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对杜甫律诗的选编与批评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tian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人对杜甫律诗的选编与批评是明代杜诗学的主要内容,是明人杜诗研究的主要成果。现存杜律选本四十余种,编刻贯穿于整个明朝,以嘉靖、万历间刊刻选本为多,是杜诗在明代传播与接受的具体反映,与当时的文艺思潮、审美趣味及批评标准密切相关。明人对杜律的选评与解说,可以窥见明代治杜的主要方法、观点和特征。明人对杜律的批评方法多样,主要有以意逆志、以史证诗、以杜解杜、结构论诗、比兴论诗等,并尽可能相互运用,全方位诠释杜律的艺术特征。明代选编的杜律注本虽存在种种不足,但对清代杜诗学影响很大,具有多种学术史和诗学史意义。
其他文献
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任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必须直面中国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北京大学的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总结建校120年来历史经验,立足中国大地,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新局面。
古代知识分子为了实现"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想目标,日常生活与行为、日常思考与思想,都会围绕着那个时代的选官制度,历代的选官制度对文人乃至文学创作产生深刻久远的影响。两汉实行"察举制",士人除才学能力之外,关键需要让外人熟悉自己的声名或才能,游历与拜谒就成为主要手段。"游子思妇"因此成为那个时代文学的主题。魏晋六朝实行九品中正制,门阀和品评成为选官的两大要点。门阀是确定的,品评却有高低优劣之分。六朝知识分子围绕着品评,就会有系列的作为。其时盛行玄言清谈,且佐之以山水,玄言诗和山水诗应运而生。唐朝实行科举制,
《昨日世界》是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自传。茨威格在回顾1881年到1939年欧洲历史的基础上,对欧洲的前途和犹太民族的遭遇做了深入的思考。他强调欧洲的精神团结,主张欧洲各民族在理解和友谊的基础上实现文化交融,并以此为基础建构欧洲公民的身份。茨威格的文化欧洲观念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它尊重欧洲各民族的个性与差异,着重和谐共存而不强求统一。同时,茨威格也希望犹太人能够通过参与欧洲文化建设,作为新欧洲文化的建构者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通过《昨日世界》解析政治维度的茨威格,分析他对欧洲联合和欧洲文化建设的主张,有助于思
《还给恺撒》是尤瑟纳尔根据自己的小说《梦中银币》改编的剧本,中心情节是1933年发生在罗马的一起针对墨索里尼的刺杀事件。在主要人物玛塞拉周围,通过一枚银币在流通过程中的传递,十来个不同身份、年龄的人物先后登场,他们各自的生活际遇以及与刺杀事件之间远近不同的关系,构成了一幅法西斯统治时期意大利社会的生动画卷。该剧糅合了意大利即兴喜剧的某些要素与古典悲剧的精神实质,同时又有别于上述两种戏剧传统,尤瑟纳尔用"意大利即兴悲剧"这一独特称谓,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的文学理念与个人风格。
北京论坛的主办方所关注的和谐的问题,对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非常重要。和谐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就能实现的状态,而是需要我们从不同的背景出发,用不同视角和开放的对话才能够讨论出“如何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的问题。
学界对清代湘学史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晚清部分,而对清代前中期的湖湘学术(尤其是这一时期的经学史)研究不多。从湖南文化发展的内在脉络来看,明末清初的湖南确实不能算作“人文被沾”之地。然而自王夫之以后,清初的湖南说经注经者不绝如缕。雍乾之际,学风丕变,湖南仍有一些以经学名家的学者,留下了相当可观的经学著作,李文熠、王文清、余廷灿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清代前中期湖湘经学家多重视礼学,强调践履与实用;不分汉宋而博采诸长。这些共同特征,不仅使得清代前中期的湖湘经学在当时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对晚清湘学的崛起有着深刻的影响。
2014年11月7日至9日,第十一届北京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主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论坛发来贺信。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开幕式,宣读了李克强的贺信并作了重要讲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视频致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格塔卓·恩达克(Getachew Engida)、法国前总理多米尼克·德维尔潘(Dominiquede Villepin)、韩国前总理韩升洙、北京大学校长王恩哥发表致辞。
存在论是哲学大厦之基。作为一种因果还原论,存在论所追寻的乃是越过“最近之因”的“最后之因”。这一追问形成了哲学史上两个迥异的本体论形态:“实体本体论”和“生成本体论”。实体本体论认为,实体即本体,自己构成自己的原因,自己就是自己的根据,既无生发也不退场。人类追寻实体的初衷乃是为了寻找“安身立命之本”,结果却使人陷入了“无家可归之境”。有鉴于此,部分哲学家擎起了“拒斥本体论”的旗帜,以实体本体论哲学之误而否定“本体论追求”的合理性。其实,此乃因噎废食之举。解决本体论哲学之误的出路不在于告别本体论,而在于以符
黄式三是晚清汉宋兼采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其《论语后案》“不分汉宋”,于朱熹《论语集注》甚为措意,既肯定了朱熹论“学”的思想倾向、贬斥异端的学派主张,又对朱熹的天理观、人性论、道德论等方面加以批评与修正。《论语后案》对《论语集注》的吸收与批评,既体现了黄式三对宋学的“依违”之态,折射了黄式三通过诠释义理概念以“重构”新学术体系的思想主张,亦可展现汉宋兼采学术理念在《论语》诠释中的具体落实,成为研究汉宋兼采学术思潮演进的鲜活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