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文艺事业的发展

来源 :文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3165294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艺创作进入市场是既定事实,但是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产品的可复制性、价值倡导性和精神塑造功能,它的使命和特征决定了文艺创作必须具有向上的积极的价值理念;具有形式多样而不偏离价值中心的内容形式;具有一批静心思考上下求索的创作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 文艺创作;市场经济;价值取向;时代精神
  引言:文艺创作的主体是创作者,树立正确的在今天这个时代背景下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价值观是对创作者的要求,创作者如何做到“不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从而“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我们需要探讨和总结的重心所在。因此为主题分为三个阶段,探讨创作者如何能够做到这三点要求,同时对管理者的职能定位进行一点思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用。
  1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文艺作品作为商品而言,它最大的特点在于其天然的垄断性,创作者对自己作品享有的署名权、改编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是独享的,它不同于传统商品市场中,商品和劳动者的异化,即劳动者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拥有在进入市场流通后便告结束,即使在商品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对劳动产品的整体参与也被大机器生产下的流水线多代替,商品和劳动者的分离和异化使商品在流通时不再拥有劳动者的印记,这个异化过程对劳动者来说是个性的失去。而文艺作品即使作为商品存在,创作者的印记在法律上也是被宣示而圈定权利的专有。
  这是文艺作品表面特殊之处,这种不同的本质在于人类共同体对于精神生活或者说精神创作的异于物质生活的追求,换言之,在满足人类物质需求甚至在物质需求没有完全满足的情况下,人类还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才有了文艺作品的创作冲动。这种冲动必定是不同于物质生产那种直接而庸俗的追求。在市场经济中,人类的物质需求和各种比较世俗的需求是其原动力,我们对精神的追求即使在为了满足世俗追求的物质商品上也有所体现,对物质商品的装饰设计和多样的消费文化等活动的出现其实质仍可以归结为精神需求所引发的创作冲动。文艺创作的过程是这种冲动最直接最集中的体现,它承载的精神需求在市场经济中不应当被冲淡而应该得到加强,即市场经济对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传播的参与不能改变文艺作品本身的精神追求的承载内容。市场的作用在于利用其交换流通的功能让文艺作品拥有更广大的受众,这是其职能所在。不能因为职能实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利益而放弃对更根本的文艺作品质量的追求,否则是舍本取末,即使从市场运作本身来说,商品和服务的营销方式决不能取代对其本身质量的追求。这是在原则上对文艺作品创作之于市场的运作和把握进行的一番论证,而我们回到具体的现实中,提出的一点要求便是: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
  这是对防止市场本身取代文艺作品精神内涵的集中要求,它可以分解为几点具体要求:第一,文艺创作者本身对市场逐利行为的自觉抵制,它需要树立一种使命感。对创作者来说,对自己作品的忠实应该是其最基本的操守。知识产权的保护使文艺作品具有天然的垄断性,这对创作者来说不应该成为逐利的前提保障而应该成为在物质利益保障的前提下进行更好的精神创作的条件,他必须对主次关系和手段与目的的次序有清醒的把握和认识。第二,对市场经济的其他参与者,特别是管理者来说,对文艺作品的市场秩序管理和监管应该体现其特殊性,警惕文艺作品逐利的倾向,创作者的自律是文艺作品摆脱逐利化静心搞创作的前提,而市场管理者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的职能在于对这一行为从外部规制,对文艺作品市场秩序进行特殊的要求,对作者的逐利行为进行一个较为严格的审查,内外结合,使文艺市场不同于其他商品市场,真正让市场成为手段而非目的。第三,在法律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这里,其职能在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法律杠杆,鼓励文艺作品的创作,对文艺创作者的权利予以全面有力的保护使其对于市场经济利益追逐行为具有抵制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对其道德操守的要求,换言之,使文艺创作者无后顾之忧是法律制定者与执行者的职责所在。
  2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对市场导向的纠正在于树立新的创作导向,在分析了市场经济的手段性职能之后,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对当前文艺创作出现众多不正常的现象其方向偏差的具体分析。
  对文艺创作者和文艺市场的管理者来说,共同,面临着现代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冲击。价值多元倡导个人对于价值观选择的自由,对个人来说,价值多元提供了其更多的发展空间,相对于价值一元社会,价值多元化的社会成员更自由,才能和个性又更多的体现和发展可能。对文艺创作而言,同样是自由空间的提供,使它摆脱了单一的甚至为领导者歌功颂德的文艺创作倾向。但文艺创作的使命是更为根本的,价值多元的社会环境对于文艺创作者的人格塑造可能更为成功,但是在这多元价值背后,精神追求的冲动本身是原动力,它向上积极的特性和理想情怀是不变的。福柯在论证作者和作品的关系之时,指出作者与作品是分离的,作者在创之后,便处于“离场”状态。因此创作者在个人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前提下对作品精神追求的忠实不能因为价值观的不同而缺失。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冲动之追求,文艺作品的关怀应该具有普遍性和利他性,而不是对流行价值观的吹捧和迎合,它必须有自己的品格,而不是追逐市场和社会风潮的趋势。