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策略的有效性,都必须在成败的关键上发力,都必须有利于企业的优势发挥,这种优势或源于企业对市场需求的理解,或源于企业对竞争对手要害的把握,或源于企业自身的专长或特殊机能的发挥等。据此,我们可以把营销策略分为三种类别,即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基于“争夺市场”的营销策略,以及基于“企业机能”的营销策略。
时下流行的4P营销策略,关注的是各项“促进销售”的要素,而不是“争夺市场”的成败关键。综观一个产业的兴衰,我们可以发现,市场需求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而变化,包括市场容量的扩大以及需求结构的深化,进而反向推动竞争的升级,以及企业机能的强化,再度刺激市场需求的改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在市场演变的复杂局面中,把握成败的关键,制订有效而系统的策略,引导企业突破障碍,不断深化与顾客的联系。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营销策略的有效性越来越依赖于对争夺市场的本质理解,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机能或专长的发挥。
一、案例:中国彩扩市场“失守”全过程
在中国的彩扩市场,外资品牌就是利用自身长期积累的竞争优势,形成“连锁经营”的营销策略,一举占领了本土企业惨淡经营几十年的彩扩市场和业务体系。
1 基于“市场需求”的策略阶段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彩扩市场逐渐兴起。最初是港澳台同胞手中的相机和彩卷,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于是就有了“彩色照片”的概念。个别有眼光的个体经营者,开始通过香港途径,从事彩色扩印业务。主要的经营思路就是,在各中心城市设点揽活,从顾客那里收集拍摄好的彩色胶卷,托专人到香港进行彩扩加工,赚取中间的利差。当时一张彩扩照片的价格大约是3元人民币,每张的利差大约是2元钱,每卷的利差应当在50元左右。这是不小的利润,激活了很多人的创业欲望,纷纷进入彩扩市场。时值20世纪80年代初。
一哄而上,是中国产业的本质特点。只要有利可图,追随者就会竞相仿效,从而使市场的供求关系逆转,并在“需求总体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迅速逆转。有人说,中国的经济就像黄河之水,少则干涸见底,多则泛滥成灾。彩扩市场的迅速逆转,促使每个经营者本能地作出选择,降价促销,维持生存。用学术一点的语言说,就是依据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诉求,强调“便宜”这个卖点,配合降价策略,吸引目标消费群。不妨把这称之为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
2 基于“争夺市场”的营销策略阶段
有意思的是,经营者之间的价格战,往往会刺激需求的扩大。随着彩照的价格一降再降,市场需求被刺激起来了,市场容量逐渐增大。同时,受“效用递减规律”的影响,市场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希望在“价格便宜”的基础上,缩短彩扩的周期,使彩扩过程更加“便捷”,使彩照的获得富有“时效性”或“新鲜感”。
对每个经营者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以往的经营手法或营销策略不再显效,消费结构已经改变,人们的要求已经提高。以往“降价促销”的策略只能导致边际利润率的进一步降低。要想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彩扩设备,靠近消费者加工彩照,缩短彩扩周期,满足消费者对“时间和便捷”的要求。但是,引进彩扩设备的先决条件是,要有足够的业务加工量或现金流量,或者说,必须达到“盈亏平衡点”的消费量,这是控制成本、控制投资回收期的关键。否则,无法在满足消费者“时间和便捷”的同时,确保“价格和便宜”。
