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奇录

来源 :国际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t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玩蛇人玩起了鼠标
  
  没有去印度前,我只是认为印度是个文明古国和农业大国,到了印度一看,有恍如隔世的感觉。印度虽然是个农业大国,占世界产粮和产棉很大比例,畜牧业发达,牛、羊数量占全球第一。但钢铁、汽车、船舶、医药、电器等制造业相当发达,在天体物理、空间技术、分子生物、电子技术和原子能研究和开发等方面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软件产业,领先世界。
  印度的软件业迅速崛起得归功于已故前总理拉吉夫·甘地。上世纪80年代,甘地当上总理后,将IT业作为印度首要发展的产业。他说:“我们已经错过了伟大的工业革命,决不可错过电子革命。”甘地本人就是一个电子迷,处理国事之余,玩电脑作为休息。他在印度有“计算机先生”的美称。在甘地领导下,印度IT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印度的软件业出口量直线上升,是世界公认的最大软件供应国之_,《财富》排名前1000家企业中的四分之·企业,它们所需要的软件都是由印度提供的。更重要的是,印度不仅供应软件,它还是全球软件人员的培训基地,向美国等经济发达国家输出软件技术人员。美国软件工程师有三分之一是来自印度的。单硅谷一地就有30多万印度入。2008年,印度己实现百万软件人才的目标。玩蛇的竟然也玩起了鼠标,IT业不仅是印度的今天,更是印度的明天。
  几年前,重庆聘请印度NIIT公司全球首席执行官维吉·塔塔尼先生为市政府经济顾问。这是重庆市聘请的8位市政府经济顾问中惟一的一位外籍人士。作为NIIT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及全球首席执行官,塔塔尼先生1997年率NIIT公司进入中国。到目前为止,已先后在中国25个省(直辖市)设立了100个培训中心,为中国培训了近2万名专业软件人。长期以来,塔塔尼先生积极推进NIIT公司与重庆市的友好交流与合作,先后与重庆斯坦福高新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大学、重庆工学院、重庆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重庆软件协会等合作引进NIIT公司软件技术体系,并建立了软件教育中心。
  印度软件外包企业大多是美国、欧洲和亚洲的金融机构,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给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造成巨大的经营压力,印度IT工业自去年起掉头向下。现在,随着危机逐渐向银行业以外蔓延,印度IT产业也蒙上了一阵阴影。
   花钱买苦吃
  
   说实话,去印度旅游,确实是花钱买苦吃。要说享受,当然在家里最好,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累了就躺着休息。可旅游是一种体验,去印度就是要了解这个文明古国的昨天和今天,富有和贫穷,去感受印度社会的制度,去接触印度不同层次的人群。
  去印度旅游不像去欧美国家那样舒适,口渴了,随便打开水龙头,尽管吃,尽管喝。可到了印度不行,生水是绝对不能喝的。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逗留那天,气温高达40℃,一天内我足足喝掉矿泉水三大瓶。在斋浦尔游毕风官后,在批发市场观赏市容。只见街道两旁,帐篷、摊位一个连着一个,行人和各种车辆挤在一起。公共汽车有门不关,有的干脆连门也没有。要想上车的人只能像电影《铁道游击队》里的游击队员那样,和汽车赛跑,抓住车门口的金属杠飞身上车。由于车厢里人多,已经飞身上车的人,只能挂在门口,功夫胜过杂技演员。至于什么手抓饭,咖喱菜,对我来说简直是受罪,但是,我不到印度去能体会到这些吗?
  每年到印度旅游的人有250万之多,因为印度有着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和悠久历史,文物古迹遍及全国各地,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迹就达16处,其中包括世界闻名的泰姬陵和胡马雍墓。印度共有国家级古迹和古建筑3600余处,还有400座收藏着大量文物和艺术品的博物馆,这些都是印度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印度文化和历史的见证。印度是个宗教大国,许多宗教和民族文化并存,增加了印度文明的多样性。
  印度,传统和现代交织在一起,不少印度人还保持着穿传统服装的习惯,男的穿长袍,女的着沙丽长裙,马路上穿现代服装和穿传统服装的人几乎一半对一半。在公司办公室,我看到不少女性穿着沙丽,坐在电脑前处理公务,这是她们习以为常的事。不像在上海,女孩子逢年过节作秀似地穿唐装。在印度,穷和富交织在一起,马路一面是高档豪华的酒店和住宅,几米之处却是贫民窟。破房子、帐篷前,站着一大群男子,穿着破旧衣服,光着脚,整日无所事事,显得很悠哉,脸上的神情让人捉摸不透,他们在等待什么,还是什么也不等待?印度,人和动物交织在一起,绿树掩映、交通拥挤的马路上,与现代汽车齐头并行的,除了众多摩托车、机动三轮车、自行车和行人,还有悠然自得的牛群,欢蹦乱跳的狗队,抓耳挠腮的猴子,安步徐行的大象,还有猪啊、羊啊,甚至骆驼。走在路上,不时会遇到乞丐,不是一、二个,而是成群成队。乞丐中有刚会走路的,也有六、七十岁的老人,可以说是如影随形,让人触目惊心。一旦给了其中的一个,其他乞丐就会蜂拥而来,闹得人手忙脚乱,晕头转向,给钱不行,不给钱也不行。
  印度的街上,可以见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吹蛇者,茶杯粗似的蛇,随着美妙的音乐声,摇晃着身体昂起头,对着游人吐出红红的舌信。在旅游景点的入口处,穿着印度民族服装的卖艺人,演奏印度乐曲招徕着游人。印度街道两旁的高大树上,结着一个个像榴莲大的果实,非常醒目,仔细瞧瞧,却是一个个水罐,这是印度的独有风俗。一个人因某件事,祈望神保佑,就去买一个水罐挂在树上,愿望实现后,再把永罐敲碎。树上挂着的永罐,成了印度大街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印度真是个神奇的社会,五光十色,丰富多彩,看你怎么去体验。要问我去了印度“文化苦旅”的感觉怎样?我的回答是:“值得。”
  
