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学的姿态坚守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xianhu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省随州市第二中学位于随州市中心城区。随州自古即是居“荆豫要冲”,扼“汉襄咽喉”的“鄂北重镇”,这里是“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二中创建于1981年,是一所根植于随州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沃土中茁壮成长起来的一棵大树。30年风雨沧桑,随州二中已经成为鄂北地区名校、湖北省省级示范高中。随州二中语文组随着学校的强大如今也已成为学校学科教研组中的大组强组。全教研组现有语文教师36人,其中湖北省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6人,中级职称教师9人;省级骨干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9人,市级优秀青年教师2人;研究生学历5人,大学本科学历31人。
  修德讲学 省己诲人
   语文教师肩负着传导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想文化的重任,教书育人,是应该做到孔子如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要在现实的社会和时代中,有一种淡去过于功利化、物质化,退去浮躁心、膨胀心的大境界。
   语文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的语文教育,固然为了高考,但高考不等于一切的一切。语文教育,还有其独特的人文功能,即锻造学生精神底子、传承人类文明香火的形而上价值。一个原本阅读趣味低俗或从来只看教参和练习册的语文教师,是无法胜任传播人类文明火种之使命的。倘使我们语文教师能多读一本好书,能给学生多推介一本好书或者哪怕每天只为他们真诚地、沉醉地念上一段美好的文字,我们都是在为抗拒“浅阅读”、为弘扬“深阅读”,进而为人类文明香火的燎原做着一项功德。由此,我们也就可以无愧于或者少愧于我们的职业。
   因而,随州二中语文组在今天的现实教育环境中,能默默耕耘,潜沉涵泳。我们求真务实又坚守理想,我们强调明德注重修德崇尚立德,在新的时代环境里我们希望以文学的姿态生活,以语文的的方式坚守。
  集体备课 团队意识
   随州二中语文组倡导每一名教师学做五种人:一是热爱生活,做一个有生活激情的人;二是业务精良,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三是淡泊名利,做一个有合作精神的人;四是勤于读书,做一个学问渊博的人;五是尊重同行,做一个谦虚好学的人。在此基础上,我们要求彼此人格上互相尊重,学术上互相包容,生活上互相关爱。不刻意用自己的长处来比他人的短处,而是互相补充、互为激励,形成优势互补,使组内具有较多民主、合作的气氛。这种特色不是社会上庸俗的人际关系的翻版,而是在育人的价值需要和迎接现代挑战的背景下的一种共同的理想追求,它既融入了传统读书人的儒雅气质,又接受了现代思想的洗礼。
   正因为这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才形成了一个团结奋发、积极追求的团队,形成了我组“各抒己见,自圆其说;观点交锋,讨论争鸣;不作结论,各取所需”的教研风气。小组每周召开一次集体备课会,以集体备课、说课、评课、专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教师分析教材、设计教学、调控课堂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每学期初我们都把教学任务划分成若干单元,分解到人,然后分头去查找资料。要求学到某个单元某位老师就要做到:备课时主讲,提供精心设计的教案,提供一个课件,提供多媒体及其他相关资源,准备单元测试题。我们坚持作文统一写,统一批,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各班学生的作文资源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我们尽量营造理论钻研的氛围,让每一个老师都能以理论去指导实践,进而把实践升华为理论,由此增添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儒雅风采,去更好的促进教学。
  锤炼课堂 个性飞扬