很少有人会这样理性地思考问题,更多的是凭着本能,在市场上拼杀,忍受着市场竞争的折磨和煎熬。一些经营者为了增加收入,不辞辛苦去旅游景点设摊揽活,或网罗一些承揽彩卷的终端摊点,不经意中形成了渠道网络,走上了“网络经营”的正确道路。渠道网络,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目标顾客群、控制销售半径内的消费量或现金流量,并不断蚕食或动摇竞争对手的市场基础。这种“占位”策略,即占有并控制目标消费群,远比“定位”策略来得有效。我们不妨把这称之为基于“争夺市场”的营销策略。
这里顺便指出,“渠道网络”或“网络经营”的战略意义,被以往营销教科书所低估了。渠道网络在“争夺市场”上的功效,看一下“快销品”或“家电”行业的案例就清楚了,诸多本土明星企业,无不依靠“深度分销”起家,俗称“网络为王”。可以说,拥有渠道网络,等于拥有稳定增长的现金流量。只要现金流量大于成本或费用,经营业务就能持续,生意就会变得进退自如。相反,那些没有渠道网络支持的经营者,生意必将萎缩,退出市场或被人整台是迟早的事。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些网络经营者,在稳定的彩扩业务量或现金流量基础上,开始引进成套彩扩设备,完成了最后的一跃。从而,在缩短彩扩交付周期的同时,控制了彩照的扩印成本或价格,最终赢得了市场,满足了消费者“便宜和便捷”两个方面的需求。
3 基于“企业争夺市场能力”的营销策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国内彩扩网点的增加,以及外资品牌相机和胶卷的普及,彩扩市场日趋成熟,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消费者的追求从“价格和便宜”、“时效和便捷”,进一步提升到“品质”乃至“美好”层面,从而对彩扩市场的经营者重构业务体系的能力,以及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遗憾,历史没有给本土经营者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结果,像柯达这类外资企业,利用长期积淀的技术资源、产品优势和管理经验,创建了彩扩连锁经营模式,进一步降低了销售重心,贴进市场消费者;同时,形成现代高科技的品牌影响力,一举夺得了中国彩扩市场的垄断地位。我们不妨把这称之为基于“企业争夺市场能力”的营销策略。
二、分解:把握市场发展阶段的成败关键
1 理解“市场需求” 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多见于产业竞争升级之初。这类策略的发端,源自营销教科书的教义,“按需研发与生产”,以及“使产品合乎顾客的需要”。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甚至是一种愚见。很快人们(或企业)发现,随着供求关系的逆转,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顾客的需求逐渐进入“欲望或心理”层面,难以把握。借用甘地的话说,“现在世界上的物质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唯独不能满足的是人们的欲望”。
企业是一个现实而功利的组织,企业家不会像有些学者那样迂腐。企业实际的营销策略非常简单,即改变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或价值取向。企业所做的营销策略,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产品外观包装、消费 者教育、客户顾问的沟通、系统解决方案等,始终一贯的宗旨,就是“引导顾客认同产品的价值”。借用日本本田宗一郎的话说,“我们是专业人士,只有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言下之意,“卖家总比买家精”。俗话说,营销,就是引导消费。
