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教版教材独有“解决问题的策略”版块,需要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能落实到“策略”。而当下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更多的是落实在“方法”,不论学生还是教师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要深刻理解“策略”与“方法”,才能通过日常教学的渗透积淀,設计合理的教学过程,让解决问题充分落实到“策略”,发挥其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63-02
何为策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策略有两层含义:(1)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2)讲究斗争艺术;注意方式方法。
何为方法?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策略”和“方法”经常相伴出现在解决问题中,那么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存在什么样的现象和问题呢?“策略”和“方法”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策略呢?
一、问题与误区
1.策略即方法
学生几乎将策略等同于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将策略演化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策略,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解释策略和方法的话,学生就会默认策略和方法几乎等同。
2.学生的现状
现状一,缺乏策略需求和态度,表现为“懒得用”。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认可策略的作用和价值,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引发他们运用策略的需求。
现状二,缺乏策略选择意识。学生面对难题无从下手,这与缺乏选择策略的意识有关。感悟不够深刻、体验不够充分、内心不够认可,当问题的难度增加或灵活变化时,学生就很难想到需要选择策略去解决问题。
现状三,缺乏策略选择和应用能力。策略之间是具有交叉性的,学生储备的策略越多,选择面越广,相反选择难度就越大。策略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方法,如不能间接渗透数学思想,学生就只能依靠“惯性”来解题。
3.教师的现状
现状一,教学落脚点有所偏差,多数偏向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现状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环节中,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验、去感悟,让他们感受策略与方法之间的区别,认知策略的实际价值。
现状三,不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策略意识,没有大局观去疏通学生储备的策略。
二、联系与区别
1.宏观集合和微观具体
策略是宏观的概念,相较于方法更是一个上位概念。
以“转化”为例。
学生A:转化到底是什么?感觉很多种情况都能叫作转化。
学生B:转化就是将不规则图形通过平移、旋转、拼接……使之变得相对规则。
学生C:那你翻翻例题2呢?
学生B:……
显然,学生B只预习了例题1,而且很快掌握了解题方法;学生C预习了整个单元,他知道例题2可以推翻学生B的结论。问题虽然是学生A提出来的,但是可以看出,学生A对于策略的感受和意识是有所积淀的,否则他不会产生“很多情况都能叫作转化”这个疑虑。
通过进一步学习,学生发现过往许多问题都利用了转化的策略。在不同的情境中,转化的策略主要只是扮演不同微观具体方法的角色,化繁为简、化新为旧、化难为易。从这点上看,策略可以视为方法的集合。
2.主观生成和客观学习
“策略”是主观生成的,是通过深刻感悟、充分体验、足够认可后,由内部萌生,不能外部输入;“方法”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所改变,学生可以从各种途径和媒介学习。
学习列表策略之后,在练习过程中,小部分持续利用列表策略的学生主动生成了自我的整理策略:圈关键词、连线关联条件、划去多余条件……而大部分凭借记忆力解题而忽略列表的学生则停留在读题阶段,审题不清、数量关系不明等问题频频出现。学生掌握了这些简单的客观方法,只是没有主动生成自我策略。从这点上看,方法就像是人们共享的资源,而策略却是个体独有的财富。
3.灵活多变和独立稳定
策略是宏观集合、主观生成的,造就了策略灵活多变的特性;方法是微观具体、客观学习而来的,它相对策略更加独立、稳定。
以教学[12] [14] [18] [116] [132] [164]为例。
第1小组:转化能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因为本题中分数的分母都是64的因数,所以应全部通分成分母为64的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之间的加法运算。
学生A:如果把其中的[18]改成[17]呢?
第1小组:先算分母是64因数的分数,最后再加上其他的分数。
学生B:如果加到[14096]呢?加数无限多呢?
(第1小组沉默)
第2小组:将[14]改写成[12-14],将[18改成14]-[18][,以此类推],原题就变成了[12] [12] - [14] [14] - [18] [18] - [116] [116 ]- [132] [132] - [164],中间部分两两抵消后,只剩1-[164]。用这个方法,即使后面的加数再多,中间的数都能抵消。
(这是裂项的方法,第2小组中肯定有学生在课外学习过,但只是单纯掌握了计算规则)
第3小组:先将一个正方形(如图1)的[12]涂上颜色,然后从没涂色的[12]中,分出两块[14]的部分,以此分下去,总有一个部分是空白的,当这个空白部分是[164]时,用正方形减去这个空白部分,就得到所有涂色部分之和,也就是1-[164]。
(显然,第3小组预习了教材)
师:你们说说看,第3小组用了什么样的策略?
