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微小处做课程,渗生活化于德育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memoo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今的世界越来越“微”型化,一系列的“微”样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于是,微课程随之产生。“德育微课”主要是以“微课”的形式为基础,与教育中的一个领域——德育相结合,进行教育的一种新形式,其承载的内容是关乎学生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观成长的德育元素。本文主要从“德育微课”的认知及其发展趋势,来阐明“德育微课”对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德育微课;认知;发展趋势
  教育受到时代的影响,也可以说时代决定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作为为社会储备人才的初级阶段,教育必须得紧随着时代发展的方向前进。“微时代”这个新词以一个新鲜身份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中,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便捷高效变成了人们追求的新方向。“微时代”的到来让教育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手段和资源,它适应了数字化时代的学习走向,打破了传统教学课堂中由教师主导的模式,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课堂教学质量的优化更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德育教育中运用微课教学,能够更好的完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德育教学的稳步发展。
  一、德育微课的认知
  (一)什么叫微课
  微课属于一种课程模式,主要是把课程教学视频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实现为学生传授知识的目标。通过这一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知识的学习,所以说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时间和空间制约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最早提出微课程的是美国人戴维.彭罗斯,它是一种“以教学视频为主要授课形式,围绕具体的知识点进行,把教育内容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时长一般为5~8分钟,最长不超过10分钟。微课教学使教师的电子备课和课堂教学以及课后反思的资源得到了更加充分的调动和利用,成为了信息技术和教育内容相融合的创新举动。
  (二) 什么叫德育微课
  德育微课主要是以“微课”的形式为基础,完整的体现出了教育中所要传达的德育内容,即关乎学生道德素养和人生价值观成长的德育元素。可以筛选出一个德育主题,通过情境化、可视听化、碎片化等不同途径,准确总结德育主题中的教育观点,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品德的教学目标,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长远目标。
  二、德育微课的发展趋势
  (一)德育微课之微型化
  “德育微课”基于“微课”的形式进行设计,所以具备“微课”的特点——微型化,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課时短,篇幅小。教师不会在视频中对知识进行长篇大论的讲解,微课教学通常会在10分钟左右把知识进行浓缩并解析,打破了传统的40分钟课堂时间的冗长,更能吸引学生们的专注力,使学生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观看并掌握知识点,提高了学生的听课效率。
  二是内容精简,易于记忆。微课的内容在短时间内将某个知识点的主题内容突显出来,更加明确了教学目标;另外,“德育微课”是通过精心剪辑设计而成的德育视频,能很好地适应广大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
  三是现代感,易传播。微课教育利用现代化的视频手段,突破了传统的黑板教学模式,使师生更多的时间展开互动,进行相互讨论,从而深化知识点;只要有网络到达的地方,学生可以把学习视频下载至手机等终端设备里,随时随地可以开展学习,学生既可以在家中观看,也可以在校园里集体学习,只要通过视频、网络等数字化载体都可以进行观看学习,十分方便快捷。这种新型的模式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正因为这样,德育微课的制作可以自主选择教育主题,从观察“微现象”入手,及时发现“微问题”,积极搭建“微平台”,从而实现“微体验”,推动“微德育”。例如,针对于个别孩子课堂上常出现开小差的现象,来进行一次主题为《我能倾听》的德育教育。首先,设计一个情景活动:“黑熊”与“灰熊”,由老师来讲故事,故事中会多次出现“黑熊”和“灰熊”这两个词。当听到“黑熊”时女生起立,男生坐着。听到“灰熊”时,男生起立,女生坐着。接着,老师根据学生游戏时的反应,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有的同学反映又快又准,有的同学出错较多?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老师刚才仔细观察了,有的同学在其他同学发言时随意嬉笑、插嘴,影响大家做游戏。紧接着教师进行点评:反应又快又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认真倾听”。然后设计第二个情景活动:“最佳听众”,邀请一位高年级学生来为大家讲故事,教师在旁边观察孩子们的倾听情况:(举例说明)⑴听同学发言时,不停地变换身体姿势,显得不耐烦。⑵不认真听,不停地跟同桌讲话。⑶东张西望,不停地玩铅笔、文具盒。⑷无故发笑,影响他人倾听。当发现问题时及时搭建“微平台”,设计情景活动,于微小处做课程,让学生从自身体验中去感悟,德育教育就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其中。
