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食堂到食堂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yagu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区附近新开了一家“老百姓大食堂”,从选址到装修,从广告宣传到正式营业,前后用時仅两个月,其速度之快、效率之高,足见中国建造与中国制造的厉害。
  走进食堂,有一整面墙壁,饰以丙烯彩绘,大意是讲文明就餐,推进光盘行动。画风朴实,内容实在。再看店堂布局、菜肴制作,商家的用心谋划可见一斑。点餐者入门,先取托盘,排队沿着摆满餐碟的橱窗口依次前进。橱窗内不锈钢托盘里大荤、小荤、素菜、汤羹、糕点,按照价格高低排列,食客想吃什么,拿手轻轻一指,统一着装、面戴口罩的服务员便应声而动。有些人略有贪心,想多盛一些饭菜,服务员也不吝啬,往碟子里再添一些,满满当当的。
  这样的食堂,在南京这座人口近千万,各方面均与国际接轨的都市里,已经如春花一般开遍各地。在“民以食为天”的国度,凡有人聚居处,就有中国式食堂。
  然而,我的母亲常常给我们上“忆苦思甜”课。她心底有一个门槛,这坎儿是她那一代人共同的伤痕。贫穷成了她难忘的胎痣。我们家屋后不远处,有一圈低矮的青砖灰瓦房,母亲说:“那以前就是公社食堂。”为响应国家号召大炼钢,公社大食堂成了人们一日三餐的主战场。开饭时,食堂门口的大喇叭就响起来:“喂——喂——下面到开饭时间了!下面到开饭时间了!”所有村民都带了筷子、铝饭盒,一窝蜂涌进食堂。食堂掌勺师傅人高马大,站在饭桶、菜钵子面前舀饭盛菜。等待分配饭食的男女老少叽叽呱呱,像麻雀,又像青蛙。这种早期的、实验性质的食堂,将家中的妇女解放出来,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劳动与学习中,颇有开创性。可惜随着自然灾害的到来,食堂里热锅化作冷灶,大锅饭的香味顿失杳杳。母亲每每回忆至此,不免生出许多感慨。
  童年时,我常去公社食堂,春天捉麻雀,夏天逮蚂蚱,秋天抓蛐蛐。冬天没什么可捕捉的,我就用弹弓“爆破”玻璃瓶、灯泡,或者捡拾残余的玛瑙、宝石。
  上世纪七十年代,这一圈房子迅速衰败下去,漏风漏雨,耗子称霸。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有个叫张友山的,动员村民们参股,组建一家宝石玛瑙厂,优先解决村中妇女的生计问题。我的小姑踊跃报名,在厂里负责打磨玛瑙。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宝石厂关门。2000年后,老房子经过一番大修,挪作养猪场。2005年后,再改做酿酒厂,我们家炒菜的料酒,都是“厂家直供”。张友山去世后,公社食堂的老房子彻底废弃,直至2011年,我们村迎来拆迁大潮,老公社食堂走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轰然倒塌成一片废墟。昔日的公社食堂消失了,新时代特色的食堂应运而生,像一场生命的接力。
  2017年,全国各地流行“食堂风”,学生晒自己学校的食堂美味,公司职员晒自己的员工餐……更有电视台推出《深夜食堂》。食堂作为最具烟火气息的地方,烹、炸、焖、煮、烘、烤、蒸、煎,不再只是昔日简单地吃饭打火之地,中国食堂有了中国的文化。
  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不仅是士大夫、文化人、富家子弟、美食家们渴望的饮食体验,也是普通百姓们心心念念的追求。粗茶淡饭养精神那或许是物质匮乏年代的自嘲与隐忍。一座食堂,尤其是面向老百姓开放的食堂,有着中国式海纳百川的力量。

  不想在家烧饭时,我会带母亲去小区外的“老百姓大食堂”吃饭,点几个小菜,吃两碗白米饭,一碗羹汤,暖暖的阳光在身上摇曳,时光静好,食之味道,悄然弥漫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
其他文献
山乡  五月的风  吹绿了半座山乡  染白了天际的云朵  唯有崖际的小树  独自遐想  ……一群女子  正在山腰上  那是春曲飄来的地方  ……山风遥寄  暖了相思。蝴蝶  在廊桥上  飞来飞去山民  晨韵中  穿着布衣的你  用厚实的肩膀  挑起了  一季的露水  石界的缝隙间  鸟儿遗落的种子  发芽了  朝阳倾洒。如此  萌绿的希望  也被你肩挑而起了山乡人家  小楼的东窗  被果枝嬉戏着 
期刊
