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曾经我看到过这样一个节目,佛罗里达州运河店点小学五年级学生十一岁的威沃成了美国的名人,他是学校电视台的小记者,不仅采访了不少美国名人,而且还成为美国一些著名电视节目的嘉宾。这个才九岁的孩子竟把美国总统问得一愣一愣的,赞叹之余,我不禁忧虑:我们的小学生,为什么不能在大庭广众之下,侃侃而谈呢?
关键词课堂交际现状;交流;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67-01
一个是老师快乐的“教”,一个是学生快乐的“学”。如何让教师在快乐的氛围中“教”,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
一、令人堪忧的课堂交际现状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互动交往。然而从教多年,我发现,有些孩子读一、二年级时课堂上非常活跃,老师一提问,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抽不到自己,有时还会大声叫道:“我来、我来”。可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很多老师明显的感到,上课时常有同学不停地说话,不知道聊些什么,但肯定和课程没有关系。但老师一提问,十分热闹的教师,就会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了,小嘴巴进入了休眠状态,任凭你启发鼓励,他就是一言不发。有些学生想表達,但是一站起来,语无伦次,不知道说些什么。有些硬被来时抽起来的同学更是非常紧张,面红耳赤,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
(一)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缺少直接交流。今天的课堂,大多采用田型排列方式,讲台是教师的地盘,讲台以下是学生的领地。教师与学生各自为政,教师高高在上,“我讲我的”,学生在讲台下面,“我听我的”,这种空间距离强化了教师的权威形象,减少了教师的亲和力,减少了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压力。
(二)课堂教学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心灵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由于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容易造成心理距离。当师生双方的角色意识太强、年龄意识过明显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没有找到共鸣点,双方容易造成陌生的感觉,阻碍师生的正常交流。在考试压力下,很多老师抓紧时间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唯恐完不成教学任务,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生面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就不太想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了。
(三)学生之间缺少虚心的聆听习惯,使一些学生心存顾忌。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有些不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有些时常嘲笑说错的孩子,使他们难堪。很多学生怕同学嘲笑、责备,而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以女生为主。
(四)学生间的交流太少。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一些老师开始大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讨论探究一些问题,但是往往流于形式,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太少,学生之间交流不透彻,往往是思想还不成熟时就让学生全班交流,学生的交流能力训练大大折扣。
二、语文课堂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说”是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说”比“写”显得更重要。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课堂交际能力:
(一)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要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创设和谐的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与鼓励,使他们感受到与他人交流的成功和喜悦。
(二)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形式,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如“小小辩论会”“小小故事会”“分角色朗诵比赛”“演一演”“唱一唱”“小组交流学习”“主持人选拔”“班干部竞选”“小导游”“相声小品比赛”“课前新闻播报”等各种形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的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大胆地运用语言。
(三)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准备,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和多向的活动中活跃思维,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一定要人人练说,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交际的“面”与“量”。
(四)语言是生活实践的反映,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交流运用,学习语言更是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个源泉。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说”,在不同场合“说”,什么都“说”,不要怕“说”错了,不要怕“说”不好,要主动、大胆地与别人交流,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关键词课堂交际现状;交流;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25-0167-01
一个是老师快乐的“教”,一个是学生快乐的“学”。如何让教师在快乐的氛围中“教”,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
一、令人堪忧的课堂交际现状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互动交往。然而从教多年,我发现,有些孩子读一、二年级时课堂上非常活跃,老师一提问,小手举得高高的,生怕抽不到自己,有时还会大声叫道:“我来、我来”。可是到了小学高年级,很多老师明显的感到,上课时常有同学不停地说话,不知道聊些什么,但肯定和课程没有关系。但老师一提问,十分热闹的教师,就会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很多学生在课堂上沉默了,小嘴巴进入了休眠状态,任凭你启发鼓励,他就是一言不发。有些学生想表達,但是一站起来,语无伦次,不知道说些什么。有些硬被来时抽起来的同学更是非常紧张,面红耳赤,声音小得像蚊子叫一样。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情况呢?
(一)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多的关系,缺少直接交流。今天的课堂,大多采用田型排列方式,讲台是教师的地盘,讲台以下是学生的领地。教师与学生各自为政,教师高高在上,“我讲我的”,学生在讲台下面,“我听我的”,这种空间距离强化了教师的权威形象,减少了教师的亲和力,减少了师生之间的直接交流,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压力。
(二)课堂教学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心灵的交流。教师与学生由于身份不同、年龄不同、容易造成心理距离。当师生双方的角色意识太强、年龄意识过明显时,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没有找到共鸣点,双方容易造成陌生的感觉,阻碍师生的正常交流。在考试压力下,很多老师抓紧时间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唯恐完不成教学任务,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生面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被动地接受,久而久之,就不太想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了。
(三)学生之间缺少虚心的聆听习惯,使一些学生心存顾忌。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有些不太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有些时常嘲笑说错的孩子,使他们难堪。很多学生怕同学嘲笑、责备,而不敢大胆表达自己的意见,尤其以女生为主。
(四)学生间的交流太少。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一些老师开始大量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讨论探究一些问题,但是往往流于形式,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太少,学生之间交流不透彻,往往是思想还不成熟时就让学生全班交流,学生的交流能力训练大大折扣。
二、语文课堂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翻开《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具有日常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说”是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体现,从某种意义上讲,“说”比“写”显得更重要。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课堂交际能力:
(一)老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要用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创设和谐的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有表达的欲望,及时给予适当的评价与鼓励,使他们感受到与他人交流的成功和喜悦。
(二)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交际形式,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如“小小辩论会”“小小故事会”“分角色朗诵比赛”“演一演”“唱一唱”“小组交流学习”“主持人选拔”“班干部竞选”“小导游”“相声小品比赛”“课前新闻播报”等各种形式,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好的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大胆地运用语言。
(三)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要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认真做好准备,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双向和多向的活动中活跃思维,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求口述,一定要人人练说,或同桌互说,或指名说,或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扩大交际的“面”与“量”。
(四)语言是生活实践的反映,语言的学习是为了交流运用,学习语言更是离不开现实生活这个源泉。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说”,在不同场合“说”,什么都“说”,不要怕“说”错了,不要怕“说”不好,要主动、大胆地与别人交流,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