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社会凝聚力: 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fly0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应把增强社会凝聚力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和把握。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 社会凝聚力; 战略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07-0008-03
  
  社会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克服困难、战胜风险,加快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比较突出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正在显现出来。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把缩小社会和地区差距、提高社会凝聚力看作是中国未来10年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是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增强社会凝聚力的重大战略举措。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应当把增强社会凝聚力作为一个战略问题,认真加以研究和把握。本文试就此作初步讨论。
  
  一、不平衡问题凸显,社会矛盾复杂,西部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增强社会凝聚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空前发展,举世公认。但在发展过程中,一些不平衡甚至失衡问题愈来愈突出。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分化加剧。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情况差距逐年拉大,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不同性质单位之间、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财产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居民家庭财产差别越来越大。10%的富裕家庭的财产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只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就业方面的压力也在增大。所有这些不平衡甚至失衡问题,都会对社会凝聚力造成损害。西部地区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在一系列经济社会不平衡甚至失衡问题中,西部地区处于落后的不利地位,矛盾更为突出,其对社会凝聚力的损害更为严重。
  由于西部不少地区都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社会矛盾,经济建设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生态保护问题、就业问题、宗教问题、民族问题等等,各种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于这些问题和矛盾,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形成破坏性力量而影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一定的社会凝聚力对社会稳定和发展是不可缺少的,而处理复杂的社会矛盾,应对各种风险,则需要更强的社会凝聚力。因此,在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有必要从战略上对增强社会凝聚力予以足够的重视。
  
  二、坚持以民为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
  
  “发展是硬道理”,我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能用发展的办法加以解决,社会凝聚力也只能在发展中予以加强。西部大开发是造福于人民的伟大工程,是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广大人民群众应该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坚持以民为本,充分激活民智、发挥民力、实现民利,使大开发的过程同时成为不断增强社会凝聚力的过程。
  所谓激活民智,就是要进一步使广大人民群众思想大解放,放开手脚干事业。西部地区要大发展,必须在解放思想上下功夫。解放思想不应是对广大群众居高临下的说教,不能靠照本宣科的文件传达。重要的是要激活老百姓的思想,让老百姓自己主动积极地去思考、去转变。可以说,西部老百姓观念落后的重要原因是他们在信息接受上的差距,既有接受信息能力问题,也有信息供给问题。他们信息相对闭塞,接受有利于积极创业活动信息的能力低、难度大、成本高,很大程度制约了他们的思考。因此,解放思想,激活民智,必须改善西部地区老百姓接受信息方面的状况。各级政府特别是市县级政府要在组织为老百姓创业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上下功夫,通过不断的信息冲击,使他们的旧观念受到持续的强烈震荡,从而推动和帮助他们开动脑筋,拓宽思路,认识自己的利益,并在积极的创业活动中实现自己的利益。
  所谓发挥民力,就是要创造条件,使人民群众的资力、智力、劳动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要大力发展民本经济、民营经济,关键是创造一个适应并促进其发展的环境。国家正在大力进行西部地区的基础建设、生态建设,改善西部地区的“硬环境”,同时也要积极改善“软环境”,消除对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民办企业的种种制约和障碍,为各类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经营环境,使投资者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比较清晰的投资预期,其创业活动受到可靠有力的法律保障。还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创业中的困难。要积极发展和拓宽民办企业的融资渠道,支持和鼓励各具优势的民间资本进行合作。国家对西部地区的投入应该成为带动民间资本投向西部的有力杠杆。
  西部大开发需要一个较长时期的过程,各级领导层要警惕和克服因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而产生的急躁情绪和急功近利行为,克服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倾向。片面追求GDP增长,最终会损害经济建设本身。要把增加就业率作为重要的目标内容,大力发展高就业产业,鼓励和支持各类企业更多地创造就业机会,积极组织劳务输出,不断提高城镇居民就业率,更多地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千方百计使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来。
  所谓“实现民利”,就是坚持“让利于民,藏富于民”,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得到实惠,受到激励。这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对于扩大社会消费、进一步激活经济发展都极具意义。要采取切实措施加快提升西部地区人民群众特别是其中的低收入人群的实际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状况。不少专家学者提出的解决“三农”问题和藏富于民的政策措施,应当首先在西部地区实施,如取消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费由国家承担以及提高个人所得税起缴点等等。
  对西部地区的弱势群体,政策倾斜一定要到位。减轻农民负担已经受到重视,各级政府正在积极落实相关措施,但由于西部地区社会发展水平比较低,农村公共服务事业落后而且主要由政府负责,政府职能的转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有必要加大政府改革的力度,同时在支持西部地区县乡政权运行上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要认真总结扶贫帮困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同时健全激励机制,强化“造血功能”,使扶贫资金取得更好的扶助效果。要着力改变目前比较突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状况,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事业,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步伐,使社会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服务和保障,从而为增强社会凝聚力奠定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加强统筹协调,推动社会协商对话,在改革中建立和强化社会凝聚机制
  