学生C:畫图策略。
学生D:也可以看作是转化策略。
学生B:同时用了画图和转化两种策略,或者说用画图来寻找转化。
同为转化策略,却因为每个学生的感悟、体验、认可度不同,生成的自我策略认知也不同,总的来说都能殊途同归,从这点上看,策略是具备多样性的。不同的策略之间会产生交叉关联,所以策略也是具有交叉性的。学生在寻找转化的过程中利用了不同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平时也可以单独使用,如上述的通分、裂项。通分和裂项的方法比较稳定,不为学生的意志而改变计算规则,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三、渗透与落实
1.树立观念,激发需求
培养策略观。教师在教学之前拥有一定的策略观,就能够深刻理解策略和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学生也要随着学习的深入,自我总结经验、形成感悟、大胆尝试,逐步养成策略观。
对策略的需求也是树立策略观的必要条件。自我需求欲望越强的学生,策略观树立得越早。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巧妙合理的设计,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需求欲,打开树立策略观的突破口。
2.充分感受,内化提炼
感受是一个充分积累素材和经验的过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不断感受,去感知方法、感知好处、感知用途,及时地将点点滴滴的体会凝聚起来,为内化和提炼策略创造必要的条件。
内化策略中最主要的就是策略建构和思想渗透。在建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化,不赶、不替,学生能有充足的空间思考策略本质,体会策略所带来的价值意义,进而能慢慢提炼出相应的数学思想。
3.生成策略,持续应用
从教师角度来说,策略生成是一个慢热的过程。在日常的每节课中,教师都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此外,教师还要充分理解策略和方法的联系,将“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验策略和策略价值”有机统一起来。
从学生角度来说,要在教师的引领和鼓励下,主动从每天的学习内容和作业入手,端正对策略的态度,加强自己的需求欲望,善于选择合适的策略尝试解决问题,不断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在复习过程中关联各类策略,增强自己的持续应用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友新.“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本质和教学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6(Z4).
[2] 何久根.厘清教学目标 发展数学素养——“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误区及建议[J].小学教学参考,2016(23).
[3] 沈重予.浅谈“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材和教法[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06).
(责编 李琪琦)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4-0063-02
何为策略?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策略有两层含义:(1)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斗争方式;(2)讲究斗争艺术;注意方式方法。
何为方法?关于解决思想、说话、行动等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策略”和“方法”经常相伴出现在解决问题中,那么针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存在什么样的现象和问题呢?“策略”和“方法”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在教学中落实策略呢?
一、问题与误区
1.策略即方法
学生几乎将策略等同于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将策略演化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策略,如果教师不能正确解释策略和方法的话,学生就会默认策略和方法几乎等同。
2.学生的现状
现状一,缺乏策略需求和态度,表现为“懒得用”。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认可策略的作用和价值,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引发他们运用策略的需求。
现状二,缺乏策略选择意识。学生面对难题无从下手,这与缺乏选择策略的意识有关。感悟不够深刻、体验不够充分、内心不够认可,当问题的难度增加或灵活变化时,学生就很难想到需要选择策略去解决问题。
现状三,缺乏策略选择和应用能力。策略之间是具有交叉性的,学生储备的策略越多,选择面越广,相反选择难度就越大。策略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并不是简单的知识方法,如不能间接渗透数学思想,学生就只能依靠“惯性”来解题。
3.教师的现状
现状一,教学落脚点有所偏差,多数偏向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解决问题的策略。
现状二,教学设计和实际教学环节中,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体验、去感悟,让他们感受策略与方法之间的区别,认知策略的实际价值。
现状三,不重视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策略意识,没有大局观去疏通学生储备的策略。
二、联系与区别
1.宏观集合和微观具体
策略是宏观的概念,相较于方法更是一个上位概念。
以“转化”为例。
学生A:转化到底是什么?感觉很多种情况都能叫作转化。
学生B:转化就是将不规则图形通过平移、旋转、拼接……使之变得相对规则。
学生C:那你翻翻例题2呢?
