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首先是介入社会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i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比较前十年,现在反对艺术介入社会的人在专业界似乎少了不少,在前十年,当我在主张艺术要介入社会的时候,总有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及其他的学科的专家会提出来,这不是艺术家做的事,而应该由政府官员或者搞社会政治科学的人去做,2000年以后,艺术介入社会已经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并扩大开来了,从理论上来讲,波德莱尔的介入社会与艺术自主的理论又在这样的批评理论中被回顾,如同波德莱尔所推崇的插图,敏锐的观察和主观表达成为了这种艺术介入社会的理论源头。
  不过,当下的介入社会的艺术又引来的新的提问,其提问是,哪些艺术在介入社会的时候有实际效用,这是一个以结果为判断介入的艺术是不是有价值的一种方法,但事实上作为思想的介入社会的艺术,我们很难从结果来看这类艺术,介入社会的艺术可能会促使社会的改变,可能永远是个悬而未实现的艺术家的意念,我们面对这类作品只能是依据介入的艺术其在作品呈现方式上的自身逻辑去评价它,它的语境的针对性和视觉叙事的批判性都是我在具体的作品分析中所强调的,我的《批评性艺术的兴起:中国问题情境与自由社会理论》一书就是专门讨论这样的批评方法和策展方法。
  其实一件事的影响力是慢慢形成的,我在《观念之后:艺术与批评》一书中早就把这样的艺术所具有的舆论属性给提示了出来,它是一种舆论参与而不是行政参与,从根本上它是一种公民政治方式,尤其是在我们缺少这样的人群的时候,艺术家通过艺术创造了这样一个前沿地带,当然,这个艺术是我称为的“更前卫艺术”,而不是审美的艺术。
  围绕着什么有用什么没用的争论,在2011年底北京“湘西调查”的展览中有一个很好的交锋,那是一个关于中国农村问题的展览,当有人问主持论坛的于建嵘,他针对的农村问题的言论能否改变目前的农村状况时,于建嵘明确回答,改变不了。
  但于建嵘的行为已经证明了他的信念,虽然改变不了,但还是要去说,而当有的艺术批评家站在本体论的立场,说这种艺术应该由社会学家去做的时候,在场的李银河反而说,她第一次参加艺术展,面对影像记录和图片的视觉,很受震撼,这是我们搞社会科学的人做不到的。而2012年8月的“许村论坛”,是进一步的介入社会的艺术,艺术家渠岩为保护古村落,用了三年时间,从亲自在当地捡垃圾开始,使保存山村外貌,注入新的文化和生活的规划逐步有了实现,“许村论坛”的在场社会科学专家认为,他们都是研究型的,而不像艺术家是亲自介入型,我提出艺术介入社会的可能性也是,一、因为艺术家可以用他做作品的方式来介入社会,使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很好地得到了实现;二,艺术家的直观能力使他能够对一个事情迅速作出反应。
  所以有一种陈旧的艺术理论虽然一再被提起,但是已经是歪理,什么艺术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那次湘西调查的展览就有人再次提出这个要求,但艺术与社会是一种平行关系,而不是谁高谁低的关系,介入社会的艺术在谈论社会并与社会构成了一种互文的关系,它是对社会的一种态度,而所谓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艺术的歧途,难道一场描绘地震的艺术还能比真的地震来得厉害,哪怕它用上各种最先进的制作方式。
其他文献
如果说黑火药与药引的结合幻化出的是缤纷的烟花,那么张晓刚与世界顶级画廊——美国佩斯画廊的结合无疑也是绚烂、瞩目的。张晓刚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人物,带着他2012年的新作及一些创作跨度到2012年的作品,再次登上佩斯北京“北京之声”的巨帆,潇洒起航。12月13日,张晓刚个展在佩斯北京盛大开幕,窗外雪花漫天,一幅动态的写意画与屋内热闹的画展相映成趣。  “北京之声”是佩斯北京为了更好地研究国内发生的
期刊
