项,没有专家或专家远程医疗会诊时显然会选择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