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本末倒置”教《科学》,让科学课堂独树一帜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习惯于按着教材的思路,“顺其自然”进行教学,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本末倒置”教科学,利用逆思维方式的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能力,也能开拓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特别是关于化学方面的实验教学,一般先出示几种物质,观察,再将物质进行混合,最后观察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实验教学出新样呢?如《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一课中,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可以进行如下尝试:第一部分:直接出示白色粉末状物体A及无色透明液体B。让学生将两者混合,取2平勺粉末A倒入无色透明液体B中,将气球马上套在玻璃瓶口,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实验后发现混合后,气球变大了,说明了产生了气体C。第二部分:猜测白色粉末A、无色透明液体B、无色气体C是什么?因为A、B这些物质都来源于厨房,学生很容易猜测白色粉末A可能是淀粉、小苏打、盐、糖、面粉等,无色液体可能是白醋、水、白酒等,气体较难,因此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它比空气重还是轻,是否助燃,是否有气味等方面进行猜测。第三部分:实验探究各个物质是什么。提示1:pH试纸的正确使用。提示2:各种气体名称和主要特点。学生根据提示,将各个物质各个击破,最终得出结论:白色粉末A是小苏打,无色透明液体B是白醋,无色气体C是二氧化碳气体,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现象,反推物质。在观察、猜测、探究环节中将知识由简入难,在完成一个任务基础上再进行探究,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二、“以实代虚”教《科学》,让科学课堂入木三分
在科学课堂中,有许多抽象、虚幻的知识特别是宇宙方面是靠资料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比较空洞,进行了改进。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中,在“地心说”与“日心说”环节的教学中,先播放“地心说”视频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此学说是以地球为中心的,用3个字概括这个学说名称——“地心说”,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在交流过程中也能自己小结“地心说”的3个观点的基本内容。接着出示材料:一个地球仪、一支蜡烛(带底座)、一个打火机,模拟“地心说”实验。思考地球仪、点燃的蜡烛各模拟了什么。实验中,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地球上被太阳照射到的地方、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是处于白天还是黑夜。实验结束后,交流现象,思考“地心说”能否解释“昼夜交替”?“日心说”的教法同“地心说”的教法。
在此教学中,我没有像传统的教学那样,而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自己思考、讨论、总结两种学说的观点,让学生对这两种学说有了初步认识,通过自身的分析、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认识这两种学说,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最后在教学中加入模拟实验环节,将抽象的宇宙中的奥秘通过学生实验以直观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通俗易懂。
三、改进教材教《科学》,让科学课堂精益求精
教材中提供的实验不一定都适合学生,可尝试对实验进行改进,在有效帮助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课堂的有效性。以教学《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一课为例,笔者研究教材之后,设计如下。
模拟实验一:陀螺游戏。让学生们意识到陀螺是沿着轴心在转动,由此意识到地球是绕着地轴自转这一概念。思考,如果我们的地球地轴也像陀螺轴心可以随意转动的话,还会看到北极星不动的现象吗?引出地球的地轴是固定不动的,否则我们将看不到北极星不动这一现象。
模拟实验二:伞游戏。游戏说明:一个同学将伞撑开,其他同学站在伞下。伞的中心点模拟北极星,伞上花纹模拟星空中的其他星星。撑伞同学人不动、伞不动,小组其他同学眼光直对着北极星不变,余光观察北极星周围的星星,慢慢地在原地转几圈。通过伞模拟实验,让学生们在玩伞游戏过程中,发现此实验中模拟的北极星看上去始终不动,而周围的星体都在围绕北极星转动这一现象,引出学生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不动的?由此意识到地球绕地轴在自转时,地球的地轴是始终正对着北极星的。
模拟实验三:“地球模型”游戏。地球模型说明:将地球仪中的地球取下,在地球地轴处串上自行车的钢条,在钢条下端四分之三处用橡皮筋固定,在钢条的上端接一支镭射笔。游戏说明:用地球模型来模拟地球,一个同学点亮镭射笔(镭射笔的光点处即为北极星所在位置),另一个同学模拟地球自转。小组同学思考,怎样才能让地球自转的同时,在地球上的我们看见的“北极星”是不动的。通过“地球模型”游戏,让同学们摆放地球模型与天花板上北极星的位置关系,使地球在自转同时地球模型上镭射笔照射的北极星位置不动。由此让学生们意识到地球在绕地轴自转时,不仅地球的地轴是始终对着北极星的,而且地球的地轴实际上是倾斜着指向北极星的。由这3个模拟实验最终验证了我们最初的猜测。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与3个因素有关:①地球绕地轴自转。②地轴倾斜,方向不变。③北极星在地轴北向延长线上。此3个模拟实验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此解开事实的真相。
