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课堂实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tale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导入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子认为人性本善,由此他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而战国后期思想家荀子却认为人性本恶,提出了“性恶论”,因此,他特别强调学习的重要作用,认为学习能够改造人,能够使人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
   二、明确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重要的文言知识。2.品味语言,把握观点,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三、初读——正其音
   先请一位同学起来读一下课文,在他读的时候,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有没有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四、再读——懂其文
   师:读准了字音和节奏,下面请同学们结合课下注释试着口译课文,在翻译的过程中,自己不会翻译或者无法理解的句子,先在学习小组内部解决,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一会共同解决。
   生:第三段,“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怎么翻译?
   师:哪位同学能帮助他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生:应该是即使又晒干了,不再变得挺直,是用火烤使它变成这个样子的。
   师:很好,里面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的字,就是这个“然”,那么“然”是什么意思呢?
   生:这样。
   师:那么这样指代的什么内容呢?
   生: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师:对,就是这样。还有其他问题吗?
   生: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师:哪位同学知道这个“假”的意思?
   生:借助。
   师:好,你来试着翻译这个句子。
   生: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够到达千里之外。
   师:好,请坐,还有吗?
   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师:这句话挺长,那么这句话里面到底是哪个部分你觉得翻译起来有难度呢?
   生:“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感觉无从下手。
   师:哪位同学能帮他解释一下这句话?
   生:离开蛇鳝的同学就没有可以寄身的地方。
   师:她有一个词翻译的非常好,就是这个“寄托”,她说是“寄身”,也就是存身的意思。刚才那位同学你明白了吗?你再来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生: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没有蛇鳝的同学无法寄身,是因为用心浮躁的缘故。
   师:非常好。其他同学还有问题吗?
   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明”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师:文言文大多数情况下讲究一字一意,“知”我们刚才已经知道,通“智”,是智慧的意思,那么这个“明”应该是什么意思呢?你能为明组一个词吗?
   生:明达。
   师:对,你再来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生:那么就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师:非常好。来,那位同学。
   生:锲而舍之,朽木不折。课下注释说“锲”是刻的意思,但是我觉得翻译不下去。
   师:是啊,按照课下注释我们确实很难通顺的翻译,当我们无法直译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生:意译!
   师:对,这个时候我们只需要把句子的大致意思表述清楚就可以了。好,你再來翻译一下这个句子。
   生:用刀刻两下就不刻了,即使是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
   师:好,还有问题吗?没有了?那么我就考考大家,我出了几个小题目,我找几个同学检查一下我们的学习效果。这篇课文中“而”字出现的比较多,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虚词,那么我请一位同学起来解释一下屏幕上句子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我找个同学来说,这么多同学举手!不过这次我要找没举过手的同学来说。
   生回答:蟹六跪而二螯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吾尝终日而思矣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师:嗯,全部解释对了,还有几个句子,我再找几位同学翻译一下。
   生(三名同学):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师:前两个同学翻译的非常准确,第一位同学注意到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而”是表递进,第二位同学注意到了“水”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游水,“绝”是横渡。第三位同学有一个地方值得表扬,“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她翻译成“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很明显她调整了语序,因为这个地方的文言现象是定语后置,但是有两个词她翻译得有点不到位,那两个?
   生:上、下。
   师:对,这两个词是名词作状语,应该翻译成“向上”和“向下”。
   五、理清思路,品味鉴赏
   师:疏通了文意,让我们带着理解齐读全文,在齐读时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
   生:(齐读课文)
   师: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生:(齐答)学不可以已。(教师板书)
   师:那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呢?
   生:课文第二段先说君子要广泛的学习,第三段是说要善于利用客观条件,第四段是说要锲而不舍,不能放弃。
   师:说慢一点,一步一步来说。第二段写了什么内容?
   生:君子每天广泛的学习,并且要自我反省。
   师:这句话你还没有说完,君子每天广泛学习自我反省之后会达到怎样的境界呢?    生: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师:刚才同学已经翻译过这个句子,就是说学习可以使人智慧通达行为没有过失,那么这是在说学习的什么呢?
   生:学习的重要性。
   师:对,学习的重要性,或者说学习的意义(板书)。你接着说第三段。
   生:君子要善于借助客观条件。
   师:有一个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你把它读出来。
   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善假于物也”中的物应该是指什么?