在引导顾客认同产品价值方面,有意义的事情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弄清楚自己卖的是什么;二是顾客认为有价值的是什么。前者称“卖点”,后者叫“诉求点”。然后,把卖点和诉求点联系起来,准确地说,把卖点引导到顾客认定的价值点上,或使顾客以为自己买到了什么,是“基于市场需求”这类营销策略的主要手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非常清楚,自己已经控制了独一无二的配方,就像英特尔公司控制了“技术标准”一样,不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想法,也不会考虑消费者有什么想法,或还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对他们来说,剩下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让消费者相信自己买到的是“美国的梦”,而不是“糖浆”,更不是类似感冒冲剂这样的“草药”。
为了改变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可口可乐公司不惜重金,拿出30%的销售收入作宣传,向各类时尚活动或热门事件进行大力渗透,创造一种视觉冲击力,直接影响那些非常感性且不懂时尚为何物的年轻人,并通过这些冒冒失失、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最终让那些年长者在品尝可口可乐的过程中,自以为已经赶上了时代的步伐。
真的令人难以置信,这类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使一味草药,历经百年时尚依旧。这也许是本土企业着迷于4P策略的原因吧。结果市场营销停留在表层上,一个个企业在寻找“卖点”以及“美妙词汇”过程中,逐渐陷入困境,陷入恶性的竞争之中。
2 把握“竞争要害”
很多企业并不像可口可乐公司或英特尔公司那样幸运,他们没有独一无二的东西可以仰仗,他们更多的是流水生产线,以及依靠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竞争的“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包括技术、设备、人才、资源、成本、产品和市场的同质化。因此,竞争的“对抗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包括策略、手段、方式,甚至“广告用语”的对抗性。
这种对抗性首先集中在“规模的扩张上”,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都相信一个逻辑,生产规模越大,市场份额越大,现金流越大,贷款金额越大,产品更新换代越快,市场竞争力越强,生产规模越大。形成所谓的“良性循环”,这是天知道的事情。在这种信念指导下,诸多企业唱着“做强必先做大”的歌谣,不顾市场容量的局限,拼命突破自己的经营规模。
陷入这个误区的企业无不相信,只要有足够大的销售收入或现金流量,就能维持企业的运行。只要能够维持生存,哪怕没有利润,也会有未来的机会,所谓“胜者为王”。意思是说,活不下来什么都没有了,连扭转败局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就是客观现实。在这种客观现实面前,所有竞争企业,只有一个念头,打败对手,把对手的市场份额纳入自己的版图。学术语言就是“市场份额导向”,而不是“顾客导向”甚或“利润导向”。
市场竞争随之升级为“你死我活”的恶战,从价格大战到广告大战、产品大战、促销大战、渠道大战、舆论大战等。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资源大战”,所谓“拼资源、拼人力”。沿着这个逻辑,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一个,一起抓住一起绞死。 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就是要避免陷入这个误区、摆脱上述的逻辑。这里的关键在于,把握竞争的要害,形成系统的策略,与顾客建立联系并深化这种联系。在家电行业中,当年的四川长虹算得上是争夺市场的高手。从20世纪90年代起,长虹就意识到,家电企业的竞争制高点,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谁能与终端消费者建立联系,有效地组织大规模销售,提高销售以及现金流转速度,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此,选择郑百文和武汉工贸公司进行合作,这是一种策略。因为这类贸易性质的公司,追求“大进大出”或资金周转速度,不喜欢囤积居奇,合乎长虹加速销售的意图,可以减免产品在流通领域滞留的风险。