  印度的牛真“牛”
  
  早就听说,印度的马路上,许多动物可以自由行走,和机动车抢车道,使交通堵塞,首都新德里也不例外。我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犹如天方夜谭。到了印度一看,果然如此。
  在斋浦尔拥挤的十字路口,牛群可以大模大样地闲庭信步,或是干脆躺着不动,闭目养神,像是在向人们示威。牛在印度实在是“牛气冲天”。任何人对它奈何不得,不管汽车喇叭怎么按,它走它的路,肆无忌惮到了极点。我亲眼见到,菜摊上、水果摊上,甚至小吃摊上,“顺嘴牵食”的事经常发生,摊主至多把它们赶走了事。摊主不惊奇,也不生气,笑看它们慢悠悠离去。更有甚者,有时候,人们从商店出来,和正在探头探脑的牛迎面而撞,这时得先给它让路,等它晃动着庞大身躯走后,才能过去。印度路边的许多小店,用一根粗绳拦在门口,防止牛侵入。在阿格拉这些远离首都的城市,神牛更是成群结队,大摇大摆地在街上走着。
  印度83%以上的人口信仰印度教,对他们来说,牛是神圣的动物。印度朋友告诉我,在首都新德里市区,每天在街道上 闲逛的牛大约有5500头之多。它们或立或卧、或行或停,有的专心啃路边的青菜,吃瓜皮、果蔬。有的吃饱了,在马路中间闭目养神,有的三五成群在道路上悠哉悠哉,游荡着。
  印度人自豪地告诉我,他们国家是世界上产牛最多的国家,每三个人就拥有一头牛,全国现在有3亿多头牛。牛多了,当然也带来了社会问题和宗教问题。城市里拥有那么多的流浪牛,造成环境污染,交通堵塞,人们惊呼:“神牛成灾了!”牛的问题在印度已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问题。
  