改进实验的过程是教师对科学探究的思考过程,教师在思考与实践的思维碰撞中逐步改进实验教学,使改进的实验相比符合本课的教学,最终达到最优的效果。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另一角度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震撼和感悟,从而为构建新型科学课堂打下扎实基础。
【作者单位: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江苏】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总是习惯于按着教材的思路,“顺其自然”进行教学,在实践中,笔者发现“本末倒置”教科学,利用逆思维方式的教学不仅能锻炼学生在课堂中的探究能力,也能开拓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特别是关于化学方面的实验教学,一般先出示几种物质,观察,再将物质进行混合,最后观察现象。那么怎样才能让实验教学出新样呢?如《小苏打和白醋的反应》一课中,笔者认为本课的教学可以进行如下尝试:第一部分:直接出示白色粉末状物体A及无色透明液体B。让学生将两者混合,取2平勺粉末A倒入无色透明液体B中,将气球马上套在玻璃瓶口,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实验后发现混合后,气球变大了,说明了产生了气体C。第二部分:猜测白色粉末A、无色透明液体B、无色气体C是什么?因为A、B这些物质都来源于厨房,学生很容易猜测白色粉末A可能是淀粉、小苏打、盐、糖、面粉等,无色液体可能是白醋、水、白酒等,气体较难,因此教师可以提示学生从它比空气重还是轻,是否助燃,是否有气味等方面进行猜测。第三部分:实验探究各个物质是什么。提示1:pH试纸的正确使用。提示2:各种气体名称和主要特点。学生根据提示,将各个物质各个击破,最终得出结论:白色粉末A是小苏打,无色透明液体B是白醋,无色气体C是二氧化碳气体,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现象,反推物质。在观察、猜测、探究环节中将知识由简入难,在完成一个任务基础上再进行探究,启发学生自主探究精神。
二、“以实代虚”教《科学》,让科学课堂入木三分
在科学课堂中,有许多抽象、虚幻的知识特别是宇宙方面是靠资料的形式传递给学生。笔者认为这样的教学比较空洞,进行了改进。
《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一课中,在“地心说”与“日心说”环节的教学中,先播放“地心说”视频的方式,让学生领悟此学说是以地球为中心的,用3个字概括这个学说名称——“地心说”,让学生根据视频内容,在交流过程中也能自己小结“地心说”的3个观点的基本内容。接着出示材料:一个地球仪、一支蜡烛(带底座)、一个打火机,模拟“地心说”实验。思考地球仪、点燃的蜡烛各模拟了什么。实验中,太阳围绕地球转动,地球上被太阳照射到的地方、太阳照不到的地方是处于白天还是黑夜。实验结束后,交流现象,思考“地心说”能否解释“昼夜交替”?“日心说”的教法同“地心说”的教法。
在此教学中,我没有像传统的教学那样,而是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自己思考、讨论、总结两种学说的观点,让学生对这两种学说有了初步认识,通过自身的分析、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认识这两种学说,锻炼学生观察能力和思考问题能力。最后在教学中加入模拟实验环节,将抽象的宇宙中的奥秘通过学生实验以直观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通俗易懂。
三、改进教材教《科学》,让科学课堂精益求精
教材中提供的实验不一定都适合学生,可尝试对实验进行改进,在有效帮助教学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课堂的有效性。以教学《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一课为例,笔者研究教材之后,设计如下。
模拟实验一:陀螺游戏。让学生们意识到陀螺是沿着轴心在转动,由此意识到地球是绕着地轴自转这一概念。思考,如果我们的地球地轴也像陀螺轴心可以随意转动的话,还会看到北极星不动的现象吗?引出地球的地轴是固定不动的,否则我们将看不到北极星不动这一现象。
模拟实验二:伞游戏。游戏说明:一个同学将伞撑开,其他同学站在伞下。伞的中心点模拟北极星,伞上花纹模拟星空中的其他星星。撑伞同学人不动、伞不动,小组其他同学眼光直对着北极星不变,余光观察北极星周围的星星,慢慢地在原地转几圈。通过伞模拟实验,让学生们在玩伞游戏过程中,发现此实验中模拟的北极星看上去始终不动,而周围的星体都在围绕北极星转动这一现象,引出学生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北极星是不动的?由此意识到地球绕地轴在自转时,地球的地轴是始终正对着北极星的。
模拟实验三:“地球模型”游戏。地球模型说明:将地球仪中的地球取下,在地球地轴处串上自行车的钢条,在钢条下端四分之三处用橡皮筋固定,在钢条的上端接一支镭射笔。游戏说明:用地球模型来模拟地球,一个同学点亮镭射笔(镭射笔的光点处即为北极星所在位置),另一个同学模拟地球自转。小组同学思考,怎样才能让地球自转的同时,在地球上的我们看见的“北极星”是不动的。通过“地球模型”游戏,让同学们摆放地球模型与天花板上北极星的位置关系,使地球在自转同时地球模型上镭射笔照射的北极星位置不动。由此让学生们意识到地球在绕地轴自转时,不仅地球的地轴是始终对着北极星的,而且地球的地轴实际上是倾斜着指向北极星的。由这3个模拟实验最终验证了我们最初的猜测。北极星不动的秘密与3个因素有关:①地球绕地轴自转。②地轴倾斜,方向不变。③北极星在地轴北向延长线上。此3个模拟实验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由此解开事实的真相。
改进实验的过程是教师对科学探究的思考过程,教师在思考与实践的思维碰撞中逐步改进实验教学,使改进的实验相比符合本课的教学,最终达到最优的效果。
科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另一角度进行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探究过程,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科学知识带来的震撼和感悟,从而为构建新型科学课堂打下扎实基础。
【作者单位:太仓市沙溪镇第三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