为了配合这一策略,长虹不得不制订相应的配套策略,包括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郑百文和武汉工贸“大进大出”的利益要求;依靠大规模交易量,吸引郑州建行提供承兑;在大规模承兑的基础上,调度资金进行资本运作、创造利润空间,进一步吸引各级经销商,分销长虹产品;最后,以“从量计价”的销售政策,迫使大大小小各级经销商竞相出货等。 这一系列配套的策略,一环扣一环,环环扣在“争夺市场”的成败关键上,扣在大规模销售的速度上,扣在大规模资金的流转速度上,打通了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形成了长虹产品进入市场的“快速专门通道”。1996年,长虹彩电实现产销量440万台,1997年660万台,销量超过居于后三位的康佳、TCL和创维的总和,一举夺得30%的市场份额。伴随着长虹及其红太阳品牌冉冉升起,那些不懂“争夺市场”,只懂“市场需求”或4P策略的企业相继走上破产倒闭的末路。
3 立足“企业机能”
市场竞争最终将以“实力说话”,再高明的策划或策略,都必须基于企业的机能,发挥企业的优势。这是本土企业必须学会的东西。四川长虹正是如此。1997年底,TCL发现长虹的策略基础很不可靠,也很不稳定。这种策略是建立“产销之间”相互利用、相互博弈的基础上,合作利益的来源具有“某种投机”成分,非常不可靠、不稳定。济南7家商场联手拒售长虹产品,这个事件就充分表明这一点。
据此,TCL放弃粗放式的批发经营模式(俗称“高端放货”),导人“深度分销”的模式,按照“一县一户”的原则,与各县级经销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发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彩电垂直分销体系”。深度分销作为一种营销的策略,是基于组织能力的。1998年,TCL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建立了一支几千人的导购员外加客户顾问队伍,整合了上百个经营部,控制了上万个零售终端门店。当年实现销售收入和销量翻番,并有效拦截了长虹产品进入终端、进入消费领域。使长虹产品滞留在流通领域,滞留在大大小小经销商手中。到1998年底,长虹大约积压了400万台彩电和70万支显像管,年度资金周转的速度降低为1.1次,资金利润率等于销售利润率。从而,失去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沪市龙头股的位子被浦发银行占据。
倘若长虹产品不能有效进入消费领域,必将使得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速度减慢,大量货物,包括产成品、半成品和物料滞留在各环节,使原有的上百亿的自由资金,以存货 的方式沉淀下来,成为随时贬值的包袱。这些大规模的存货或积压,又会进一步成为系统干扰因素,阻碍着后续的产品进入终端市场,阻碍着新产品的更新速度,使终端产品的表现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差,使原有的技术优势和质量管理优势被抑制、发挥不出来,最终还会使人员队伍丧失战斗力,使人力资源贬值等。
TCL针对上述长虹可能的失效和失败的逻辑,于1999年导入卡西欧的营销策略,形成“以TCL的速度,冲击长虹的规模”的整体策略,通过加强新款产品的推出速度,进一步阻截长虹产品的出货速度。到2000年底,长虹的衰退和TCL的崛起已成定局。那年TCL的总销量号称700万台,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王牌”彩电。
卡西欧的营销策略,概言之,“变款式、变产量、变价格”。就是依靠企业更新产品的能力,先于对手推出新产品,获取超额利润;随即扩大产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即所谓“规模经济”;等到对手也推出同类产品时,迅速拉低价格,提升销量,冲击市场,并以低于对手的价格争夺市场,铲除对手的利基;然后,再推出新款,开始下一轮竞争。
