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创”模式下的大学文化创新

来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llan7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是大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大学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大学文化创新的“五创”模式可以分为办学理念、大学精神、制度建设、文化内涵、大学形象五方面,从而实现多角度、多维度地创新大学文化,使大学担当起引领社会主义文化的重任,使大学文化创新成为社会文化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大学文化 “五创”模式 创新
  
  大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机构,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存在。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和精神。大学文化能影响无数学子,并镌刻于记忆之中,不因时间流逝而磨灭。大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创新大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也是大学提高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大学文化的内涵
  大学文化是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与精髓,其内涵很广,包括大学的教育理念、办学方针、体制和管理、教学与科研工作等,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从功能上讲,大学文化就是“化人”、“育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①有什么样的大学文化,就将培育出什么样的学生。大学文化可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引领社会前进。
  创新大学文化的意义
  大学文化创新能使大学不断创造更好、更优秀的文化成果,对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引领与推动作用,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根本,对大学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创新大学文化可提高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的长远发展必须要靠大学文化。大学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培養人才的摇篮,就是要不断地探索和创造新的文化成果。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大学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文化氛围最深厚的教育场所。大学文化已经成为大学软实力的重要部分,是现代大学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创新大学文化有利于培养优秀人才。大学以培养优秀人才为目标,是优秀人才的摇篮。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的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④大学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创新大学文化有利于达到文化育人目的。
  第三,创新大学文化有利于社会文化的发展。文化从深层制约和影响每一个个体和每一个社会的生存方式。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不可分割,创新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推动者,可以引领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大学文化与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价值取向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大学文化的创新直接决定着社会文化的先进性。
  “五创”模式与大学文化创新
  创新大学文化成为大学发展的动力,“五创”模式将从五个方面构建与创新大学文化:
  创新办学理念。大学的办学理念是大学的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办学方式的总和。大学办学理念的创新,是高等教育创新的前提。第一,创新办学理念要坚持社会主义大学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与人生观、世界观、人生态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大学文化创新中的大学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为基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文化应该反映一种教育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第二,创新办学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大学的办学理念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观,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应该包括三个方面:教育观念上的人本化,受教育者是主体,要发挥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育过程中的个性化,教育是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过程,要因人而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教育管理上的人性化,对受教育者关心、关注、关爱,体现教育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第三,创新办学理念要建立多元标准的“人才观”。建立多层次、多模式、多规格、多类型的教育教学模式来丰富和发展办学理念;建立多元标准的“人才观”,有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推进大学文化建设与创新;坚持多元化“人才观”有利于创新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
  创新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大学的本质性。大学精神的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倡导学术自由精神。“自由是追求真理的先决条件,还是真理行使自由的先决条件。”②大学精神主要包涵着自由的精神、创新的精神。自由宽松的氛围是学术研究最理想的环境;学术自由可以探索真理,推动大学精神的创新与发展。第二,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实际上是如何真正实现人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问题,大学就是要培育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群意识。当代大学人文精神,应倡导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的精神的核心是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自己与他人以及自己与自己的基本关系。大学的人文精神可以引导师生感受到人文的关怀与感动,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熏陶的功能。第三,倡导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是大学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大学应该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来滋润大学生的心灵。大学要积极创新科学精神,把科学精神作为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切入点,让大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
  创新制度建设。创新制度建设要围绕如何培养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创新思维来进行:一是要实施人才战略。以人才强校、科研立校为基点;学校通过制度保障人尽其才;按规章制度办事、用规章制度保障学校的创新文化战略顺利实施。二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机制。大学要面向社会并在社会实践中寻找理论创新的着眼点,进一步改革教育教学,进一步加强教学的时效性、科学性和灵活性,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制度。
  创新大学文化内涵。大学文化的内涵是不断发展的,并在发展的过程中带有着时代的特征。创新大学文化要不断丰富大学文化的内涵:一是特色文化。大学文化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的,中国的大学文化是在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积淀形成的。每一所大学还有自己历史渊源,所以,各大学文化应该保持、发扬每所大学中所独特的大学文化的因素,以彰显特色魅力。如北大的“自由创新”、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开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都成为了各大学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地方,也就是特色大学文化。二是绿色文化。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高等教育也要加强环境教育,建设和发展绿色文化,真正发挥自身社会功能。绿色文化主张用绿色融入到办学指导思想中,立足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来组织实施学校的各项工作;用“绿色科技”意识开展科学研究,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意识贯穿到科学研究的各个方面,使科学研究从单一的经济效益过渡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绿色大学文化也注重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大学应该倡导低碳生活、绿化校园、加强校园污染的综合治理。三是诚信文化。诚信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体系构建的基石。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③诚信是一个人的做人原则,也是一所大学的立校之本。以诚信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和环境熏陶等环节发挥其文化引领功能。形成有效的诚信文化模式,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有效机制和完善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诚信品质的高素质人才。四是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在大学中,师生在教育、科研、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的言行与文化品位。教师的言行能表现出一所大学的教风,学生的言行能表现出一所大学的校风。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起指导和示范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创新大学形象。大学文化形象可分为两个方面:器物方面和组织形象方面。器物方面主要是借助大学环境文化影响大学文化的创新。大学中的器物可以直接烘托出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大学校园中在感观方面得到很好的感触,产生对于学术追求以及对大学敬畏的某种心理暗示。组织形象方面是大学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生动表现。大学组织形象要通过校徽、校训、校歌以及校园环境、校园景观、良好的学风、师生良好的精神面目全面提升大学形象。(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本文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DL10CC13)
  
