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是新课标对“人”与“意”重合的作文现状的正确阐释。学生作文与一般的学科知识的根本区别,除了反映人的心智,同时还是人格精神的体现,更是学生内部蕴藏着的情感意趣的再现。如果作文教学只强调理性的东西,而把情感的培养给忽视了,就会在无形中遏制学生的个人情趣,一旦学生成了写作的机器,他们写出的文章缺乏生命活力、无血无肉也在必然当中了。真正的作文是靠真情实感与意趣培养而成的。情感意趣是作文全过程的落脚点,是推动写作的动力。只有“心动”才能“笔动”,情感意趣又能推动想象的展开并为想象定向,正如休谟在《人生论》里所说:“生动的情感通常伴随着生动的想象。”“缀文者情动而辞发”,一朵花对一个不带审美情绪的人来说,仅仅是“花”,而当他进入审美状态时,会由此而产生美感,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创造出另外一番境界。由此可见,在写作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培养势在必行,现提出几种培养真情实感的方法,以供商榷:
一、文学作品“移情”
写作者在观察周围的生活时需要有生活体验、思想感情作为催化剂,才有可能产生心理顿悟。然而中学生生活面窄,知识面不宽,人生体验不足,文化、情感的积淀不够,为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只重视认知教育和道德教育而忽视审美教育的做法。在语文审美教学中,情感是核心,所以教师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要充分发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把课本上的“情”移到学生的心里,以“情”动人,主动地接受美的情感的熏陶。对于农民来说,自己的果园和别人的果园是不一样的,对前者有一种很深厚的情感,而后者仅是一个生产水果的所在。而对于作者来说,写作中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独特的情感趋向,其笔端流出的情思是其生活中反复酝酿、精心筛选、汰尽杂质和水分的美醇,而绝不是漂游在生活表面的炫目的泡沫,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好教材,使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无疑是写作素材生成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体验生活“生情”
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应注重让学生从社会中汲取作文养料,观察社会生活。不同的人,其生活体验不同,积淀的情感也不同。所以面对同一件事,有些人能写出好文章,而有些人却无言可表;同处一个环境,有些人作文材料用之不尽,而有些人却无“米”下锅。
从客观来说,“作文的过程与规律可以概括表现为:物———意———义”。陆机也说:“诗缘情而绮靡。”这“意”和“情”应是同义,即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受。那么这“意”和“情”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在“物”和观察之间必须有一种催化剂,那就是观察者的生活体验及其心中的情感。有了生活体验,情感积淀到一定程度,当他观察周围的世界时,就会产生一种效应。“一些新的思维联系通道仿佛在突然之间被打通,一种从未经验过的思索过的审美感受突然生发于脑,强烈地震撼着主体的心灵,使他顿时产生豁然贯通的顿悟之感”。有了这种“顿悟之感”,写起文章来才可能有个性,有真情实感。
许多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家人为他们构筑的爱巢中,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很少有生活的烦恼,更缺少挫折的磨炼,周围的一切在他们看来都很平常,很难真切感受他人的心境和苦乐。如许多同学一写到母爱,便是雨中送伞,晚上热牛奶或是生病时送他上医院等老掉牙的构思。我便布置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捕捉母亲体贴、关爱的生活细节,然后选取最有感触的材料来写。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而且写出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文章,如《妈妈的手》、《被我遗忘的母爱》、《枕头里的关爱》等。又如我教了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写一篇“秋景”的文章,许多学生走向田间,踏进大山,感受秋的气息,融进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一片落叶,一枝枯草都被赋予某种情思,写出了情景交融的美文。
我们要教育学生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没有感染力了。
三、激情作文“扬情”
狭义地讲,开放性作文就是激情作文,即写作主体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或为时而著,或为事而作。因此这“情”就是流淌于开放性作文始末的一条河。实行开放性作文,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敞开了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他们一旦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焕发出满腔的激情。当他们捧着满腔的激情用开放的长镜头拉近与生活的距离,聚焦社会热点,他们会用聪颖的睿眼透视生活光圈中摄入眼帘的最为欣喜的或深恶痛绝的、最富情致的或令人伤感的、最有社会意义的或倒人胃口的典型材料,他们那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就会与独立创新的理趣产生灵感的碰撞,拨动写作动机的心弦,就会情不自禁地呼手欲出,“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且要一吐为快,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这便形成了自我实现的文章,或许这文章还是粗糙的,但这毕竟是他们亲手选材亲手构思亲手制作的,就像爱因斯坦的第一只小板凳,特别令人珍爱。
四、情境作文“染情”
关于写作情感内动力的问题,中国古今的文学家、教育家有许多论述。“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曲》)、“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有这些都精辟地阐述了情感内动力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同一道理:文以情出,情以文载。但“情”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作文教学则可以激励思想情感,激发写作兴趣,将作文的外动力转化为内动力,让基础好的学生因情感激励,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写出好文章,基础不好的学生能充分发挥情感的潜能,弥补智力的不足,也能写出水平较高的文章。
那么什么是情境作文教学呢?所谓情境作文,就是在作文训练时,由教师设计并提供一种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一件未完成的事态,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组正在展开的矛盾,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和推理,设身处地如临其境地对这特定的情境,从某一角度去发挥,或叙或议,或抒情或说明。长期坚持情境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非智力潜能,而且这种非智力潜能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转化为智能的发展。
情感是写作的血液,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只有写作者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才能做到写山则情满于山,写海则意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有永久的生命力,使之“垂世而行远”。
参考文献:
1、何炳骅,《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纲要》.
