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不单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格素养的整合发展。
关键词:人格素养;自尊;敬畏;自信;团队精神
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不单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格素养的整合发展。
一、拥有自尊
教育要从尊重开始。在我教学工作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要积累一些优美的语句、段落,并作记录。有一次,我却发现学生有“做假”现象。有位男生把以前写的撕下来贴在新的位置上,充当新的阅读记录。发现这种行为后我并没有直接把他叫来当面训斥,而是不动声色的,仍然仔细批阅后,附加了一句“摘来的语句很优美,似曾相识”。在课堂上,对此事我也装作不曾发生。当下一次阅读记录交上来时,我首先从中抽出了这位男生的作业,他这样写道:“老师,首先说声对不起。昨天的阅读记录,我因贪玩忘记写了,又怕您生气,才做了假。可作业虽交上去了,但我的心一直忐忑不安,生怕您看出破绽,会训斥我,而丢面子。谢谢您对我的信任,我知道以后该怎样去做事,我会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现实中,我们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何况处于生命历程起点的孩子,他们的尊严与自尊更脆弱,更需要我们加倍给予呵护。我之所以对这位男生的“做假”不挑明,正是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这种尊重获得的结果是:男学生心领神会,并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有自尊的人。可以试想,假如我当面点破这位男生的“做假”,结果不是男学生被迫认错,就是男学生不肯承认错误。无论哪种结果,都会在他心理上留下阴影:自尊受到了伤害,进而挫伤了上进心。
二、敬畏生命
正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中小学生,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当前,来自家庭、学校、学业等方面的压力,使愈来愈多的中小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致使偏激行为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社会现状,在语文教学中,我尤为重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这一信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其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三、培养自信
对于语文的学习,在课堂上我尤为重视学生的参与,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一次关于“妈妈我爱你”的话题讨论中,当让一位平时写作非常好的女孩面对全班学生发表自己的情感时,她却因紧张而无法表达。本是想借助这次活动,展示她优秀的一面,结果却是令她在全班同学面前涨红了脸。在课后的交流中,我发现其实她也很渴望自己胆子大一些,克服紧张心理,使自己在公共场合可以自在地讲话,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每当站起来,她总是担心自己会讲错,越是担心、紧张,就越讲不好,最终只能是她不敢再当众发言。课后我把她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平和地对她说:其实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只是你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但又缺乏自信,从而造成了过度的紧张心理,要学会顺其自然,接受自己的紧张情绪。紧张,谁都会有,并不是自己特殊,在当众讲话时,出现紧张情况,不要责怪自己或是想象他人的看法,而是把这看成是必然出现的情况,是不能避免的。经过这次交流后,这位女学生,逐渐的在课堂上试着发言,也由一个内向的女孩逐渐变为一个开朗的外向女孩。
四、团队精神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存在着学生的团队意识淡薄、集体主义观念差、以自我为中心,导致道德观念的缺失。这不能不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其合作精神。我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不仅有益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如:课本剧编演。课本剧编演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过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演出都不会成功。使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别人达成一致、如何分享共同的成果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为他人考虑。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教育不是考试卷,不是象牙塔。教育是一种生活、一个过程、一段经历、一种体验。这种教育不是省略过程直接将结果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自己感悟。学生们激励着、兴奋着、观察着,也体味着、收获着,逐渐达到个人的完善。
关键词:人格素养;自尊;敬畏;自信;团队精神
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不单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更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人格素养的整合发展。
一、拥有自尊
教育要从尊重开始。在我教学工作中曾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我要求学生每天都要积累一些优美的语句、段落,并作记录。有一次,我却发现学生有“做假”现象。有位男生把以前写的撕下来贴在新的位置上,充当新的阅读记录。发现这种行为后我并没有直接把他叫来当面训斥,而是不动声色的,仍然仔细批阅后,附加了一句“摘来的语句很优美,似曾相识”。在课堂上,对此事我也装作不曾发生。当下一次阅读记录交上来时,我首先从中抽出了这位男生的作业,他这样写道:“老师,首先说声对不起。昨天的阅读记录,我因贪玩忘记写了,又怕您生气,才做了假。可作业虽交上去了,但我的心一直忐忑不安,生怕您看出破绽,会训斥我,而丢面子。谢谢您对我的信任,我知道以后该怎样去做事,我会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现实中,我们谁都不愿意让自己的缺点与不足暴露于大庭广众之下,何况处于生命历程起点的孩子,他们的尊严与自尊更脆弱,更需要我们加倍给予呵护。我之所以对这位男生的“做假”不挑明,正是为了保护他的自尊心。这种尊重获得的结果是:男学生心领神会,并努力做一个诚实的人、有自尊的人。可以试想,假如我当面点破这位男生的“做假”,结果不是男学生被迫认错,就是男学生不肯承认错误。无论哪种结果,都会在他心理上留下阴影:自尊受到了伤害,进而挫伤了上进心。
二、敬畏生命
正在成长发育过程中的中小学生,是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当前,来自家庭、学校、学业等方面的压力,使愈来愈多的中小学生出现各种心理障碍,致使偏激行为时有发生。针对这一社会现状,在语文教学中,我尤为重视培养学生“敬畏生命”这一信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其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三、培养自信
对于语文的学习,在课堂上我尤为重视学生的参与,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一次关于“妈妈我爱你”的话题讨论中,当让一位平时写作非常好的女孩面对全班学生发表自己的情感时,她却因紧张而无法表达。本是想借助这次活动,展示她优秀的一面,结果却是令她在全班同学面前涨红了脸。在课后的交流中,我发现其实她也很渴望自己胆子大一些,克服紧张心理,使自己在公共场合可以自在地讲话,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每当站起来,她总是担心自己会讲错,越是担心、紧张,就越讲不好,最终只能是她不敢再当众发言。课后我把她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平和地对她说:其实你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只是你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但又缺乏自信,从而造成了过度的紧张心理,要学会顺其自然,接受自己的紧张情绪。紧张,谁都会有,并不是自己特殊,在当众讲话时,出现紧张情况,不要责怪自己或是想象他人的看法,而是把这看成是必然出现的情况,是不能避免的。经过这次交流后,这位女学生,逐渐的在课堂上试着发言,也由一个内向的女孩逐渐变为一个开朗的外向女孩。
四、团队精神
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教育现状存在着学生的团队意识淡薄、集体主义观念差、以自我为中心,导致道德观念的缺失。这不能不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地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其合作精神。我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这不仅有益于课题研究的开展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如:课本剧编演。课本剧编演的整个过程是一个互相配合、互相协作的过程,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演出都不会成功。使学生在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与别人达成一致、如何分享共同的成果等。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为他人考虑。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教育不是考试卷,不是象牙塔。教育是一种生活、一个过程、一段经历、一种体验。这种教育不是省略过程直接将结果简单地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自己感悟。学生们激励着、兴奋着、观察着,也体味着、收获着,逐渐达到个人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