  (二)德育微课之系列化
  由于德育范畴很大,而微课又具备课时短,篇幅小的特点,“德育微课”利用不同的微视频来呈现相同或不同的德育目标,如果不把它规划形成一定的系列,就会显得零散而琐碎。“德育微课”制作成形后,它的教育实效性长,可以循环利用,那么它可以成为高效的教育资源。因此,如果把“德育微课”规划形成一定的系列,如诚信教育系列、爱护环境系列、感恩教育系列等,这样就更便于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应用。
  微课中知识点的精简化处理使每一组块的微视频都能够独立的承担完整的知识内容,这种新型模式更有利于学生对德育目标的理解和传承。例如进行《学习的重要性》的德育教育,微课的设计方案如下:第一步播放微视频引出主题,即责任和担当;第二步从视频画面中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中国人都决定着中国的美好与黑暗,借此引出话题,最后对学习的重要性进行总结。如此精简浓缩的教学过程,却把德育目标非常清晰明了地显现出来了。因此,我们可以把同一个德育目标的《母亲节》《父亲节》《感恩卡制作》《为父母做一件事》《计算父母的爱有几斤》等德育微课归纳到感恩教育系列里,把《节约能源》《节约用水》《变废为宝》《爱惜公物》等德育微课归纳到爱护环境系列里,这样更便于展开系列性的教育。   (三) 德育微课之生活化
  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并且强调“拿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至于偏狭”。传统模式下的德育主要依靠教师的灌输与说教,停留在粗浅、表象化层面,缺少“细雨化育、润物无声”的过程,而“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体验真实的道德情境”,也正日益成为我们德育工作者的共识。
  首先,使德育微课融入日常学习中去。为了使中华美德进一步得到弘扬,唤醒学生内在的道德自觉性,我们学校对晨读做出了调整,精心策划了一节主题为国学经典的德育微课,选材于《弟子规》。一年级的孩子们由班主任带读《入则孝》,在营造的生活小情境中,经由老师形象生趣的解读,孩子们对于家长的要求、教导和训斥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二年级则由班主任将《出则弟》所涉及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班级中有兄弟姊妹的学生会变得异常兴奋,开始相互讨论在家中的趣事,此时教师从旁协助,与学生共同分析研究,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与兄弟姊妹相处;三年级班主任则从漫画处切入,侃侃而谈,使学生不知不觉中进入孝道文化里,领悟父母之爱并报答父母之情;四年级老师则带领学生兴致高昂的通过“传声筒”游戏体会“见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轻传”,从而知晓诚实做人品性的重要性;高年级的几位老师就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把《弟子规》进行仔细的解读,把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挖掘出来,同时对学生的交友、饮食等日常生活礼仪做出规范要求,使学生的心灵都得到洗涤。虽然只是每天十分钟的德育微课,却是在每一位教师的精心创作下实现的,不仅轻松的把国学经典带进了课堂,与教育和实践活动相融合起来,更是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润泽。
  其次,利用微课把德育内容拓展开来,走进生活。“德育微课”的开发具有广泛的社会资源,不能仅限于校园内,更应该延伸到课堂之外,不局限于教师讲课,主讲人也可以是警察、法官甚至普通人,主要的是其能够把自己的观点通过情境展示出来,对学生的成长给以启迪。听不同的人讲述道理是“德育微课”的重要特点,也说明了德育不仅仅在学校课堂,也在社会各个阶层;不仅仅存在于大是大非的大道理中,也存在于生活的细微处。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树立“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观察感受、体验、反思,并用 “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真实生活,使课堂教学体现实效性。如教学片断:计算父母的爱有几斤。
  首先,老师创设情境,以“亲情树”导入,激发学生兴趣,以采摘“亲情果”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们一个个踊跃上台,点击“亲情果”,每点击一个“亲情果”,“亲情果”就落地,并弹跳出一个问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爸妈妈为你做的饭菜有多少斤?紧接着让学生思考回答,学生纷纷反思并回答“算不出来”,老师追问“为什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老师相机总结:对呀,把刚出生时的小不点,抚养成今天的你们,爸爸妈妈想尽办法让你们吃得饱,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得费多少心思啊。然后,又弹出第二个问题——请你计算一下,这么多年来,爸妈每天接送你上学,走了多少路?学生纷纷回答不上来,但他们却从中感悟到——父母给予他们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他们的爱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老师再进行总结:是啊,不仅爸妈关心着你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关心着你们,你们多幸福啊!这条长长的路上,每个脚印里,都饱含着浓浓的爱……曾经有人问,父母的爱到底有多少?(演示课件,出现字幕:爱有多少斤?)你们说呢?