   生:客观条件。
   师:在这篇课文中具体应该指什么呢?
   生(齐答):知识。
   师:知识,也就是学习所得。“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怎么翻译?
   生:君子的天资并没有什么差异,只是他善于借助外物。
   师:这是在说学习的什么?
   生:作用。
   师:对,学习的作用(板书)。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
   生:学习要锲而不舍。
   师:哪个句子谈的锲而不舍?
   生: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师:这是在谈学习的态度。这是在谈学习的态度,除此之外还有吗?哪位同学能补充一下?
   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说学习要注重积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说学习要一心一意。
   师:补充的非常完整,结合两位同学的回答,我们知道,第四段告诉我们学习要注重积累,学习要锲而不舍,学习要专注,这些都是在谈学习方法和态度。(板书)
   纵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出,整篇文章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逻辑顺序组织内容的,条理非常清晰,那么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我们不禁要问,作为一篇议论文,为了证明中心论点,本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这些论证方法又有怎样的作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使用了论证方法的句子,并思考分析它的表达效果。
   生:(合作交流,师深入学习小组,了解学生交流情况)
   师:大家讨论得非常热烈,好,哪位同学起来为大家分享一下你的发现?
   生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里把蚯蚓和螃蟹做对比,尽管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壮的筋骨,但却能吃埃土喝黄泉水,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却不是蛇鳝的洞穴无法寄身,运用对比论证,来突出强调专心的重要性。
   师:你分析的非常好,非常深刻。我们把这句话来齐读一下。
   六、总结全文
   通过大家的分析我们知道,《劝学》一文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同时又兼用对比,说理透辟,耐人咀嚼。(板书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所以人们称颂荀子的文章为“諸子大成”。对于这篇文章,我们只有熟读成诵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深意。我们的作业就是课下背诵课文,并能准确默写全文。
  韩兵,山东省泗水县第一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国学经典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我们教师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学习好国学经典,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更要想办法提高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本文从阅读教学、经典诵读、写作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为国学经典如何能更好地润泽小学语文课堂进行一些建议。   一、阅读教学上的探索   阅读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其它学科深入学习的前提,因此小学语文老师要重视语文课堂的识
记叙文中常用描写,离开了它,就索然寡味甚至让人生厌。掌握了它,从某个角度说就是好记叙文的基础。   我觉得,描写应该先讲究生动、具体,就像是画画的素描,由此再进一步升华。   试比较以下两个句子:   ①孩子们走了。②孩子们手拉着手,说着笑着,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各自往家里走了。   由于②句比①句增添了一些“描写”,人物发出动作时的情态、方式、目的等就比①句更具体可感。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简单记
临江铺大桥主梁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结构,按三向预应力结构设计,箱梁纵向采用全预应力理论。通过论述横隔板设计、纵向钢束布置和箱梁预拱度设置,纵向分析计算、变形验算和
作文是初中语文的主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还是在期末考试中,作文占语文学科的比重都是不容忽视的。初中作文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新课改之后,教育部门
朗读教学法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方法,它对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改善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朗读中,可以让学生更好感受到语文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和思维训练,具有明显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意义   1.丰富声韵体验理解课文   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首先要注重在声韵的陶冶下进行课文理解为先决条件。在对课文的综合朗读下,可以让学生更好感悟到各种课文中的独特魅力。在對课文的朗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语文教学中要进一步体现综合性与实践性,这与“融慧”理念是不谋而合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对小学生知识的获取、技能的提升,还是人格素养的形成,都大有裨益。与传统应试教育相比而言,“融慧”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融慧”理念的核心内涵  “融慧语文”的着力点包括“融”和“慧”两个方面,前者强调融会贯通,后者则强调生成智慧,也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
调查徐、淮地区煤扩立井井壁破坏情况,分析破坏原因,在井壁结构设计、施工和加固破坏井壁提出建议。
本文提出了复合次级直线电动机设计程序。
根据连云港市降水监测资料和有关环境资料,分析了该市酸雨的时空分布特征、降水酸度和酸雨频率的年变化情况,以及酸雨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市酸雨污染冬季比夏季严重,主要集
近日,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为进一步摸清成都市区机动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按照《成都市区机动车尾气污染现状调查实施方案》,于2005年4月14日全面开展了机动车尾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