它表达最普遍的群体的精神追求和冲动,这个群体在今天语境的置换下,毫无疑问是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理所当然应该成为我们的创作导向。这个导向不是对所谓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种迎合,毋宁说,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符合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价值取向,文艺创作在其本身的论证中能够得出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相一致的导向,他们因此是相合的,而非迎合,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而文艺创作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同前者一样都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
  如何做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首先是观念的树立,正如前文所论证,作品价值的追求并非是对社会主义的迎合,而是同社会主义一样都体现对人民利益的维护。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文艺创作拥有更符合其内在价值追求的制度条件,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对创作者来说,认识到这一点,也会树立更坚定的信念,对社会条件的自信对制度的自信和文艺创作价值导向的一致性,都有利于更好作品的产生。他要求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始终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这是对社会主义制度和文艺创作价值的契合。除此之外,对于文艺市场的管理者来说,他的职能在于倡导这种既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又符合文艺创作深层追求的创作导向。对符合这种导向的作品和创作者予以鼓励,采取外部激励,使创作者摆脱个人创作方面的物质条件上的后顾之忧。在管理者之外更高的决策者这里,其任务不仅在于价值观的倡导还应着眼于整个社会群体观念引导,不仅仅文艺作品,在其他方面,社会群体对自身重要性的认识和对其所生活社会的认同感可以提供对创作者以其群体为中心的创作期待,即人民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创作者才能更好认识他们的使命,这是更为根本的途径。
  3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
  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对文艺创作者价值观的要求,而“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同这点要求是一体两面的,只有前者是确切的,后者才是可能的。文艺创作者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要求是超越时代的,它同社会主义制度的契合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社会主义社会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它存在当下的时代使命和时代特点。文艺作品对每一个时代的诠释是不同的,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每一个时代,文艺作品对自身的价值追求的要求。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不仅仅是当代的,还是后代的,它因为文艺作品的价值追求而具有了超越时代的特性,因此,对文艺创作的永恒价值来说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它的使命所在。
  而回到我们的时代中来,如何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是对文艺创作者的严肃追问。文艺创作者把握时代脉搏是其创作优秀作品的宏观要求。对个人无差别的人文关怀,对人性之美的发掘,对自己所处文化的使命感等等,都是一部优秀作品所应该具备的特点。
  在中国语境下,我们的创作者“只有回归中国文明自信,我们才有可能吧自己的国家和生活变得更好”这是对文化的自信,在创作者对社会的关注点来看,关注社会命运,关注底层群体,关注时代发展方向和趋势,努力做到在创作中体现时代精神,体现祖国命运,体现中国文化,体现人民诉求。其作品才具有社会意义,实现精神诉求和冲动文艺作品的根本价值,这样的作品才是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也是可以流传后代的经典作品。
  4结束语
  创作者只有做到以上要求,同时认真学习各国优秀文化,静下心来,抵御市场经济浪潮的诱惑,才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其本人也才能无愧于时代。
  参考文献
  • 张佳怡.浅析如何正确确定现代文艺事业的发展方向[J];科技与致富导读,2013
  • 徐梦华.基于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分析[J];科技向导,2012
  • 吴长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J];中国艺术,2013
其他文献
形势任务教育是煤炭企业统一职工思想,凝聚职工力量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和方法。针对当前市场的低迷形势,如何做好形势教育是摆在煤炭企业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要紧扣煤炭市场、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四个方面,向职工详细阐明当前市场形势和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将面对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摆在桌面上讨论,共同寻找解决方法,亮明企业经济任务目标,引领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认清形势和任务,把思想统一到企业发展思路和总体