学生B:……
显然,学生B只预习了例题1,而且很快掌握了解题方法;学生C预习了整个单元,他知道例题2可以推翻学生B的结论。问题虽然是学生A提出来的,但是可以看出,学生A对于策略的感受和意识是有所积淀的,否则他不会产生“很多情况都能叫作转化”这个疑虑。
通过进一步学习,学生发现过往许多问题都利用了转化的策略。在不同的情境中,转化的策略主要只是扮演不同微观具体方法的角色,化繁为简、化新为旧、化难为易。从这点上看,策略可以视为方法的集合。
2.主观生成和客观学习
“策略”是主观生成的,是通过深刻感悟、充分体验、足够认可后,由内部萌生,不能外部输入;“方法”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所改变,学生可以从各种途径和媒介学习。
学习列表策略之后,在练习过程中,小部分持续利用列表策略的学生主动生成了自我的整理策略:圈关键词、连线关联条件、划去多余条件……而大部分凭借记忆力解题而忽略列表的学生则停留在读题阶段,审题不清、数量关系不明等问题频频出现。学生掌握了这些简单的客观方法,只是没有主动生成自我策略。从这点上看,方法就像是人们共享的资源,而策略却是个体独有的财富。
3.灵活多变和独立稳定
策略是宏观集合、主观生成的,造就了策略灵活多变的特性;方法是微观具体、客观学习而来的,它相对策略更加独立、稳定。
以教学[12] [14] [18] [116] [132] [164]为例。
第1小组:转化能将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因为本题中分数的分母都是64的因数,所以应全部通分成分母为64的分数,变成同分母分数之间的加法运算。
学生A:如果把其中的[18]改成[17]呢?
第1小组:先算分母是64因数的分数,最后再加上其他的分数。
学生B:如果加到[14096]呢?加数无限多呢?
(第1小组沉默)
第2小组:将[14]改写成[12-14],将[18改成14]-[18][,以此类推],原题就变成了[12] [12] - [14] [14] - [18] [18] - [116] [116 ]- [132] [132] - [164],中间部分两两抵消后,只剩1-[164]。用这个方法,即使后面的加数再多,中间的数都能抵消。
(这是裂项的方法,第2小组中肯定有学生在课外学习过,但只是单纯掌握了计算规则)
第3小组:先将一个正方形(如图1)的[12]涂上颜色,然后从没涂色的[12]中,分出两块[14]的部分,以此分下去,总有一个部分是空白的,当这个空白部分是[164]时,用正方形减去这个空白部分,就得到所有涂色部分之和,也就是1-[164]。
(显然,第3小组预习了教材)
师:你们说说看,第3小组用了什么样的策略?
学生C:畫图策略。
学生D:也可以看作是转化策略。
学生B:同时用了画图和转化两种策略,或者说用画图来寻找转化。
同为转化策略,却因为每个学生的感悟、体验、认可度不同,生成的自我策略认知也不同,总的来说都能殊途同归,从这点上看,策略是具备多样性的。不同的策略之间会产生交叉关联,所以策略也是具有交叉性的。学生在寻找转化的过程中利用了不同的方法,而这些方法平时也可以单独使用,如上述的通分、裂项。通分和裂项的方法比较稳定,不为学生的意志而改变计算规则,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稳定性。
三、渗透与落实
1.树立观念,激发需求
培养策略观。教师在教学之前拥有一定的策略观,就能够深刻理解策略和方法的联系与区别。学生也要随着学习的深入,自我总结经验、形成感悟、大胆尝试,逐步养成策略观。
对策略的需求也是树立策略观的必要条件。自我需求欲望越强的学生,策略观树立得越早。这时就需要教师利用巧妙合理的设计,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问题产生强烈的需求欲,打开树立策略观的突破口。
2.充分感受,内化提炼
感受是一个充分积累素材和经验的过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需要不断感受,去感知方法、感知好处、感知用途,及时地将点点滴滴的体会凝聚起来,为内化和提炼策略创造必要的条件。
内化策略中最主要的就是策略建构和思想渗透。在建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化,不赶、不替,学生能有充足的空间思考策略本质,体会策略所带来的价值意义,进而能慢慢提炼出相应的数学思想。
3.生成策略,持续应用
从教师角度来说,策略生成是一个慢热的过程。在日常的每节课中,教师都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此外,教师还要充分理解策略和方法的联系,将“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体验策略和策略价值”有机统一起来。
从学生角度来说,要在教师的引领和鼓励下,主动从每天的学习内容和作业入手,端正对策略的态度,加强自己的需求欲望,善于选择合适的策略尝试解决问题,不断反思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在复习过程中关联各类策略,增强自己的持续应用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徐友新.“解决问题的策略”内容本质和教学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6(Z4).
[2] 何久根.厘清教学目标 发展数学素养——“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误区及建议[J].小学教学参考,2016(23).
[3] 沈重予.浅谈“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材和教法[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09(06).
(责编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