摩托罗拉等外资品牌就是这样做的,利用自己产品的研发能力和管理能力,缩短产品开放周期;以“研发短周期”优势,形成营销策略,冲击中国市场或本土品牌。比如,在A60热销的时候,先于对手推出新款A70,向高端人群进行推广。一旦推广成功,赶在对手推出新款之前,降价放量,使新款销量增长率迅速提升,成为主推机型或主推产品。同时,大幅度降低老款A60的售价,有计划地清库退市,俗话说“一勺一咣当”,干净利索。然后,再推出一款新机388进行推广,在更高的价位上吸引高端人群,或留住自己的高端顾客;等到388进入大量销售阶段时,A760新款上市,进入推广阶段,恰好国产贺岁大片《手机》公演,电影中的主人公拿的就是那款哈罗·摩托,时值公元2003年。
当年,深圳华为也想上手机终端产品,被IBM公司劝阻。理由是外资品牌的营销策略,是建立在“短周期的产品开发能力”之上的,本土企业胜算机会不多。为此,华为邀请IBM提供咨询,缩短研发周期。据说华为花了3年时间,付出了5个亿人民币的代价,学会了如何在大规模研发的基础上,缩短周期、提高效率和提高成功率。
可以肯定,任何策略都是与“智慧”以及一个时期市场竞争的要害相联系,而不是与“知识”或“名词性概念”相联系。营销策略强调的是“时效性”,以往曾经出现过的任何策略,都会过时,包括这里讲的“基于市场”或“基于争夺市场”、“基于企业争夺市场能力”的三种营销策略,都会因时过境迁而变得不合时宜。而且,这种营销策略的演变,如同动植物的进化一样,是不可逆转的。随着营销策略的演进,策略的“随意性”也会随之降低,代之以整体而有组织的营销、以及营销模式的培育。以往的营销策略,包括4P的策略形态就会降格,降低到“战术层面”。这就是下面一讲我要和大家讨论的主题:营销战略和战术的分离。
时下流行的4P营销策略,关注的是各项“促进销售”的要素,而不是“争夺市场”的成败关键。综观一个产业的兴衰,我们可以发现,市场需求会随着竞争的加剧而变化,包括市场容量的扩大以及需求结构的深化,进而反向推动竞争的升级,以及企业机能的强化,再度刺激市场需求的改变。我们必须审时度势,在市场演变的复杂局面中,把握成败的关键,制订有效而系统的策略,引导企业突破障碍,不断深化与顾客的联系。而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升级,营销策略的有效性越来越依赖于对争夺市场的本质理解,越来越依赖于企业机能或专长的发挥。
一、案例:中国彩扩市场“失守”全过程
在中国的彩扩市场,外资品牌就是利用自身长期积累的竞争优势,形成“连锁经营”的营销策略,一举占领了本土企业惨淡经营几十年的彩扩市场和业务体系。
1 基于“市场需求”的策略阶段
1978年,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彩扩市场逐渐兴起。最初是港澳台同胞手中的相机和彩卷,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于是就有了“彩色照片”的概念。个别有眼光的个体经营者,开始通过香港途径,从事彩色扩印业务。主要的经营思路就是,在各中心城市设点揽活,从顾客那里收集拍摄好的彩色胶卷,托专人到香港进行彩扩加工,赚取中间的利差。当时一张彩扩照片的价格大约是3元人民币,每张的利差大约是2元钱,每卷的利差应当在50元左右。这是不小的利润,激活了很多人的创业欲望,纷纷进入彩扩市场。时值20世纪80年代初。
一哄而上,是中国产业的本质特点。只要有利可图,追随者就会竞相仿效,从而使市场的供求关系逆转,并在“需求总体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迅速逆转。有人说,中国的经济就像黄河之水,少则干涸见底,多则泛滥成灾。彩扩市场的迅速逆转,促使每个经营者本能地作出选择,降价促销,维持生存。用学术一点的语言说,就是依据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性诉求,强调“便宜”这个卖点,配合降价策略,吸引目标消费群。不妨把这称之为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
2 基于“争夺市场”的营销策略阶段
有意思的是,经营者之间的价格战,往往会刺激需求的扩大。随着彩照的价格一降再降,市场需求被刺激起来了,市场容量逐渐增大。同时,受“效用递减规律”的影响,市场需求的结构也发生了改变。人们希望在“价格便宜”的基础上,缩短彩扩的周期,使彩扩过程更加“便捷”,使彩照的获得富有“时效性”或“新鲜感”。
对每个经营者来说,这是一个莫大的挑战。以往的经营手法或营销策略不再显效,消费结构已经改变,人们的要求已经提高。以往“降价促销”的策略只能导致边际利润率的进一步降低。要想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引进彩扩设备,靠近消费者加工彩照,缩短彩扩周期,满足消费者对“时间和便捷”的要求。但是,引进彩扩设备的先决条件是,要有足够的业务加工量或现金流量,或者说,必须达到“盈亏平衡点”的消费量,这是控制成本、控制投资回收期的关键。否则,无法在满足消费者“时间和便捷”的同时,确保“价格和便宜”。
