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寻芳道宝河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vi1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春节过后便一天天暖和起来,先是我上下班路两旁高大的白杨树上,挂了一串串褐色花纹毛毛虫似的杨花;又是星期天去公园,看到围墙上一丛丛一束束泼泼洒洒嫩黄色的迎春花照亮了行人的眼睛;又发现街上的白玉兰也一夜间绽开了笑脸,散发着淡淡的清香……鸟雀们叽叽、喳喳、吱吱、啾啾,在长出小小绿色孢芽的树枝间跳来跳去,时不时伸长脖子高吼:春来了,春来了……在阳光明媚的春天,如果不出去走走,似乎对不起这春光,春色,春水,春景。亲朋好友、同学同事、老乡战友等,星期天外出赏春赶趟似的,一拨拨一队队。我们十三个同学,也组成一个踏青团,在风和日丽的星期天到道宝河。
  道宝河村位于泽州县山河镇南端的太行山上,距市内49公里,与河南省沁阳市、济源市接壤,从市里出发行程得一小时多。前两天刚下了一场春雨,绵绵的、柔柔的、细细的、甜甜的。雨后的天空变得越发透亮和明丽。“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这是朱自清的话。晋济高速路两边一树一树的粉红、雪白、嫩绿、鹅黄,时时跃入眼帘。春天带给人间的,是惠风和畅,是神清气爽,是赏心悦目,是全身舒泰。
  下高速后,车在七拐八弯的太行山盘山道路上绕来绕去,路的一侧是悬崖峭壁,另一侧是深沟大坡,坡陡、弯多、路窄,坐在车里原来嘻嘻哈哈的我们,顿时沉默下来,谁也不说一句话,静静地盯着车窗外面。弯连弯,弯接弯,拐过了多少弯弯角角,谁也数不清。道宝河村像一块宝玉一样隐藏在大山深处,不肯轻易让人瞧见。向往中的山村野店、家户房舍在哪儿呢?弯路、晴天、层峦叠嶂就是视野里的一切。除了看见一层又一层重重叠叠的山,还是山挨山,山连山,山挤山,山抱山,山拥山,大山小山,远山近山,高山低山,层出不穷。山上的野花零星分散在青褐色的大山怀抱里,渺茫而遥远,像极了一个梦境。偶尔能看见路边和山头上的桃树、连翘、山梨树,繁花满树,星星点点,缤纷妖娆,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多了几份惊喜。
  终于看到了路口的标识“,道宝河2.0Km——”拐向左边的一条岔道,想像着即将眼前的道宝河风光,是武陵中的桃花源吗?
  二
  呈现眼前的是层层梯田和高低错落的村庄。田野里光秃秃,还没播种,只有零星的树,被嫩叶装扮着,或孤独一棵,或一排排挺立在田堎上。石头砌的埈沿儿弯曲而齐整,似一幅幅油画。
  道宝河村庄沿河谷而建,村里的路高低不平,此路与彼路大小相通,此院落与彼院落全部石头相连,上坡,下坡,石头房,石头路,满眼皆是石头。此村最大的特色就是石头多,低头石头,抬头还是石头。居住的房屋就地取材,用石块垒砌而成,猪、羊、牛圈墙等都是石头砌成,厕所也是用石头砌成。像走进了古代的村落,原始而质朴,粗砺而简单。一条不宽敞的石头路通到村西头,那里有两块小平地,且作停车场,已经停有十几辆车了。两岸高高低低的房屋之间,夹着谷底一条不宽的河流,里面绿水盈盈。这,就是道宝河。在河边款款而行的游人,本地人居多,听口音也有河南人。据村民讲,这几年,来道宝河旅游观光的人一年年增多,有的画家和摄影师迷恋这块风水宝地,到此一住就是几个月。
