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教学辩论方法运用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15899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阅读教学中的辩论,就是落实这一理念的很好载体。汉语的特性决定了其文本意义表述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接受美学理论认为,阅读是一种“召唤结构”,由于学生认识上的个性差异和阅读经验的不同,在阅读教学的进程中,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也往往有较大的差异,辩论其实就是充分利用这种“差异资源”,或让学生辩论求真,或让学生各抒心灵、多元解读。
  一、辩论提升感悟水平
   阅读活动是一种交流对话和参与行为,是一种开放性的建构和创造,它凝聚着生命动人的情致。而辩论更像是阅读平台上的助推器,它能真正推动学生与文本进行零距离对话,在虚心涵咏、感悟品味、言语交锋中,提高感悟水平,发挥智慧潜能,展现独特个性。
   如一位优秀老师在上《落花生》一课时,在学生理解了“体面”,“只讲体面”,明白了文中父亲是要许地山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后,老师并没有满足,搞了一个“实话实说”的辩论,落花生和苹果、石榴两者只能择其一,你想做什么? 
   生:花生埋在地里很凉快,而苹果、石榴虽然漂亮,但总要在枝头遭受风吹雨打。
   生:默默无闻,脚踏实地才是真。
   生:苹果、石榴不仅长得好看,也很实用,我们不是很喜欢吃吗?所以,他们有的是炫耀的资本。
   生:我们落花生有用但非常谦虚,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生:做落花生是旧的观念,做苹果、石榴是我们21世纪的观念。如果像花生那样,大家都瞧不起你,我们应该让大家都看到你的长处,才能得以重用。
   生:对,这就是我们现在做广告宣传的目的。
   生:现在公司招聘,看重的是知识与能力,最漂亮但没有知识是没人要的。
   生:你说得很对,可是,你们如果将知识、能力都藏起来,谁都不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
   师:好,辩论到此为止,同学们经过这次辩论,你们面对21世纪,应该做怎么样的人?
   生:既要像落花生那样对别人有用,也要像苹果、石榴那样敢于推销自己。
   生:不能过于埋藏自己,也不要过于炫耀自己。
   师:是呀,我们应该把落花生、苹果、石榴融为一体。
   这样的辩论让阅读对话更生磁性,似春风化雨,唤醒、激赏着学生的阅读心灵。更如助推器,为学生的生活经验、文本感悟的交流碰撞推波助澜,从而激荡衍生出新的文本内涵和更具时代意义的文本主旨。这样的感悟无疑是进入了新的层次,它应当是我们阅读教学追求的境界。
  二、辩论提高口语交能力
   辩论是自主性极强的语言实践活动,它的主要武器就是语言,辩论双方都需通过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观点说服对方。当然,辩论双方要更好地说服别人,还必须认真倾听对方的论述,因而辩论式学习还创设了一种十分高效的口语交际的情境。
   《粜米》一课正在进行,两方同学就“农民该不该在当时的形势下粜米”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正方:你怎么知道米价会涨? 
   反方:文章说“在六月里,你们不是卖十三块吗?”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米行老板自然会抬高米价。
   正方:那欠下的租、借下的债怎么办?这可是高利贷啊!利滚利,你吃得消吗,只怕到时候米价涨了,而利息却翻了几翻。农民不受米行老板剥削,就受高利贷剥削。 
   反方:要不,先粜一部分,够还债就行了,与其借债买高价米,不如吃自己家的米。 
   正方:这太天真了,就是丰收了,也不过多收了三五斗,米价又跌得这样厉害,全粜了也不一定就够,还有余粮吗? 
   反方:现在粜真的太吃亏了,应该尽可能留一些等米价涨了再粜。
   正方1:没有这种可能,因为除了要还债,农民今年还要再种下的庄稼,那又需要钱。
   正方2:再说米价就一定会涨吗?
   反方:你怎么知道就一定不会涨呢?