  影响社会凝聚力的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渗透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增强社会凝聚力,必须在统筹协调上下功夫,既要在总体上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承受的程度,又要研究社会凝聚力形成、发展的规律,做细致的工作,扎扎实实地落实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各项具体措施。既要着力解决经济社会中突出的不平衡问题,积极改革分配制度,逐步控制和缩小社会和地区差距;也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社会成员平等权益;同时要加强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凝聚和激励广大群众的作用。要使各项措施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在改革中建立起维护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的机制。在这个过程中,推动广泛的社会协商对话和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应当受到重视。
  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长期坚持,同时也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目前,我国社会利益群体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有必要把这些新的利益群体代表吸纳到政治协商中来。特别是在市县级,应该为不同利益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表达自己的诉求提供一个平台,使他们的声音能够得到及时反映。而扩大政治协商参与范围是一个比较可行的途径。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之相适应的有关制度和程序,使社会各利益群体的意见都能畅通地得以表达,这对于增强社会凝聚力,对于推动民主政治建设都是极有意义的。
  二是要大力开展广泛的社会对话。世界劳工组织提出“体面劳动”的原则,即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可持续的工作机会。实现这一原则的重要途径是多形式、多层次的社会对话。这一原则已经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在企业中,要积极推动企业所有者、管理经营者与职工之间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对话;在社会上也要采取多种形式,推动政府与社会群众之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以及社会成员之间进行积极广泛的对话沟通,促进他们相互间的了解、理解和互信,培养和提高社会各组成部分的自我协调和解决矛盾能力,使一些影响社会凝聚力的矛盾和问题在基层及时得到协调和解决,防止其向消极的方向演变。
  三是提高弱势群体的社会组织化程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组织化程度有所降低,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民和城镇下岗职工,不仅经济上困难大,而且融入社会的程度低。累积起来,就会形成对社会的疏离。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他们获得更多的发展信息和机会,而且不利于他们利益诉求的表达,对社会凝聚力的影响也是负面的。因此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提高他们的社会组织化程度。如建立农民协会,加强在下岗职工中的工会工作等。党的基层组织要加强在这部分人群中的工作,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己的利益,把他们团结在党组织的周围。
  增强社会凝聚力必须加强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全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凝聚全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各级党组织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统筹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反腐败斗争等各个方面,协调各社会阶层各利益群体关系,使各个方面有机配合,良性互动,使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地团结在党的周围,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形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生动和谐的局面,为扎扎实实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保证和不竭的动力。
  (本文作者:内蒙古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其他文献
[摘要] 伊拉克战争不是反恐战争,而是两极格局终结后由小布什政府发动的一场新帝国主义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既暴露了美帝国主义权势的极其有限性,同时也反映出它对世界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关键词] 美国;伊拉克;战争  [中图分类号] D81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18-0009-03    2004年6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联
期刊
[关键词] 指导思想;社会生活;一元化;多样化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22-0033-02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这是我们党在领导我国革命斗争、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所坚定不移地遵循的最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指导着党的纲领、路线、政策;在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党作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群
期刊
[关键词]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  [中图分类号] A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15-0005-06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邓小平在1978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这次会议为随即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充分准备,《讲话》实际上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讲话
期刊
[摘要] 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关键词] 企业信用;问题  [中图分类号] F1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22-0042-02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建立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其信
期刊
[关键词] 亚洲政党国际会议;政党国际联合  [中图分类号] D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18-0015-02    备受世人瞩目的亚洲政党会议于2004年9月3日—5日在北京召开。34个国家的81个政党或政治组织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其中许多代表是执政党领导人或国家政要。与会者继续前两届会议“协商、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的主
期刊
[摘要] 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有利于我国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解决目前就业难的问题。本文探究了我国目前存在的对第三产业发展起制约作用的因素,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路,以期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第三产业;贫富差距;西部大开发  [中图分类号] F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4)22-0029-02   
期刊
本文以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运行控制技术为研究对象,对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进行了研究和实验,系统的硬件电路是基于智能功率模块的全桥逆变器结构,系统的控制方案是基于DSP 芯片的带电压前馈并网逆变输出电流反馈控制方案。
   分析了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应用的背景和趋势,对其各国的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探讨和比较。选择全桥式结构作为系统逆变器的主电路拓扑结构,用智能功率模块(IPM)作为主开关元件,设计了其驱动电路及逆变器的外围电路。对系统的控制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采用TMS320LF2406A型
[编者按] 今年是中国红十字会成立100周年。作为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的国际性组织,中国红十字会在开展民间外交,参与自然灾害与突发事件救助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值此百年之际,本刊特约记者专访了中国红十字会王立忠常务副会长。  [关键词] 中国红十字会; 人道主义; 救灾; 救助; 救护  [中图分类号] R193 [文献标识码]
期刊
《中国经济体制的创新(改革年华的探索)》一书,是一位本土经济工作者学术成果的阶段性总结,也是一部关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真实记录书。全书91篇文章,分为五大部分:关于改革总的认识,关于市场经济的研究,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探索,关于所有制改革及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探索,关于综合配套改革的研究。这五个方面的研究探索成果,无疑是对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贡献。  作者重视思想的作用,提倡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伴随
期刊
在严峻挑战的压力之下,人们努力寻求全面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途径,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应运而生。由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徐发同志主编的《学习型检察院的创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在这方面力开先河,给我们送来了时雨春风。《学习型检察院的创建》不仅是新时代的“劝学篇”,更是在大量实践的基础上创立的治学新说,是对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关于“创建学习型社会”精神的具体贯彻实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