  茅舍店边,鸡犬相闻,野蜂飞舞。花狗黑狗卧在路边打瞌睡,公鸡母鸡悠闲地觅食,它们自得其乐,全不理睬路人的热闹与凡尘的喧嚣。蜜蜂房子排排座落,但不见养蜂人。石板小路从深巷子里弯弯曲曲延伸出来,古色古香,粗糙简朴,厚实沉重,似乎诉说什么。它见证了此处多少历史变迁和人事更迭?会不会从深巷里迤逦而走出一个打着油纸伞的姑娘,步子轻轻盈盈落在青石板路上?我的眼前出现了梦境一般的幻影,希望这一切是真实的。再细看,凹凸不平石板路上一个个倚墙而立或摆弄姿势的女人,分明是与我一起来的同伴。她们在装扮那个“像丁香一样的姑娘”吗?像飘过的影儿,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愁怨和哀伤……
  村子里,茅厕、畜生的粪便臭味与泡桐花、桃花、新鲜树叶的香味混杂,让人无言。牛、马、羊、鸡、狗,这些家禽家畜的窝棚里面又脏又臭,蚊子绕着兴奋地飞来飞去,唱着谁也听不懂的山歌。
  三
  远处的山坡上,可见隐隐约约的人影。问上山的路,有东山和西山两条路可选择,西山较缓,东山陡峭。我们选择了东山。山路崎岖,高低不平,开始的山脚下,是黄土与碎石混合而成的羊肠小道,旁边还有梯田。田地里没有禾苗,褐色的土里,有零零星星早醒的野草和野花,还有新长出的瘦弱的小蒜。逐渐进入大山深处,是道宝河人世世代代用双脚踩出的一条石头山路。它掩没在丛林中。我们边走边不时用手扒拉两边的荆棘丛和葛针。瞭望满山遍野,青山开始泛绿,尤其一丛丛嫩黄色的连翘开得正盛。浓艳、热烈,这些词顿时跃入脑际,我想,这漫灿的鲜花也是山中一宝吧?
  天越来越热,身上的汗越来越多。有三个人渐渐跟不上队伍了,便往回返。一对夫妇累了,坐在路边的石头上休息一阵,也决定不再前行。剩下的人继续上山。原来集中行进的十三个人队伍,现在稀稀拉拉两三人一伙,中间拉开了距离。我走在中间,回头看低势处,几个人时而出现在蜿蜒的小路上,时而被埋进枝丛里。再仰望前面的人,也是身影时隐时现,一会儿能看到她们的后身,一会儿又被枝丛挡住。
  行两小时了,有没有目的地?要走到什么地方才停止?听说山那头有个庙,太远了,我们不过去,继续往山顶走。有个洞在路边的枝丛里隐藏,好奇者探进头看,光线幽暗,深不可测。里面有宝藏么?是道宝河的镇宝之物么?一切都在深洞里隐藏,我们只能作猜测和臆想,狭窄的小洞口只可容一人进去,仅匆匆看了一眼,没人敢下去。
  到达了一块较平坦的地势,这,就是山顶。再往前走就下山路了,山的那一边是河南省。地上不少乱扔的废弃饮料瓶、塑料袋等,看來许多游客也是就此驻足。我们站立山顶瞭望四周,苍苍茫茫,除了大山还是大山,大山白云蓝天,是眼中所见一切。
  下山容易上山难,只一小时我们就下到了山底。
  ——选自西部散文学会微信公众平台
其他文献
雷凤转这个漂亮的景颇族小女人,居然这样向朋友解说自己的名字:“雷鸣电闪中,凤凰在闯荡,转身就碰壁,碰壁就转身!”说完了,还丢出一句不怕让爹妈生气的话:“我年纪轻轻就吃了这么多苦,怕是爹妈把我的名字取嘎掉啦!”  与雷凤转的初识是在风花雪月的洱海边,龙哥备下了一桌国宾级盛宴。郝姐姐向大家介绍雷凤转时,说她的名字拗口不好记,可以直接叫她小妖。还说小妖是个山妖精,在盈江边有一座大山头,有一片大产业。小妖
期刊
炉桥,古,曲阳治也。这是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鎮,是清代定文章的故里。它位于皖东的西部边陲,地处三市三县交界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水陆交通要冲。早在秦汉前,这里是洛涧河、严涧河、沛河三水汇聚之地,也是人口密集的一大聚落。古镇四面环水,西北船泊处,逶迤六十余里通入淮河,“地方富庶,科甲绵延,为邑之首镇”,那时,素有“小南京”的美誉。这里就是我的祖籍,是我们皖东近代魏氏的发源地之一,有魏氏公祭的魏家坟
期刊
踏进古村,走在满是暗影的小巷,阳光正洒在布满沧桑的屋脊。  触摸巷道的残壁,那斑驳的古建筑仍隐隐透出当年的繁华。悠悠岁月,风过无痕,在那杂草丛生、青苔满地、近乎破落的古建筑群,有小巷、有石板和石头筑成的小道。甚至,望尽远方,在村民祭拜先人的缭绕香火烟雾中,在村民默默的祷告声中,有一种穿梭时光遂道的感觉。岁月虽然远去,但村民的心中,逾走逾远的故乡始终在他们的遥望中,在他们的梦乡里。古村落调查,正是“
