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里,照见旅途中的自己

来源 :海峡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i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个泉州人,我还清楚地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家里的长辈曾经带我去过“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那个时候海交馆才甫开馆,除了那幢散发出一种新式家具气息的庞大建筑,馆里的那艘巨大的沉船(后来移往开元寺分馆)就成了我童年里最深刻的记忆。尽管我怎么也不可能听懂那些纷繁复杂的解说词,但我从小便模模糊糊地知道,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海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人成长到一定的年纪,心智成熟之后,总会开始寻找自己的身份认同。当我过了20年又重回海交馆,那些记忆的拼图、并不规则的文化脉络,才渐渐地被一一归置,叶脉日趋分明。那个记忆中庞大的建筑物是一艘正欲扬帆起航的福船,而那艘曾经在我眼中无比巨大的沉船,1974年在后渚港被打捞起,船上载满了准备运往东南亚的瓷器,这些瓷器来自于我的家乡,是这座城市辉煌历史的一部分。因为有了海交馆,我才更清晰地知道,我从哪里来,我是谁。
  外出旅行的时候,我的第一站永远是博物馆,当然在去逛博物馆之前,我们总是要做一些功课,才不至于让逛博物馆成为一种走马观花的打卡式旅游。这个过程与阅读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书有一點像,当你在历史的旧纸堆里,突然找到了那个“连接点”,有了这个连接,你与这片陌生的土地之间就产生了对话和情感交流。这样的案例常常发生,前些年我去冲绳博物馆的时候,发现馆里陈列的一方石碑竟然是来自我的家乡,而我的同事因为这次的采访,才在博物馆里发现了自己的祖籍来源。花上半天时间逛这座城市的博物馆,也许就会为你的人生认知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博物馆应该是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地,当辉煌的文明被历史的烟尘湮没之时,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博物馆去寻找它曾经的踪迹。博物馆对于大众也意义重大,法国卢浮宫博物馆馆长鲁瓦莱就曾说:今天的博物馆应该在城市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它是公民责任感的工具,是批判精神的孵化器,它保存着理解世界的钥匙。
  我们发现,即便是身边的朋友,也有许多没有去过家乡的博物馆,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在城市有博物馆,于是我们才做了这一期“博物福建”,我们通过编辑的视角,希望在这一期专题里呈现出在我们眼中值得一逛的福建的博物馆,以及解答自己“从何而来”的疑惑。诚然,相对于那些历经千年反复堆积和冲刷的中原文化沃土,或位于民族接壤、文明冲突的边境地带,长期处于华夏文明边缘的福建境内的博物馆是相对“黯淡”的。但只有当我们亲身走进博物馆,我们才发现,与这片土地之间的连接,远比我们自己想象中的更深厚。
其他文献
我们赞颂秋收,是因为从那一片连绵翻涌的稻浪里看到了无虞的来年。而如今捕捉秋收的场景也成为很多人前往长汀马罗村和肖岭村的理由,期待从那些忙碌的身影中寻找久违的农作记忆。  客家人开垦、创造了马罗梯田和肖岭梯田,摄影师则发现了它们。也许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常的秋日傍晚,一次偶然的拐弯,无意中瞥见这个分布在千米海拔地段的梯田:因地势造就了其宛如波浪起伏般的形状,当柔软的夕陽斜斜地照进层层叠叠的稻田,仿佛是从
期刊