外地同学和文友来南京栖霞,我总会带着他们去闻名遐迩的栖霞寺朝拜,以尽“地主之谊”。其中的千佛岩这处人文景观则是必选景点。可是不知怎么,每次来到栖霞山千佛岩旁,我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这次也不例外。这并不是因为已经过了“秋棲霞”的旅游旺季,游人稀少,略显萧条的缘故,而是面对这个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产物,顿生些许感叹和思索。  据史料记载,历代能工巧匠曾经多次在千佛岩钧刻佛像,修补佛龛。其中较大一
期刊
见识在“牲畜大巴扎”  喀什有一处并未被列入旅游景点的“景点”,这就是“牲畜大巴扎”。“巴扎”系维语,翻译过来就是交易市场的意思,若想了解喀什的风土人情,这里不失为一理想之地,喜爱文史和摄影的游客都喜爱去这里采风。我们到喀什时正遇赶会交易日(市场逢周日开放),于是大家一致赞同来这里采风。  进了市场,只见载运牲畜的汽车、拖拉机一辆辆从我们身旁驶过,卷起尘土。这里以牛、羊、骆驼、驴、马为主要交易品种
期刊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七千年悠远历史文脉演进时节如流  随着浩浩荡荡的历史长河奔向远方  七十载栉风沐雨  扬子江畔逐浪行  老山龍脉层尽染  凤凰山畔烽火起  求雨山巅慰忠骨  巍巍青山铸英魂  追寻江浦、浦镇、浦口足迹  “三浦”战役永载中华史册  血雨腥风惊天地  一马当先最江浦  静观其变风不止  知己知彼战不殆  长江渡口红旗飘  天堑通途燃飞扬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  以战无不胜
期刊
最早接触茅台酒是我在部队有了女朋友的时候。我提干后,认识的女朋友,相恋得十分迅速。就要到年跟前了,女朋友爸爸要从部队回来探亲,想见见我。这是决定我和女朋友的恋情能否继续发展的大问题。我赶紧找几个要好的战友商量。战友问我,你女朋友的老爸哪里人?喜欢什么?我说他是我们友邻部队的团参谋长,东北人,比较爱喝酒。战友说,这事好办了,弄瓶茅台酒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战友把我的事当成头等大事,相互间一串联,就通
期刊
八卦洲街道最早的时候,只有少数农民从事一些“非法”初级的商贩活动。那时的商贩,民间称之为“货郎”。货郎挑个装有小商品的担子,从东家门口走过,向西家后屋吆喝。小商品也无外乎是针线、鱼钩、糖块等物品。在最初的印象里,货郎的吆喝是乡村特有的一个景象,货郎的身后总跟着一些孩子。孩子们追逐货郎,把眼睛盯在那些糖块上,指望着担子里的糖块会不经意中落到地面。我也曾经是货郎屁股后面小队伍中的一名“战士”。  货郎
期刊
五百多年的龙潭古镇  心中装着太多的故事  一张嘴  就是一段传奇  古镇像一瓶原装的茅台酒  愈久愈醇,愈久愈香  歷经数百年的古镇  多么期盼有位能人  像当年巴拿马世界名酒博览会一样  打碎酒瓶  香飘四溢  倾倒四座  一鸣惊人  古镇像一位书法家  手执扬起大漠尘土的狼毫  把流水和山歌放在砚墨里发酵  面对铺好的宣纸  泼墨挥毫  113  写着“江畔人家”的小楷  写着“龙潭港”的大
期刊
天色将晚,李海军想去酒店住。但他心中犹豫,不如今晚就回镇上。可回去住哪里?老宅多年无人居住,恐已成废墟。他有些不由自主,好像有一种强大磁力,将他的身体往那片废墟吸引过去。车到半路,天空几乎全暗下来。车灯在乡村公路上照出去不到十米。四周均是黑魆魆的树木、山岭,以及零星几处亮着昏暗灯光的房屋。他感到轻微不安。事已至此,非回去一趟不行。  汽车颠簸近一小时。到达镇上,已是夜幕沉沉。坐在车上的几人,鬼魅般
期刊
我年轻时就爱做文学梦。在1995年前后,我试着给《金陵晚报》“南京万家”栏目投稿,未曾想刊用了七八篇,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的积极性。后来又陆陆续续在全国各类报刊杂志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并参加了区作协。那些刊发的文章比较杂,有论文,有经验介绍,有典故,也有趣闻轶事。而且由于工作忙,时常写写停停。但我文学爱好从未改变,我写书出书的梦想也从未泯灭。  好不容易盼到2015年退休。正准备厚积薄发,大展拳脚,充实
期刊
编者的话  中国的语文,显然不仅存于我们已知、可见的印刷品和出版物上。不说街谈巷议、村言俚语,遍布于网络中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已然成为当代中国最大的阅读内容,构建了当下最具有群众基础和影响力的“语文现象”(广义的)。这,只是一个事实。作为传统媒体,接受这一事实我以为既不羞耻,也很必要。与“数字语文”获得互动,对传统媒体而言,应是一个不无裨益的交流方式。所谓共享,自是应有之义。不过,囿于刊物形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