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元背景下的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_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教学状况不尽如人意,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是一大原因,学校没有系统的写作课程也是一大原因。教师在摸索中前行,缺乏约定俗成的写作课堂架构。写作课不像阅读课那样可以按照教学计划执行,因此总是被一些教师边缘化。笔者深入课堂,发现要提高写作教学的效率,就要有一套有序的课堂教学架构,本文从写作活动主题的确定、单元群文阅读的构建、写作学习任务单的制定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以期对写作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确定单元写作活动主题——选择写作知识
  开展写作教学,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写作主题,有了写作主题,学生的写作才能言之有物。确定写作主题,其实就是明确写作的知识,在写作知识的选择上,我们要进行充分的考虑,要考虑阅读文本的特质,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就是学生写作时借鉴的内容。
  (一)结合单元写作要求选择写作知识
  单元写作知识一般是紧扣本单元内容的,部编教材的编写意图,其一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上册(以下简称“八上”)第一单元教学的内容是“消息”,形式有新闻特写、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这些文体特征要求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时候要了解“消息”的知识,比如说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的知识,还有“倒金字塔”结构等写作知识。消息写作中最重要的事实要具体写,次要事实要少写,再次要事实要简单地写,按照这个由多到少的顺序来进行写作。像这样,教师在借鉴单元的写作知识的同时,充分挖掘范文中的写作知识,把这些写作知识对应在相应的文章中,那么学生的学习就更高效了。比如在写消息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借鉴《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这篇范文中“倒金字塔”结构的运用。再如学习《“飞天”凌空》时,可以让学生注意新闻特写中的细节描写。以下是结合本单元写作要求确定的写作知识:
  (二)结合课文文本特质选择写作知识
  在开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就单元文本开展积极的引导,这样,对于这类文章,学生一定会有深入的理解,对于其中的一些写法也会有更深入的体会。
  八上一、二两单元的写作部分知识性强,教师应结合所选的写作知识逐步开展教学,以形成相应的写作课程,这对学生学写消息和传记有很大帮助,学生可在学习写作知识、应用写作知识、巩固写作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写作能力。八年级下册教材中,第四单元强调语言要连贯,第六单元强调表达要得体,教师在实际的写作活动组织过程中可以将要求细化为具体的写作知识,用一个支架来推动本单元的写作教学。教读课和自读课中选择出来的写作知识更有利学生运用到写作活动中,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巩固和强化了写作知识。
  比如,八上第二单元的写作知识是学写传记。传记对于学生来说是初次了解,写起来有一定的困难。传记的形式又是多样的。对于本单元,从课文中寻找传记的写法可能比纯粹的知识传授要更有效。如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它按照时间为顺序来写“我”对母亲的回忆,而这些回忆构成了母亲的一生的经历。写作指导时,我们就要利用好这篇文章,指导学生学习其按时间顺序来写人的手法,以及在叙述过程中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的技巧。对这些写法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在模仿他人作品的基础上写好传记。学生有了借鉴的榜样,写起来也就有话可说了,然后加入自己的原创素材,这样写出来的传记就有模有样了。这些传记的写作顺序、写作手法等知识,需要我们在学生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以引导。以下是八上中部分课文(从写作角度)的文本特征和相对应的写作知识:
  确定这些写作知识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学习课文不仅要读文本内容,还要学习文本中蕴含的写作技巧。课文中的写作知识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直观的,能起到很好的写作引导作用。尽管这些知识并不一定都会自动有效地转变为写作能力,但是写作能力只有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高。写作知识的传授是写作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写作知识的呈现则为具体的写作教学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目标和内容。
  二、构建单元群文阅读库——丰富写作素材
  写作教学需要有阅读素材来支撑,构建单元群文阅读库非常重要。教师须围绕单元的写作要求和写作知识,构建相应的群文阅读库,这需要在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从教读课、自读课中选择写作范文
  教读课和自读课阅读库的建立,有助于作文教学的落地,使學生在模仿范文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从教读课和自读课中选择写作素材,让学生结合这些素材有本可寻地写,这是一种很好的引导。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应关注这些写作知识,让这些知识真正为学生的写作服务,真正做到阅读和写作合二为一,读写结合的写作指导才有实效性。
  八上的教读课、自读课中有许多写作知识。比如从第四单元的教读课《背影》和《白杨礼赞》中我们就可以找到一些写作支架。学《白杨礼赞》可以让学生了解象征手法的特点,从而掌握这种写作手法,学习《背影》可以让学生学会围绕线索串联故事、抓住细节来写人的手法。在写作实践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以《背影》中的某一个细节为范本学习人物的细节描写,可以让学生学习汪曾祺《昆明的雨》中在写景中串联故事和情景交融的手法。
  教师充分利用教读课、自读课中的片段或整篇课文作为范文,学生的写作就有了直接的模仿素材,写起来就更得心应手了。
  (二)从课外阅读中选择写作范文