若选一种农历八月的代表,桂花榜上有名。桂花又称“木樨花”,自古便受文人雅士赏识,为其写下了诸多咏叹,恐怕是所有秋季花中最为人所喜爱的一种。金秋时节,闽地的桂花正蠢蠢欲开。在浦城,人们将其制成桂花蜜,或为小食和酒锦上添花。在安溪,人们则充分取其香气,与老茶相得益彰。闽人对于桂花的种种使用,都不外乎一方乡土人情的浓缩与印记。  与甜共酿,泡一杯浦城秋味  “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楚辞》中
期刊
1 引言  本文中的图都是指简单图。  如果一个图能画在平面使得它的边仅在端点处相交,则称这个图为平面图。如果一个图能画在平面上使得它的每一条边至多与另一条边相交,端点除外则称这个图为1-可平面图。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闽地的山海,都排在餐桌上的日程表里。生于山野海岸间的人们总能准确地掌握时节规律,什么时候能收获什么物产,又该如伺妥帖处理,聪明地做着搭配、加工等活计,并最终能心满意足。他们从口腹之欲出发,找到了一种与大自然愉快相处的方式,年复一年地、认真地过着四季。  山中寻秋,且收稻子且吃鱼  上次去武夷山,大概也是九月。在市区餐厅吃饭,上来一道汤菜,一大盆儿红红绿绿、满满当当、热气腾腾。拿汤勺一翻,红的是鲜辣
期刊
莆田,这片被外界贴上“魔幻”标签的兴化大地,其实拥有“保守”与“激进”两张截然不同的面容,在这巨大的反差之下,却是共通的精神内核——强调族群,膜拜神灵。而这样的特质,因农历七月的神明蛰伏与八月十五的佳节临近,往往在初秋时节愈加凸显。  莆田人素有送秋、做秋的习惯,通过礼物及家宴,巩固族群的内向认同。如今这些民俗虽已简化,但莆田的初秋时节,依然是喧嚣而热闹的。随着中秋临近,莆田人早早地采买食材,以丰
期刊
藏身于老城区的“再时空间”,曾被朋友比喻做“乐山乐水”,既大隐于市,又有好茶可品。就连如今要做月饼,他们也带着几分“为茶而做”的意味。毕竟以月饼为契机,能让更多人接触、认识茶,何乐而不为?  刚好也是去年入秋时,杨炀和朋友们的“再时空间”正式对外开放,在厦门的老城区择一隅,以“茶、器、食”推广茶席生活美学。空间团队的成员们都是爱茶人,所以整间茶肆里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式茶具,又特意辟出阳台和茶室,供人
期刊
龙头路是鼓浪屿上的大路,也是商业吆喝声最火热的区域。而只要稍一侧身,关起入庭别苑的大门,聒噪就在身后渐远。这座建在闽南红砖古厝上的家庭式民宿,初衷即是断舍离旅游业带来的嘈杂,为住客还原一种鼓浪屿人家安静、自在的温热生活。  仅一水之隔,鼓浪屿与厦门岛的气质便大有不同,留存有1日时归侨记忆的南洋风格建筑与诸多博物馆、纪念馆等有如精致的棋子落满了棋盘。但旅游区域热火朝天的场面又与厦门岛上相同,400多
期刊
人在途中,总会邂逅种种不可言喻的经历——比如我们在盛夏跑进山风清冽的茶山消暑纳凉,躲进云岭茶庄园听山雨欲来;在充满治愈的四季餐桌,品味生活中“回甘”的滋味;也在安溪村跑之旅,与一群有趣的灵魂相遇。8月16日至8月18日,村卷们相聚安溪,在茶山的草木间留下笑声和身影。一路上发生了许多“回甘”的故事,村跑君都想一一与你分享。  茶山奔跑,承包安溪整个夏天  一路来到安溪,茶山深处的茶校成为村卷们行程中
期刊
符拉迪沃斯托克,一般来说,中国人更习惯称呼它的旧中文名:海参崴。这个西北太平洋上地理条件最优良、地缘位置最重要的港口城市由好几重层层嵌套的海湾、半岛和岛屿共同组成,山和海的无缝隙衔接与高纬度特有的清寒空气共同作用,让这里终年氤氲缥缈、云雾缭绕,即使在六七月的盛夏时节,太阳也经常威震不住浓厚的云雾,只能静悄悄地躲在它们背后。到达的第一天就偶遇晴朗,着实是一个美好的见面礼。路的尽头,是一座美丽的城  
期刊
参与村跑的方式有很多种,家人结伴、朋友同行、同事团建……而在村卷的大家庭里,也有热衷于“一人行”的参与者,黄芳便是其中一位。  黄芳至今已参加过了站村跑,之所以与村跑结下深厚的友谊,都是因为她对旅行的热爱。黄芳家有个“家庭约定”——每年至少要旅行3次,但自从女儿上了高中,能出游的时间有限,她便更多地开始了一个人的旅行,“在几次试验后,我发现村跑可以满足我独自出行的所有奢求。”在黄芳看来,一个人去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