   在紧张的教学中,课堂是我们保证教学质量的阵地。抓常规教学是我们二中语文组的中心环节。如何上好每一节课,如何让学生热爱语文课,是我们一直不懈探索的问题。我们形成的共识是,语文课应该教出语文的特点,语文的滋味和语文的美感,在探索的过程中老师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有的酷爱创作,有的精于思辨,有的善于表达,有的长于抒情,正是这一个充满激情、个性互补而又志趣相投的群体不断产生新的智慧,使教研组充满朝气,充满青春活力,充满探索精神。例如有的老师在探索“点拨——探究”语文教学模式。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以挖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为宗旨,以运用主体的、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技能的全面发展。有的老师一直致力于“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能力提升”新模式的构建。有的老师则积极探讨高考作文训练与写作的规律性、规范性、时效性、操作性,已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与方法,并在实际教学中初见成效。有的老师则倡导学习大语文观,将语文教学和社会观察、人生思考、生活体验紧密结合,指导学生拓展视野、广泛阅读、涵养语文的浩然之气。还有的老师随着教学观的转变,开始探索教学的改革,逐渐形成了“情景创设——探究——提升”的教学思路。总之,资源共享,智慧碰撞,尊重个性,包容和谐是我们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的坚持的总原则。
  课外语文 丰富多彩
   语文学习有两块阵地——课内和课外。这两块阵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形成犹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可缺失。重视课堂教学是十分必要的,但不可忽视课外这一阵地。
   课外,我们倡导读书活动。我们选择了一种开放的阅读方式,由学生按自己的阅读兴趣,自由安排阅读内容,自由决定精读、泛读或浏览,自由决定是独自读还是和别人讨论读。让阅读以一种最直接的、最朴素的状态进行。然后定期举行读书心得交流会。各班要有班刊班报。《读者》《青年文摘》《时文选粹》《读写天地》《语文报》等作为班刊班报深受青睐。此外,读书讲座经常举行。讲座分专题进行,有时是思想系列,如孔子、庄子的介绍;有时是文学系列,如古代诗词欣赏、中外电影欣赏;有时是语言系列,如演讲技巧、辩论技巧指导……师生自由参加,充分互动。使学生在第二课堂得到飞速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的发展,为学生留下一份珍贵的回忆。通过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锻炼学生。
   我们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早在1993年,我们就成立了浅草文学社,给学生开辟了一片文学园地。日常教学中,随州二中语文组有三大赛事:辩论赛、诗文朗诵大赛、作文比赛,“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展翅高飞。”寒暑假期,除了学校规定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语文组还增加了对我们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研究,通过民间故事、民间笑话、对联标语口号和风俗礼仪民间禁忌等让学生进行搜集整理。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使学生的綜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
  与时俱进 厚积薄发
   二中语文组是一个人文氛围浓厚、弥漫诗书之香的学科组,大家在一起,以谈论诗文翰墨为乐,以纵古论今为荣,这种人文氛围,这种对文学的热爱和痴迷,激励着每一个学生,引领着学生们健康成长。这个科组,凭借着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勇于探索、与时俱进的精神,以真诚的情感赢得了学生,学生因为热爱他们的老师而爱上了语文的学习。
   当前,语文新课改已经在我省启动,新课改的相关知识培训也进行了多次。我们教科组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教科改先进做法的机会,多次派教师到周边兄弟学校学习观摩。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教研成果丰硕。教学论文喜获丰收,近三年,我组教师发表到各级刊物上的论文多达60多篇。随州市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创新人格》研究已结题。湖北省教研室组织实施的研究课题《作文教学与评价研究》,多篇论文获奖。2007年全国中语会科研课题《古诗词教学与文学教育》也已即将结题。当然,我们更不会动摇对常规教学的重视,外界的喧嚣热闹不会改变我们立足语文最基本的教学规律的做法。通过锤炼课堂,每次省市举行的而优质课我组教师皆有斩获;各级各类学生作文大赛,我组每年都有多位教师获得特等一二等奖;高考成绩骄人,多年来我校高考语文成绩一直位居前列,多次名列第一,2011年高考我们更是创纪录的取得了文科人均118分理科人均114.6分的好成绩。
   感谢《语文教学与研究》杂志社辟出这一栏目,通过“我们语文组”专栏,我们结识了众多兄弟学校语文科的同仁们,在语文教学改革探索的这条现实的泥泞路上,或许我们步履蹒跚,但在精神的领地,我们当以文学的姿态昂首奋进!