  动人心魄的泰姬陵
  
  30多年前,沪上刚掀起挂历热时,朋友送我一本《世界风光》挂历。里面有一张泰姬陵日出的画面,通体透明、洁白大理石的陵墓显得那么纯洁晶莹,白色的陵墓和飘摇的树木倒映在水中,那么清晰、妩媚,充满了迷人的梦幻,宛如天上人间。我发誓一定要去印度走一走,看看这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
  我带着青年时代的梦想,终于来到了印度的阿格拉古城。印度朋友告诉我,泰姬陵最美丽的时候是满月当空的夜晚,白色的大理石,在月光映照下。发出淡淡的紫色。皎洁的月光,闪闪的繁星,朦胧的塔影,婆娑的树阴,这时的泰姬陵清雅出尘,仿如下凡的天仙。不过,日出和日落时观看泰姬陵,同样有韵味,使人心醉神往。
  那天清晨六时,泰姬陵的前花园游人如织,人群中夹杂着不少乞丐和牛羊,有拖儿带女的少妇,也有坐在地上的年迈老妇,目中无人的流浪牛慢悠悠走着。空气中迷漫着花香、尿膻、粪臭,似乎要把我在脑海中留存的对泰姬陵的美景一扫而光。我急忙穿过花园,进入泰姬陵大门,眼前豁然开朗。从大门到陵墓,有一条红砂石铺成的长长通道,中间是一条清澈透明的水池,两边栽着各种树木、奇花异草。初升的太阳,照在陵墓的穹顶与尖塔上,白色中透出微微的红光,更显得美轮美奂。高达74米、相当于上海国际饭店高度的白色大理石陵墓和蓝天、白云、绿树、花革倒映在池中,胜似海市蜃楼。如果说,埃及金字塔是位粗犷、阳刚的男子汉,泰姬陵就是一位丰姿绰约、亭亭玉立的美少女,我被泰姬陵的美丽、端庄、纯洁而心醉了。
  第二天,我站在当年囚禁沙杰罕国王的阿格拉堡的八角楼前,望着朱木拿河对面的白色泰姬陵,想起沙杰罕和泰姬美丽坚贞的爱情,不禁浮想联翩。当年,泰姬生就倾国倾城之貌,19岁时嫁给沙杰罕国王,先后生养了14个孩子。沙杰罕与父王争夺皇位,不惜兵戎相见。沙杰罕战败逃亡长达7年,泰姬始终不离沙杰罕,与他同悲、同痛、同忧。7年后,沙杰罕夺位成功,泰姬又和沙杰罕同乐、同喜、同荣。1631年,泰姬不幸病死,多情的沙杰罕不语不食,整天默坐流泪,几乎不问政事。为了纪念爱妃,沙杰罕不惜动用2万劳工,耗时22年,花去4000万卢比,建造精妙绝伦的泰姬陵。沙杰罕打算在朱木拿河对岸,为自己建造和泰姬陵一模一样的陵墓,不同的是用黑色大理石建造。在河上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再造一座桥,把白、黑两座陵墓相连。企盼自己百年后,能与爱妃的灵魂在桥上幽会。沙杰罕的三儿子奥朗则布和他父亲一样,发动政变,把父亲赶下了台。曾经威风八面的沙杰罕被幽禁在我身前的角楼中,每日凝望爱妃陵墓,直至撒手尘世。想到这,我的眼眶有些湿润,历史就是这样惊人,这样无情,这样残酷,我被泰姬陵动人的爱情诗篇而心颤。
  
  克久拉霍的“性庙”
  
