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活需要记忆,学习也需要记忆。本文阐述的是记忆的概念,种类,规律以及记忆方法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的运用及研究情况。常规的记忆方法有规律记忆法,列表记忆法等,这些记忆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65-01
一、记忆的内涵和特点
在心理学教科书和一般的词典中,记忆通常被定义为:“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1]记忆,顾名思义,先有“记”,再有“忆”,是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理论、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练习过的动作等先被记住,然后再被忆起的过程。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阶段。这里所说的规律主要是指保持阶段的遗忘规律。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对遗忘进行过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记忆方法的作用与意义
(一)运用记忆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运用记忆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完整地,以及系统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在教学中,抓住内容的条理性,加深对知识要点的印象,同时还可以借助记忆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理解,从而把内容加以内化,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运用记忆方法,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时的盲目性,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效率。
(二)运用记忆方法,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知识。记忆方法的使用,可以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提供更多的实现师生之间产生课堂共鸣的手段,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为教师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记忆方法的运用及研究现状
(一)学生不善于运用记忆方法
学生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缺乏对记忆法灵活运用的能力。大多数的考试中,让学生们意识到了数学的考试内容并不是书本上的原型题目,其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生们慢慢禁锢了自己的思维,忽视了记忆法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片面地强调对内容的理解,形成思维定势,不懂得借助记忆法,来帮助自己生动形象地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内容。
(二)记忆方法的运用缺乏系统性
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记忆方法的使用都不是随意的和盲目的,更多的是要看看记忆法是否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效率;是否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率;是否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很少涉及记忆法的运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记忆系统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不足与缺陷。或者很多不具备实施的条件。记忆方法比较凌乱,太多、太杂,很多都不具备广泛运用的条件,缺乏一套完备的、条理清晰的、便于实施的记忆系统。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记忆方法的改进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记忆方法的种类有很多。在这里,重点讲述规律记忆法,和列表记忆法。
1.规律记忆法
規律记忆法就是根据实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进行记忆。掌握任何知识,离不开对知识的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掌握了各个知识之间的规律,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它。规律记忆,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对所学的有关材料进行加工和组织,因而记忆牢固。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中识记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三年级下册的面积单位之间以及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时,都需要用到进率,因此在三年级上册第一次碰到单位之间的换算时,教师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值,进率以及低级单位的数值之间三者的关系规律告诉学生,高级单位的数值×进率=低级单位的数值,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这样在三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再次碰见有关单位的换算时,教师只需适当帮助学生回忆这两条规律,面积,体积之间的单位换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列表记忆法
列表记忆法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识记材料列成表格,达到记忆之目的。相对于其他的记忆方法,列表记忆法具有明显性、直观性和对比性。九九乘法口诀表表,既是歌诀记忆法的应用,也是列表记忆法的应用。
再如,五年级时,学生需要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也可列成表来帮助学生记忆。
经过这样的列表,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质数是一个数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而质因数是相对于另外一个数所具备的,可以说是另一个数赋予给这个数的性质。互质数是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只有1的正整数。这就达到了比较的目的,让学生清楚各个概念,公式等关系及不同点。
通过以上的举例,像这样借助生活经验来趣味联想记忆,学生们觉得更加有趣,也更加的能够记住所学知识。并且可以自己创造联想,培养思维能力。
五、结束语
记忆在数学学习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因此,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有效的辅助手段,不仅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快、更轻松、更长久地记忆数学知识,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积家.普通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伍新春.教育基础知识[M].首都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记忆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4-0065-01
一、记忆的内涵和特点
在心理学教科书和一般的词典中,记忆通常被定义为:“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1]记忆,顾名思义,先有“记”,再有“忆”,是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理论、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练习过的动作等先被记住,然后再被忆起的过程。
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阶段。这里所说的规律主要是指保持阶段的遗忘规律。遗忘是与保持相反的心理过程,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对遗忘进行过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遗忘曲线”,即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再遗忘。[2]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记忆方法的作用与意义
(一)运用记忆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运用记忆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地、完整地,以及系统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内容。学生可以在教学中,抓住内容的条理性,加深对知识要点的印象,同时还可以借助记忆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理解,从而把内容加以内化,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运用记忆方法,可以减少学生在学习时的盲目性,明确数学教学的目的性,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效率。
(二)运用记忆方法,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向学生传递知识。记忆方法的使用,可以为教师在传授知识时,提供更多的实现师生之间产生课堂共鸣的手段,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也为教师积累更多的教学经验。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记忆方法的运用及研究现状
(一)学生不善于运用记忆方法
学生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缺乏对记忆法灵活运用的能力。大多数的考试中,让学生们意识到了数学的考试内容并不是书本上的原型题目,其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学生们慢慢禁锢了自己的思维,忽视了记忆法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片面地强调对内容的理解,形成思维定势,不懂得借助记忆法,来帮助自己生动形象地记忆和理解所学知识内容。
(二)记忆方法的运用缺乏系统性
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记忆方法的使用都不是随意的和盲目的,更多的是要看看记忆法是否能够促进小学数学老师的教学效率;是否能够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率;是否有利于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之所以很少涉及记忆法的运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记忆系统不够完善,存在较多的不足与缺陷。或者很多不具备实施的条件。记忆方法比较凌乱,太多、太杂,很多都不具备广泛运用的条件,缺乏一套完备的、条理清晰的、便于实施的记忆系统。
四、小学数学教学中记忆方法的改进措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记忆方法的种类有很多。在这里,重点讲述规律记忆法,和列表记忆法。
1.规律记忆法
規律记忆法就是根据实物的内在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进行记忆。掌握任何知识,离不开对知识的理解,只有真正理解了知识,掌握了各个知识之间的规律,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它。规律记忆,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对所学的有关材料进行加工和组织,因而记忆牢固。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量》中识记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三年级下册的面积单位之间以及五年级下册体积单位之间的换算时,都需要用到进率,因此在三年级上册第一次碰到单位之间的换算时,教师可以将高级单位的数值,进率以及低级单位的数值之间三者的关系规律告诉学生,高级单位的数值×进率=低级单位的数值,低级单位的数值÷进率=高级单位的数值,这样在三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再次碰见有关单位的换算时,教师只需适当帮助学生回忆这两条规律,面积,体积之间的单位换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列表记忆法
列表记忆法就是把某些容易混淆的识记材料列成表格,达到记忆之目的。相对于其他的记忆方法,列表记忆法具有明显性、直观性和对比性。九九乘法口诀表表,既是歌诀记忆法的应用,也是列表记忆法的应用。
再如,五年级时,学生需要识记质数、质因数、互质数这三个概念的区别,也可列成表来帮助学生记忆。
经过这样的列表,学生很容易就发现,质数是一个数本身所具有的性质,而质因数是相对于另外一个数所具备的,可以说是另一个数赋予给这个数的性质。互质数是两个数,最大公因数只有1的正整数。这就达到了比较的目的,让学生清楚各个概念,公式等关系及不同点。
通过以上的举例,像这样借助生活经验来趣味联想记忆,学生们觉得更加有趣,也更加的能够记住所学知识。并且可以自己创造联想,培养思维能力。
五、结束语
记忆在数学学习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因此,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具体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有效的辅助手段,不仅能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也能帮助学生更快、更轻松、更长久地记忆数学知识,最终达到灵活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积家.普通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伍新春.教育基础知识[M].首都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