很少有人会这样理性地思考问题,更多的是凭着本能,在市场上拼杀,忍受着市场竞争的折磨和煎熬。一些经营者为了增加收入,不辞辛苦去旅游景点设摊揽活,或网罗一些承揽彩卷的终端摊点,不经意中形成了渠道网络,走上了“网络经营”的正确道路。渠道网络,作为一种营销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目标顾客群、控制销售半径内的消费量或现金流量,并不断蚕食或动摇竞争对手的市场基础。这种“占位”策略,即占有并控制目标消费群,远比“定位”策略来得有效。我们不妨把这称之为基于“争夺市场”的营销策略。
这里顺便指出,“渠道网络”或“网络经营”的战略意义,被以往营销教科书所低估了。渠道网络在“争夺市场”上的功效,看一下“快销品”或“家电”行业的案例就清楚了,诸多本土明星企业,无不依靠“深度分销”起家,俗称“网络为王”。可以说,拥有渠道网络,等于拥有稳定增长的现金流量。只要现金流量大于成本或费用,经营业务就能持续,生意就会变得进退自如。相反,那些没有渠道网络支持的经营者,生意必将萎缩,退出市场或被人整台是迟早的事。
大约在20世纪80年代末,那些网络经营者,在稳定的彩扩业务量或现金流量基础上,开始引进成套彩扩设备,完成了最后的一跃。从而,在缩短彩扩交付周期的同时,控制了彩照的扩印成本或价格,最终赢得了市场,满足了消费者“便宜和便捷”两个方面的需求。
3 基于“企业争夺市场能力”的营销策略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国内彩扩网点的增加,以及外资品牌相机和胶卷的普及,彩扩市场日趋成熟,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消费者的追求从“价格和便宜”、“时效和便捷”,进一步提升到“品质”乃至“美好”层面,从而对彩扩市场的经营者重构业务体系的能力,以及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遗憾,历史没有给本土经营者进一步发展的机会。结果,像柯达这类外资企业,利用长期积淀的技术资源、产品优势和管理经验,创建了彩扩连锁经营模式,进一步降低了销售重心,贴进市场消费者;同时,形成现代高科技的品牌影响力,一举夺得了中国彩扩市场的垄断地位。我们不妨把这称之为基于“企业争夺市场能力”的营销策略。
二、分解:把握市场发展阶段的成败关键
1 理解“市场需求” 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多见于产业竞争升级之初。这类策略的发端,源自营销教科书的教义,“按需研发与生产”,以及“使产品合乎顾客的需要”。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甚至是一种愚见。很快人们(或企业)发现,随着供求关系的逆转,以及产品更新换代的加速,顾客的需求逐渐进入“欲望或心理”层面,难以把握。借用甘地的话说,“现在世界上的物质足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唯独不能满足的是人们的欲望”。
企业是一个现实而功利的组织,企业家不会像有些学者那样迂腐。企业实际的营销策略非常简单,即改变消费者的心理预期或价值取向。企业所做的营销策略,无论是广告宣传,还是产品外观包装、消费 者教育、客户顾问的沟通、系统解决方案等,始终一贯的宗旨,就是“引导顾客认同产品的价值”。借用日本本田宗一郎的话说,“我们是专业人士,只有我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言下之意,“卖家总比买家精”。俗话说,营销,就是引导消费。
在引导顾客认同产品价值方面,有意义的事情不外乎两方面:一是弄清楚自己卖的是什么;二是顾客认为有价值的是什么。前者称“卖点”,后者叫“诉求点”。然后,把卖点和诉求点联系起来,准确地说,把卖点引导到顾客认定的价值点上,或使顾客以为自己买到了什么,是“基于市场需求”这类营销策略的主要手法,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可口可乐。