  通过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最寻常的事、最普遍的人,并让他们从中体悟出心灵的感动,也许是填补那份缺陷的好办法。课件与问题的独具匠心设计,这些看似容易却无法回答的问题的出现,巧妙地引导学生们进入生活的回忆,用“无意识”导引“有意识”,用情感伴随理性,充分激活了学生的情绪,加深了对父母之爱的体验。
  因此,德育微课选用素材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领域,从日常生活中比出皆是的事件着手,以课堂为基点辐射生活,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这才是品德课的终极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数字化时代的飞速发展,微课在德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起来,同时要积极培养师生对于电脑、教学平台、移动设备等方面的操作水平,使微课与德育教育的融合得到强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大胆开拓创新,于微小处做学问、做课程、做研究,以小见大,给学生多样德育,让德育走进学生心灵,让德育生活化,向学生传递正能量。
  参考文献:
  [1]徐庄敏.“微课”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与思考[J].好家长,2017(76):16.
  [2]赖映霞.利用微课进行德育教学的相关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2):194.
  [3]刘月英.微课:让德育“小题大做”.基础教育论坛,2015(15).
其他文献
【摘要】中职生语文诵读能力令人堪忧,提高中职生语文诵读水平任重而道远。经过多方讨论、寻寻觅觅,我们决定尝试通过录音作业来提高中职生语文诵读能力。实践发现,录音作业在教育学、生物学、管理学和心理学上展现出独特的魅力。  【关键词】录音作业;中职语文;诵读;教学;魅力  诵读,在教学活动中,是一种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一种品位感受的阅读活动,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一种丰富细腻的感情活动。古人学习,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入与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小学英语的教学。小学阶段是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我们抓住小学生都喜欢小故事这一特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把教学的内容融入到小故事里,使学生在听讲故事情节的过程中,理解与掌握教学的知识点。小学的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有意思的小故事,通过教师的讲述实现师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都可以发挥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本文对小学英语故事教学的课堂互动模式
【摘要】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被扭曲了的情感。这种不良的心理如果持续到孩子长大后,它会对个人、集体和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给孩子平添许多烦恼和痛苦。初中阶段是孩子身心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本文在引导孩子消除嫉妒心理,重建健康的心理上作了成功的尝试。  【关键词】嫉妒;消除;正确认识和评价;换位思考;合作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在人类的情欲中,嫉妒之情恐怕要算作最顽固、最持久了。”“嫉妒
【摘要】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好老师应该是仁师,没有爱心的人不可能成为好老师。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学生是师德的升华。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只有对学生倾注爱心,关心学生的成长,才无愧于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  【关键词】爱心;责任感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过一项实验,将随便指定的名单
【摘要】在现今小学教学当中,教具可以说是教学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自身形象特征的存在,即能够在对学生学习压力进行减轻的基础上实现其学习兴趣的良好培养。在本文中,将就小学数学教具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具;教学;创新应用  一、引言  小学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进行培养的关键时期,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因年龄较小特征的存在,其在面对抽象事物时所具有的理解能力通常较为有限。
【摘要】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很多农村的初中生也开始使用互联网进行交流。不过,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在复杂的网络下很难明辨是非,容易受到网络环境下的不良信息影响。为了更好地进行德育班级管理工作,就要借助于网络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发挥网络的积极影响作用,帮助农村的初中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文章以笔者自身工作经验为基础,分析了网络环境下初中班主任德育班级管理工作。  【关键词】网络环境;班主任;德育教
【摘要】时事政治是新课标全国卷政治高考命题的重要载体。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是以不同形式的时政材料为背景,并结合时政材料设置问题。这样的命题特点使时政复习在高三复习备考阶段的重要性突显出来。用好一段时政材料,通过科学合理的设问引导学生正确解读时政材料是一堂优秀的高三复习课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高考复习;时政材料;设问  广东高考回归新课标全国卷后,笔者连续两年从事高三高考政治教学和复习备
【摘要】对小学生而言,分数乘除法比较抽象,而日常生活中涉及分数的问题又更加繁杂,因而对这类题目的解答也就尤为困难。基于此,加强对分数应用题教学方式和理念的研究变得十分重要。本文主要从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掌握正确的解题过程和多角度寻找解题突破点等三个面进行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是指用语言或文字叙述有关事实,反映某种数量关系,并求解未
【摘要】直觉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在数学学习中,直觉思维能够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预知和选择,增强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本文从数形结合、类比联想、合理猜想以及多维反思这四个方面论述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关键词】初中数学;直觉思维;教学策略  在初中数学中,教师在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更不应忘记增强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直觉思维是指在遇见问题时,没有通过一步一步的推理和分析
【摘要】中学阶段是一个人重要的成长与转折阶段,一个人的叛逆时期也是这个时期开始的,随着思想的逐渐独立,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初见模型,中学阶段成为人生重要的分水岭,在此期间需要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积极健康的态度,而共青团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思想道德教育,解决学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总结如何充分利用共青团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思想健康的发展。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