  在印度星级饭店的商场礼品部,在长途汽车区间加油站的商店小卖部,总能见到介绍男女性爱的书籍和画片,价格不菲。这些男欢女爱的画面,大多来自克久拉霍神庙的雕塑。旅游景点的小贩,拿着这类内容的明信片大声吆喝,这些印刷一般、制作粗糙的明信片,价格要低得多。
  在印度所见到的一切告诉我,印度是一个传统的保守社会,无论在街头,还是在旅游景点,我没有见到恋人拥抱、相吻的镜头,男女相拥而行也很少见到。有的印度女性披着黑头巾,只露出两只美丽的大眼睛。像上海黄浦江畔、地铁里,那些在众目睽睽之下热烈拥抱、接吻的年轻人,在现代的印度人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不可想像。然而,在这样一个保守国家,居然堂而皇之把这些赤裸裸的男女性爱的书籍、画片公开出售,我也有些百思不得其解。
  除了新德里、阿格拉、斋浦尔、孟买、加尔各答等名胜古迹众多的名城,有一个不起眼的村野之地克久拉霍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眼球。这是因为,克久拉霍神庙己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那里的装饰性建筑堪称印度艺术的瑰宝,令人惊奇的是,这些瑰宝中的大部分表现大胆的男女性爱,因此世人称克久拉霍神庙为“性庙”。克久拉霍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东南约600公里的中央邦北部,那里的人口,包括开店经商在内的不过7000人左右,两条街上稀稀拉拉的几家店铺,勉强算是一个小镇。然而在千年以前,这里可是印度很有势力的昌德拉王国的都城,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建有85座壮观的印度教石雕神庙。克久拉霍神庙目前仅存25座,分东、西、南三大群落,这些神庙的石雕内容大多是表演男女性爱,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克久拉霍神庙的雕刻作品造型生动,有庄严的女神、有飞天而降的仙女、有奔放洒脱的舞蹈家,也有朴实的村姑,更有痴情热恋中的少女。雕刻作品的女性多为半裸或全裸,充满性感。她们大都有丰满的胸部、圆润的乳房、肥大的臂部、纤细的腰肢以及富有挑逗的眼神。巧妙的构思、精湛的手法,赋予石头以生命,完美表现了女性的美和丰富细腻的感情,一颦一笑,呼之欲出。雕像中反复出现一个国王模样的男性,变换各种姿态与丰腴婀娜的女性做爱,国王的左右各有一名侍女搀扶,羞怯的神态被刻得惟妙惟肖。不少雕像虽然断膊少腿,仍可看出汪洋恣肆、放纵的性爱场面,甚至还有一些是人兽相交的情景,让现代游人瞠目结舌。
  为什么印度古人会以男女性爱的图像装饰他们神圣的庙宇?有人说,男女性爱是对于男神和女神的性行为模仿,这是颂神;有人说,男女性爱能够达到自我净化,是物质和精神的天人合一;也有人说,印度自古以来就有欣赏女性人体美的传说,公开赞扬性爱;又有人说,常年战乱夺去印度众多人口,需要人口快速繁衍;更有人说,恶神害怕男女性爱场面,因此寺庙外墙上如此装饰,恶神就不敢发威摧毁寺庙。有的教经把性爱视为爱的最高形式,因此在艺术作品中描写男欢女乐的内容是常见的。总而言之,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其他文献
“七七事变”后,张自忠将军被诬为“华中特号汉奸”,背负汉奸之名。将军忍辱负重,脱险后于1937年12月7日回到河南道口李源屯59军军部。  与大家见面时,张自忠只说了一句话:“今日回军,就是要带着大家去找死路,看将来为国家死在什么地方!”大家听到这句话,都哭了。  有记者要他对即将展开的作战发表感想时,张自忠沉痛地说:“现在的军人,很简单讲句话,就是怎样找个机会去死。因为中国之所以闹到这个地步,可
目的描述55岁以下的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患者的临床进程。设计和方法回顾性非比较性的连续病例分析。复习了67例患者的人口统计学、影像、临床和视力数据。对其中随访6
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司马益·牙生诺夫同志最近去阿勒泰地区调查了农林牧业的基本生产情况,现将林业方面在山区各林场、苗圃、采伐工地调查了解时对林业干部、工人、牧民的
对《锦瑟》一诗的题旨,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清代诗人王士祯感叹“一篇《锦瑟》解人难”。这首诗本身主旨的朦胧性、模糊性和无数文人无休无止的争论,给我们带来很多值得
思想是一种认识,一种客观事物在我们头脑中认知的反映,并通过语言、文字、动作表达出来,是一种“思”与“想”的结合。解放思想就是要使自己的思想认识,随不断发展的客观实际
全面推进铜仁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必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区情,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的历史定位,积极谋划科学
单色激光打印机输出的文稿比针式打印稿在清晰、整洁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激光打印机的耗材价格却数倍于针式打印机,主要是硒鼓和碳粉较昂贵。在使用激光打印机的过程中,
我军战略导弹作战运用研究专家、第二炮兵装备研究院原研究员邱成龙,在40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始终以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牢记使命、拼搏奉献,把全部心血和智慧倾注在国防科研
访谈时间为2007年11月23日、2008年1月10日。在“整风反右补课”中被打成右派,去农村劳动1934年12月30日,我出身在南京江宁县(今江宁区)。祖父在汉口为典当业朝奉,父亲在龙潭
王静是地道的青岛人,毕业于著名的青岛39中,和唐国强、倪萍是校友。这个特殊的身份曾给过她荣耀,也督促她时时刻刻地往前走。王静的身上集合着两种特质,一种是反叛,一种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