  八上第三单元的写作主题是学习描写景物,第六单元的写作主题是表达要得体,这两个单元都是文言文单元,文言文写作难度过大,作为范文使用不太合适,那就要从课外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范文。围绕“景物描写”和“表达要得体”这两个写作主题,选择相应的课外文章,学生在阅读中模仿、借鉴,学习其中的写作手法,并进行写作实践,真正做到为我所用。
  上面表格是依据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写作主题及写作知识所选择的课外阅读素材,教师可以巧用它们开展写作教学。
  三、制定单元学习任务单—— 开展写作活动
  “写作”不只是学生动笔写文章的过程和行为,同时也是有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写作意识、把握写作的基本规律、灵活应用写作知识和写作方法、掌握适当的写作策略的过程。写作教学的开展、落实需要有具体的学习任务单,学习任务单可以从范文的选择、学生作文的修改、修改之后的点评等方面进行设计,有了具体的写作任务单,学生就有了具体的学习目标。   下面我们尝试着从“设置情景,引导体验;读写结合,适度点拨;病文修改,总结规律;互动评价,再次升格”四个环节论述如何开展读写结合的写作活动,四个环节是四个不同的写作任务,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
  (一)设置情景,引导体验——从口头表达中开展写作
  中学生在思考问题、学习知识的时候,经验型的思维远远多于抽象逻辑思维,因此教师对教材知识的传授必须得到感性材料的支持,在课堂中进行情境设置,将理性的教学内容用音乐、图像、视频等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出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上1至6单元的写作指导课可以这样设计情景任务:
  第1单元:学写消息
  情景任务设计:校报编辑部准备出一期“新学期,新气象”的人物报道,请你做好采访并写一则消息。请你思考3分钟,说说你的写作提纲。
  第2单元:学写传记
  情景任务设计:班级第五期黑板报要刊登一组“班级牛人传记”,请你选择班级中的一个“牛人”,为他(她)写一篇传记。请你思考3分钟,说说你的写作提纲。
  第3单元:景物描写
  情景任务设计:最近校园里桂花怒放,沁人心脾的香气洋溢在空气里,请你仔细观察,以“校园里的桂花”为题写一段话。请你思考3分钟,说说你的写作提纲。
  第4单元:语言要连贯
  情景任务设计:一年一度的校运会和艺术节文艺汇演,想必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则其中一个场面,写一段话。请你思考3分钟,说说你的写作提纲。
  第5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情景任务设计:余姚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余姚日报》正在举办“遥远的回忆”征文活动,我们以“余姚通济桥”为题,写一篇征文。请你思考3分钟,说说征文的写作提纲。
  第6单元:表达要得体
  情景任务设计:同学们,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里,你们想对父母亲、老师、同学说些什么呢?请你给他们写一封信,说说你的心里话。请你思考3分钟,说说书信的写作提纲。
  以上情景任务即是对学生学习写作知识的一种驱动,学生参与的欲望会更高,学习写作的兴趣会进一步得到激发,同时,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将写出提纲讲述出来,又是对学生口语表达的一种锻炼。
  (二)读写结合,适度点拨——从范文模仿中开展写作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不少老师只给学生一个题目或者主题就了事了,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无话可说,所以对写作产生了的畏惧感,这样当然写不好作文。
  给学生提供写作范文,就可以让学生在读写结合中学习写作,在模仿中提高写作能力。学生学习范文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借鉴其语言表达,有了范本就能做到形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进行适度的点拨。比如在学习“景物描写”时,学生往往只关注对景物表象的描写,而且描写角度也比较单一,教师就要教会学生学习描写景物“形神兼备”的方法,并总结共性问题,进行点拨。
  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模仿,不能急于求成,学生会慢慢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种模仿不能半途而废,需要的是坚持,模仿的次数多了,学生自然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写作表达的方式和思维。
  (三)修改病文,总结规律——从病文修改中开展写作
  让学生在模仿的基础上提高写作能力是写作教学的一种策略,但模仿不一定能够真正做到神似,这就需要教师围绕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着重强调本堂课中所学习的写作知識,围绕这个知识的落实带领学生进行病文修改。在教师的修改指导下,学生寻找自己的文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师的指导,文章的修改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修改作文应该有以下环节:教师寻找典型病文(明确本次写作中的共性问题)—学生分析典型问题(聚焦共性问题)—教师适时指导(分析问题所在,提出修改方向)—学生再次修改病文(学以致用)。
  教师要把修改当作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台阶,扎扎实实地开展习作修改。平常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在这个环节做得不到位,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不快,出现的许多问题得不到解决。因此这应当成为改进作文教学的一大方向。
  (四)互动评价,再次升格——从作品点评中开展写作
  作文互评是学生在课堂上由从属地位变为主体地位的体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价值观和以创新与发展为取向的课程实施观。在作文教学中开展课堂点评,同样也是一种写作活动。作文评价可以分为口头评价和书面评价,这些都是紧扣写作的知识点开展的,教师要绕这些知识点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在点评同伴的作文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所学写作知识对同伴的作文进行评价。比如在学习传记写作时,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提供如下评价标准:
  用评价标准来促进学生学习写作,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有了着力点,写作更能得心应手,写作教学的实效性也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总之,写作教学的开展需要持之以恒,这就需要教师开发写作课程,使教学有章可循。在写作课程的开发中,教师应该遵循单元的作文主题、学生的学情、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其他文献
2017年,福建省初中语文学科恢复全省统考(我省一线语文教师习惯将其称为“新中考”),虽然我市的一线老师在考前做了各种应试准备,但考试的结果依然让大家颇为意外和震惊,这一点从《2017年南平市中考情况分析及2018年复习备考建议》等相关材料中可以明显感受到:“整份试卷要体现与高考接轨,可是步伐不宜迈太大”;“‘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文化常识’突然纳入中考,显得突然”;“强调初中教师命题的话语权,初高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推出了“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这一任务群,旨在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升理性思维水平。“思辨性阅读”理念的确立,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现状,激发学生对具有人文价值、理性哲思的文章展开思辨。笔者结合在以学为中心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培训活动中的一堂展示课,对教学实践做一些总结。  一、教学设想
现如今,在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更加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让语文课堂的气氛不再沉闷,让语文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要构建有活力的小学语文课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教师的人格魅力是课堂活力的保障  “亲其师,而信其道”,喜欢上这个学科的老师因而喜欢上这个老师所任教的学科是大部分学生的心理状态。教师在课堂上的言谈举止无形之中会影响到学
2009年,中国台湾学者赵镜中在描述台湾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变化时曾说:“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赵镜中《从“教课文”到“教阅读”》,《小学语文教师》2010年第5期)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的概念,并且阐述了群文阅读的特征,即围绕同一个议题,多文本。此后,“群文阅读”这一概念便被广泛使用。  群文阅读
于漪老师说:“教学生学习古诗词,不能降格为技能技巧的分析,要着力于整体感知,充分发挥诗词所蕴含的丰富的育人功能。”她的话一语中的,直指当下古诗词教学重技能技法、轻阅读感知的现实。教师在技法训练上费尽心思,并未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诗歌阅读理解水平。古诗词该如何阅读?又该从哪里开始阅读?于漪老师又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或多幅画,是由众多意象组合起来的画。”“诗歌是诗人生命的冲动,感情的倾诉。”“古诗词
古诗鉴赏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加强古诗鉴赏教学水平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感知文化的韵味具有重要作用。古诗中蕴含了中华五千年的优秀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古诗鉴赏教学需要让学生欣赏古典文化之美,提高古诗的欣赏能力,在提升文化素养的同时,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但是,在当下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古诗鉴赏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教师要提高古诗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仔细分析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解
诵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朴素的教学方法,在小说教学中也不例外。小说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审美的过程,作为课堂中的主导,教师必定要把握好审美的视角,必然要引领学生对小说文本进行朗读、吟诵,其过程既是语文的,又是美学的,也是哲学的。  一、“读”出本味,优化小说课堂教学  现在,有些教师一味地追求课堂的“新”,追求“开放性”阅读,忽视了对文本的朗读,更别提诵读了。然而要上出小说的本味,就不能脱离
散文阅读无论是理清结构思路,把握文章文眼,还是品味散文语言,欣赏语言风格,或是赏析文章意境,都离不开一个“情”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散文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范文,很能唤起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情感。因此,教师在《现代散文选读》教学时要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阅读。  一、透彻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五情发而为辞章”“文质附乎性情”
“技近乎道”是庄子的话,意思是高超的“技”差不多已经接近“道”了。庄子的学说属于“国学”,但“国学”这个概念却并没有庄子或《庄子》那样久远的历史。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传统观念中,中国人通常以“天下”描述居处的这片土地。降至晚清,国门洞开,乃知世界之大,赤县神州不过万国中之一国。近代,坚船利炮攻击的是“天朝”的肉身,西方学术占领的就是我们的头脑。浸淫传统文化的饱学之士怵然惕之,“国学”这个概念
让读书成为习惯,是一个古老而崭新的话题。关于读什么、怎么读,千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人常说“为学当先立宗旨”“开卷有益”“學贵心悟”“学以致用”……  为什么用同样的时间,读同样的东西,收获却不同?我想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没用心去感悟。  我赞美读书要蘸着自己的生活积累去品味、感悟,如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如张载的“学贵心悟,守旧无功”。只有让读书的感悟融入自己的血肉与精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