可口可乐公司非常清楚,自己已经控制了独一无二的配方,就像英特尔公司控制了“技术标准”一样,不需要考虑消费者的想法,也不会考虑消费者有什么想法,或还有什么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对他们来说,剩下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让消费者相信自己买到的是“美国的梦”,而不是“糖浆”,更不是类似感冒冲剂这样的“草药”。
为了改变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可口可乐公司不惜重金,拿出30%的销售收入作宣传,向各类时尚活动或热门事件进行大力渗透,创造一种视觉冲击力,直接影响那些非常感性且不懂时尚为何物的年轻人,并通过这些冒冒失失、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最终让那些年长者在品尝可口可乐的过程中,自以为已经赶上了时代的步伐。
真的令人难以置信,这类基于“市场需求”的营销策略,居然有如此大的威力,使一味草药,历经百年时尚依旧。这也许是本土企业着迷于4P策略的原因吧。结果市场营销停留在表层上,一个个企业在寻找“卖点”以及“美妙词汇”过程中,逐渐陷入困境,陷入恶性的竞争之中。
2 把握“竞争要害”
很多企业并不像可口可乐公司或英特尔公司那样幸运,他们没有独一无二的东西可以仰仗,他们更多的是流水生产线,以及依靠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竞争的“同质化”是不可避免的,包括技术、设备、人才、资源、成本、产品和市场的同质化。因此,竞争的“对抗性”也是不可避免的,包括策略、手段、方式,甚至“广告用语”的对抗性。
这种对抗性首先集中在“规模的扩张上”,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都相信一个逻辑,生产规模越大,市场份额越大,现金流越大,贷款金额越大,产品更新换代越快,市场竞争力越强,生产规模越大。形成所谓的“良性循环”,这是天知道的事情。在这种信念指导下,诸多企业唱着“做强必先做大”的歌谣,不顾市场容量的局限,拼命突破自己的经营规模。
陷入这个误区的企业无不相信,只要有足够大的销售收入或现金流量,就能维持企业的运行。只要能够维持生存,哪怕没有利润,也会有未来的机会,所谓“胜者为王”。意思是说,活不下来什么都没有了,连扭转败局的机会都没有了,这就是客观现实。在这种客观现实面前,所有竞争企业,只有一个念头,打败对手,把对手的市场份额纳入自己的版图。学术语言就是“市场份额导向”,而不是“顾客导向”甚或“利润导向”。
市场竞争随之升级为“你死我活”的恶战,从价格大战到广告大战、产品大战、促销大战、渠道大战、舆论大战等。最终都可以归结为“资源大战”,所谓“拼资源、拼人力”。沿着这个逻辑,最终的结局只能是一个,一起抓住一起绞死。 营销策略的有效性,就是要避免陷入这个误区、摆脱上述的逻辑。这里的关键在于,把握竞争的要害,形成系统的策略,与顾客建立联系并深化这种联系。在家电行业中,当年的四川长虹算得上是争夺市场的高手。从20世纪90年代起,长虹就意识到,家电企业的竞争制高点,已经从生产领域,转入流通领域。谁能与终端消费者建立联系,有效地组织大规模销售,提高销售以及现金流转速度,谁就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为此,选择郑百文和武汉工贸公司进行合作,这是一种策略。因为这类贸易性质的公司,追求“大进大出”或资金周转速度,不喜欢囤积居奇,合乎长虹加速销售的意图,可以减免产品在流通领域滞留的风险。
为了配合这一策略,长虹不得不制订相应的配套策略,包括扩大生产规模,以满足郑百文和武汉工贸“大进大出”的利益要求;依靠大规模交易量,吸引郑州建行提供承兑;在大规模承兑的基础上,调度资金进行资本运作、创造利润空间,进一步吸引各级经销商,分销长虹产品;最后,以“从量计价”的销售政策,迫使大大小小各级经销商竞相出货等。 这一系列配套的策略,一环扣一环,环环扣在“争夺市场”的成败关键上,扣在大规模销售的速度上,扣在大规模资金的流转速度上,打通了从生产到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形成了长虹产品进入市场的“快速专门通道”。1996年,长虹彩电实现产销量440万台,1997年660万台,销量超过居于后三位的康佳、TCL和创维的总和,一举夺得30%的市场份额。伴随着长虹及其红太阳品牌冉冉升起,那些不懂“争夺市场”,只懂“市场需求”或4P策略的企业相继走上破产倒闭的末路。
3 立足“企业机能”