   正方:大家都丰收了,“各处的米像潮水一样涌出来,过几天还要跌呢。”这米行老板的话也不错。 
   反方:他是吓唬农民的,农民不应该上当。 
   正方:我觉得课文中还有一句话十分关键:洋米、洋面、外洋大轮船,那是遥远的事情,仿佛可以不管。帝国主义也要来剥削农民,这又是米行老板敢压低米价的原因之一。
   反方:农民是没日子过了,这亏只好吃了。
   正方学生步步紧逼,反方学生稳扎稳打,尽管最后以反方学生被说服高,但可喜的是学生不仅深刻领会了文章的主旨,而且经历了一场真刀真枪的的言语交锋。学生不仅深刻地体会了文章的主旨,更可喜的是学生经历了一次真刀真枪的言语交锋,辩论在这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口语交际的训练场。在辩论中,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还对对方所执的观点,或合力驳斥,或借势反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锤炼,语言的敏感度在扎实地提升。
   阅读教学活动中的辩论只是诱导学生研读文本一个载体,它缘于文本,但绝不是讲授教学下的一般意义上的沟通,它的实质是对话教育时代学生个性化参与、发现、探究的过程。
   形象一点地说,阅读活动中的辩论是以石击石的火花迸射,以情激情的心潮相逐,是用生命点燃生命,以智慧开启智慧的相互造就。
其他文献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不但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而且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它对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叶圣陶说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学,不培养自学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因此,我们应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单单靠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我们教师有灵活多样方
期刊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实现课堂的高效率。  【关键词】 中学语文;激发;兴趣    对于中学语文来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至关重要。如何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会学呢?许多语文学科的前辈都做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也总结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孔子
期刊
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为此,教师应充当好以下四种角色:   一、参与的引领者   学生在语文活动过程中,只有当他真正地积极地参与学习者自身内部所发生的过程,他才有学习的动力。 语文教师应在语文活动课中充当参与的引领者,学会创设良好的教育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自主参与”提供充分的条件。结合语文教学的
期刊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能使阅读成为一次快乐的经历,真正地使学生爱学、乐学。    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喜欢阅读呢?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  一、 诱读    儿童步入小学就意味着从现实的双向对话进入一个较多的与文字符号单向独白的神奇世界。从此,阅读成为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
期刊
【摘要】 在高考语文考试中,诗歌鉴赏是一个难点。本文就如何复习古代诗歌,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评价和欣赏诗歌的能力做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在高考中,语文科目满分150分,古诗鉴赏只有10分,分值是试卷总分的1/15。依据以往教学经验,古诗鉴赏试题虽分值小,但学生得分普遍不高,难度系数极大。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对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呢?在此我做了如下的尝试。  一
期刊
创新型教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新型的教学体系。这种教学重视学习过程,尤其是思维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创新型教学认为,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而主体的发展只有通过主体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在教学中,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新型教学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但不以此为最终目标,最终目标是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科学的,更应该是艺术的。一堂课若不能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这堂课就苍白枯燥,没有生机和活力。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中要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在关于“把能力还给学生”的问题上特别强调:我国基础教育确实有自己的传统和优势,这就是学生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但是知识和能力的协调发展不够。从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来看,我们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独立生活能力
期刊
创造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没有创造,人类就不会进步。在现实的生活和实践中许多客观事实都证明了创新能力的重要作用。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主要是科技领域的竞争,科技领域的竞争又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国家更需要创新型人才。列夫托尔斯泰曾指出:“如果一个人在学校学习时,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么,他一生就只会摹仿和抄袭。”这是多么可怕的后果!可见学校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是多么重要。下面,本人就结合个人的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的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笔者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作了一点有益的探索。  一、充实表象内容,丰富想象基础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
期刊
一堂语文课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师对课堂提问的有效把握上。尤其是在职业高中,学生语文基础普遍低下,语文学习兴趣普遍缺乏,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积极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激发他们思维的积极性?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是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上的欢乐和享受?又如何提问,使得他们愿意打开心扉,畅所欲言?一句话,如何提高职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这是目前我作为一名职高语文老师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