2、曹海明,《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
3、任建溪,《情境作文教与学》,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
4、王钦平,《高中作文导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5、黄孟轲,《中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6、和吉武(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2).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一、文学作品“移情”
写作者在观察周围的生活时需要有生活体验、思想感情作为催化剂,才有可能产生心理顿悟。然而中学生生活面窄,知识面不宽,人生体验不足,文化、情感的积淀不够,为此,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过去只重视认知教育和道德教育而忽视审美教育的做法。在语文审美教学中,情感是核心,所以教师在分析文学作品时要充分发掘课文的情感因素,把课本上的“情”移到学生的心里,以“情”动人,主动地接受美的情感的熏陶。对于农民来说,自己的果园和别人的果园是不一样的,对前者有一种很深厚的情感,而后者仅是一个生产水果的所在。而对于作者来说,写作中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独特的情感趋向,其笔端流出的情思是其生活中反复酝酿、精心筛选、汰尽杂质和水分的美醇,而绝不是漂游在生活表面的炫目的泡沫,教师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好教材,使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无疑是写作素材生成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体验生活“生情”
叶圣陶提出作文应“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我们应注重让学生从社会中汲取作文养料,观察社会生活。不同的人,其生活体验不同,积淀的情感也不同。所以面对同一件事,有些人能写出好文章,而有些人却无言可表;同处一个环境,有些人作文材料用之不尽,而有些人却无“米”下锅。
从客观来说,“作文的过程与规律可以概括表现为:物———意———义”。陆机也说:“诗缘情而绮靡。”这“意”和“情”应是同义,即作者的一种主观感受。那么这“意”和“情”从何而来呢?这就需要在“物”和观察之间必须有一种催化剂,那就是观察者的生活体验及其心中的情感。有了生活体验,情感积淀到一定程度,当他观察周围的世界时,就会产生一种效应。“一些新的思维联系通道仿佛在突然之间被打通,一种从未经验过的思索过的审美感受突然生发于脑,强烈地震撼着主体的心灵,使他顿时产生豁然贯通的顿悟之感”。有了这种“顿悟之感”,写起文章来才可能有个性,有真情实感。
许多学生从小就生活在家人为他们构筑的爱巢中,没有丰富的社会实践,很少有生活的烦恼,更缺少挫折的磨炼,周围的一切在他们看来都很平常,很难真切感受他人的心境和苦乐。如许多同学一写到母爱,便是雨中送伞,晚上热牛奶或是生病时送他上医院等老掉牙的构思。我便布置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捕捉母亲体贴、关爱的生活细节,然后选取最有感触的材料来写。几乎每个学生都有话可写,而且写出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文章,如《妈妈的手》、《被我遗忘的母爱》、《枕头里的关爱》等。又如我教了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写一篇“秋景”的文章,许多学生走向田间,踏进大山,感受秋的气息,融进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一片落叶,一枝枯草都被赋予某种情思,写出了情景交融的美文。
我们要教育学生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也就不愁文章没有情感没有感染力了。
三、激情作文“扬情”
狭义地讲,开放性作文就是激情作文,即写作主体触景生情、有感而发,或为时而著,或为事而作。因此这“情”就是流淌于开放性作文始末的一条河。实行开放性作文,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和谐轻松的写作氛围,敞开了一片广阔而自由的写作天地,他们一旦冲破命题作文的桎梏,就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焕发出满腔的激情。当他们捧着满腔的激情用开放的长镜头拉近与生活的距离,聚焦社会热点,他们会用聪颖的睿眼透视生活光圈中摄入眼帘的最为欣喜的或深恶痛绝的、最富情致的或令人伤感的、最有社会意义的或倒人胃口的典型材料,他们那个性化的审美情趣就会与独立创新的理趣产生灵感的碰撞,拨动写作动机的心弦,就会情不自禁地呼手欲出,“我以我手写我心,我以我心吐真情”,且要一吐为快,充分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理解。这便形成了自我实现的文章,或许这文章还是粗糙的,但这毕竟是他们亲手选材亲手构思亲手制作的,就像爱因斯坦的第一只小板凳,特别令人珍爱。
四、情境作文“染情”
关于写作情感内动力的问题,中国古今的文学家、教育家有许多论述。“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曲》)、“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讲:“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所有这些都精辟地阐述了情感内动力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说明了同一道理:文以情出,情以文载。但“情”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在一定的条件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作文教学则可以激励思想情感,激发写作兴趣,将作文的外动力转化为内动力,让基础好的学生因情感激励,充分发挥智力优势写出好文章,基础不好的学生能充分发挥情感的潜能,弥补智力的不足,也能写出水平较高的文章。
那么什么是情境作文教学呢?所谓情境作文,就是在作文训练时,由教师设计并提供一种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一件未完成的事态,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一组正在展开的矛盾,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和推理,设身处地如临其境地对这特定的情境,从某一角度去发挥,或叙或议,或抒情或说明。长期坚持情境作文教学,不仅可以发挥学生的非智力潜能,而且这种非智力潜能的积累由量变到质变,转化为智能的发展。
情感是写作的血液,情感与作文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因此,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情商的培养,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只有写作者有了真正发自内心的“从肺腑中流出”的真情实感,才能做到写山则情满于山,写海则意溢于海,甚至让作品富有永久的生命力,使之“垂世而行远”。
参考文献:
1、何炳骅,《语文教学系统理论纲要》.
2、曹海明,《感应与塑造———语文审美教育论》.
3、任建溪,《情境作文教与学》,湖南师大出版社(1999).
4、王钦平,《高中作文导写》,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5、黄孟轲,《中学作文教例剖析与教案研制》,广西教育出版社(2005).
6、和吉武(主编),《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1-12).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海市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