市场竞争最终将以“实力说话”,再高明的策划或策略,都必须基于企业的机能,发挥企业的优势。这是本土企业必须学会的东西。四川长虹正是如此。1997年底,TCL发现长虹的策略基础很不可靠,也很不稳定。这种策略是建立“产销之间”相互利用、相互博弈的基础上,合作利益的来源具有“某种投机”成分,非常不可靠、不稳定。济南7家商场联手拒售长虹产品,这个事件就充分表明这一点。
据此,TCL放弃粗放式的批发经营模式(俗称“高端放货”),导人“深度分销”的模式,按照“一县一户”的原则,与各县级经销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发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彩电垂直分销体系”。深度分销作为一种营销的策略,是基于组织能力的。1998年,TCL仅仅用了一年时间,便建立了一支几千人的导购员外加客户顾问队伍,整合了上百个经营部,控制了上万个零售终端门店。当年实现销售收入和销量翻番,并有效拦截了长虹产品进入终端、进入消费领域。使长虹产品滞留在流通领域,滞留在大大小小经销商手中。到1998年底,长虹大约积压了400万台彩电和70万支显像管,年度资金周转的速度降低为1.1次,资金利润率等于销售利润率。从而,失去了资本市场的青睐,沪市龙头股的位子被浦发银行占据。
倘若长虹产品不能有效进入消费领域,必将使得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速度减慢,大量货物,包括产成品、半成品和物料滞留在各环节,使原有的上百亿的自由资金,以存货 的方式沉淀下来,成为随时贬值的包袱。这些大规模的存货或积压,又会进一步成为系统干扰因素,阻碍着后续的产品进入终端市场,阻碍着新产品的更新速度,使终端产品的表现力和竞争力越来越差,使原有的技术优势和质量管理优势被抑制、发挥不出来,最终还会使人员队伍丧失战斗力,使人力资源贬值等。
TCL针对上述长虹可能的失效和失败的逻辑,于1999年导入卡西欧的营销策略,形成“以TCL的速度,冲击长虹的规模”的整体策略,通过加强新款产品的推出速度,进一步阻截长虹产品的出货速度。到2000年底,长虹的衰退和TCL的崛起已成定局。那年TCL的总销量号称700万台,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名副其实的“王牌”彩电。
卡西欧的营销策略,概言之,“变款式、变产量、变价格”。就是依靠企业更新产品的能力,先于对手推出新产品,获取超额利润;随即扩大产能,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即所谓“规模经济”;等到对手也推出同类产品时,迅速拉低价格,提升销量,冲击市场,并以低于对手的价格争夺市场,铲除对手的利基;然后,再推出新款,开始下一轮竞争。
摩托罗拉等外资品牌就是这样做的,利用自己产品的研发能力和管理能力,缩短产品开放周期;以“研发短周期”优势,形成营销策略,冲击中国市场或本土品牌。比如,在A60热销的时候,先于对手推出新款A70,向高端人群进行推广。一旦推广成功,赶在对手推出新款之前,降价放量,使新款销量增长率迅速提升,成为主推机型或主推产品。同时,大幅度降低老款A60的售价,有计划地清库退市,俗话说“一勺一咣当”,干净利索。然后,再推出一款新机388进行推广,在更高的价位上吸引高端人群,或留住自己的高端顾客;等到388进入大量销售阶段时,A760新款上市,进入推广阶段,恰好国产贺岁大片《手机》公演,电影中的主人公拿的就是那款哈罗·摩托,时值公元2003年。
当年,深圳华为也想上手机终端产品,被IBM公司劝阻。理由是外资品牌的营销策略,是建立在“短周期的产品开发能力”之上的,本土企业胜算机会不多。为此,华为邀请IBM提供咨询,缩短研发周期。据说华为花了3年时间,付出了5个亿人民币的代价,学会了如何在大规模研发的基础上,缩短周期、提高效率和提高成功率。
可以肯定,任何策略都是与“智慧”以及一个时期市场竞争的要害相联系,而不是与“知识”或“名词性概念”相联系。营销策略强调的是“时效性”,以往曾经出现过的任何策略,都会过时,包括这里讲的“基于市场”或“基于争夺市场”、“基于企业争夺市场能力”的三种营销策略,都会因时过境迁而变得不合时宜。而且,这种营销策略的演变,如同动植物的进化一样,是不可逆转的。随着营销策略的演进,策略的“随意性”也会随之降低,代之以整体而有组织的营销、以及营销模式的培育。以往的营销策略,包括4P的策略形态就会降格,降低到“战术层面”。这就是下面一讲我要和大家讨论的主题:营销战略和战术的分离。