俗话说:“从南京到北京,买的没有卖的精。”这句话用到艺术市场行当,可谓精确得很,在这个行业里有一种不成文的游戏潜规则:瞎子买,瞎子卖,还有瞎子在等待,这个潜规则也成了某些“虫”、“爷”们牟取暴利的不二法门。  上文所说的这个“瞎子”有时可能是真瞎子,但更多的时候是些假瞎子。试想,市场哪有那么多的漏等你去捡,编个谎忽悠圆了,然后又煞无其事地作出痛苦割肉状,一跺脚一咬牙赌咒发誓活生生地把一张赝品出让给
期刊
与急剧变化的外部世界相比,毛焰如同生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真空里:发式永远都是老派的中分,松垮的牛仔裤和胡子拉碴的颓废形象,让他看上去更像一个上世纪90年代的艺术青年。  身为中央美院高材生的毛焰一直驻守南京,蜗居于远离市区的画室,当装置、观念、新媒体等艺术形式强烈地冲击着传统架上绘画时,毛焰却依然醉心于他的肖像。  冬日的南京格外冷寂。新建成的河西滨江公园内行人稀少,常绿树郁郁青青。从高处的灌木丛中
期刊
大金融公司前任高管、曾将西式家宅改造为古典园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发起人、2000余件中国古代服饰收藏者——当一个女人将这些特质集于一身时,你也许会怀疑她是否是从古代社会“穿越”而来。  在这个换对象比换衣服勤快、追时尚比追信仰潮流的社会里,她以自己的方式寻找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也在光怪陆离的城市里珍藏着一份山水田园的古典情怀。她,是施珏。  “我收藏的是他人的生命历程”  第一次见到
期刊
2012年秋拍国内的艺术品市场继续全面缩量。  中国嘉德秋拍总成交从春拍的21.4亿元下滑到17.45亿元,环比2012春拍下降18%,同比2011秋拍下降55%,;北京保利从春拍的30.3亿元下滑到秋拍的23.1亿元,秋拍环比春拍下降24%,同比2011秋拍49.2亿元成交下降约53%;北京匡时则从春拍的12.6亿元下滑到9.3亿元,环比下降26%,同比2011秋拍18亿元成交下降了约48%;北
期刊
孙华良:  生于60年代初,80年代初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  在结束四年短暂的教师生涯后走下三尺讲台,投身地产传媒,并于当年在《新闻报》(现今《新闻晨报》和《新闻晚报》的前身)上首开地产专栏,专刊主编做了十几年。在报社改制时开起了营销公司。目前任职易居中国大上海区执行总经理、新浪乐居上海执行总经理兼联席主编。  代表项目:星河湾、尚海湾豪庭、陕西北路1688等。  随着房地产黄金十年的谢幕,长期持
期刊
在我人生中似乎有很多很多的偶然,这些偶然串起来就变成我的人生轨迹。曾经有一位星象学家给我分析过,他是用红色的线来表示我的生活,用蓝色的线来表示我的事业的,他说你蓝色的表示事业的点和线密得不得了,而红色的表示生活的点与线则相对少得多。我想这些点可能就是我人生中的偶然吧。宝马的展览也是因为很多看似偶然的点连起来组成的。  那是2003年初冬,我办过由麦克·朗恩主持的一个展览,朗恩家族是一个非常大的艺术
期刊
从11月25日前后开始的香港第二轮拍卖,到12月初的北京第二轮拍卖,是2012秋拍的决战阶段。由于北京两大拍卖巨头中国嘉德和北京保利进军香港举办首拍,尤其是北京保利,香港首拍11月25日举槌,紧接着北京秋拍12月2日举槌,相隔仅一周时间,使这出每次大拍季节都会上演的京港双城记大戏,有了更多的戏剧性。这出大戏,由10月初率先举办香港首拍的中国嘉德开锣,到如今由北京保利煞尾,为2012年秋拍平添了许多
期刊
就在不久前,冒雨跟村言兄拜访海上藏墨名家王毅。闲谈间王先生拿出他新获的两锭墨,说是刚刚在一个拍场上淘到的,仅费区区五百多元,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无疑他捡了个“漏”。  所谓“捡漏”,就是花三瓜俩枣的钱弄回来一个宝贝,好像是白捡一般。普天之下,捡漏的事情经常发生。前一阵的报端上,说有一位外国妇女花了两三美元在市场上买到一件雷诺阿的油画真迹,专家估价至少值7万美元。这个还算小的,前几年更有报道说,有人在
期刊
中央公园南端的59街是纽约曼哈顿上城与中城的分界线;与居于公园东西两侧、多为居民区、安静的上城不同,中城是纽约最大、最繁华的商业区,是中央车站、宾夕法尼亚车站等交通枢纽的所在地。此外,最东面有联合国总部大厦临东河而立,中心地带第五大道和西边的时报广场都是商铺和名品店云集的购物天堂。克莱斯勒大厦、帝国大厦、洛克菲勒中心、半岛酒店、广场酒店等著名建筑与酒店也集中在这一区。59街上一座透明的立方体是深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