  注释
  ①荀况:《荀子》,王杰,唐镜注释,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2页。
  ②[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47页。
  ③《论语·为政》,陈国庆,何宏注译,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7页。
  ④蔡元培:“教育独立议”,《新教育》,1922年第4卷第3期。
  
其他文献
【摘要】学术梯队建设是高校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目前,我国高校学术梯队存在着学科带头人缺乏、学术梯队结构不合理、成员综合素质不高、缺乏科学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等问题。相应的解决对策有:科学选拔培养学科带头人,提高学术梯队成员综合素质,优化学术梯队资源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和教师发展机制。  【关键词】高校 学术梯队建设 学科带头人 学术梯队结构 资源配置    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核心的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城市相比,农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面临经济基础、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意识载体等一系列特殊难题。为此,必须结合社会变革的大环境,通盘考虑影响和制约我国农村发展的各种因素,才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可能的路径。  【关键词】农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难题 路径    农村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的主要难题  农村价值体系呈
【摘要】消费需求不足与巨大的产能过剩,是增长型衰退这一枚货币的两面。中国必须防止这种持久的“增长型衰退”,政府需要适度转变战略。从长远看,应增加消费能力,抑制过剩的产能,而不是通过政府大规模投资产生大量投资品的购买需求获得暂时(三五年)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增长型衰退 消费需求 产能过剩    “四万亿”的功效有多大    近期由我国四家商务会共同制作的关于“中国制造”的广告开始逐步在全球投放
近代中国大学萌芽于清末的新式学堂,但新式学堂只具有近代大学的特征,仍属于中国封建传统教育的范畴。辛亥革命对清末民初的社会文化思想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为近代中国大
编者的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8年6月考察人民日报社,开创了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直接与网友在线交流的先河。胡锦涛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2009年12月21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0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互联网成为新闻舆论独立源头”。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让普通民众获得了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平台
我国政府用人机制不尽完善。其中,缺乏有效的纠错机制导致了公务员队伍相对封闭,缺乏活力。当前,政府用人纠错机制面临着成本大、缺乏预防功能、公正合理性遭质疑等难题。因
【摘要】体育场馆是满足运动训练、运动竞赛和群众健身娱乐的需要而专门修建的各类运动场所所组成的整体。在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中,要注重资金的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做好严格的经营运作,同时还要引进管理人才,做好管理队伍建设,聘用专职体育指导人员,进而构建更为高效的高校体育场馆。  【关键词】高校体育场馆 建设 管理 资金投入    随着社会的进步,快速进行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人才的缺口也不断加大。特别是在2
【摘要】包括年轻化在内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来的,这一方针的提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当前,对干部年轻化存在一些认识误区,须加以纠正,干部年轻化不等于领导干部“青年化”,不应成为用人标准上的年龄歧视,亦不应成为干部职业生涯发展的“天花板”。  【关键词】干部年轻化 认识误区 正确理解    正确理解干部队伍年轻化的目的  包括年轻化在内的干部队伍“四化”方针是在上世纪80年代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在扩张性宏观政策的助力之下顺利进入企稳向好局面,宏观调控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已从“内需不足”更多地转向“结构制约”。我国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握时机,充分利用经济手段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注重财政手段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导向作用;通过改革收入分配机制,提高低中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来促进消费,调整内需结构;把握税收杠杆调节经济结构的有利时机;创新金融手段更好地支持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