期刊
农村老家的房前有棵香樟树,已有多年。香樟树高大、雄伟而又枝繁叶茂,树干约有十米高,树冠很大,像一把巨伞,把我家前院遮盖得严严实实。  春风还没吹上几天,细小的嫩芽就从稠密的老叶之间偷偷冒了出来,嫩芽衬着绿叶,黄绿相间,萌发着新的生命活力,彰显着春天的力量;春夏之交,一簇簇黄色的小花朵竞相绽放,如同黄澄澄的谷粒,虽小,却浓香扑鼻。有时我会静静地站在树下,闭上眼睛,屏住呼吸,然后再贪婪地深吸一口,那股
期刊
当那一抹抹新春的清新的淡黄慢慢隐去的时候,校园无意间就被这热闹的粉红攻陷了……  四月芳菲,每次行走于食堂往教学楼的小道时,目光会自然而然地遗落到这堵生机盎然的蔷薇之墙。  今年开始注意到蔷薇的时候,是从它高枝的炫耀开始的。青绿的小树顶端探出了一个俏丽的容姿,新鲜、活跃、妩媚,用它们浅浅而又招人的绚烂微笑点缀着圆润而单一的小树枝头。  一路红蔷薇,开得如火如荼。它们从高枝慢慢滑落,攀附着墙体,一串
期刊
“烟花三月下扬州”,千年前李白送别友人时写下的这句诗,不曾想成了扬州的名片,勾起了无数人对江南水乡的遐想与向往。  自古以来,扬州就是无数文人墨客理想的居住地。“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笔下的扬州不仅有道不尽的无限繁华,更让我们看到了江南女子的柔情秀美。  扬州虽地理位置不在江南,却有着和江南一样的亭台楼榭、小桥流水、风土人情。扬州是一座历史名城,经历过无限繁华与历史洗礼,在隋唐时期
期刊
我也很想学学别人写自己的老爸超级伟大,玉树临风,出去背影就是一道风景。  可我的老爸就是个农民,大凡普通农民具备的缺点他基本上占全了,别人进城三天就会进步,学城里人不紧不慢的说话,学城里人穿着体面……我的农民老爸进城十五年了,现代的他学会的不多,骨子里的某种气质倔强的根深蒂固。  老爸的穿戴还是他在乡下老家时的状态,领子总是傲娇的竖起来,一层挨一层,红滴白滴蓝滴紫滴毫无规则的依偎在一起,半截衣领露
期刊
生于斯,长于斯,安于斯。江南的斯,每一件事,都来得刚刚好。  喝茶,刚刚好。  生长在江南,喝茶是一种风雅的习惯。说起喝茶,江南的茶山是有特色的。山,总是长得有形有势,茶树依势偎形,这里一块,那里一片,一两行,两三排,层叠如梯,左右参差,紧靠在山体。  茶农们始终相信,造物主的恩赐就是最好的安排。茶农一点点采摘下来的春天的绿茶尖,泡在透明的茶具中,散漫着山野的朴实,叶在沸水中舒卷,那一种原始的风雅
期刊
立春过后,接连几场扎实的春雨,让这座被称作“世界茶源,天赐普洱”的全国文明城市的春天提前到来。城里城外,山野溪边;高的,矮的;大的,小的花儿,带着山野气息,随地而生,随地而开,渐渐绽满了枝头,芳香四溢。  每天下班吃过晚饭,天色已近黄昏,我或是独自一人,或是邀约上好友,都要到梅子湖栈道上散步,因为普洱山上那些花香一直牵引我前往。  才走上栈道,隐隐约约的香扑鼻而来。  此时,天空中的月亮足够亮,足
期刊
关于写作文,许多小朋友大朋友一提起就会头疼,或者说愁得要命。于是,好多同学都报了作文班,希望能够从作文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真的管用吗?  对此,我的感触复杂而无耐。很幸运,我有一个当民办教师的父亲。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的,而且作文往往定在周末。有了父亲的"帮助",我写作文当然不愁了,最让我自豪的是,我的作文几乎每次都能够作为范文在班上被老师朗读。  可是这样的美好时光持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