期刊
摘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我们要努力开创农村基层文化建设,让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地得到文化建设的好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基层文化;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我国已进入经济转型的新时代,国家逐渐把经济发展的重心转移到农村,给农村经济发展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社会主
期刊
摘要: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相结合社会主义国家,所以,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时刻以贯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线,以服务人民为目标,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而促进党建工作的高速进行。因此,所有党员都应该以创新的思想为理论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以协调党群关系,发挥党组织在建设国家、发展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创新思想以及工作方法进行探讨。  关
期刊
摘要: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始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如何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完成党赋予的历史使命,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永恒的课题。现阶段,如何通过创建党建工作机制,提高党建工作科学管理水平,是我们亟需回答的问题。本文即详细阐述了创建党建工作机制,提高党建工作科学管理水平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党建工作机制科学管理  引言  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党建机制起着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作用。在整个社会
期刊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如何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笔者认为,当前煤炭企业要想密切联系群众,必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真正将群众真正装在心里,从点滴小事做起,坚持一个原则,学习一种经验,做到四项要求。  坚持一个原则——只有干部脚上有土,群众心中才能不堵。  煤炭企业党员干部走出岗位,也是职工群众,站在职工群众角度看,如果身边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体制的改革,基层党政文化素养和价值取向在不断提高和发生变化,同时,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那么,如何有效加强基层党政思想政治管理工作,提高基层党员素质,在党政工作稳步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当前基层党政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与核心。本文首先阐述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党政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当前我国基层党政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了如何提高基层
期刊
摘要:文章介绍了电子阅览室的特点,电子阅览室的功能,电子阅览室的工作范围以及电子阅览室服务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等。  关键词: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建设。  随着互联网事业的迅速发展,电子阅览室已成为公共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中心场所,成为与中文图书借阅室期刊室等传统图书馆服务部门相并列的公共图书馆主要服务窗口。区级公共图书馆计算机专业人员相对缺乏,计算机硬件设备相对落后,其电子阅览室在日常运作中会出
期刊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明确指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关键词:民族素质;文化软实力;小康社会;综合实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
期刊
摘要:本文遵从佛教生命教育的本质,围绕生命这个核心讨论自性具足。通过引入现代文明对生命的理解,论述自性具足的显现是需要建立在客观基础的完善上的,进而以此为依据探讨了自性具足从潜能逐步转化成功能并最终达到解脱的过程。证明了佛学是科学的、真实不虚的,是需要依矩而践行的。  关键词:自性,生命,佛学  净空法师指出:佛教是至善圆满的生命教育。譬如六祖慧能明悟了生命的真实不虚,开示后人:“何期自性,本自具
期刊
摘要:2012被《纽约时报》称为“幕课元年”,随后MOOC这种大型网络公开课的概念和模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它以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新教学模式和以“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着中国的大学。随着幕课雨后春笋般的发展,我国高校现行的教育体制面临着挑战,作为高校教学目标之一的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同样地挑战,本文试对幕课浪潮下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和挑战进行思考,以求商榷。  关键词:幕课思想政治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