  
   张琼,马冰,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随州。责任编校:左晓光
  
其他文献
在中学的古诗文中,涉及到有关盛器之类的名称的篇目还是较多的。在此,我们集纳了其中一部分,并略加说明,以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箪(dān)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五柳先生传》:“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孟子·鱼我所欲也》:“一箪食,一豆羹。”  瓢(piáo):用来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多用剖开的匏瓜做成。也有用木头挖成的。(例句同上)  钵(bō):陶制的器具,形状像盆而较小,和尚
早在半个多世纪前,著名作家林语堂就尖锐地批评了我们的课堂:“从小学到大学研究院,老师有一种‘天才’,就是把读书的乐趣挤出,使之变得枯燥乏味。”这句话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反省。语文课枯燥乏味,学生不爱听;语文学习不能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情,学生不愿学;语文课堂充斥着分析和理性总结,教师不好教;语文学习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社会不满意……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语文教学就一直处于一种被批评和
教育部考试中心在2007年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能力要求”中增加了第六层级(F),即“探究能力”的考查,于是“探究题”应运而生,当年广东、山东、宁夏海南高考卷都在现代文阅读中设置了“探究性试题”。作为新课标“培养探究能力”目标的评价形式,新高考“探究题”正在成为命题专家、中学语文界师生及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探究题的呈现形式    探究试题在现代文阅读中以简答题的形式呈现,赋分5-8分。  
《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师生平等对话,是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的最基本的方式。但这种见仁见智、各抒己见的对话,只有做到彼此理解,相互悦纳,感悟共享,教学才能有效。然而,当前作为课堂常态的对话教学,明显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低效现状:学生的感悟常常处于肤浅、零散状态。  究其原因,一是限于阅读能力,学生本身对课文的理解肤浅、片面,甚而错误;二是学生表述不清或不到位,内
不久前,好友的新著问世,书名叫《零度的眺望》,凝神一揣摩,便为他的灵思妙想而感叹!是的,教育的诸多问题和现象,确实是需要冷静地反思和高瞻远瞩,特别是在热情膨胀、急功近利的超现实驱动的背景之下,更需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心境和前瞻的眼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剔除浮华、摆脱狭隘,走向率真和希望。透过这一理念的立意,让人称羡的是:这部书所极具的磁性还源于作者所拟定的书名,它以自然的生态和人文的诗意的融合,借
徐江,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语文教育家。2005年他以《中学语文教学无效批判》介入中学语文教学。多年来他十分关注中学语文教学,在《人民教育》《中国青年报》《语文学习》《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等著名报刊发表多篇中学语文教学论文。在进行理论思考的同时,他与厦门集美中学、安徽桐城中学等多所国内重点中学积极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学重构实验研究和阅读教学解读新思维实验研究,其研究成果收集于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较鲜明的政治倾向。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笔者试以女权主义批评的视角,重新解读鲁迅小说中的几位女性形象,以期更深入地理解鲁迅先生在批判封建主义呼唤妇女解放中所倾注的心血。  让我们先极简略地回顾一下,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女性所处的
初中学生作文往往都希望教师指导,因为在他们看来,有了教师的指导,写作就会有素材,写作思路就会明朗,即使不太明白写作的学生,也能按照老师的指导来个“依葫芦画瓢”,最起码能完成写作任务。依据学生的需要,教师常常顺应“生意”,作前指导可谓精心准备,为学生指导如何审题立意,如何选择材料,如何组织材料,甚至不惜提供范文或自己下水作文,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本领都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写作能挥洒自如。  无可厚
[教学目标] 在情境学习中把握课文主旨,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并拓展学生创新思维视野,增强明辨是非的观念,让宽容的思想深入人心。  [教学方法] 自读、质疑、辩论。  [教学思路] 教学活动中,把课堂模拟成一个辩论场,引导学生在领会寓言故事主旨的基础上,反其意而用之,合理假想,大胆创设情境;并让学生自主充当角色,给学生一个自由驰骋的空间,让他们在思想上进行理性的交锋,在正义的审判中实现寓教于乐的
关于“互相”与“相互”,各类工具书的释义并不统一。①《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互相”释义为: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相互”释义为:两相对待的(未注明词性)。②《现代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互相”释义为:副词,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相互”释义为:区别词,两相对待的(未收入作副词解释的情形)。③《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语文出版社)“互相”释义为:副词,表示彼此同样对待。“相互”释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