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落差,重拾教学的常识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1202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可否认,教的目标与学的结果之间总存在一定的落差。落差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学习内容的难易、学生智能结构的差异等等,但也不乏教师教学本身的问题。很多教与学的落差,正是“教”单方面作用的结果。因此,正确认识教与学的落差,勇敢剖析教师的教对形成落差的影响,回归教学该有的常识,将成为缩小落差、提升教学效益的关键之一。
  一、平移经验造成落差,教学需要清醒认识“学习的起点是什么”
  在苏教版五年级“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课堂教学中,听课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不会找“单位1”。这种落差感,也纠结着上课教师。她在说课中提到:在上今天的新课前,书本上已经明确指出“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称为单位“1”。按理说,学生对单位“1”已经有了认知,有了寻找的经验,为什么在这节课上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为此,我们和该教师一起回忆了当时具体的教学情境。一些学生已经会找单位“1”,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平均分的一个物体(例如一块蛋糕)、一个计量单位(例如1米),由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例如6面红旗)都可以看作单位“1”。二是在已经出现分数的句子中,是谁的几分之几,就把“谁”看做单位“1”,例如在“五年级一班的三好学生占全班总数的2/9”,思考并填充时,就是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
  再来看新授课中要找单位“1”的情境:题中出现了长短两条彩带,没有明确告知把谁平均分(以往每条彩带都可以被看作单位“1”),也没有出现具体的分数,看来,非此非彼,寻找单位“1”的情境已经发生了变化。原来,以前我们研究的都是用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要把整体看作单位“1”即可,而从这节课开始,分数的认识已经从部分与整体的范畴,扩展到两个同类数量,具体研究用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把谁看做单位“1”,关键要看把谁当做比较的标准了。
  由此,我们找到了形成这次教学落差的真正原因:上课前,学生确实有了会找单位“1”的现实起点,但它与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需要的逻辑起点完全不是同一个起点。当学习的现实起点与逻辑起点本身存在落差,而教师又没有认识到,继续平移找单位“1”的经验来开展新的学习的话,教与学必然形成落差。因此,避免教与学的落差,读懂教材是关键。一个对教材的结构体系烂熟于心、对教材编排意图和学情都能准确把握的教师,才能摸清学生的现实起点,掐准学习的逻辑起点,展开有效的教学。
  二、盲目苛求造成落差,教学需要正视“课堂中现在有什么”
  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最大公因数”时,笔者感受到了教者因为现实与期望之间有落差时的失落。
  课堂的一个片断进程是:教师安排学生尝试找一找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并一一巡视,大约6分钟后,老师首先展示了甲同学的方法:先找出6的倍数,再找出9的倍数,最后找出6和9的公倍数。接着出示了乙同学的方法,发现与甲同学相似,很意外:“你刚才不是先求9的倍数,然后说再从里面找出6的倍数,最后找出6和9的公倍数吗?”乙同学一脸无辜:“不是的,我开始跟你说的意思,不是这样的。”教师很失望:“你刚才是这样说的,这是最好的方法呀!”师生僵持着,课堂一时颇为尴尬。
  此时的执教者到底需要什么?是什么让他如此心生落差?回想刚才他在巡视时忙碌寻找的背影,细析他“你刚才这样说”时的急切,“这是最好的方法呀”的肯定,无疑,他在等待一个心中最满意的答案(从9的倍数中直接找出6的倍数,再找出6和9的公倍数,这是教材提供的最快捷的方法)。事实上,学生在本子上到底写了什么,笔者的了解是:大多数同学只能零碎写出一两个答案,其中有对的,有错的,思考无序,也有部分同学用方法1一一罗列,有序思考,少数同学不会做,采用方法2的同学基本没有。
  有些落差只是教师个人的心绪体验,往往是期望值高于现实而形成的,根源还在教师的本我主义和从速心理。正如上述案例中,教师一直在寻找心中最好的方法,并且想轻松地通过一个展示传递给大家,可是学生给不了,于是心理落差显现出来。要避免这样的落差,关键还在教师。如果教师稍加转身,全面去关注一下,课堂中现在有哪些答案,然后理一理交流顺序:能找出1个答案的同学先来交流,能找出更多的继续补充,能有序找出全部的再来展示,引一引还有没有其它方法,选一选大家更喜欢哪种方法,或许,教学就会走进另一番天地,解题无法的懂法了,思考无序的有序了,只会找出零碎几个的,能整体找全了。学生有自己的认知节奏,课堂有自己的生态资源,放低重心,放慢节奏,在“有”上做文章,教学才会跨越落差,平稳衔接。
  三、简单告诉造成落差,教学需要追问“为什么可以这样”
  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乘法”的课尾,有学生询问老师:我不喜欢简便写法(见竖式2),我可以用原来的方法(竖式1)做题吗?
  简单的,学生不喜欢;复杂的,学生感觉很好,老师愕然,又是一次教与学的落差!虽然这种落差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但却有深究的意义。课后,笔者了解了这个同学的想法,他说:“我觉得竖式1的过程清清楚楚,一看就懂。用竖式2计算,有点迷糊。”是什么造成了这个同学奇怪的想法?此时,再次阅读教师在新授部分的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师:要算14×2是多少,只要先算2个4得8,再算2×10得20,最后把8和20合起来就行了,大家懂了吗?
  师:其实,14×2的竖式一般这样写。(出示竖式2)你会了吗?下面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来计算几道题。
  原来,引进竖式2时,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一般这样写”,而为什么可以这样写,背后到底浓缩了哪些东西?它们又分别在竖式2的哪里得到了呈现?这些问题并没有在新旧竖式的比较中得到很好的沟通。学生是真实的求学者,他们对新知的悦纳,光凭教师简单的告诉是不会立即显效的,只有深究了简单背后的具体,理解了浓缩其中的精华,他们才会对新知产生认同,自觉建构,自信使用。教与学的落差,有时就是教的理所当然与学的莫名其妙之间的落差,要缩小这种落差,教学就不是简单地传递“是什么”,而需要适时多追问几个“这是为什么”,让隐性的东西显性化,知识才会在明了中被理解,在理解中被接纳。
  当然,平移经验、盲目苛求、简单告诉,只是落差原因形成的一些方面,读懂教材、重视生成、理清重点,仅是减少和缩小落差行动的基本路径。如果我们重拾教学常识,用警醒的态度感知落差,用研究的方式有效地利用落差、自觉地改进落差,相信教与学双方都会进一步享受到数学的美景。
  (许丽,宜兴市实验小学,2142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其他文献
中国金融电子化网络建设的里程碑——中国国家金融数据网已延伸到全国200多个城市中元金融数据网络有限责任公司万军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金融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支撑金
国家经济信息化与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国家教委科技司作为信息社会主要基础之一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包括工作、教育、生活以及人们的交流方式。建立覆盖全国并同世界接轨的计算机网络,将成为我国21世纪重要的信息基础设施。国家经济信息...
吴斌说过:“人的欣赏能力最强,其次是歌唱能力,最难的是器乐表现。[1]”在体验过竖笛教学后,有些教师能感受竖笛教学带来的成功和喜悦,也有些教师因畏难而放弃,后面这种避重就轻、避繁就简的做法显然是一种不尽责的体现,更是破坏了音乐基础课程教育体系的完整性、科学性和育人价值体系。  一、竖笛教学的背景及意义  真正让我对器乐教学进入课堂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缘起于一次音乐期末歌唱考核后的反思。在对高年
交流是指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相互沟通。交流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往往是产生灵感的重要途径,没有交流,很难有情感的进发,也很难产生思维的火花。《语文课程标准》也指
<正> 1 引言 军用和商业航天市场正在发生变化。冷战的结束减少了军用产品的需求,增加了从国防现有投资中获取最大效益的紧迫感。商业性航空业的开放迫使产品单价降低,订货量
专注于服务器研发生产的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公司),最新推出了用于主机安全防护的“曙光GodEye-HIDS主机入侵检测系统”,并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公安部权威认证的增强型主机入侵检测系统的厂商。 一直做大型机,扮演着硬件厂商的曙光公司,为什么会进军信息安全领域研发安全软件系统?他们如何看待信息安全市场?他们
CAD咨询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机械工业CAD咨询服务中心黄永友一、社会发展迫切呼唤CAD咨询产业的崛起1.咨询产业是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现代咨询产业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据,以信息为基础,综合运用科学知识、技术、经验和信息,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类社会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